東漢,西漢,南漢,北漢,前漢,後漢,漢不僅是民族,更是國號

2020-12-22 盧龍軍節度使

「漢」是我們的民族,但在歷史上漢不僅是一個民族更是很多政權的國號。能湊齊東南西北的也只有漢了。晉只有東晉西晉沒有南晉北晉,宋只有南宋北宋,沒有東宋和西宋。而漢既有東漢西漢,還有南漢北漢。另外漢還是歷史上用過次數最多的國號。

東漢

東漢是中國歷史上繼西漢之後又一個大一統的中原王朝,一共傳了十四位皇帝,享國一百九十五年,與西漢統稱漢朝。

東漢始於25年,劉秀稱帝,定都雒陽,延續「漢」的國號,史稱東漢。東漢前期六十多年的光武中興和明章之治是中國史上的盛世之一。然而到了東漢末期,出了很多昏君,他們只顧享樂再加上宦官當政,外戚勢力很強大,逐漸走向衰弱。220年,曹丕篡漢,東漢覆滅,進入三國割據時期。

東漢是第四個使用漢為國號的政權。

西漢

西漢(又被稱為前漢),秦朝末年天下大亂,各地諸侯紛紛揭竿而起,到最後只有兩大集團對抗,劉邦與項羽。劉邦擊敗了項羽建立了大一統王朝,這就是漢第一次被當作國號使用,以後會有很多次被使用,很多政權還自稱是漢朝後裔,他們大多姓劉,姓劉的建立的政權中只有劉裕建立的國號叫宋,其餘的都叫漢。

西漢一共經歷12帝,享國210年,與東漢統稱為漢朝。經過漢初文景之治,西漢在漢武帝時期對內加強中央集權,對外開拓疆域,奠定漢武盛世局面。自漢元帝後,西漢皇權旁落、外戚與宦官勢力興起,開始走向衰敗。公元8年,外戚出身的王莽廢西漢末帝,西漢滅亡。(西漢到東漢之間還有兩個「漢」政權,分別是劉玄建立的漢和劉盆子的赤眉漢)

南漢

南漢,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十國政權之一。位於現廣東、廣西兩省及越南北部。

唐朝末年,劉謙任封州刺史,擁兵過萬,戰艦百餘。劉謙死後,劉隱繼承父職,逐步統一嶺南,進位清海節度使。

劉隱死後,其弟劉襲封南海王。劉憑藉父兄在嶺南的基業,於後梁貞明三年(917年)在番禺(今廣州)稱帝,改廣州為興王府,國號「大越」。次年十一月,劉龑改國號漢,史稱南漢,是為南漢高祖。

971年為宋朝所滅,歷四帝,五十四年。

北漢

北漢是五代十國中十國之一,也是十國中最後一個政權,也是唯一一個在北方的政權。都城晉陽(今山西太原)。領土為十二州,在今天的山西省中部和北部。北漢依附契丹族建立的遼朝,最後被宋太宗所滅。北漢共經歷四帝,共28年。

前漢就是西漢,與之對應的東漢就是後漢。

但是在歷史上還有一個後漢政權。

後漢

後漢是五代十國中五代之一,五代的第四個朝代,由後晉的河東節度使劉知遠建立,都城開封(今河南省開封市)。

後漢共歷二帝,立國僅三四年,是五代十國中國祚最短的政權。

除了這些漢政權還有前邊說過的劉玄建立的玄漢,劉盆子的赤眉漢,劉備的蜀漢,劉淵建立的匈奴漢,十六國時期李特的成漢,刑杲建立的漢,侯景建立的漢,朱涇建立的漢,郝定的漢,陳友諒的漢。不過這些都是一些農民起義或者是割據政權,再也沒有東漢西漢那麼厲害了。

