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尚中國》第八期「自然之美」 以自然之色,勾勒生活之美

2021-01-20 網易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而人類卻有著洞察美、提煉美的智慧,「天人合一」正是東方審美的最高境界。《衣尚中國》第八期之「自然之美」探尋了中華服飾背後的「天然雕琢」--??取形,將看得見的??穿在身上;章紋配?,將天地萬物的顏?納?布料。節目融豐富的學識與真切的現實關懷於一體,讓觀眾不僅領略到「?然之美」中暗藏的東??韻美學,也由此啟迪心靈,重新思考工業文明的背景下,人與自然的關係,順應天常、惜生愛物,回歸久違的田園詩意。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推出的大型服飾文化節目《衣尚中國》正在熱播,節目以審美的視角探尋服飾背後的文化,發現傳統的時尚,解讀現代的經典,展示了中國文化的魅力與神採,也豐富和提升了觀眾的審美情趣。本期的《衣尚中國》之「自然之美」清新脫俗,解讀了中華服飾上浸染的山水之靈、草木之精,更揭示了其採之有時,?之有道,取之天成,順其?然的高尚理念。

  1 古人的智慧讓人看到風的形狀

  現代工藝能夠讓服裝具備更多的色彩、材質和圖案,但古人是通過怎樣的審美與智慧,把春花秋月、流水潺潺的意向化作了衣袂翩翩,製造了柔美和諧的「中國色」,實現了渾然天成的「自然美」?

  本期《衣尚中國》用層層遞進的三大空間來尋找答案。 在「歷史空間」環節,節目通過藝術跨界和絢爛的美學碰撞,以戲劇、舞蹈、音樂劇的多元形式演繹了三幕不同時代的舞臺劇,藉由薴麻、石榴裙、披帛等服飾和服飾主人的故事,帶領觀眾「穿越」古今,感受中國人寄托在服飾上的情感與精神慰藉。

  觀眾通過《西施浣紗舞》,感受到了「夏布」的清靈飛揚。夏布,是中國最古老的布,由薴麻草做成,它看似波瀾不驚,但卻輕如蟬翼、薄如宣紙、軟如羅絹,它的觸感和絲綢一樣柔滑,用它做成的衣服也像絲綢一樣飄逸。

  古典詩文中,關於「紅裙」「茜裙」「石榴裙」的記錄不勝枚舉,而舞臺劇《石榴裙的夢》則講述了與「色彩」有關的愛情故事。唐代的一個男孩背井離鄉踏上絲綢之路,他不僅想成就一番事業,也要為他心愛的女孩圓一個關於石榴裙的夢想,然而,山高水長、歲月流轉,紅花染成的石榴裙雖然最終穿在了女孩的身上,但二人卻相隔千裡,那比石榴花還要火紅的顏色不再代表著幸福美滿,而是無奈與遺憾。

  

  在《披帛》中,長條形的薄紗披帛圍在身上,低調而普通,卻蘊含著古人對於自然豐富的想像力,讓人感受到風的形狀。

  在「匠心空間」,訪談嘉賓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楊建軍講述了古人如何從自然中認識顏色,給顏色取名和提取顏色,演員李晟和服裝設計師曹震等幾位嘉賓還在現場一起體驗了植物染色。

  而在「創演空間」,設計師楚豔展示了「自然系列」服裝作品,她挑選的作品不僅遵循了中國傳統的色彩體系,還試圖重構一個屬於當下時代的新「中國色」的體系,讓人們充分領略獨具東方魅力的「自然之美」。

