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學貸款逾期不還,銀行還催不得?公布個人信息真的侵犯隱私權?

2021-01-12 輝常關注

現在很多事情,似乎總是誰弱勢說有理,欠了錢不還,不管金額多少,總是有失誠信的,別人還說不得?日前,江西萍鄉農商銀行發布一則催逾期未還助學貸款的通知惹爭議,銀行公布了141名大學畢業生的姓名、住址等信息,拖欠金額最低3.47元,最多11890.96元。有些人認為這侵犯了個人隱私,銀行工作人員稱實在聯繫不上,否則不會用這種方法。

儘管銀行的這份通知倍受質疑,不爭的事實是,該催收名單發布後,不少人還了錢,看來不動真格的真的不行。於銀行而言,這種討債的方法其實是迫不得已的,欠債人聯繫不上,即使起訴到法院,估計也無濟於事。再者,金額最低的3.47元,你能指望法院去執行?到時候別人又要怪銀行往錢眼裡鑽了。

江西農商行的這個通知,立馬有專家出來說話了,說是侵犯了欠貸者的隱私權。啥叫隱私權?根據相關法規規定,隱私權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擾、知悉、收集、利用和公開的一種人格權。很明顯,構成此侵權的前置條件是「非法」。「非法」即「無理」,你能說銀行催款無理由?

事實上,信息公開不等於侵犯隱私。若不然,官員的簡歷等被詳盡公布出來,也算侵犯隱私?還有一些被媒體作為典型人物褒揚的,就沒有隱私權?說白了,某些人見到對自己有利的宣揚,就巴不得讓更多人的人知曉,而一旦對自己不利,就搬出擋箭牌——隱私權!

所謂的隱私權,實際上在法律界也是備受爭議的。特別是對於江西農商行催款這樣的事情,一邊是當事者的利益,一邊是違規者的隱私,你憑什麼拿自己的隱私來置換別人的權益?有人說,助學貸的學生,一般都是貧困戶,因此農商行需要調查清楚欠貸者是否真正有償還能力,故意欠債不還,才能納入失信人名單。可是,銀行不是慈善機構,有這個義務?更何況國開行的助學貸款合同上白紙黑字的寫有違約不還錢者,銀行有權不告知貸款人並公開其信息這種條款的。

這年頭,動不動就拿隱私權說話的事例還真不少。曾記否,台州民警池文偷拍官員偷情,結果上司還沒被處理前,偷拍者涉嫌侵犯個人隱私先進去了。當然,台州的這個案件,有故意報復的嫌疑。而對於江西農商行的這個信息公開,您說該如何處理?慫恿被公開者倒過來「維權」?讓農商行賠個稀裡譁啦得不償失?這樣的隱私維權,小編不知道從法律角度是否成立,至少,有失社會公平!

如果真要說侵權,這事兒還真的說不清楚,比如銀行司空見慣的徵信記錄,是不是也只有法院才能將這部分人列入黑名單?而被法院公布的老賴,他們的隱私權又在哪呢?很多重刑犯都不準遊街示眾呢!說到底,真正的隱私權,保護的應該是那些被無辜侵犯者,而不是有錯被別人追究者。作為已經畢業的學生,剛剛畢業就如此失信,值得輿論同情?

