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節日是先祖們在時間線上打出來的漂亮中國結」。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對節日寄予了別樣的理想與憧憬,而在節慶之日穿著隆重的服飾不僅是對長輩和自己的尊重,更是對節日的一種禮讚。本周六晚(11月28日)7點檔,《衣尚中國》第四期「節慶之美」將在央視綜藝頻道(CCTV-3)盛大播出。本期節目中,演員葉祖新、張馨予將同數名專家學者、民族服裝設計師一起,感受中國傳統節日習俗,探尋獨屬於節慶之日的服飾美學。
李思思化身「紫薇星君」參與「神仙上崗考核」
葉祖新張馨予重現趙明誠李清照浪漫愛情
「逢考必過…逢考必過…逢考必過…」在本期節目中,「歷史空間」的故事就在化身「紫薇星君」的主持人李思思對考試的祝禱聲中拉開了帷幕。主要掌管四時節令的她目前還處於實習期,必須完成「神仙上崗考試」的才能「持證上崗」。為尋找試題的答案,「思思小仙」決定前往凡間進行考察。在這場奇妙的人間之旅中,她不僅了解到了眾多有趣的節日習俗,更在機緣巧合之中見證了一代詞人李清照與丈夫趙明誠的甜蜜邂逅。
由葉祖新飾演的「趙明誠」與張馨予飾演的「李清照」書信往來許久,元宵佳節他們相約在大相國寺的花燈下相見。時光荏苒而過,在重陽佳節之時,曾在元宵節互訴衷腸的李清照與趙明誠此時已結為夫婦,趙明誠正在夫人李清照的幫助下整理衣冠,準備奔赴一場隆重的重陽聚會。這是一場怎樣的聚會?關注本周六晚《衣尚中國》,讓我們拭目以待!
潘魯生深度解讀「節慶盛裝」文化內涵
彝族繡娘「一針一線」開拓家鄉致富道路
節日的服裝是吉祥文化的集中展現,從造型樣式到色彩、紋樣,都寄託著美好的寓意,傳承著民俗記憶。在本期節目的「匠心空間」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院長潘魯生將做客節目現場,將中國各地區、各民族暗藏於「節慶盛裝」之中的文化內涵和民俗記憶一一講解。凸顯於七十年代民間服裝「大紅襖」上的「紅綠配色」映射著怎樣的中國色彩觀念?在陝西甘肅等地區,家長們為何要在端午節為孩子穿上「五毒肚兜」?在魯西南地區,端午節繫於小孩子手腕腳腕的五彩線,又有何美好的寓意?本周六晚《衣尚中國》,潘魯生將為您揭曉答案!
每個民族都有屬於自己的「節慶之美」,而對於彝族人來說,他們的「節慶之美」蘊含在巧手織就的多彩紋樣裡,在永不停歇的千絲萬縷中。在黨的政策感召下,彝族人民藉助文化優勢奮力發展民族服裝產業,用針和線鋪就了一條通往美好生活的致富之路。在本期節目中,彝族服裝設計師阿牛阿呷將同兩位彝族同胞在「匠心空間」驚豔亮相,他們將用生動而富有溫度的語言將彝族人民自強不息、奮力脫貧的故事娓娓道來。說各惹曲老阿媽製作彝族禦寒服飾「查爾瓦」40年,通過一雙奮鬥不息的巧手,她的生活發生了哪些變化?作為一位熱愛彝族服飾文化的彝族女孩,90後大學生阿於拉微為傳承彝族服飾文化做出了哪些努力?在節目現場,三位嘉賓帶來了一份特別的禮物,在這份禮物之上,又承載著怎樣的文化內涵?本周六晚關注《衣尚中國》節目,與我們一起走進大涼山,賞彝族節慶盛裝之美!
數名少數民族設計師加盟大秀
多主題呈現各民族服飾「節慶之美」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支花」。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而每個民族都有獨屬於自己的「節慶服飾」之美。為展現各民族節日習俗,彰顯各民族服飾特色,在本期節目的「創演空間」中,節目組特意邀請到了新中式服裝設計師曾鳳飛、維吾爾族服裝設計師迪拉娜·扎克爾、蒙古族服裝設計師娜仁花、彝族服裝設計師阿牛阿呷共四位服裝設計師加盟大秀,他們將通過獨具民族特色的時尚服飾,讓觀眾感受到蘊含於衣裳之中的民族之美、節慶之美。
在本期「主題創演秀」中,迪拉娜·扎克爾將維吾爾族民族元素和國際流行趨勢結合,為秀演帶來了絢麗生花的極服妙採;曾鳳飛以「源緣圓—中國年」為主題,打造了獨具特色的「四世同堂」節日盛裝;阿牛阿呷結合彝族傳統吉祥紋樣,用當代語言激發彝族盛裝新的生命力;娜仁花將遊牧智慧縫綴在衣裳袍衽之間,盡展蒙古男子剛強本色。四位設計師理念、風格各有千秋,當他們相聚一堂,會為觀眾呈現出怎樣一場別開生面的盛大秀演呢?關注本周六晚《衣尚中國》,一起相約「節慶之美」主題創演秀!
節日的衣服,是穿在身上的家的味道;是走在天涯海角的族群文化認同;更是每一個中國人彰顯文化自信的靚麗風景。《衣尚中國》第四期「節慶之美」將於11月28日7點檔在央視綜藝頻道(CCTV-3)播出,敬請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