  2「中國色」中有著天然隨意的美

  美存在於天地自然之中,人要了解美,就要到「天地」之中去觀察、去探尋。中國人審美意識的生成,可以追溯到一萬八千多年前,山頂洞人用樹葉、獸皮裝飾自己,形成了中華服飾的雛形,之後,絲綢開啟了中華服飾的新篇章,棉花則為中國人帶來了濃濃的暖意。這些都是自然給予人們最好的饋贈,中國人早已經習慣於以絲織棉麻為底,取材於自然;以草木花卉為底,取色於自然;以世間萬象裝扮世間,取意於自然。而這些色彩斑斕的服飾也形成了獨具韻味的中國色彩體現,成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在「匠心空間」環節,《衣尚中國》節目組,請來了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染織服裝藝術設計系的楊建軍老師,他揭示了中國色的一個特點,便是看到色名就可聯想到生活中的自然場景,比如,杏黃色、桃紅色、蔥綠色,都是從自然中選擇意象進行提煉之後的色彩表達。

  

  「中國色」中自有一種天然隨意的美,湖藍、天水碧、月下白,聞之便覺陶然,充滿意境和生活情趣。然而,有的中國色彩卻不是那麼容易「聽聲辨色」,比如,「燕尾青」到底是什麼顏色?根據清代《蘿藦亭札記》記載:「皂之兼紺者正當名為玄青,玄乃赤黑色,玄鳥是也,俗謂之燕尾青。」在明清小說當中,燕尾青色的衣服,就是一種偏藍色的、藍黑色的色彩。

  而「月白」則是白色裡面帶著一點淡淡的藍,明代 《墨卿談乘》記載:「青白之間,謂之月白」,也有一種說法,認為月白是靛藍微染,稍稍沾一點點藍色。節目中穿插的中國絲綢博物館收藏的一件「月白綢圈金繡花卉錢袋」則讓觀眾對月白色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百草霜」聽起來富有詩意,很多人從名字聯想到晶瑩剔透的白色或者銀色,然而,它的「真容」卻是「鍋底灰」。明代《本草綱目》記載,百草霜,就是燒上百種草,在鍋底或者煙筒裡,形成的像霜一樣非常輕柔的菸灰、煙墨。

  「秋香」也不再是人名,而是一種很浪漫的色彩, 在明清的文獻當中多次出現,《紅樓夢》第八回,賈寶玉去探望薛寶釵的時候穿的就是秋香色的衣服。節目上呈現了北京藝術博物館收藏的一件龍袍,緙絲五彩雲蝠金龍吉服袍,從中可以看到,秋香色是從綠到黃的一種色彩,有人認為是黃白色,也有人認為是偏深的黃色,這也是「中國色」的隨意性,往往代表一個範圍,而不是固定的顏色,是中國古人把味道運用到色名裡的一種詩意。

  而在楊建軍的解讀中,也可以了解到中國的五色觀確立得非常早,比西方的七色觀早了一千多年,「《尚書-禹貢》記載,五色是青赤黃白黑,這大概是關於五色的最早記載。」

  中國植物染色的歷史也是非常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唐代是中國「植物染」的鼎盛時期,《大唐六典》有專門記載,染,大抵以草木而成,有的使用花葉,有的使用莖、果實,有的使用根,有的使用皮,在當時是最主要的染色方法。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非遺」的熱潮,目前的中國處於「植物染」迅速恢復和發展的階段。 楊建軍透露,中國絲綢博物館運用科學加傳統的方法,復原了三十三種「乾隆色」。而更為神奇的是,如此豐富繽紛的「乾隆色譜」,所使用的染料只有九種,染藍色的靛青,用的是含有靛藍的植物菘藍;染紅色的紅花、蘇木;染黑色的橡碗子、五倍子;染黃色的梔子、槐米、黃櫨、黃檗。

  數百年前宮廷色彩的還原,解開了顏色的密碼,使得歷史沉澱的精華得到繼承和發揚,讓傳統文化生機勃發。

  3「植物染」讓服飾有了生命和溫度

  「植物染」中不僅有自然和時間的記憶,也有手作的溫度。《衣尚中國》請來了植物染研究者、獨立設計師曹震、演員李晟,與楊建軍老師、主持人李思思一起體驗了植物染色的變幻無窮,親手感受這個流傳數千年的傳統技藝。