相關焦點

  • 歷史上十幾個漢王朝,都是劉邦後人創建?光武帝劉秀身份有疑問嗎
    只是,劉秀不是西漢皇室嫡系,所以登基後,劉秀認漢元帝為父,「夾塞」進了嫡系。可以確認世系的劉家六大王朝首先強調一點,我們稱劉邦建立的朝代叫西漢(或前漢),稱劉秀建立的叫東漢(或後漢),事實上當時並沒有這個叫法,人家一律叫「漢」,東漢、西漢,以及後來的「某漢」,都是我們後人的稱呼。
  • 劉秀作為一代開國之君,為何甘為做一個繼承西漢的皇帝?
    作為漢朝宗室子弟,劉秀以漢為國,無疑具有很強的正統性。甚至可以頂住興復漢室的大旗,站到道德的制高點,獲得大多數民眾的支持。因此,我們可以發現,在中國歷史上,以「漢」為國號的朝代或政權,實際上最多。例如劉備在三國時期建立的季漢,十六國時期劉淵建立的前漢,五代十國時期的劉知遠,以及後漢,北漢、南漢、成漢等等。
  • 中國歷代的國號都是什麼含義?
    但根據蕭何等人的解釋:「語曰『天漢』,其稱甚美」,這就是說漢這個國號象徵上天銀河,有天意護佑,這種全新的解釋為劉邦統一全國提供了一種文化上的優勢地位。胡阿祥教授在國號研究中特別指出漢在古代是一個美好的字眼,「漢,漾也」。漢水的上源是水量較小的漾水,寓意盛大。後來漢朝果然開疆拓土,聲望遠播,成為了我們國家主體民族的名稱。
  • 東漢和西漢是一個王朝嗎?東漢是西漢的延續還是一個獨立的王朝?
    西漢末年形成的「漢為火德」、「漢為堯後」的史觀重新得到了漢朝官方的確認。這一史觀表明,在東漢官方的意識形態中,漢朝有且只有一個,它經歷了中衰階段,然後光武帝劉秀復興了漢朝,它決定了西漢與東漢絕非兩個朝代,光武帝也不是哪個東漢王朝的太祖或者高祖,而是一個朝代內部初建和中興或者說復闢的關係。
  • 中國歷史上一共有83個王朝,它們的國號都是怎麼來的?
    從此,史稱平王東遷前為西周,東遷後為東周。東周又被細分為春秋、戰國。春秋,因孔子修魯國編年史《春秋》而得名;戰國,因西漢末劉向編纂《戰國策》始作為歷史名稱,其意為各諸侯國之間連年戰爭不解。秦,其祖先贏成為周朝養馬有功,被周孝王封於秦邑(今甘肅張家川東),後來秦朝就以其地名為國家之稱。
  • 「東漢」是不是「西漢」的延續?如何看待橫亙其間的王莽新朝?
    「東漢」到底是一個全新的王朝,還是「西漢」的延續?毫無疑問,兩者就是同一個朝代的兩個階段而已。除了名字相同之外,在很多事情上也有相似之處,中間的王莽新朝只不過是一個短暫的插曲而已。王莽新朝的性質是什麼?
  • 劉秀建立東漢後,是如何對待西漢宗室的?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西漢的滅亡和其他王朝的終結截然不同,這個截然不同,還導致了西漢滅亡後,宗室的遭遇和其他王朝也存在不同。那麼,西漢滅亡後,西漢宗室具體有哪些待遇?並且,劉秀建立東漢以後,又是如何對待這些宗室的?這一切可謂說來話長。
  • 中國古代18個朝代國號的由來!
    月)、東漢(公元25年—公元220年) 開國君主:漢高祖劉邦、漢光武帝劉秀 末代君主:漢獻帝 首都:長安、洛陽 楚漢相爭後,劉邦正式稱帝,因曾被項羽封為漢王,便以「漢」為國號,後世人們稱之為漢朝。
  • 東漢的實力也很強盛,但在歷史上的存在感,為何遠不及西漢?
    在開國皇帝中,光武帝無疑是學歷最高的,他的班底也是文化素質最高的開國功臣,所以東漢王朝自開國起就帶著書生氣。西漢是在亂世的基礎上開國的,東漢是在劉家的基礎上開國的,老百姓們心裡都紮根在漢了,所以 劉秀 開國是打著光復漢室的稱號,也比較容易控制全國。
  • 唐宋元明清:中國古代18個朝代國號的由來!
    月)、東漢(公元25年—公元220年) 開國君主:漢高祖劉邦、漢光武帝劉秀 末代君主:漢獻帝 首都:長安、洛陽 楚漢相爭後,劉邦正式稱帝,因曾被項羽封為漢王,便以「漢」為國號,後世人們稱之為漢朝。
  • 唐宋元明清:中國古代18個朝代國號的由來!轉走慢慢看
    月)、東漢(公元25年—公元220年) 開國君主:漢高祖劉邦、漢光武帝劉秀 末代君主:漢獻帝 首都:長安、洛陽 楚漢相爭後,劉邦正式稱帝,因曾被項羽封為漢王,便以「漢」為國號,後世人們稱之為漢朝。
  • 五代十國中的奇葩,一路荒淫到底,沒有一個皇帝例外的南漢
    公元896年,李旦的玄孫薛王李知柔鎮守廣州,劉謙的兒子劉隱被封為刺史,劉謙的另一個兒子,也就是後來後漢的開國皇帝劉剛剛出仕,被薛王徵辟為參軍。後來唐朝滅亡,擁兵自重的各地實權人物開始以節度使的名義割據,劉隱成為了兩鎮節度使,把自己的弟弟劉封為副使。
  • 從劉秀到漢獻帝,為何說東漢「成也豪強,敗也豪強」?
    光武帝劉秀僅僅用3年的時間就從一無所有到建立東漢政權,這是得到了地方豪強支持的結果。可以說東漢的建立就是依靠豪強勢力的支持,而它最後也是由於豪強們的背叛從而瓦解,從劉秀到漢獻帝,東漢可以說「成也豪強,敗也豪強」。何以見得呢?
  • 王莽篡漢後,為何劉秀起兵復興漢室,老百姓還認可漢朝?
    王莽篡漢後,劉秀經過長期的戰爭,平定了各地的豪族割據勢力,重新統一了中國,但是卻沒有改國號,認為自己建立的政權是西漢十一帝的延續,而謙恭的仍稱炎漢,史稱東漢。百姓們甚至異族們,都懷念西漢的強大,西漢的滅亡那樣的荒誕,這份懷念就愈加的濃烈了,劉秀假如拋棄了漢的大旗,拋棄了漢帶來的民眾和豪強的擁護,那麼,他起事的合法性,正義性質是會被天下所有人質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