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尚中國》周六盛裝來襲 喜聚一堂共賞服飾「節慶之美」

2020-12-21 北方網

  有人說:「節日是先祖們在時間線上打出來的漂亮中國結」。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對節日寄予了別樣的理想與憧憬,而在節慶之日穿著隆重的服飾不僅是對長輩和自己的尊重,更是對節日的一種禮讚。本周六晚(11月28日)7點檔,《衣尚中國》第四期「節慶之美」將在央視綜藝頻道(CCTV-3)盛大播出。本期節目中,演員葉祖新、張馨予將同數名專家學者、民族服裝設計師一起,感受中國傳統節日習俗,探尋獨屬於節慶之日的服飾美學。

  李思思化身「紫薇星君」參與「神仙上崗考核」

  葉祖新張馨予重現趙明誠李清照浪漫愛情

  「逢考必過…逢考必過…逢考必過…」在本期節目中,「歷史空間」的故事就在化身「紫薇星君」的主持人李思思對考試的祝禱聲中拉開了帷幕。主要掌管四時節令的她目前還處於實習期,必須完成「神仙上崗考試」的才能「持證上崗」。為尋找試題的答案,「思思小仙」決定前往凡間進行考察。在這場奇妙的人間之旅中,她不僅了解到了眾多有趣的節日習俗,更在機緣巧合之中見證了一代詞人李清照與丈夫趙明誠的甜蜜邂逅。

  由葉祖新飾演的「趙明誠」與張馨予飾演的「李清照」書信往來許久,元宵佳節他們相約在大相國寺的花燈下相見。時光荏苒而過,在重陽佳節之時,曾在元宵節互訴衷腸的李清照與趙明誠此時已結為夫婦,趙明誠正在夫人李清照的幫助下整理衣冠,準備奔赴一場隆重的重陽聚會。這是一場怎樣的聚會?關注本周六晚《衣尚中國》,讓我們拭目以待!

  潘魯生深度解讀「節慶盛裝」文化內涵

  彝族繡娘「一針一線」開拓家鄉致富道路

  節日的服裝是吉祥文化的集中展現,從造型樣式到色彩、紋樣,都寄託著美好的寓意,傳承著民俗記憶。在本期節目的「匠心空間」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院長潘魯生將做客節目現場,將中國各地區、各民族暗藏於「節慶盛裝」之中的文化內涵和民俗記憶一一講解。凸顯於七十年代民間服裝「大紅襖」上的「紅綠配色」映射著怎樣的中國色彩觀念?在陝西甘肅等地區,家長們為何要在端午節為孩子穿上「五毒肚兜」?在魯西南地區,端午節繫於小孩子手腕腳腕的五彩線,又有何美好的寓意?本周六晚《衣尚中國》,潘魯生將為您揭曉答案!

  每個民族都有屬於自己的「節慶之美」,而對於彝族人來說,他們的「節慶之美」蘊含在巧手織就的多彩紋樣裡,在永不停歇的千絲萬縷中。在黨的政策感召下,彝族人民藉助文化優勢奮力發展民族服裝產業,用針和線鋪就了一條通往美好生活的致富之路。在本期節目中,彝族服裝設計師阿牛阿呷將同兩位彝族同胞在「匠心空間」驚豔亮相,他們將用生動而富有溫度的語言將彝族人民自強不息、奮力脫貧的故事娓娓道來。說各惹曲老阿媽製作彝族禦寒服飾「查爾瓦」40年,通過一雙奮鬥不息的巧手,她的生活發生了哪些變化?作為一位熱愛彝族服飾文化的彝族女孩,90後大學生阿於拉微為傳承彝族服飾文化做出了哪些努力?在節目現場,三位嘉賓帶來了一份特別的禮物,在這份禮物之上,又承載著怎樣的文化內涵?本周六晚關注《衣尚中國》節目,與我們一起走進大涼山,賞彝族節慶盛裝之美!

