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文森特級戰列艦:海戰中撕裂對方艦體,24小時「油耗」達360噸

2020-12-22 ALEX俊赫

【話說軍世】自1905年無畏艦出現之後,戰列艦進入了無畏艦時代,前無畏艦們變得有些「落伍」,英國海軍在建造了兩型共計四艘無畏艦後,感覺自己的現代化戰艦數量不足,尤其是面對海峽對面很有「野心」的德國海軍,於是建造了3艘新的無畏艦聖文森特級,在後來的日德蘭海戰中,對德艦射擊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日德蘭海戰:兩萬三千噸聖文森特級戰列艦,海戰中305毫米炮彈轟裂對方艦體

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的日德蘭海戰中,德國海軍出動了包括16艘戰列艦,5艘戰列巡洋艦,以及6艘前無畏艦在內的99艘戰艦,與28艘戰列艦,9艘戰列巡洋艦,以及8艘裝甲巡洋艦在內的151艘英國戰艦發生了激戰。

英軍大艦隊的艦艇中,有3艘聖文森特級戰列艦,其中聖文森特號、柯林伍德號在第一戰列艦分隊的第五中隊,前衛號則在第四戰列艦分隊的第四中隊。

在海戰中,聖文森特號重創了德國戰列巡洋艦塞德利茨號,柯林伍德號使用主炮向國戰列巡洋艦德弗林格爾號發出一輪齊射,其中一發305毫米高爆彈擊中了德弗林格爾號的側舷,並造成了很大的裂縫,不過總計中了17發大口徑炮彈的德弗林格爾號,最終還是頑強地回到了德國本土。

相比較而言,前衛號並沒有擊中對方戰列艦或戰巡的記錄,多數炮彈都用於對付驅逐艦,少數炮彈用於打擊德國輕巡洋艦。

最終,聖文森特號發射了98發305毫米穿甲彈,柯林伍德號發射84發305毫米炮彈,其中32發為高爆彈,其餘為穿甲彈,前衛號發射了80發305毫米炮彈,其中65發高爆彈用於打擊驅逐艦,15發穿甲彈則用於攻擊德國輕巡洋艦。

當然,還有比較特別的是,參戰的3艘聖文森特級戰列艦,都沒有被擊中,也沒有人員傷亡,在這場艦炮互射的大海戰中,全都全身而退。

不過就雙方參戰的艦艇數量規模來說,被擊沉的戰艦數量並不算多,英國海軍和德國海軍雙方,都沒有集中全力與對方在一次大海戰中定勝負的決心,不過憑藉巨大的海軍規模,英國始終牢牢掌握著海上的主動權,而德國海軍公海艦隊在此之後,則變得碌碌無為,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耗費巨資大型戰艦們沒能在發揮作用,最終全體在斯卡帕灣自沉了。

英國重要的無畏艦:10門305毫米主炮,24小時「油耗」達360噸

作為無畏艦世代英國重要的無畏艦,三艘聖文森特級都是1910年服役的,該艦滿載排水量為2萬3030噸,裝備有5座雙聯裝主炮塔,共計10門305毫米50倍徑主炮,火炮全長15.24米,彈丸重385公斤,最大射程為19.38公裡。

在防護能力上,本級艦主裝甲帶最厚處為10英寸(約254毫米),指揮塔裝甲最厚處為11英寸(約280毫米),炮塔裝甲組厚處同樣為11英寸(約280毫米),採用的是克虜伯硬化裝甲鋼,具有全面防護的能力。

該機艦擁有18座蒸汽鍋爐,最大功率達2.6萬馬力,最大航速21.5節,載煤量為2800噸,當全速航行時,全天的煤消耗量達到了360噸,相當於24小時的「油耗」達360噸。

來自俊赫君的話說:炮塔中的約克公爵,被淘汰的305毫米主炮戰列艦

在1916年的日德蘭海戰中,柯林伍德號的A炮塔中有一位中尉軍官,他就是阿爾伯特親王,也是後來的約克公爵,1936年時,成為了英王喬治六世。

為3艘聖文森特級戰列艦中,前衛號在1917年7月9日深夜,忽然發生意外爆炸而沉沒,而另外兩艘戰艦,則隨著裝備了343毫米主炮的超無畏艦興起,在一戰後就很快被淘汰了。