  一時間,《衣尚中國》的舞臺似乎變成了廚房,擺著紅色、黃色的湯液,旁邊還放著烏梅、慄子殼等材料,幾位嘉賓更是手拿筷子,像是涮火鍋一般,夾著絲巾在「鍋」裡上上下下。但其實,那「紅湯」是精心製作的紅花染液,經過清水浸泡、揉搓淘洗多次,去掉黃色素後,用草木灰水浸泡和過濾,再加入烏梅水中和,調至弱酸,才成為了鮮亮的染液,紅花可以染出大紅、蓮紅、銀紅、桃紅、水紅等不同的紅色,用紅花染出來的色彩在唐代非常流行。

  而「黃湯」則是黃櫨染液,將黃櫨粉碎、浸泡、多次熬煮之後過濾而成,經常用作中國唐代皇帝龍袍的色彩。

  此外,設計師曹震還解讀了茜草、槐米、慄子殼的用途。 茜草是人類歷史上最早使用的染色材料之一,在詩經中就有記載,被稱為「茹藘」,染出的色彩很沉穩;槐米,來自在北京的路旁到處都能看到國槐樹花苞,花未開時,採集其花蕾,它染出來的色彩非常鮮亮;而看似無用的慄子殼則是非常好的染色材料,接近咖啡色;此外,染色還需要明礬這個媒染劑的助力,它相當於橋梁的作用,將植物染料和織物結合緊密地連接在一起,幫助固色。

  這些當做染料的植物,都非常普通,卻能夠製造出千變萬化的色彩魔法, 《衣尚中國》也希望現代人能夠像古代的人對自然的感情那樣,多一些親近和關注,發現更多來自自然的美。

  「植物染」的天然色會隨著時間而略有褪色,但褪色反而使得它有了生命和溫度,它像是人生一樣,有繁盛的時候,也有衰退的時候,天然染色的色彩的美感,正是在褪色的過程當中展現出來的,褪色以後,它會呈現出更深沉、更含蓄的色彩。本期《衣尚中國》把這份豐富多彩的生活和色彩跟大家分享,把絲巾作為禮物送給參與到節目互動當中的觀眾朋友,希望人們能與天地共存,與自然共生,更好地尊重自然,保護自然。

  

  4 不僅發現美,也要守護美

  中國色是一種力量,生生不息代代相傳,四時變遷、春去秋來的自然變化都能引發靈感,促使人們不斷進行美的覺醒,美的創造。

  《衣尚中國》「自然之美」公布了主題紋樣,取自清代大紅色緙絲彩繪袷袍上的「八團梅蘭竹菊紋」,盛放於千年華服上的自然之美,既有章可循,又不拘泥於形式,多彩的四季花卉與飛舞的鳥蝶簇擁成團,形成古代紋樣最經典的構圖。

  細緻的筆觸不僅描繪出大自然最美的模樣,同時也刻畫出對生活最真摯的願景。觀眾還可以通過掃描屏幕下方二維碼進入衣尚中國互動小程序,了解紋樣背後的故事,定製屬於自己的自然之美。

  創演空間的設計師楚豔此次選取有代表性的顏色和織物來進行創作,有白色的薴麻,也有從植物染料中提取色彩進行染色的服飾,將自然含藏的各種因素運用到服飾的設計中去,讓人們在一方舞臺上,感受到了大自然的萬千氣象。

  而創演空間也在拓展表演的維度,在秀場上準備了八把中式的竹編的椅子,通過模特們有坐有站、款款而行的「行為藝術」,體現慢生活,體現一種自然賦予的力量。

  

  《衣尚中國》審美解讀人範迪安認為,中華服飾如同中國古代的山水繪畫一樣,以「自然」為永恆的主題,展現自然界的生命與生機,人與自然的和諧。

  自然成為了一座提供服飾造型的寶庫,萬千種類的動物、植物造型可以演化成各種各樣的圖案和花紋。自然飽含豐富的色彩,建構著服飾的色彩美學。以自然之色,勾勒生活之美,成為服飾文化一方繽紛的圖景。

