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巡檢、地標投屏亮燈……宣傳抗「疫」,廣州很拼

2020-12-04 廣州日報

3月10日上午10點,廣州舉辦廣州市第37場疫情防控新聞通氣會(抗疫社會宣傳專題),市住建局、城投集團、地鐵集團、公交集團、廣州日報、廣州電視臺等相關負責人介紹運用社會宣傳載體開展抗疫宣傳工作總體情況,分眾、億航、銳豐等企業代表到場接受媒體採訪。

市住建局:

珠江兩岸燈光「戰疫」 為全市人民加油鼓勁

廣州市的景觀照明資源豐富,平臺優勢明顯。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副局長黃成軍介紹,市住建局有效保障全市約79萬盞功能照明、60萬盞景觀照明設施安全、平穩運行,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戰。

市住建局充分利用廣州市景觀照明平臺優勢,迅速組織在廣州塔、海珠廣場、獵德大橋、海珠橋、海印橋製作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拐點未到 莫要扎堆 防控之責不可放鬆」等宣傳語,配合製作「致敬最美逆行者」等防疫主體宣傳標語。

同時,重點在海珠橋至江灣橋北岸的24棟建築立面,緊急製作了「抗疫」宣傳主題視頻。

黃成軍介紹,從1月26日大年初二正式啟動,短短幾天內,市住建局創編腳本、製作動畫,1月31日晚,「抗疫」宣傳主題動畫正式上牆。24棟建築搖身一變,成為每個人都聽得懂、學得會的抗擊疫情科普長廊,時刻提醒市民群眾做好健康防護,為武漢同胞加油打氣,向戰鬥在一線的所有工作人員致敬。

為了保證亮燈「戰疫」的效果,做好照明保障,市住建局每天安排出動維護人員150人次、維護車輛30車次,每天安排值班人員24小時輪流值班,確保照明設施安全穩定運行。

廣州城投:

點亮世界第一高屏營造抗疫社會氛圍

廣州市城投集團黨委副書記李瑩介紹,廣州城投集團充分利用世界第一高屏廣州塔塔身燈網、海心沙4座8面帆屏,以及旗下商業物業、辦公樓宇燈箱廣告屏開展疫情防控公益宣傳。

李瑩介紹,廣州塔塔身燈網6500平方米,是世界第一高屏;海心沙4座8面帆屏4350平方米,是中國最大組合屏;花城廣場、流花展館、北京路等12塊戶外LED大屏1600平方米。

1月23日至3月8日,12塊戶外大屏共展播「穗漢同心,加油」「萬眾一心,全民戰疫」等67條公益視頻、海報信息,累計時長約22.72萬分鐘;廣州塔塔身燈網累計展播公益宣傳信息約2720分鐘,在保障房小區和旗下物業播放防疫音頻約7萬次,形成向社會公眾傳遞抗疫的最強音。

除了利用旗下資源做好抗「疫」宣傳,城投集團還聯合各單位舉辦公益活動,向「最美逆行者」致敬。

1月24日,廣州塔參與市委宣傳部等單位組織策劃的戰「疫」公益活動,成為海拔最高的戰「疫」正能量宣傳陣地。

2月8日元宵夜,廣州塔攜手全國15個城市地標共同亮燈「武漢加油,中國加油」公益活動,連同海心沙、花城廣場播放的抗疫宣傳海報和一線醫護現場宣傳視頻。

2月22日,廣州塔聯動海心沙8面帆屏,參與廣州日報社等單位舉辦的「為愛合唱,益聲有你」萬人云合唱公益活動,超過500萬網友同時在線觀看。

3月7日、8日,廣州塔塔身燈網、海心沙帆屏、花城廣場LED大屏與全國15個城市地標的戶外大屏一起,展播奮戰在湖北抗疫前線的廣東醫療隊12名女性醫護人員故事,引領整座城市抗疫宣傳熱情,點亮花城夜空,溫暖戰「疫」城市,共同為戰「疫」加油鼓勁。

廣州地鐵:

楊箕站、紀念堂站變身防疫主題車站

「地鐵的防疫宣傳可以概括為12個字——鋪天蓋地、抬頭可見、低頭能聽。」廣州地鐵集團黨委委員、新聞發言人鍾學軍說,地鐵在全線網14條線、515公裡、271座車站、400列車廂,以及7.7公里海珠有軌電車試驗段,發布防疫宣傳燈箱1600多個、梯牌4300個;在全線網25000塊電視屏,按2分鐘間隔循環播放18條防控宣傳片,實現空間和時間全覆蓋。

