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道明直言:抗日神劇我不拍,不要誤導孩子,演員要有社會責任感

2020-12-22 時尚達人居

提起陳道明,那絕對可以說是中國影視方面非常重要的一位男演員了。

在他的努力塑造之下,為我們呈現出了許多大氣磅礴的歷史人物。

除了之前特別經典的《康熙王朝》之外,他前段時間,出演的《慶餘年》也再一次刷屏,陳道明更是成為了"老戲骨"的代表,網絡上各種文章都是誇讚他這些年以來的神演技。

網絡上也出現了很多他的粉絲,紛紛整理他這些年"演技炸裂"的那些歷史瞬間,贏得了很多人的喜愛。

近些年來抗日神劇不斷增多,什麼手撕鬼子、褲襠藏雷,令網友們一邊忍俊不禁的觀賞,一邊為抗日劇的現狀唏噓不已。

面對這種現象,陳道明就非常看不慣,他表示自己絕不會拍攝抗日神劇。

這會對孩子們造成一種誤導,把抗日劇歪曲成偶像劇一樣,讓他們以為真正的抗日就是電視中演的那樣。

這不僅是一個電視劇,這更牽扯到一個正確的歷史觀問題,而解決這種問題也只能靠行業的文化自覺。

看得出來,陳道明老師非常講究演員的社會責任感。

陳道明是一個既傳統又保守的演員,無論從人品還是藝德上來看陳道明都是非常的優秀。

人們很少在各種綜藝節目中見到陳道明,他總是很低調,不喜歡"顯擺",更是不大和圈裡的人來往。

並不是他孤傲不群,而卻是他的一種平和自然的生活方式,他很愛自己的家庭,深愛自己的妻子和女兒,

小編也覺得,陳道明老師,這樣的低調,沉下心在演技方面磨練,真的是十分的受人尊敬。

陳道明私下裡做了多少功課不知道,但他確實把千古一帝的康熙塑造得脫凡超俗、霸氣橫秋、不怒自威、豪情萬丈。

陳道明也成為塑造康熙角色的最成功的演員。

此外,古裝劇《慶餘年》也在白玉蘭獎上可是大放光彩,入圍最佳男主,最佳男配等多個獎項。陳道明在劇中慶帝,居然連停頓都是戲。

劇中他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句話,無形中都透露著一絲威嚴、一種陰謀,可圈可點的演技讓人眼前一亮,完全可以說是陳道明成就了《慶餘年》的成功。

反觀當今,很多浮躁的演員卻反而追求一種"速成"的東西。

所有的東西,都希望一夜發生質變,無數的人為了"火",不惜鬧出各種各樣的緋聞。

更有一些不太好的網紅,追求各種大尺度的表演和"爆粗口"等等,實在是造成了太多的不好影響。

浮躁的心情,傳染到了每一個人的心頭,"一夜暴富"更是成了每個人的夢想。

希望將來娛樂圈能夠有更多的優秀的影視作品出現,不要再出現一個雷人的劇情。

大家喜歡陳道明嗎?

對於他飾演過的角色,你對哪個印象更深?

