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寶寶吃奶不老實,寶媽擔心「多動」,這類孩子也許更聰明

2020-12-14 騰訊網

寶寶吃奶不僅是為了滿足口腹之慾,也是一個滿足心理需求的過程。

執筆:胡蝶

編輯:胡蝶

定稿:歐陽比文

提起媽媽這個詞,絕大多數情況下都代表了溫暖,懷抱,安全感。提倡母乳餵養的原因,除了供給寶寶所需營養,還有就是建立母子親情

不要覺得寶寶小小的什麼都不知道,雖然嬰兒不會說話,但是已經有了自己的意識,甚至會用哭泣,揮手等肢體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寶寶愛動手,寶媽憂心「多動」

鈴鈴的小寶寶剛剛三個月,有了家庭以後,這位就是個無事不登三寶殿的主兒,但是有一天她特地過來找我聊聊天。

第一眼我就看到她剪了留了十來年的長髮,差點我就要認不出來,鈴鈴苦笑,自己也不想剪,剪頭髮的時候還哭鼻子來著。

正是因為寶寶在吃奶的時候一點都不安分,力氣還不小,推媽媽,拽頭髮,蹬小腿兒,鈴鈴怕頭髮纏住寶寶,這才狠了狠心。

鈴鈴話鋒一轉:「誰讓我生了個不安分的娃,我犧牲點倒沒什麼,只是她這麼好動,會不會是多動症啊?」聞言我「噗」的一聲笑出聲來。

寶寶吃奶也是出於心理需求

寶寶才三個月,怎麼可能看出來是多動症,相反,很多寶媽都會發現自己的寶寶在吃奶時過於活躍,一點都不老實,這種情況很普遍。

寶媽也許會想,吃奶就好好吃,亂動是什麼意思?其實,寶寶吃奶不僅是為了滿足口腹之慾,也是為滿足心理需求

著名的恆河猴實驗中,分別給予幼崽奶製品和一塊柔軟的毯子,出人意料的是,飢餓的恆河猴幼仔更願意將無法哺乳的毛毯作為「母親」。

這說明了靈長類動物在幼年時期除了生理需求,對安全感的定位與需求也是與生俱來,人類作為高級動物,情感發育更為敏感和完善。

為什麼寶寶在吃奶過程中會有推、蹬等動作?

1.感到安全

嬰兒在獲得母乳的過程中,能充分接觸到母親的體溫,氣味,柔軟的觸感,這會讓他感到安全,在安全的環境下,嬰兒自然開心活躍。

就像小貓踩奶一樣,這是寶寶感到幸福滿足才會做的動作,如果弄疼了媽媽,也不要大聲呵斥,媽媽可以輕輕握住他的小手。

2. 競爭意識

看過小貓小狗哺乳場面的人都知道,很多幼崽在一起時會形成競爭關係。人類通常一胎只生一兩個,但寶寶具有天然的競爭意識

抓,推媽媽的動作更像是宣誓主權——這是我的,別人不許動。這是一種條件反射現象,說明寶寶情感豐富,長大後也許會更淘氣一些。

3. 神經發育

幼兒在1~2月齡內,手屈肌力量大於伸肌力量,所以手指長期會處於握拳頭狀態。

從出生至3個月,寶寶的手部是蜷縮的,但是3個月後寶寶手部神經逐漸發育,可以進行自主抓握,他也會經常鍛鍊這個新本領。

抓撓,吃手,揮拳都是寶寶在感知周圍環境,鍛鍊他的觸覺,是獨屬於嬰兒的探索世界的行為,在吃奶時閒下來的小手剛好可以自由活動。

所以如果寶寶十分活潑,寶媽也不要制止,而是保持寶寶手部清潔,幫助他適應這個世界,滿足他的心理需求。

如何支持寶寶的探索行為?