同時,地鐵在車站出入口的300多個LED門匾和935個電子屏,發布防疫標語及防疫信息;在廣州南、火車站等口岸車站,發布立柱防疫宣傳畫面152幅。車站和列車不間斷播放「配合測體溫」「疫情期間戴口罩」等廣播。在公園前等重點車站,派發防疫普法小冊子500多本。在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等新媒體,累計發布疫情防控相關信息超過300條,動態發布地鐵防疫知識和指引。在320個地鐵建設工地,向3萬名工人循環播放15條防控宣傳片。

兩個地鐵站還變身主題車站,形成強烈的視覺效果。其中,地鐵把楊箕站打造成為「最美逆行者」主題站,展示馳援湖北抗疫一線的廣東醫護人員組圖,致敬抗疫英雄。「楊箕站是一、五號線換乘站,客流量大,每天有幾十萬受眾,而且有一定視覺空間、又能近距離觀賞。」鍾學軍說。此外,地鐵在二號線紀念堂站推出《疫情防控廣東志願者在行動》主題站,營造全民參與志願服務的社會氛圍。

廣州市公共運輸集團:

客運站場、公交車、計程車打造防疫公益宣傳「一張網」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作為城市毛細血管的公共運輸不僅嚴防疫情、保障運輸,在客運站場、公交車內、計程車上都能看到有關防疫的公益宣傳,營造在「出行端」的良好抗疫氛圍。10日,廣州市公共運輸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偉通報廣州公交集團在疫情發生後加大公益宣傳力度,立體傳播防疫知識的多項舉措。

疫情發生後,廣州公交集團不斷加大公益宣傳工作力度,做到「站內站外、車內車外、大站小站、大屏小屏」宣傳高頻度、有針對性、有影響力,營造疫情防控的社會氛圍。並且,廣州公交集團充分利用公共運輸資源,積極打造「點、線、面」「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公益宣傳媒體矩陣,形成公共運輸媒體「一張網」。

其中,公益宣傳實現客運站碼頭全覆蓋。廣州公交集團利用集團下轄(市內)17客運站場、13個碼頭,以及BRT公交站場近300個電視顯示屏刊播了公益宣傳海報及宣傳片,日均循環播放近9600次。

同時,將公交車與候車亭相結合,立體傳播防疫知識。廣州公交集團在全市7000多個公交站點(含公交總站)張貼溫馨提示;並協調經營單位完成427個公交候車站點防疫公益畫登掛工作;在6848臺純電動公交車車廂LED顯示屏上滾動刊播防疫公益海報及宣傳片,日均每車次播放近300次;在1600臺公交車內看板發布了2550張防疫宣傳海報,並在100多臺公交車車尾刊登了公益車身廣告;在1800輛計程車上通過新型智能車屏刊播《武漢加油》等公益廣告。

廣州日報:

發布疫情報導近4萬條,億級傳播作品創紀錄

「過去廣州日報的主戰場是在報紙上,後來,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我們的主戰場逐漸轉移到了移動網際網路上。不僅如此,我們還要將宣傳報導寫在跨江的大橋上,寫在璀璨的夜空中,寫在廣州的大地上。」通氣會上,廣州日報傳播力建設辦公室負責人曹蘇寧介紹,疫情發生以來,疫情發生以來,廣州日報充分運用全媒體平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報導工作,運用社會宣傳載體把防疫知識送到市民身邊,發布疫情報導近4萬條,多條億級傳播作品創紀錄,堅決打贏疫情防控報導阻擊戰。

記者了解到,除了藉助廣州地標戶外大屏投放宣傳作品外,廣州日報藉助自有的融媒體各埠推出豐富多彩的新媒體產品,向公眾做好防控知識的宣傳普及。如系列海報、漫畫、音視頻、自製短劇、科普H5以及AI虛擬主播等,在保持內容權威客觀的同時,形式上也力求做到生動有趣。

據統計,1月20日至3月8日,廣州日報新媒體各埠共發布疫情報導38172條,報紙推出400多個專版;有6篇評論被中央網信辦全網推送,16篇稿件被學習強國總臺採用,13次獲省宣閱評表揚。各埠的閱讀量或播放量都創下了紀錄:抖音過億級作品2條、過千萬級作品41條,微博過千萬級作品20條、過百萬級作品142條,微信100萬+作品5條、10萬+作品301條。

值得一提的是,新花城客戶端作為市級融媒體平臺,在此次防疫阻擊戰中表現突出。除了新聞報導外,新花城客戶端及時推出了發熱門診地圖、疫情地圖、新冠肺炎AI自測等多款助力防疫阻擊戰的線上應用。針對防疫期間學校複課延遲,學生需要通過網課等形式接受在線教育的迫切需求,新花城客戶端上線了廣州電視課堂、省實課堂、華陽微課、學而思網校等線上學習服務,昨日剛在新花城客戶端上線的廣州電視課堂,一天時間內累計用戶數達到56萬,累計播放165萬次。

