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酒也要附庸風雅,古代「五魁首」和「八匹馬」,是什麼意思?

2020-12-15 歷史驛站一

"你我今日相聚,定當不醉不歸!再來兩壇女兒紅!"每次看到古裝劇中拼酒的場景,都像約朋友出來喝酒。每逢喝酒,總有喜歡勸酒的朋友,無論如何拒絕,也難以抵擋他的伶牙俐齒。為了讓朋友心甘情願地喝酒,划拳(行酒令)應運而生。

現代人喝酒的最常見的娛樂便是"石頭剪子布",或是猜硬幣。古人的划拳好似喊口號,像是"五魁首啊!六六六!八匹馬呀!快喝酒呀!"想必很多朋友都會疑惑,"五魁首"和"八匹馬"到底是何意呢?

"五魁首"的兩種來源。

其實這些划拳詞並非是隨意編造,而是有相關的典故和來歷。在明清時期,科舉考試有五項,分別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和《春秋》,五個科目中的第一名便被成為"魁首",倘若有人同時取得五個科目的第一,便是"五魁首"。

自古文人喜愛喝酒,相互拼酒時難免要誇讚祝福對方。而"五魁首"的寓意便是希望在場的各位將來能夠狀元及第,享受榮華富貴。

還有一個說法是明朝時期,有次科舉考試中,明成祖朱棣為了解自己的"文化水平",便喬裝成普通仕子參加科舉考。自信滿滿的朱棣心想自己貴為天子,學識過人,自然能夠位登榜首。然而他的文章略遜一籌,排名第五。

自尊心備受"打擊"的朱棣便問考官:"為何我的文章會排名第五?"或許朱棣的本意是"快看看我是誰"。其實考官已經認出了朱棣,為了給皇帝面子,便一本正經地拍馬屁說:"第五名為五魁首!也是前四名之首,比第一名還要優秀。"朱棣聽完之後心滿意足,也沒有為難考官,反而認定自己的才華"天下第一"。

"八匹馬"的來源。

何為"八匹馬"呢?當然不是取自於徐悲鴻的《八駿圖》,而是來源於古代典故。《穆天子傳》中記載,周穆王養了八匹色彩不同的駿馬,他騎著這些駿馬四處遊歷。有天他來到了西王母娘娘管轄的地界,西王母和周穆王相見恨晚,便留他在瑤池飲酒暢談。

兩人互生情愫,周穆王也打算長久居住於此。然而造化弄人,周穆王收到了朝廷傳來的書信,需要立刻返回都城。西王母問他:"你還會回來嗎?"周穆王表示三年後一定回來"重塑愛情",之後便離開了西王母。

然而之後周穆王卻做了"渣男",沒有回去尋找過西王母。不知是移情別戀,還是忘記了舊情。民間也有很多說法,像是周穆王三年之後病逝;忘記了西王母的存在;神人不可以相愛等等。而"八匹馬"既可以代表帝王的權力富貴,又可以寓意美好的愛情。

酒桌上的"八匹馬"也是如此,有升官發財,愛情美滿的寓意。兩人互相祝福,即便被罰酒也是心甘情願。

古人喝酒竟有如此多的講究,當真是"附庸風雅"。很多老一輩拼酒時也會用這樣的划拳方式。而年輕朋友敬酒拼酒時,都會將對方"捧"到最高點,之後用便說"喝下去才能心想事成"、"不喝不給面子"。對方無法再三推脫,只能一飲而盡。你還知道哪些行酒令呢?