相關焦點

  • 罕見戰列巡洋艦對決:一戰中8艘巨艦團戰,主炮彈擊穿艦體
    【話說軍世】作為海戰火炮對決時代的強力戰艦,戰鬥力僅次於戰列艦的戰列巡洋艦,是非大規模海軍對決海戰中的主力戰艦,在緊隨無畏艦興起之後發展的戰列巡洋艦,以英國和德國最為迅速,雙方互以對方為目標展開「競賽」,在一戰中英德兩國海軍的戰列巡洋艦也爆發過激烈的決戰。
  • 22艘戰列艦艦隊:夜間遭遇驅逐艦,被擊沉萬噸戰列艦趕緊撤
    【話說軍世】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海軍力量最強大的是英國,具有挑戰英國海軍大艦隊實力的便是德國公海艦隊了,雖然整體規模上不如大艦隊,但是當時德國海軍的目標還是比較簡單的,就是擊敗英國,而一戰中海戰的高峰便是日德蘭海戰。
  • 戰列艦發展史(四):戰列艦時代!
    由於受到1919年籤的《凡爾賽合約》限制德國海軍在一戰後僅保留了8艘舊戰列艦用於訓練及自衛,相關後續艦必須在老艦下水20年後才可開工建造,且新艦最大排水量不得超過10160噸,主炮口徑不得超過280毫米。1935年德國宣布廢除宣布禁止其發展新型軍艦的《凡爾賽合約》,由此開始了一條軍事擴張的道路。
  • 【海戰歷史講堂】擊沉「霧島」號戰列艦
    在太平洋戰爭中頻繁隨航空母艦機動部隊出擊,表現活躍。先後參加了偷襲珍珠港,印度洋作戰,中途島海戰,第二次所羅門海戰(美方稱所羅門以東海戰),第三次所羅門海戰(美方稱聖克魯斯海戰)。霧島號起火,兩座主炮塔被摧毀,舵機受損船舵卡住,水線部被打穿進水導致艦體左傾。15日凌晨三時,霧島號被放棄,在薩沃島西南處沉沒。(亦有說法稱霧島並非自沉,而是因無法控制進水而被美軍擊沉)  在12隻參加太平洋戰爭日本戰列艦中,是在戰列艦炮戰中被擊沉的第一艘戰鬥艦。
  • 二戰日本戰績最佳的戰列艦:巨炮「舔」機場,「砸傷」戰列艦
    日本戰列艦方面表現最好的是金剛級戰列艦,該級戰列艦與被當寶貝一樣「收藏」,捨不得拿出來的大和號不同,是二戰中日本海軍出勤率最好的幾艘戰列艦,該級艦中戰績最好的應該是霧島號。 2、海戰「砸傷」戰列艦: 在1942年11月12日-14日的瓜達爾卡納爾海戰(瓜島戰役6次大海戰中的第五次
  • 雷霆海戰十級戰艦即將出港 大和戰列艦率先亮相
    雷霆海戰十級戰艦即將出港 大和戰列艦率先亮相。遙想初到軍港,萌新艦長第一艘鋼鐵巨艦下海的場景記憶猶新,今時破浪風暴再起,十級重艦或使風雲聚集。據悉,《雷霆海戰》全新重器,十級戰艦將與眾多艦長大大不期而遇。眾望所歸的大和級戰列艦、中途島級航空母艦等世界名艦都將集體登場。
  • 英軍3萬6000噸戰列艦「以大欺小」:3分鐘擊沉重巡洋艦
    3月28日清晨義大利3艘巡洋艦、3艘驅逐艦與英軍巡洋艦、驅逐艦遭遇,不過令人意外的是,歷經1個小時炮戰,雙方都打出了一大堆「Miss」,互無損傷的離開了;隨後,義大利維內託號戰列艦趕來支援,再次與英軍巡洋艦發生炮戰,擊中了英軍巡洋艦,結果此時英軍航母的魚雷攻擊機出現,最終在第二波次攻擊中,維內託號戰列艦被擊中導致進水4000噸並失去了動力,積極搶修後維內託號不得過趕緊返航
  • 7萬噸戰列艦:410毫米主裝甲,2萬噸裝甲總重,同級對手難以擊穿
    在大和號6萬5000噸的標準排水量中,裝甲重量高達2萬1266噸,已經超過了船殼的2萬0212噸,在所有已經建成的戰列艦,裝甲重量都是驚人的數據,另外還有1629噸的防禦板,炮塔正面的裝甲厚達驚人的650毫米,炮座也有560毫米,按照設計要求,整體重要部位都可以經受460毫米大炮的打擊。
  • 戰列艦之痛:是艦炮打七寸,還是炸彈穿甲板
    1940年7月的卡拉布裡亞海戰中,雙方共計5艘戰列艦、19艘巡洋艦以及其他多艘戰艦炮戰了近49分鐘,結果打出了一大堆「miss」的結果,只有在距離炮戰結束僅剩4分鐘的時候,英國厭戰號在24公裡的距離上打中義大利愷撒號一炮,這場海戰戰列艦的交戰距離基本都在20公裡以上。
  • 專門給對方「刷戰績」:日本戰列艦的四大「金剛」
    對外戰爭馬前卒:被打出了三個第一金剛級戰列艦共有四艘,分別是金剛號、比睿號、榛名號和霧島號,其中金剛號是1911年由英國製造的,後三艘是日本自己製造的,而金剛號也成為了日本最後一次從國外訂購主力戰艦,也是在太平洋與美國海軍對戰中,唯一使用的國外製造的戰列艦。
  • 日本大和級戰列艦
