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日會飲章第,酒酣為手勢令。
我們常說,中國古代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古老文化帶給現代人們的衝擊是很強烈的,特別是人們常常會驚訝於那些深刻的思想和偉大的發明。然而,古時候值得被現代人學習和傳承的,除了文化和思想,還有娛樂遊戲。
現代孩子和青年人當然大多不懂古時候的那些遊戲,但就像父母總是講,自己小時候的樂趣比現代這些小孩的樂趣多多了。以前的社會,沒有電子設備,沒有動畫片,依舊能讓小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而在古老一點的時代,小孩子們依靠簡單的木棍就能玩投壺,小石子就能打彈弓等。對於古代青年人來說,雖然是少了酒吧等娛樂場所,他們依舊能在閒暇時間製造出許多樂事。其中「划拳」就是很有名的一項酒令遊戲,一直到現在都是人們酒局上的一種娛樂方式。最讓人耳熟能詳的,是「五魁首,六六六,七個巧,八匹馬!」的口號。
現代有很多人都在酒桌上喊過這個口號,但卻很少有人認真地思考過,這個口號從何而來,有什麼含義。其實,這個口號中的「五魁首」,是指科舉制度中的,位於考試成績最榜首的人,所謂五魁之手。而「六六六」就是成語六六大順的演變,寓意就是順利吉祥。「七個巧」指的是古時候遠近聞名的益智類遊戲七巧板。「八匹馬」是古人的一個美好寓意,指順風順水,升官發財。由此可見,這四種事物,都是古人最渴望的,因此,這個行酒令也是為了喊個吉祥而被發明出來的。
人們常說,食不言,這是從古流傳至今的習俗。在古代,人們很注重食不言語這項規定,因為這能看出一個家庭的教養問題。與如今飯桌上眾人的開心交談不同,古代的餐桌是安靜的。飯桌的安靜難免讓當時的人們想要製造出一些不一樣的事物,這便有了酒桌的喧鬧。古人在酒桌上從不安靜,他們喜歡在酒桌交談和遊戲,而「勸酒」更是少不了的事情,於是就有了行酒手勢令。
行酒手勢令有很多種,划拳行酒令是最常見的一種,古人喜歡用手勢表示很多種意思和情緒。划拳行酒令第一回合往往不計為正式,因為古人尊重「以和為貴」的思想。行酒手勢令中的從「一」到「十」的數字,都是有其含義的,且都是正面積極的含義。比如三,蘊含著桃園三結義的典故。五寓意著「五魁首」,「五經」等文化內涵。九闊含九州,十代表十全十美等。
划拳雖為酒桌娛樂,但也並非兒戲,瞅一眼就會,它的講究非常多。古代有金木水火土五行,按照五行衍生出的划拳令被古代人稱為五行全,除此之外還有少數民族行酒令和各種酒場行酒的拳等等。
結語
流傳了千年的「五魁首」和「八匹馬」大多數人開始都只是喊著玩玩,尚且不知道它的含義,現在是否清楚了呢?不過,現代人不知道這兩個詞的含義也情有可原,畢竟科舉制早被廢除,關於「五魁」是什麼,知道的人自然是甚少,「八匹馬」就更像是一個隨處拈來的詞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