相關焦點

  • 「五魁首」、「八匹馬」,這些流傳千年的划拳辭令,究竟是何意?
    怎麼說呢,在我國,就連吃飯喝酒都有很多講究和文化,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酒桌文化。 我們在很多影視作品中能看到,古人在喝酒的時候,總喜歡划拳,看起來很有江湖風範,他們在划拳的時候總是會喊著「五魁首」「六六順」「八匹馬」等聽起來像是口號一樣的詞彙,這些口號到底是怎麼意思?分別是用來代表什麼的呢?
  • 流傳千年的划拳辭令,「五魁首、八匹馬」,到底是什麼意思?
    非常有趣的是,「拇戰」以數字為連結,附帶一些極富內涵的詞彙,如「五魁首」和「八匹馬」等。那麼,他們代表的是什麼意思呢?一、流傳千多年的划拳辭令宋朝以前,飲酒必定與作詩有關。那麼,人們如何划拳,划拳時所說的話又有什麼含義?二、「五魁首」、「八匹馬」等的含義划拳主要包括兩個部分,一是「拳詞」,二是「手勢語」,要求兩者互相統一,不相矛盾,否則被判定為輸的一方。
  • 流傳千年的划拳酒令,「五魁首」「八匹馬」等,到底是什麼意思?
    酒文化自古就有,很多也流傳至今,比如說大家在喝酒時划拳口裡吆喝的五魁首,六六六之類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杜康造酒以來,中國人就對它愛不釋手。無論是尋常百姓,貴族國親,哪怕是殺敵前線都少不了他的身影。而且古代人一般也不喜歡喝悶酒,喜歡一群人一起暢飲。可能在現代人看來,喜歡喝酒更像是粗人,其實在古代,文人墨客最喜歡的莫過於飲酒作詩。
  • 流傳千年的酒令:「五魁首、六六順,八匹馬」,究竟是什麼意思?
    流傳千年的划拳辭令,「五魁首」「八匹馬」,到底是什麼意思?中國作為四大古國之一,有著近五千年的燦爛文明,經過一代代的傳承,其中的很多文化一直保留到了今天,酒文化就是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個。我們常見的「五魁首」「八匹馬」,這樣的行酒令就是普通百姓中流傳下來的。
  • 流傳已久的划拳酒令,「五魁首」、「八匹馬」,到底是什麼意思?
    這其中划拳是最簡單粗暴的一種酒令,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並不需要什麼道具,而搖籤也好,投壺也罷,其實都是要提前準備好道具的,所以划拳是以中國廣泛流傳的酒令。《雪豹》中就有一個划拳的片段,清風寨大當家朱子明和二當家周衛國划拳,那個場面很是感人,讓人感動於兩人之間的兄弟情。
  • 喝酒划拳喊的「五魁首」「八匹馬」什麼意思?
    公乘不仁說:古話講,說話要算話。現在您自己定的令,自己不遵守,可以嗎?魏文侯一聽有理,認了罰,還將公乘不仁奉為上客。由此可見,戰國時期酒令就已非常成熟了。酒令可分為古令、雅令、籌令、通令等,前三類是文字遊戲,太「雅」,一般老百姓不會玩。古代讀書人本來就少,所以這三類漸漸失傳。
  • 古代流傳至今的划拳詞,「五魁首」「八匹馬」,是有什麼含義嗎?
    不管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都有「酒令」,「酒令」是在人們喝酒的時候會說的話,或者是會唱的歌謠。經常喝酒的人,應該都是聽過這樣的,甚至還倒背如流,這就是「酒令」。在喝酒的時候,都會划拳或者是做手勢,「五魁首「、」八匹馬「、」六六順「等等,都是古代喝酒的時候流傳的划拳詞,那麼你知道」五魁首「、」八匹馬「這些的含義是什麼嗎?那麼,」酒令「背後又反映出了什麼樣的酒文化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流傳千年的划拳辭令,「五魁首」「八匹馬」,是啥意思,知者甚少
    最開始的記述是出現在名篇《七俠五義》中,因此 掐指一算距今相似也是有千兒八百年。現代社會裡,儘管大家也可以看到現今划拳的手機遊戲,可是相比以往在餐桌上,酒酣耳熱時就可以鼓足幹勁叫喊聲喧天的剛開始「八匹馬」「五魁首」的划起拳來,那樣的情景還是罕見許多 了。
  • 划拳時喊的「五魁首啊、八匹馬」究竟是啥意思?學者:現代人不懂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適量的飲酒可以讓人感受到酒給大家帶來的美妙樂趣。其實人們只要不過分的去接觸酒,都會發現酒並沒有大家所想像的那麼糟糕。而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各個朝代都比較推崇酒,甚至在原本的糧食酒的基礎上還衍生出了很多其他的多元酒類文化。
  • 喝酒划拳的辭令中,有五魁首和八匹馬,「五魁」究竟指的是什麼?