  數名少數民族設計師加盟大秀

  多主題呈現各民族服飾「節慶之美」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支花」。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而每個民族都有獨屬於自己的「節慶服飾」之美。為展現各民族節日習俗,彰顯各民族服飾特色,在本期節目的「創演空間」中,節目組特意邀請到了新中式服裝設計師曾鳳飛、維吾爾族服裝設計師迪拉娜·扎克爾、蒙古族服裝設計師娜仁花、彝族服裝設計師阿牛阿呷共四位服裝設計師加盟大秀,他們將通過獨具民族特色的時尚服飾,讓觀眾感受到蘊含於衣裳之中的民族之美、節慶之美。

  在本期「主題創演秀」中,迪拉娜·扎克爾將維吾爾族民族元素和國際流行趨勢結合,為秀演帶來了絢麗生花的極服妙採;曾鳳飛以「源緣圓—中國年」為主題,打造了獨具特色的「四世同堂」節日盛裝;阿牛阿呷結合彝族傳統吉祥紋樣,用當代語言激發彝族盛裝新的生命力;娜仁花將遊牧智慧縫綴在衣裳袍衽之間,盡展蒙古男子剛強本色。四位設計師理念、風格各有千秋,當他們相聚一堂,會為觀眾呈現出怎樣一場別開生面的盛大秀演呢?關注本周六晚《衣尚中國》,一起相約「節慶之美」主題創演秀!

  節日的衣服,是穿在身上的家的味道;是走在天涯海角的族群文化認同;更是每一個中國人彰顯文化自信的靚麗風景。《衣尚中國》第四期「節慶之美」將於11月28日7點檔在央視綜藝頻道(CCTV-3)播出,敬請觀看!