歡迎下方留言哦。

相關焦點

  • 盤點四位被抗日神劇毀掉的好演員,其中一位成了抗日神劇專業戶
    我們都知道在國產影視劇裡面有那麼一個奇葩電視劇,沒錯,這些電視劇就是抗日神劇,什麼手撕鬼子、褲襠藏雷,有些時候這些劇都讓我們佩服起了編劇們的腦洞。這些抗日神劇不僅毀掉了抗日劇的口碑,同時也毀掉了一些演技紮實的好演員,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幾位被抗日神劇毀掉的好演員吧!
  • 抗日戰爭研究︱抗日神劇無法推動抗戰敘事,誤導受眾歷史觀
    據《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的調查數據顯示,46.8%的受訪者直言當下的「抗戰神劇」歪曲歷史,缺乏基本的歷史認知;45.6%的受訪者則擔心「抗戰神劇」會讓青少年對抗戰史產生誤解。抗日戰爭是我國近現代史上歷時最久的反侵略戰爭,也是中國共產黨為之獻出了無數生命的偉大民族解放戰爭。作為黨領導人民抵禦日寇侵略、捍衛民族獨立的歷史見證,抗戰原本是愛國主義教育與意識形態宣傳的重要資源。
  • 日本大叔硬碟裡的抗日神劇
    於是,一大批抗日劇就出現了。就連兒童片也拍起了抗日故事,比如在《小小的紅旗手》中,演員大都是6歲左右的孩子,拍攝時還不懂劇情,導演就反覆告訴他們:「鬼子壞,我們要打死鬼子!」瓜眾們很捧場。到了2016年,中國18個地方電視臺,每個臺收視率排名前5的劇加起來共90部,其中抗戰劇有55部,比例達61%。
  • 以《抗日奇俠》為代表的的抗日神劇,還會拍多少?
    言情雷劇叫瑪麗蘇,抗日神劇則沒有準確的代名詞。抗日神劇的往往總有一處最令人難忘的情節。可不要以為是什么正能量美好劇情,因為都不用思考你都會覺得世界上真能有這麼神奇的招數?我怕不是在看科幻片?故此大家不用推斷,這部劇是抗日神劇沒錯了。你以為除了這些就沒了?不,觀眾還是太天真。02《向著炮火前進》由吳奇隆主演,只要他一出現,鬼子小分隊就得被滅。
  • 日本也拍「抗日劇」,裡面的八路軍是什麼形象?和神劇有很大不同
    導語:抗戰題材現在已成為影視劇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總有許多人以抗日劇的名義,拍出各種烏煙瘴氣的神劇。這一神劇不僅曲解了真實的抗日歷史,甚至把英烈們的故事寫成了卿卿我我的愛情偶像劇。這樣做對下一代的愛國教育極為不利,原本我國抗日戰爭付出了巨大代價才取得勝利,無數中國人拋頭顱灑熱血,獻身祖國,而日本人則在神劇中傻乎乎的的,會讓未成年人誤以為抗日是件輕而易舉的事。不可否認,我國的抗日劇也有許多經典代表作品,如我們熟悉的《亮劍》、《我的團長》等。事實上,除了我們國家喜歡拍攝抗日劇外。日本也曾有拍過類似的「抗日劇」。
  • 抗日神劇被我們抵制,廣電也嚴查抗日神劇,手撕鬼子的他何去何從?
    要是說到馬京京這個名字可能大家都會說沒聽過,但是我相信,一旦你們看到他的臉絕大多數人都認識。他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演繹的大多都是硬漢莽漢等影視形象,不過這些都是小標籤知道的並不多,但是他身上可是有個大流量的標籤,那就是手撕鬼子。相信我一談到手撕鬼子,不少人瞬間都會想到抗日奇俠這部電視劇了,在裡面他就是那個滿臉絡腮鬍的手撕哥。
  • 這個「印度神劇」告訴我「抗日神劇」其實什麼都不是,我被齊笑了