無人機助力空中巡檢、防疫宣傳和物資轉運

現場,億航智能副總裁薛鵬介紹,億航智能和廣州黃埔、韶關、貴州等地,運用無接觸、全覆蓋、遠程控制等無人機的優勢,進行空中巡檢、防疫宣傳、人員物資轉運等工作。在黃埔區,億航在自送駕駛飛行器上搭載高清攝像頭,對人員進行提醒和疏導,同時幫派出所將防疫物資運送到發熱門診。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張姝泓、賈政、李天研、盧夢謙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王燕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羅嘉妮

相關焦點

  • 無人機抗「疫」有一手 利弊對半是一把雙刃劍
    打開APP 無人機抗「疫」有一手 利弊對半是一把雙刃劍 中國智能製造網 發表於 2020-03-08 16:55:00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疫」,帶火了不少的智能科技!
  • 安徽銅陵:首次採用固定翼無人機巡檢電力線路
    本文轉自【人民網】;12月6日,在220千伏鼎濱4D25/4D26線,國網銅陵供電公司首次採取固定翼無人機對電力線路進行巡檢,外部作業工作效率提高10倍以上。當天,在銅陵市義安區西聯鎮,隨著電機的轟鳴聲,一架翼展4.1米的固定翼無人機垂直起飛到50米,盤旋爬升200米,調準航線後開始對220千伏鼎濱4D25/4D26線進行智能巡檢。 本次的作業任務主要是採集輸電線路雷射點雲數據、進行通道巡視。
  • 中國民用植保無人機和巡檢無人機的發展現況
    無人機的最初的設計和製造主要服務於軍事用途,民用無人機是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起步的,與軍用無人機的百年歷史相比,要短得多。民用無人機能夠得以發展,要歸功於軍事技術的民用化。中國民用無人機在近10年裡得到了真正全方面的發展。
  • 寧夏實現大型變電站高精度無人機全自主巡檢
    12月9日,在寧夏750千伏賀蘭山變電站內,一架無人機騰空而起,高清拍攝獨立避雷針緊固螺栓等設備關鍵部位,智能規避附近帶電設備,全程沒有依靠人工操作。巡檢工作結束後,無人機自動返航,與站內戶外機器人進行系統互通,生成綜合巡檢報告。
  • 巡檢無人機「換裝」後,與白鷺不再危險「邂逅」!
    9月8日,在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參內鄉過溪村路邊,安溪縣供電公司運檢部「95後」無人機操控手蔡庚豪在用無人機巡檢配網的過程中,遇到了一次意料之外的「襲擊」。當天是安溪縣供電公司首次使用無人機開展配網自動巡檢。
  • 如何使用無人機進行風力發電巡檢?
    以風力發電站為例,在運維過程中存在大量的巡檢、維護工作,但是單純的依靠我們人力是既費時又費力、風險高等諸多問題,急需一種通用的巡檢手段和方法,提高電站工作人員的作業效率。中科智航一直持續助力於風力發電,對風力發電有著豐富的經驗,那今天呢,我們就來一起看一看如何利用無人機進行風力發電巡檢。
  • 3536架無人機綻放廣州夜空,11區同飛齊賀首個警察節
    3536架無人機綻放夜空,11個區同飛齊賀;珠江一江兩岸三橋也穿上「警服」,表達節日祝福和向平安廣州守護者致敬。1月10日晚,廣州市公安局在廣州塔舉辦廣州公安慶祝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暨廣州110成立35周年鐵軍形象展示活動。
  • 第五屆全國無人機電力巡檢技術高峰論壇來了!
    8月20日-21日,第五屆全國無人機電力巡檢技術高峰論壇將在江蘇蘇州舉行,來先睹為快~多方關注,共襄盛舉此次交流會為進一步推廣無人機在輸電線路運檢的專業化經驗及創新應用,提高工作效率,解決無人機巡檢過程中的實際難題。
  • 前瞻無人機產業全球周報第59期:超視距飛行!佛州電力公司用無人機...
    億航無人機加入抗疫大軍 將在廣西負責運送醫療物資為協助疫情防控,自動駕駛飛行器公司億航在廣西省投放了多臺飛行器「億航216」。億航216是一款純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全自動電腦操控,最大續航速度130公裡/時。億航還表示其飛行器除運送醫療物資外,也能夠在緊急情況下負責人員的接送。
  • 寧夏首次用無人機對750千伏變電站進行高精度全自主巡檢