  《衣尚中國》不僅發現美,也要守護美,將錦繡華章映照在鮮活的生活中,在倡導生態文明建設的今天,《衣尚中國》提醒著中國人追求自然生態美的服飾價值觀,珍惜人與自然的和諧,努力融入自然。

  責任編輯:任芯儀(EN06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衣尚中國》第五期呈現「雅韻之美」
    潮流易逝,風格永存,中國古典文化之美的精髓在於雅,在於韻。《衣尚中國》第五期「雅韻之美」就帶領人們從南宋才女的衣櫥中,從古人的長裙雅步中,從音樂人張信哲收藏的旗袍中,發現和品味這份簡約、清透、樸素、內斂的東方雅致。
  • 《衣尚中國》第五期呈現「雅韻之美」衣品,內在於心 外在於行
    《衣尚中國》第五期「雅韻之美」就帶領人們從南宋才女的衣櫥中,從古人的長裙雅步中,從音樂人張信哲收藏的旗袍中,發現和品味這份簡約、清透、樸素、內斂的東方雅致。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推出的大型服飾文化節目《衣尚中國》正在熱播,節目以審美的視角探尋服飾背後的文化,展示了中國文化源遠流長的魅力與神採,讓觀眾看得欲罷不能,每一期過後都是「全網催更」。
  • 《衣尚中國》第五期呈現「雅韻之美」衣品 內在於心 外在於行
    潮流易逝,風格永存,中國古典文化之美的精髓在於雅,在於韻。《衣尚中國》第五期「雅韻之美」就帶領人們從南宋才女的衣櫥中,從古人的長裙雅步中,從音樂人張信哲收藏的旗袍中,發現和品味這份簡約、清透、樸素、內斂的東方雅致。
  • 《衣尚中國》山水取形、草木採色,藏在衣服中的自然與詩意
    從18000年前,山頂洞人嘗試用樹葉、獸皮裝飾自己,形成中華服飾文化的雛形,到2600年前,東門之池,漚麻的姑娘小夥一邊勞動一邊對歌,再到絲綢書寫出中華服飾新篇章,中華服飾的發展始終蘊含著古人對自然的領悟。
  • 《衣尚中國》聚焦「節慶之美」 讓藝術照進現實
    節日是中國的祖先在時間線上打上的漂亮的「中國結」,《衣尚中國》第四期節目通過「節慶之美」點亮了「中國之美」,呈現了中國節日中散發的獨特生活美學與民族情感,讓觀眾看到了中國文化源遠流長的魅力與神採。李思思化身紫微星,「神仙上崗」先考節慶《衣尚中國》「歷史空間」每次都構思巧妙、博古通今,提取歷史中積澱的審美元素與現代勾連,讓人仿佛親自遊歷於歷史、現在和未來。第四期的《節慶之美》更是開場就有驚喜,主持人李思思化身為「紫微星」考試上崗,考題則是「人間節慶」。
  • 《衣尚中國》之「戲韻之美」:戲服,會講故事的全能藝術家
    唱念做打,巧目顧盼,水袖揮動,霓裳翻飛……中國的戲曲舞臺上,流淌著中華民族的風骨和風情,滋養著中國人的精神家園,第六期《衣尚中國》之「戲韻之美」便帶領人們遊曳於有聲有色的戲曲藝術舞臺上,探究戲服背後的人文精神、歷史變革,在戲服的意蘊中品讀中國文化的山高水長。
  • 《衣尚中國》之「驍勇之美」:觸摸鎧甲的「溫度」