    這個「印度神劇」告訴我們,「抗日神劇」。真的沒什麼近年來,我國拍攝的「抗日神劇」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爭議。石頭飛行等情節被網友保存。這些腦洞大開情節實際上是犧牲八年我們的烈士,誤導了很多觀眾的認知和價值觀。
  • 中國的抗日神劇在日本火了!
    筆者網上搜索了一下,果然有這本書賣!而且是4月10日剛剛上架的。這本書的書名叫做《中國抗日ドラマ読本: 意図せざる反日・愛國コメディ (中國ドラマ読本)》,翻譯過來的大概意思是「中國抗日劇讀本:意想不到的反日愛國喜劇(中國電視劇讀本)」,是一名叫做巖田宇伯的人編寫的!據日本媒體報導,這本書的出發點是並不將這些抗日神劇視為反日宣傳,而是作為一種搞笑的高度幽默。
  • 抗日神劇被日本一家族告上法庭,獲得大勝,從此抗日劇不出現此姓
    孩子,我們並不只活在我們所屬的時代裡,我們身上也扛著歷史。不要忘記你在這個房間內看到的每一樣東西都曾經是嶄新的——喬斯坦·賈德我們都知道在近代的時候,中國是一個比較弱的國家,因此才會受到西方各國的欺辱,正是因為這樣,所以中國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中國人不想回憶的噩夢。而且作為一個小國的日本也竟然爬到中國的頭上,這讓中國人忍受不了。
  • 《亮劍》15年,抗日劇為什麼越來越神了?
    ,是導演楊陽打來的,電話裡說:「抗戰勝利60周年到了,有很多戲要拍。」 那段時期,很難找到不拍抗日劇的公司。 萬榮在這段時期投拍了《蝦球傳》《新亮劍》《殺狼花》《天狼星行動》等多部抗日劇,稱其為抗日劇專業戶不為過。2015年被稱為「新三板影視年」,中廣影視也在這一年掛牌。 張若昀的父親張健也是拍抗日劇起家。
  • 老兵無奈:不要再被抗日劇誤導了
    要是打不中要害,生存率還是相當大的。不過,為了保證小口徑子彈的殺傷力,一般會在子彈頭裡加入有毒元素鉛,倘若子彈殘留在中彈者體內,便會有一個緩慢中毒的過程。 別說在抗日神劇裡,在很多美國大片中,我們也經常看到主角身上被流彈打的一片狼藉,卻依然能如蛟龍般上天入地,事實果真如此嗎? 其實這相當困難,中彈後的致命疼痛會讓人瞬間上頭,傷口灼燒的痛感會讓人明白什麼叫牽一髮而動全身,基本上不存在再度發力的可能。
  • 日本人拍的抗日劇,對比國內巔峰神劇,網友:該學習!
    主題:日本人拍的抗日劇,對比國內巔峰神劇,網友:該學習!本文原創,歡迎轉載!雖然中國不像韓國那樣大力促進文化出口,但是國內的電影和電視產業因為人口眾多而蓬勃發展。為了讓人們記住歷史,國家總是鼓勵對抗日題材的影視劇進行改編。然而,這些導演和編劇,為了賺錢,改變情節的悲慘方式,這本來是一個艱苦和困難的鬥爭時期,在銀幕上,它成為一系列令人難以置信的神劇。事實上,為了迎合觀眾的需要,中國的抗日劇數不勝數,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其實日本也製作了抗日劇。
  • 抗日神劇沒有底線,女演員穿著比基尼和一塵不染
    近年來,抗日轟轟烈烈的戲劇層出不窮,讓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在《怒江之戰》主演的孫藝洲中,女演員實際上穿著比基尼與敵人作戰,這讓很多觀眾感到不可思議。在這樣的情況下,陳道明發微博說他身上沒有一點土,怎麼能把抗日劇演好,同時批評孫藝洲,一時引起熱議,陳道明也有魄力。
  • 日本也出了抗日片,裡面的八路軍什麼樣?老兵:比抗日神劇好看