相關焦點

  • 孝義市2020年生源地助學貸款本息回收通知
    根據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政策和借款學生、家長與國家開發銀行籤訂的《貸款合同》規定:學生畢業當年9月1日起,所藉助學貸款將分期償還本金和自付利息。今年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年度還款(還息)工作已經開始,請您務必在規定的時間內按時償還利息及到期本金。
  • 洩露確診者個人信息,「發洩式」網絡暴力,檢察官:典型的侵犯隱私權
    資料圖 新華社發 程碩 作資訊時代,大數據越來越重要,個人的隱私也就越來越有價值,沒有人願意將自己的隱私變成他人謀利的工具。我國網絡安全法第四十四條明確規定,任何個人和組織不得竊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獲取個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
  • 個人徵信逾期能貸款嗎?解決這5五種情況,輕鬆貸款!
    個人信用報告可以體現個人的信用狀況,被稱為「經濟身份證」。徵信報告不但記錄了個人信用卡、貸款等信息,還包括欠稅記錄、民事判決記錄、電信欠費記錄等重要信息。有良好的個人信用,去銀行申請貸款時,在貸款利率、期限、金額等方面都有可能享受優惠。而信用記錄不好,銀行貸款就可能上浮利率、縮短期限、降低金額甚至拒絕貸款。
  • 國家生源地助學貸款登錄系統入口 生源地助學貸款申請時間材料
    一、助學貸款須知(一)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  1.意向辦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的學生請與生源地學生資助管理中心聯繫,也可撥打國家開發銀行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熱線95593諮詢相關事宜。  2.入學前已辦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的學生務必在報到後辦理回執確認手續。  (1)辦理了國家開發銀行生源地貸款的學生,報到當天將生源地貸款回執碼提交給本學院輔導員,學院收齊後交至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統一辦理回執確認手續。
  • ...應急指揮部發布公告:規範疫情信息處理 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和隱私權
    疫情信息由依法授權部門公布,為疫情防控收集的公民個人信息,不得作為其他用途。任何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和個人不得違法收集、使用、公開公民個人信息,不得以刺探、侵擾、洩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二、除依法授權的機構外,任何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和個人未經被收集者或其監護人同意,不得以疫情防控為由收集公民個人信息。收集或掌握公民個人信息的機構應當採取嚴格的管理和技術防護措施,防止信息被竊取、洩露。
  • 我市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工作啟動,申請時間、貸款額度看這裡
    什麼是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是指國家開發銀行等金融機構向符合條件的家庭經濟困難的普通高校新生和在校生發放的、在學生入學前戶籍所在縣(市、區)辦理的助學貸款。該貸款為信用貸款,學生和家長(或其他法定監護人)為共同借款人,共同承擔還款責任。
  • 你的隱私權是否被侵犯過?
    人格權是指民事主體享有的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等權利。民事主體的人格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害。所謂隱私是指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願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法律規定自然人享有隱私權。
  • 江蘇省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1日開始受理
    中國江蘇網訊 「不讓一位考生因為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8月1號起,江蘇省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全面受理,考生可以登陸國家開發銀行學生在線服務系統申請。與往年不同,今年助學貸款還本寬限期延長,期限也有所調整。同時,續貸學生可以選擇網上申請。今年高考延後一個月,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也相應延後一個月。
  • 惠城區開展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 幫學子圓大學夢
    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梁艾群 攝資料齊全的一次性辦理完畢自今年7月27日開始受理考入高校就讀的惠城區戶籍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申請國家開發銀行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以來,位於惠城區教育局一樓的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每天都有學生前來諮詢或者辦理貸款業務。
  • 新邵(準)大學生看過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開始辦理啦