    中新網銀川12月12日電(於晶)12月12日,記者從國網寧夏檢修公司獲悉,該公司在寧夏750千伏賀蘭山變電站內,無人機騰空而起,高清拍攝獨立避雷針緊固螺栓等設備關鍵部位,智能規避附近帶電設備,全程沒有依靠人工操作。巡檢工作結束後,無人機自動返航,與站內戶外機器人進行系統互通,生成綜合巡檢報告。
  • 廣州銀行:多措並舉齊頭並進 抗「疫」防控進行時
    據廣州銀行消息,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該行自多方面著手,齊頭並進,以金融賦能,築牢「疫」情防線。  2月3日,廣州銀行召開專題黨委會,對全行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進行再研究、再部署、再落實。
  • 國網湖南輸電檢修公司無人機巡檢中心楊嘉妮——牢記初心,篤行致遠
    紅網時刻 通訊員 邱莉 衡陽報導她雖然是女生,卻總能看到她在一線奔忙的身影;她雖然只有29歲,卻已經是無人機巡檢工作的行家裡手;她雖然實績豐碩,卻依然勤勤懇懇,堅持埋頭苦幹實幹......她,就是國網湖南輸電檢修公司無人機巡檢中心無人機數據處理班班長——楊嘉妮。一次偶然的機會,楊嘉妮接觸到了無人機,成為了公司的第一個女飛手。
  • 夜空中最亮的星!廣州1200架無人機致敬人才
    科技日報記者 葉青 通訊員 徐潔芹 曾妮「今晚,你是夜空中最亮的星。」隨著院士短片的播放,1200架億航無人機騰空躍起,朝漆黑的天幕齊發,短短15分鐘內,在空中接連變幻成鍾南山、施一公、王曉東、徐濤、趙宇亮等5位院士的肖像,點亮了廣州科學城的夜空。
  • 戰「疫」一線 黨旗飄揚 ——戰「疫」先鋒榜之「幫復『疫』勇軍」
    利用好電子屏、宣傳展板等媒介強化防疫宣傳,近500戶經營戶參加,形成「人人防疫情、大家共參與」的濃厚氛圍。縣水務集團城南營業所黨支部一聲令下,他們快速組建黨員突擊隊,冒雨日夜趕工、連續作戰,僅用25個小時就鋪設1500多米管道,保障隔離點供水。
  • 十八般武藝齊上陣 山東濟寧防疫社會宣傳太「硬核」
    不串門、戴口罩、勤洗手、保安全……各種形式的提醒與標語隨處可見,無人機、大喇叭一齊上陣,山東省濟寧市的防控宣傳不僅遍布街頭,也走進鄉村,打通了通往群眾的最後一公裡,快來看看濟寧市社會防疫的硬核宣傳吧~宣傳車喊起來
  • 奇異果「AI投屏」電視上線拼多多獨家首發
    DoNews10月9日消息(記者 翟繼茹)愛奇藝攜手長虹發布首款奇異果「AI投屏」電視在拼多多平臺上進行獨家首發。愛奇藝新技術消費事業群總裁段有橋表示,「選擇拼多多首發,一是通過讓利合作,實現新品的極致性價比,二是希望通過平臺,觸達到更廣、更深的國內市場。」
  • 美國警察學習中國做法,出動四軸無人機抗疫,狠抽白宮一記耳光
    據該警局負責人介紹,這並非他們首次購買無人機,目前警察局內共有4架無人機可供當地警察使用。而當地警方選擇在此時購買無人機,也是因為參考和學習了中國的抗疫經驗。據悉,此前中國的部分地區曾使用無人機進行道路監控、人員管制和運輸物資,甚至能夠使用無人機進行面部識別、測量體溫等等。
  • 「翼」軍突起 科技戰「疫」——無人機在防疫救災工作中的應用
    在新冠肺炎防疫期間,無人機出現在樓宇間、村莊裡、城市街道、高速路口,其防疫趣味視頻也頻頻登上各個網絡平臺的熱搜榜單,成為新晉網紅。無人機化身防控利器,凝聚自身科技力量,在無接觸測溫、喊話宣導、消殺作業、物流配送、交通管控、抗災救援等各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醫院以外的第二戰場高效戰「疫」。
  • 廣馬宣傳大使姚麟:抗疫工作和馬拉松的最大共通之處是戰勝自我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蘇荇 9月,姚麟獲得「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稱號;12月,他又將以廣州馬拉松賽宣傳大使的身份為2020廣州馬拉松賽鳴槍開跑。「其實抗疫精神和廣馬精神是相通的,都是戰勝自我的過程。」姚麟說。
  • 設抗疫主題燈組,第四屆秦淮源頭燈會元旦將在溧水亮燈
    燈組數量達到86組,特別設置了「最美逆行者」等眾志成城、團結抗疫的主題燈組,還將帶來科技感十足的互動體驗。    △新聞發布會  86組燈亮相溧水,特設抗疫燈組  從2018年開始,溧水秦淮源頭燈會舉辦了三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