相關焦點

  • 《衣尚中國》聚焦「節慶之美」 讓藝術照進現實
    節日是中國的祖先在時間線上打上的漂亮的「中國結」,《衣尚中國》第四期節目通過「節慶之美」點亮了「中國之美」,呈現了中國節日中散發的獨特生活美學與民族情感,讓觀眾看到了中國文化源遠流長的魅力與神採。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推出的大型服飾文化節目《衣尚中國》正在熱播,節目因以審美的視角探尋服飾背後的文化而吸粉無數,在第四期中,《衣尚中國》以包容萬象的氣度,展現了幅員遼闊的中華大地上,各個民族在節慶時的盛裝服飾,它們就像是穿在身上的歷史,映射出藝術發展的悠長紋絡,同根同源、一脈相承。
  • 《衣尚中國》聚焦「節慶之美」把傳承穿在身上 讓藝術照進現實
    節日是中國的祖先在時間線上打上的漂亮的「中國結」,《衣尚中國》第四期節目通過「節慶之美」點亮了「中國之美」,呈現了中國節日中散發的獨特生活美學與民族情感,讓觀眾看到了中國文化源遠流長的魅力與神採。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推出的大型服飾文化節目《衣尚中國》正在熱播,節目因以審美的視角探尋服飾背後的文化而吸粉無數,在第四期中,《衣尚中國》以包容萬象的氣度,展現了幅員遼闊的中華大地上,各個民族在節慶時的盛裝服飾,它們就像是穿在身上的歷史,映射出藝術發展的悠長紋絡,同根同源、一脈相承。
  • 《衣尚中國》專家研討會:以中國服飾之小美講述中華之大美
    在中國民族目前的階段,站起來了、富起來了、強起來了,強起來的核心內容不僅是物質上強,更是精神上強。華夏亦是衣冠之國、禮儀之邦,《衣尚中國》在當下應運而生,抓住了美的內容核心。用全局思維擴展垂直領域,助力中國品牌建立審美體系《衣尚中國》創演空間是節目的一次大膽創新,該環節邀請國內著名服裝設計師用自己的設計展現節目主題審美意向。
  • 《衣尚中國》第五期呈現「雅韻之美」
    潮流易逝,風格永存,中國古典文化之美的精髓在於雅,在於韻。《衣尚中國》第五期「雅韻之美」就帶領人們從南宋才女的衣櫥中,從古人的長裙雅步中,從音樂人張信哲收藏的旗袍中,發現和品味這份簡約、清透、樸素、內斂的東方雅致。
  • 《衣尚中國》第八期「自然之美」 以自然之色,勾勒生活之美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而人類卻有著洞察美、提煉美的智慧,「天人合一」正是東方審美的最高境界。《衣尚中國》第八期之「自然之美」探尋了中華服飾背後的「天然雕琢」--??取形,將看得見的??穿在身上;章紋配?,將天地萬物的顏?納?布料。節目融豐富的學識與真切的現實關懷於一體,讓觀眾不僅領略到「?然之美」中暗藏的東??
  • 《衣尚中國》之「驍勇之美」:觸摸鎧甲的「溫度」
    金戈鐵馬、沙場兵戎,《衣尚中國》第三期「驍勇之美」所展示的鎧甲軍裝的主題服飾,讓人感受到「千古豪邁」透屏而出,「驍勇之美」不僅是陽剛、威武、雄壯的外表,更是守萬疆場、護山河無恙的無畏。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推出的大型服飾文化節目《衣尚中國》正在熱播,因以審美的視角探尋服飾背後的文化而備受好評,此前播出的《錦繡之美》、《良緣之美》清雅而浪漫,而在11月21日播出的「驍勇之美」則風格一轉,聚焦於「軍裝」這個偏於「冷門小眾」的話題,但那份熱血和溫度始終在觀眾的心頭澎湃,節目打開了「戎裝」背後的世界,那裡面蘊含著老兵們戎馬一生的功勳,將士們豁達真摯的性情
  • 《衣尚中國》之「驍勇之美」 觸摸鎧甲戎裝的溫度
    金戈鐵馬、沙場兵戎,《衣尚中國》第三期「驍勇之美」所展示的鎧甲軍裝的主題服飾,讓人感受到「千古豪邁」透屏而出,「驍勇之美」不僅是陽剛、威武、雄壯的外表,更是守萬疆場、護山河無恙的無畏。
  • 專訪《衣尚中國》幕後|電視人對品質的執念都藏在這裡了
    千百年來,服飾,在滿足人們生活的基礎需求、反映人類精神面貌與審美情趣之外,更作為文化載體,將歷史、民俗、藝術、美學等人類智慧結晶集於數尺絹麻之上。服飾文化節目《衣尚中國》,恰恰將這種「衣之大美」鮮活地呈現在觀眾面前。自2020年11月開播以來,《衣尚中國》實現了話題、熱度、口碑的多贏。
  • 《衣尚中國》之「戲韻之美」:戲服,會講故事的全能藝術家
    唱念做打,巧目顧盼,水袖揮動,霓裳翻飛……中國的戲曲舞臺上,流淌著中華民族的風骨和風情,滋養著中國人的精神家園,第六期《衣尚中國》之「戲韻之美」便帶領人們遊曳於有聲有色的戲曲藝術舞臺上,探究戲服背後的人文精神、歷史變革,在戲服的意蘊中品讀中國文化的山高水長。