    金戈鐵馬、沙場兵戎,《衣尚中國》第三期「驍勇之美」所展示的鎧甲軍裝的主題服飾,讓人感受到「千古豪邁」透屏而出,「驍勇之美」不僅是陽剛、威武、雄壯的外表,更是守萬疆場、護山河無恙的無畏。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推出的大型服飾文化節目《衣尚中國》正在熱播,因以審美的視角探尋服飾背後的文化而備受好評,此前播出的《錦繡之美》、《良緣之美》清雅而浪漫,而在11月21日播出的「驍勇之美」則風格一轉,聚焦於「軍裝」這個偏於「冷門小眾」的話題,但那份熱血和溫度始終在觀眾的心頭澎湃,節目打開了「戎裝」背後的世界,那裡面蘊含著老兵們戎馬一生的功勳,將士們豁達真摯的性情
  • 《衣尚中國》專家研討會:以中國服飾之小美講述中華之大美
    在中國民族目前的階段,站起來了、富起來了、強起來了,強起來的核心內容不僅是物質上強,更是精神上強。華夏亦是衣冠之國、禮儀之邦,《衣尚中國》在當下應運而生,抓住了美的內容核心。用全局思維擴展垂直領域,助力中國品牌建立審美體系《衣尚中國》創演空間是節目的一次大膽創新,該環節邀請國內著名服裝設計師用自己的設計展現節目主題審美意向。
  • 《衣尚中國》演繹「戲韻之美」 戲服 彰顯中國人的文化自信
    唱念做打,巧目顧盼、水袖揮動、霓裳翻飛……中國的戲曲舞臺上, 流淌著中華民族的風骨和風情,滋養著中國人的精神家園,第六期《衣尚中國》之「戲韻之美」便帶領人們遊曳於有聲有色的戲曲藝術舞臺上,探究戲服背後的??精神、歷史變?,在戲服的意蘊中品讀中國文化的山高水長。
  • 《衣尚中國》聚焦「節慶之美」把傳承穿在身上 讓藝術照進現實
    節日是中國的祖先在時間線上打上的漂亮的「中國結」,《衣尚中國》第四期節目通過「節慶之美」點亮了「中國之美」,呈現了中國節日中散發的獨特生活美學與民族情感,讓觀眾看到了中國文化源遠流長的魅力與神採。李思思化身紫微星,「神仙上崗」先考節慶《衣尚中國》「歷史空間」每次都構思巧妙、博古通今,提取歷史中積澱的審美元素與現代勾連,讓人仿佛親自遊歷於歷史、現在和未來。第四期的《節慶之美》更是開場就有驚喜,主持人李思思化身為「紫微星」考試上崗,考題則是「人間節慶」。
  • 《衣尚中國》之「驍勇之美」 觸摸鎧甲戎裝的溫度
    金戈鐵馬、沙場兵戎,《衣尚中國》第三期「驍勇之美」所展示的鎧甲軍裝的主題服飾,讓人感受到「千古豪邁」透屏而出,「驍勇之美」不僅是陽剛、威武、雄壯的外表,更是守萬疆場、護山河無恙的無畏。
  • 《衣尚中國》周六盛裝來襲 喜聚一堂共賞服飾「節慶之美」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對節日寄予了別樣的理想與憧憬,而在節慶之日穿著隆重的服飾不僅是對長輩和自己的尊重,更是對節日的一種禮讚。本周六晚(11月28日)7點檔,《衣尚中國》第四期「節慶之美」將在央視綜藝頻道(CCTV-3)盛大播出。本期節目中,演員葉祖新、張馨予將同數名專家學者、民族服裝設計師一起,感受中國傳統節日習俗,探尋獨屬於節慶之日的服飾美學。
  • 《衣尚中國》:千年戲韻之美,用卡薩帝「空氣洗」守護
    12月19日,央視綜藝頻道(CCTV-3)大型服飾文化節目《衣尚中國》第五期開播,通過探尋千年戲曲文化,傳承東方「戲韻之美」。戲服是中華傳統審美和古代服飾工藝的傳承,本期節目以常見戲曲角色穿戴的戲服入手,展現傳統文化底蘊與戲韻之美,並分享了卡薩帝洗衣機對戲服的洗護方式,即使是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統製衣工藝,也可以用「空氣洗」洗護如新。