    筆者從縣教育局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獲悉,生源地助學貸款要符合以下條件: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學校和高等專科學校(含民辦高校和獨立學院)、科研院所、黨校、行政學院、會計學院的本專科學生、第二學士學位學生、研究生和預科生;資助對象入學前戶籍、共同借款人戶籍均在新邵縣;資助對象當年沒有獲得國家開發銀行高校助學貸款或其他金融機構經辦的國家助學貸款。
  • 個人怎麼向銀行貸款10萬元?滿足這些條件,申請貸款很簡單
    哪些用途可以申請銀行貸款?現在銀行提供的貸款用途五花八門,包括裝修貸、車貸、消費貸等等類型,不過一般來說銀行會對資金用途進行一定的監管,比如申請了消費貸卻拿去付了購房首付,這種行為是銀行不允許的。銀行貸款資料要求一般情況下,申請銀行個人貸款所需要的資料包括個人身份證件、工作證明、收入明細,並且會查詢個人徵信。國企、事業單位職工申請貸款可能會更容易一些。另外,收入越高的用戶能夠獲得的貸款額度越高。銀行個人貸款通常會要求用戶沒有逾期記錄,所以良好的徵信記錄是申請銀行貸款成功的必要條件。
  • 寧夏今年發放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逾5億元
    國家開發銀行寧夏分行近日共向8.01萬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發放貸款5.27億元,標誌著寧夏2020年度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工作圓滿完成,貸款發放額度和受益學生人數均創歷史新高。今年以來,寧夏回族自治區教育廳聯合國家開發銀行寧夏分行提前行動、周密部署,推動縣級學生資助管理中心貸款受理和疫情防控工作兩不誤,確保符合條件的學生順利完成貸款。同時,開通續貸學生遠程受理權限,延長貸款受理時間,促進貸款工作整體平穩有序進行。全區5.66萬名續貸學生中,50%以上通過線上方式遠程辦理。
  • 關於做好我院2020-2021學年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申請及續貸工作的通知
    首先要在「福建助學」APP進行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資格認定,而後再進行以下具體銀行的首貸申請流程,資格認定的具體步驟如下:已認定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同學,下載「福建助學APP」→註冊登錄並核對學籍信息無誤→進入「貸款資格認定」模塊→「本科或高職通道」→填寫並完善相應信息→選擇經辦銀行。
  • 公共場所登記的個人信息去哪了?商家倒賣或洩露屬侵犯個人隱私權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出入公共場所登記的個人信息去哪了?絕大多數被收集的紙質個人信息定期銷毀;律師:商家收集信息後倒賣或洩露屬侵犯個人隱私權「最近幾個月,各種推銷電話明顯增多了。」近期,不少市民向記者反映存在這樣的煩惱。
  • 貸款快逾期了怎麼辦?一定要知道這個辦法,關鍵時刻能救急!
    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很多企業都不能按時還上貸款,有一些朋友也因為工資不到位而房貸緊張,眼看貸款就要到期了,於是很多人就提出疑問:因為疫情影響而產生的逾期有什麼辦法可以補救嗎?比如說建行就規定,對於抗疫的醫護人員、政府工作人員,疫情期間在該行的個人貸款、信用卡透支發生逾期的,都不視為違約,不進入違約客戶名單。而某地工商銀行也表示,將疫情防控的醫護人員、工作人員、確診患者和疑似人員及配偶納入特殊人群,在疫情期間未按時還款的,經核實確認可不計入違約、不影響其徵信。
  • 發騷擾簡訊也算侵犯隱私權 民法典明確禁止這些侵權...
    34年後,民法典在民法通則的基礎上,改人身權為人格權,以獨立篇章的形式確立其在民法典中的地位,強調保護公民的生命健康、姓名、肖像、名譽、榮譽等重要權利,還增加了隱私權,以及個人信息保護。哪些侵害了個人的私生活安寧的隱私權,然後再具體規定各種保護的方法。民法典規定: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洩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
  • 脫口秀演員「池子」銀行流水被洩露,看銀行應當怎樣提供流水信息
    博法律師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一十一條的規定,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並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
  • 信用卡逾期還不上,催收的套路,最有效的解決方法,攻略都在這裡
    相信很多網友因為今年疫情的原因,導致資金髮生斷裂,信用卡,網貸各種逾期。很多網友在信用卡逾期還不上錢的這一刻就開始擔心和害怕。第一:害怕面臨催收的各種手段電話催收:正常的電話催收是合理合法的,主要是告知我們一個逾期的基本信息。
  • 北京瓴嶽(洋錢罐)上徵信,如何消除徵信逾期記錄?
    消費者說:「我現在徵信上有2017在北京瓴嶽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借了500逾期3年。我打徵信報告才知道。我根本沒借。現在黑了我的戶,這種情況怎麼辦?」通過客戶反饋,徵信修復專業機構立本美好信用發現這些消費者都是查徵信才知道自己有貸款而且還逾期。這種個人信息被冒用去貸款導致自己個人徵信報告出現多次逾期甚至成為黑戶,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社會問題。
  • My錢包逾期金額不大,可以不還嗎?
    有人問小編,向貸款平臺My錢包的借款,逾期金額不大,不還款的話對我生活有什麼影響嗎?首先我們看一下My錢包這個平臺。根據資料顯示:「My錢包」產品由正規金融機構(廣州市熊貓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持牌經營,堅守普惠金融,採用人工智慧和深度學習模型,持續構建知識、數據、決策能力,通過三個能力實現對全網用戶持續分層的授信策略,為更多用戶提供低門檻、低利率的合規金融產品。這位朋友,My錢包逾期了未還款,還表示逾期金額不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