    大家的這種猜拳啊,就是由古代的行酒令演變而來。古代文人在喝酒的時候啊,都喜歡玩點風雅,比如吟詩作詞,唱歌猜謎語,等等。大家都知道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吧,我想你們應該都知道,《蘭亭詩集》中有很多詩,就是當時文人雅士在喝酒時所做的行酒令。
  • 流傳了千年的划拳辭令,「五魁首」「八匹馬」,到底是何意?
    對於古代青年人來說,雖然是少了酒吧等娛樂場所,他們依舊能在閒暇時間製造出許多樂事。其中「划拳」就是很有名的一項酒令遊戲,一直到現在都是人們酒局上的一種娛樂方式。最讓人耳熟能詳的,是「五魁首,六六六,七個巧,八匹馬!」的口號。現代有很多人都在酒桌上喊過這個口號,但卻很少有人認真地思考過,這個口號從何而來,有什麼含義。
  • 流傳千年的划拳辭令,「五魁首」「八匹馬」,你知道是什麼意思?
    那麼,這種流傳了千年的划拳辭令,到底有著怎樣的意思?比如其中的「五魁首」、「八匹馬」都有哪些文化意義呢?一起來看一看吧!一、酒文化的緣起說到與酒相關的文化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時期。「酒」這個字甚至可以在甲骨文上面找到。
  • 五魁首、八匹馬,划拳吆喝的行酒令是啥意思?專家:現代人不懂
    平常人家在喝酒時常喜歡划拳為樂,不知大家可否知道,五魁首、八匹馬,划拳時吆喝的這些行酒令到底是啥意思?專家表示:現代人不懂。酒文化歷史上,人們常尊杜康為酒神。有一些賣酒的鋪子也會擺上神像保佑生意興旺。《說文解字》中寫道: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就是記載「杜康釀酒」的事。根據古人描述,杜康釀酒也純屬偶然。
  • 五魁首啊、八匹馬,划拳時這些吆喝是何意?專家稱現代人大多不懂
    ——李白 酒在古代文人眼裡,是一種不可缺少的必需品,很多詩人都在詩中描述酒的作用,消愁、助興,而李白更是直呼自己為「酒中仙」,而古人在喝酒的時候,一般不會像現代人一樣幹喝酒,他們會配點小菜,會整點娛樂活動來下酒,比如行酒令,現代人最常聽到的行酒令也許就是,五魁首啊、八匹馬、因為這些在影視作品中很常見,屬於划拳時的這些吆喝,到底是何意呢?
  • 「五魁首啊、八匹馬」,划拳時為何吆喝這些?專家:現代人聽不懂
    歷史上也確實有杜康其人,至今中國還有一些地方有杜康與酒的故事和地址。 不過在划拳的時候,時常能聽到喝酒的人吆喝五魁首、八匹馬等話語,這又是為什麼?為什麼要喊五魁首、八匹馬呢?划拳也可以叫豁拳、猜枚、猜拳、拇戰,是漢族民間飲酒時的一種助興取樂遊戲,起源於漢代。 也就是飲酒的時候兩個人同時伸出手指,並且各自說一個數,誰說的數目跟雙方所伸的總數相符,那麼就是誰贏。
  • 喝酒划拳說的「五魁首八匹馬」,到底是何含義?專家:沒啥人知道
    而到了明清時期,「酒令」的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成熟期,其豐富的形式和極強的趣味性都使得它徹底變為了人們飲酒作樂的工具了。可在漫長的歷史中,古令、雅令和籌令都已相繼失傳了,只有最為不入流的「通令」還流傳至今,仍然被人們應用於酒桌之上。通令的行令方法囊括了擲骰、抽籤、划拳、猜數等等,平日裡人們在酒桌上所提及的「五魁首、六六順」就屬於通令的範疇。但它具體啥意思,專家表示幾乎現代人都不知道也不懂。
  • 喝酒划拳「五魁首」「七個巧」都是什麼意思?
    在我的記憶中,小時候和父親去走親戚,他酒量大愛喝酒,在酒桌上特別愛划拳。每次都是兩個人同時先來句:「哥倆好!哥倆好!「,然後伸出右手比劃,嘴裡喊「五魁首」或者「七個巧」等,每喊一次,手上的動作還不一樣,當時不懂他們在喊什麼,只知道在划拳,一桌子人都在看他們划拳,非常熱鬧。
  • 「五魁首啊六六六」,划拳吆喝的這些啥意思?別再被電視劇誤導了
    「一條龍、哥倆好啊、三星照啊、四喜財啊、五魁首啊、六六六、七個巧啊、八匹馬,九連環啊、滿堂紅」 酒在中國上千年的民俗文化之中都是一個不可缺少的必須品,於是隨之也衍生出了不同的酒文化。
  • 酒場喝酒喜歡划拳助興,可「五魁首、六六順」的含義,你知道嗎?
    至於這個從古代就存在的"酒桌文化",則一直延續到了現在。比如"敬酒"文化,它來自於宗法社會遺留下來,保持著等級之分的舊俗——臣子敬君主,子女敬父親,下級敬上級等等。像是下對上的互動,一般沒有什麼強制性。 但是上對下的互動,則一般要回敬,或者主動敬,這就有了一定的強制性。
  • 老鐵們,划拳酒令中的「六六順、八匹馬」你都知道啥意思嗎?
    飲酒行令,不光要以酒助興,有下酒物,而且往往伴之以賦詩填詞、猜謎行拳之舉,它需要行酒令者敏捷機智,有文彩和才華。因此,飲酒行令既是古人好客傳統的表現,又是他們飲酒藝術與聰明才智的結晶。今天我單獨說說這行酒令俗稱"划拳", 划拳又叫豁拳、拳、猜拳、拇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