  • 《衣尚中國》演繹戎裝「驍勇之美」,卡薩帝「空氣洗」以柔克剛
    11月21日,大型服飾文化節目《衣裳中國》在央視綜藝頻道(CCTV-3)播出,第三期節目攜軍戎裝"驍勇之美"重磅回歸。  現場,主持人李思思與高曉攀、滿舒克、夏凡、"甲冑復原師"溫陳華、"現代軍裝收藏愛好者"張皓甫,以及解決棉、麻、羊毛等6大面料機洗難題的卡薩帝"空氣洗"一起,講述軍服戎裝演變史,探討"驍勇之美"。
  • 專訪《衣尚中國》幕後|電視人對品質的執念都藏在這裡了
    千百年來,服飾,在滿足人們生活的基礎需求、反映人類精神面貌與審美情趣之外,更作為文化載體,將歷史、民俗、藝術、美學等人類智慧結晶集於數尺絹麻之上。服飾文化節目《衣尚中國》,恰恰將這種「衣之大美」鮮活地呈現在觀眾面前。自2020年11月開播以來,《衣尚中國》實現了話題、熱度、口碑的多贏。
  • 彰顯自然與色彩之美 溫度美妝獲"2020中國直播電商金播獎年度熱播...
    其中,溫度美妝憑藉對自然與色彩的詮釋,榮獲"2020中國直播電商金播獎年度熱播品牌",獲得業內權威認可,實力彰顯品牌"溫度"。本次亮相2020中國直播電商年度盛典,品牌將代表溫度的主打色:代表純淨的0℃白色、代表神秘的10℃紫色、代表生命力的18℃綠色、代表大海的26℃藍色、代表心動的37.2℃粉色和高貴的42℃金色六個色系投放在展位中,並以《自然色彩有溫度》的主題,呈現每個色系的爆款產品,通過強烈的視覺衝擊,吸引觀展者的眼球。
  • 《龍貓》:宮崎駿動漫中的自然之美、治癒之美
    影片主要講述了由於母親生病,小月和小梅跟隨父親搬到了鄉下一處房子裡,在那裡小月和小梅見到了傳說中的大妖怪龍貓……1、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展現自然之美小月的母親得了肺結核一直在住院,父親為了給母親創造一個好的居住環境,決定搬到鄉村居住。他們的新家坐落在山坡上,是日式傳統的木質房屋。
  • 「遠離喧囂」與自然同棲,感受自然森林之美
    習慣了城市繁華、喧囂的快節奏,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希望在鋼筋水泥的生活中,尋找大自然的那份舒適、愜意。青山綠水,三五好友一起談天說地、一起悠閒地喝著茶、吃飯、暢聊著人生故事,是多少人嚮往的生活,而身處都市的我們,如何在家中也能尋一方自然天地,與朋友席地而坐,暢談人生?
  • 譚派傳人作客《衣尚中國》再現《定軍山》
    唱念做打,巧目顧盼、水袖揮動、霓裳翻飛……中國的戲曲舞臺上, 流淌著中華民族的風骨和風情,滋養著中國人的精神家園,第六期《衣尚中國》之「戲韻之美」便帶領人們遊曳於有聲有色的戲曲藝術舞臺上,探究戲服背後的??精神、歷史變?,在戲服的意蘊中品讀中國文化的山高水長。
  • 隆飾豆康板|自然之美。予人舒適安心的溫情感受
    原木色讓人心生溫暖,見光不見燈,處處都有溫柔的光影。陽光透過玻璃窗灑進房間,天然的木紋在陽光的襯託下更是多了幾分自然的氣息,讓你身處繁華也能找到與自然相系的元素,木色家居帶你感受清新雅致,為你打造溫馨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