    信濃號航空母艦於1944年11月19日完工,在整個改裝過程中,其加裝的防護裝甲就消耗鋼材1.7萬噸,滿載排水量竟然高達71890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噸位最大的航空母艦。 四號艦 1940年11月大和級戰列艦四號艦(代號111)動工開建,1942年3月停工。
  • 德國「獸艦」俾斯麥號,世紀海戰以一敵四十
    英國胡德號戰列艦在二戰中,有一段最精彩「雙王」大戰「海妖」的片段,堪稱巨艦對壘佳作,那就是1941年5月24日,胡德號與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一起戰德國俾斯麥號戰列艦的故事胡德號戰列巡洋艦是海軍上將級戰列巡洋艦唯一完工的一艘,服役時標準排水量達41785噸,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軍艦。
  • 碧藍航線 重櫻 戰列艦 長門級一號艦 長門
    長門級戰列艦原本是日本海軍的八八艦隊計劃中的第1型艦。長門號戰艦於1916年完成初始設計,並選定「長門」為艦名。日德蘭海戰後根據海戰的經驗,由平賀讓博士主持修改設計方案。長門號戰列艦於1917年8月28日在廣島縣的吳海軍工廠動工,並於1919年11月9日下水、1920年11月25日完工交艦 [3] 。總體設計
  • 科普帖——大和號戰列艦
    另外還有一個影響戰列艦火炮射擊的問題往往被人們所忽視——在波濤洶湧的海上,戰列艦艦體的穩定性實際對主炮射擊精度影響非常大,而艦體粗短的「大和」無疑比艦體細長的衣阿華級擁有著更好的縱向穩定性。1944年9-10月,美國開始實施菲律賓戰役,1944年10月22日,大和號作為慄田艦隊的核心,包括武藏等5艘戰列艦,12艘巡洋艦,14艘驅逐艦的第二艦隊,由汶萊出擊,執行捷號作戰計劃(在馬裡亞納海戰中,日本海軍航空母艦艦隊遭到了重創),參加雷伊泰灣海戰。1944年10月23日,在巴拉望水道接替沉沒的愛宕,擔任第二艦隊旗艦。
  • 44艘戰列艦海上決戰:英軍大敗,依舊海權不衰
    史上最大海戰之一:44艘戰列艦決戰,英國艦隊戰敗1916年5月31日,在日德蘭半島附近海域,德國海軍的公海艦隊與英國皇家海軍爆發了著名的海戰,包括英國151艘戰艦和99艘德國戰艦,總計有44艘戰列艦參戰,這一戰中,德國公海艦隊以更小的代價擊敗英國艦隊,取得了海戰的勝利。
  • 獨家盤點:二戰十大戰列艦排名[圖]
    以能通過巴拿馬運河船閘的極限為準,依阿華級船體最大寬度被限制為33米,重新設計艦體,採用了加大艦體長度和吃水的設計措施,艦體的長寬比達到7.9,而其細長的艦艏,有利提高航速,但影響了適航性。依阿華級的主炮採用了輕量化的406毫米50倍口徑主炮。裝備3座三聯裝主炮塔,每座炮塔旋轉部分重1730噸,艦艏方向呈背負式布置兩座,艦艉方向布置一座。
  • 戰列艦305毫米主炮不如副炮射程遠:法國第一代無畏艦
    【話說軍世】在二戰中還沒來得及發揮實力,法國海軍就迅速陷入了尷尬的境地,實力很強,卻不知道該何去何從,只能自沉以保尊嚴,相比較來說一戰中的法國海軍也是類似,史上最大的海戰的日德蘭海戰是英德兩國艦隊的對決,作為歐洲強國的法國,海軍並沒有特別出彩的表現,其中法國主力艦數量的不足,是很重要的因素
  • 定遠艦裝甲板重現人間,重18噸!怪不得被稱作鐵甲艦而不是戰列艦
    文/山峰 甲午戰爭中沉沒的清朝北洋水師「定遠」艦正在進行打撈工作,一塊重達18.7噸的護防裝甲板在時隔126年之後重見天日。由此可見定遠艦當時被稱為鐵甲艦絕非浪得虛名,雖然這塊鐵甲在經過了一個多世紀的海水侵蝕後,早已鏽跡斑斑,但依舊難掩其敦實的厚度以及在它誕生的那個年代堪稱一流的防禦能力。
  • 雷霆海戰十大戰列艦排名 你已擁有多少艘
    雷霆海戰十大戰列艦排名 你已擁有多少艘。十大戰列艦,所到之處一片焦火,強大的戰艦編隊更是橫掃大洋。其中不乏有俾斯麥級、北卡羅來納級、納爾遜級、長門級戰列艦已登錄《雷霆海戰》,相信很多玩家艦長早已滑動於掌中,與其他戰艦一較高下。
  • 戰列艦發展史三:無畏艦時代!
    上一期為大家介紹了幾款前無畏艦,相信大家也都明白了鐵甲艦和前無畏艦的區別,這期就給大家講講無畏艦的一些相關知識。無畏艦雖然已經具備了現代戰列艦的基本特徵但跟後來「衣阿華」級戰列艦這樣的大傢伙還是有很大區別的,這裡為了便於區分將其劃分為無畏艦和戰列艦兩個模塊來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