    日本也出了抗日片,裡面的八路軍什麼樣?老兵:比抗日神劇好看抗日神劇,這麼多年來從沒有讓我們失望過,只要能上映,不管拍成什麼樣都會有人看,就算不是精品,也能通過一些當紅流量明星吸引大眾觀看。就好比我們看過的《亮劍》《我的團長我的團》,當然,這兩部還是比較優質、備受好評的抗日神劇。不過,大家不要以為只有我們中國人才有抗日劇,其實日本也拍過一些有關抗日題材的紀錄片和電視劇,雖然不多,但卻顯得彌足珍貴!那麼很多人就會想,日本人拍的抗日片,裡面的八路軍又會是什麼樣子呢?
  • 同樣抗日神劇,《抗日奇俠》被罵慘,為何燕雙鷹系列卻被人叫好?
    抗日題材的電視劇一直都是熱門劇種,其中也不乏優秀的作品,比如《亮劍》、《我的團長我的團》等。但是不知道從何時起,編劇開始獨闢蹊徑,增加許多離奇古怪的劇情,想以此來吸引觀眾的眼球。可是,這種處理方式不僅沒有讓抗日題材收穫口碑,反而被貼上「神劇」的標籤,雷人的劇情總是引起很多觀眾的吐槽和抵制。在眾多抗日神劇的作品中,卻依然有一個系列深受觀眾的好評,而這個便是錢雁秋導演的燕雙鷹系列。這個系列是神劇,他具有離奇的設定和雷人的臺詞。燕雙鷹武功不科學的高。
  • 你看過哪些抗日神劇?把觀眾當弱智?你看過哪些神劇?
    抗戰劇的播放肯定有意義。我家裡就很喜歡看抗戰劇,不過他看的都是一些拍得比較老的抗戰劇。像《亮劍》我跟著看了都不下於8遍。每次回家都在看,我好不容易回次家,也不愛出去玩,就在家陪他們,就陪看電視劇。但是由於質量參差不齊,有的甚至出現很多誇張、雷人的虛構場景,因此被網友稱為"抗日神劇"。在許多的電視劇中"抗日"逐漸簡化為一種故事背景,其內核被悄悄替換成武俠劇、偶像劇,即使主線仍是"抗日",武打、槍戰、愛情、時尚、性感等類型元素也統統裹挾了進來。
  • 被人民日報點名後,這部抗日神劇下架了…
    不僅僅觀眾對該劇惡評如潮,連《人民日報》也發文痛批:表面看來與過去的抗日神劇相比,《雷霆戰將》並沒有手撕鬼子、單手掏心、手榴彈炸飛機等雷人情節。但是這部劇的離奇之處仍然讓人咋舌,過於臉譜化的設計,過於浮誇的表演,明顯缺乏事實依據的情節設定,讓網友們評價為:「這部劇完全沒有脫離抗日神劇的套路——只不過披上了一層『青春熱血偶像劇』的外衣。」11月16日,《雷霆戰將》在各大播出平臺已經全面下架停播。
  • 抗日「神劇」惹怒老兵:打死日本兵要犧牲四人,電視劇不要吹牛皮
    抗日「神劇」惹怒淞滬老兵:我們打死一個日本兵要犧牲四人,我們打仗憑什麼贏?拿命拼的,電視劇不要吹牛皮任何影視作品都應該建立在真實的層面上來創作,而不是一味的狗血劇情,吸引了觀眾的眼光但卻磨滅了真實性。,最近上映了一部抗日國產劇便是其續集《亮劍3》又名《雷霆戰將》,這部劇一出立刻引起熱議,在片中主角生活條件相當好,打鬼子髮型也不能亂,一點也不像抗日劇,但現實中我們革命先烈是這樣的嗎?來看看淞滬老兵是怎麼評價。
  • 拍攝抗日神劇不會說日語怎麼辦?兩位演員全程用1234交流
    雖然大家都看膩了所謂的抗日神劇,但是不得不說,抗日神劇是不少朋友的快樂源泉。因為雖然其中的情節很奇葩,但是有些場景絕對可以稱得上是腦洞大開的傑作
  • 抗日老兵隱姓埋名了60多年,直言《亮劍》是神劇,戰鬥力太過於虛假
    在電視熒幕上,我們看到的最多的劇種就是抗日劇,現在各種抗日劇五花八門的,其中難免有些抗日神劇,比如什麼手撕鬼子、手雷炸飛機之類的,這些劇讓人感覺感覺完全就是搞笑劇吧。要是抗日戰爭有如此簡單,還需要打的這麼慘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