  • 《衣尚中國》山水取形、草木採色,藏在衣服中的自然與詩意
    從18000年前,山頂洞人嘗試用樹葉、獸皮裝飾自己,形成中華服飾文化的雛形,到2600年前,東門之池,漚麻的姑娘小夥一邊勞動一邊對歌,再到絲綢書寫出中華服飾新篇章,中華服飾的發展始終蘊含著古人對自然的領悟。
  • 《衣尚中國》演繹「戲韻之美」 戲服 彰顯中國人的文化自信
    唱念做打,巧目顧盼、水袖揮動、霓裳翻飛……中國的戲曲舞臺上, 流淌著中華民族的風骨和風情,滋養著中國人的精神家園,第六期《衣尚中國》之「戲韻之美」便帶領人們遊曳於有聲有色的戲曲藝術舞臺上,探究戲服背後的??精神、歷史變?,在戲服的意蘊中品讀中國文化的山高水長。
  • 《衣尚中國》第五期呈現「雅韻之美」衣品,內在於心 外在於行
    《衣尚中國》第五期「雅韻之美」就帶領人們從南宋才女的衣櫥中,從古人的長裙雅步中,從音樂人張信哲收藏的旗袍中,發現和品味這份簡約、清透、樸素、內斂的東方雅致。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推出的大型服飾文化節目《衣尚中國》正在熱播,節目以審美的視角探尋服飾背後的文化,展示了中國文化源遠流長的魅力與神採,讓觀眾看得欲罷不能,每一期過後都是「全網催更」。
  • 《衣尚中國》第五期呈現「雅韻之美」衣品 內在於心 外在於行
    潮流易逝,風格永存,中國古典文化之美的精髓在於雅,在於韻。《衣尚中國》第五期「雅韻之美」就帶領人們從南宋才女的衣櫥中,從古人的長裙雅步中,從音樂人張信哲收藏的旗袍中,發現和品味這份簡約、清透、樸素、內斂的東方雅致。
  • 《衣尚中國》演繹戎裝「驍勇之美」,卡薩帝「空氣洗」以柔克剛
    11月21日,大型服飾文化節目《衣裳中國》在央視綜藝頻道(CCTV-3)播出,第三期節目攜軍戎裝"驍勇之美"重磅回歸。  現場,主持人李思思與高曉攀、滿舒克、夏凡、"甲冑復原師"溫陳華、"現代軍裝收藏愛好者"張皓甫,以及解決棉、麻、羊毛等6大面料機洗難題的卡薩帝"空氣洗"一起,講述軍服戎裝演變史,探討"驍勇之美"。
  • 央視《衣尚中國》:展示服飾文化,探尋美學精神
    央視綜藝頻道近期播出的服飾文化節目《衣尚中國》即以「綜藝+紀錄+設計師+品牌」的形式展示服飾文化,通過對中國古代服飾在人生重大禮儀中的演繹,以及在當代生活中的創造性轉化呈現了「中國節穿中國衣」的構想,回顧和闡釋了中華服飾文化中的智慧與情感、創造與包容,表現了中國服飾的美學精神,在傳播中華服飾之美的同時,提振了文化的自豪感,提出了當今服飾設計的新命題。
  • 第二屆新國潮漢服文化節「盛裝」來襲
    漢服愛好者們身著「盛裝,向世人展現了漢服之美。紅網時刻11月14日訊(記者 胡邦建 通訊員 陳沙琳 攝影 陳琛)漢服巡遊、武備展演、漢婚展演、漢服之夜、國潮市集……衣冠上國,盛世霓裳,11月14日,長沙西湖文化公園58小鎮,一場漢服時尚盛事為初冬的長沙增添了一抹別樣的色彩。當天,第二屆新國潮漢服文化節震撼來襲,漢服愛好者們身著「盛裝,向世人展現了漢服之美。
  • 《衣尚中國》:千年戲韻之美,用卡薩帝「空氣洗」守護
    12月19日,央視綜藝頻道(CCTV-3)大型服飾文化節目《衣尚中國》第五期開播,通過探尋千年戲曲文化,傳承東方「戲韻之美」。戲服是中華傳統審美和古代服飾工藝的傳承,本期節目以常見戲曲角色穿戴的戲服入手,展現傳統文化底蘊與戲韻之美,並分享了卡薩帝洗衣機對戲服的洗護方式,即使是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統製衣工藝,也可以用「空氣洗」洗護如新。
  • 解讀中華服飾的三生三世「讓中國美給你看」
    《衣尚中國》藝術化地解讀中華服飾的三生三世,並由表及裡,借服飾勾勒中華美學精神的傳承與創新。錦繡山河、錦繡前程、錦心繡口……「錦繡」何以成美的代言?作為絲綢中的精品,錦繡霓裳當然都能標註華彩之美。探討中華美學,更兼談背後的精神符碼,這是央視《衣尚中國》正在做的事。作為首檔聚焦服飾之「美」的文化類節目,《衣尚中國》藝術化地解讀中華服飾的三生三世,並由表及裡,借服飾勾勒中華美學精神的傳承與創新。播出三期以來,節目的相關話題在微博閱讀量超1.6億。
  • 譚派傳人作客《衣尚中國》再現《定軍山》
    唱念做打,巧目顧盼、水袖揮動、霓裳翻飛……中國的戲曲舞臺上, 流淌著中華民族的風骨和風情,滋養著中國人的精神家園,第六期《衣尚中國》之「戲韻之美」便帶領人們遊曳於有聲有色的戲曲藝術舞臺上,探究戲服背後的??精神、歷史變?,在戲服的意蘊中品讀中國文化的山高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