1. 保持手部清潔

好動的寶寶往往會做出很多有意思的動作,讓寶媽忍俊不禁,寶寶非但不是「多動症」,反而說明大腦發育良好,寶媽要給與支持。

經常為寶寶清理小手小腳,防止寶寶吃手時吃進去髒東西。口水巾,手絹等用品經常清洗,保持乾淨,病從口入,為寶寶做好防護工作。

2. 不包襁褓

有些地區有為寶寶包襁褓,綁腿的習俗,這樣會讓寶寶不舒服,甚至影響骨骼發育,正確的做法是保持室溫在26~28,冬天給寶寶蓋被。

輕快的被褥可以讓寶寶睡得更香,與被褥接觸摩擦的過程,也有利於鍛鍊寶寶手部神經發育,讓他感知不同材料的觸覺。

3. 與寶寶互動

雖然寶寶才幾個月大,卻已經能初步識別媽媽的表情和情緒,與寶寶交流和聲細語,有助於培養寶寶對媽媽的依賴感。

在餵奶時或與寶寶玩耍時,爸爸媽媽可以輕柔擺弄他的小手小腳,觸撫寶寶皮膚,與寶寶進行友好互動,幫助他鍛鍊神經發育。

糖果媽媽叮囑:

不要覺得寶寶什麼都不懂,我們從一開始就要為寶寶提供溫馨的成長環境,兒童的性格,能力,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建立起來的。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

相關焦點

  • 寶寶吃奶動手又動腳,寶媽擔心「多動」,也許長大後會更聰明
    寶寶愛動手,寶媽憂心「多動」鈴鈴的小寶寶剛剛三個月,有了家庭以後,這位就是個無事不登三寶殿的主兒,但是有一天她特地過來找我聊聊天。第一眼我就看到她剪了留了十來年的長髮,差點我就要認不出來,鈴鈴苦笑,自己也不想剪,剪頭髮的時候還哭鼻子來著。
  • 因為吃奶咬乳頭,親媽把孩子打到住院!真不該,用對方法就能制止
    很多女性都知道,吃母乳的孩子更健康。所以在寶寶出生之後,能吃母乳的情況下不會選擇喝奶粉!這說明了母愛的偉大,不生孩子不帶孩子,真不知女性的偉大之處!吃母乳的時候,都會吸住乳頭!寶寶小的時候沒有牙齒,沒有什麼感覺,但寶寶有了牙齒之後,他們覺得咬乳頭似乎很好玩,所以每次在吃奶的時候都會自己玩耍!殊不知這樣會痛在母身,一次兩次的母親可以接受,但如果咬得太厲害了,這誰也受不了!
  • 別的娃吃奶就困,你家娃奶睡後5分鐘就醒?弄懂寶寶需求是關鍵
    儘管現在不提倡「過洋節」,但是年輕人還是非常喜歡借著這個機會聚一聚的,不過就在大家紛紛出門放鬆的時候,有一類人卻是不得不困在家裡,只能看著朋友們發布的動態眼饞,那就是要哄孩子的寶媽們。寶寶吃上奶就睡是許多媽媽在育兒過程中摸索出來的寶貴經驗,特別飢餓的寶寶吃上奶立馬老實,哪怕是不餓的寶寶,一含住奶也會迅速調成「靜音模式」不一會兒就睡著了。為什麼「奶睡大法」這麼有用?和嬰兒生理特徵有關這一招「奶睡大法」在許多寶寶身上屢試不爽。但也有許多寶媽發現,這一招不是回回奏效。
  • 寶寶鬧覺吃奶立馬安靜,奶睡堪比催眠,為何大家都急著戒掉奶睡?
    "我十分擔心寶貝每天晚上睡不好,這樣的話很可能會影響他的成長。而婆婆又責怪我說,就是因為我沒有很好地奶寶寶,所以他才睡不著的。"我告訴小李,實際上這是大家對奶睡的誤解。下面我們介紹這些奶睡的原因和正確的奶睡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到更多的寶媽。
  • 寶寶老是吐奶是怎麼回事,寶媽們該怎麼辦呢?
    寶寶吐奶的原因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寶寶吐奶的原因,很多寶媽可能認為寶寶吐奶的原因是吃奶吃多了,或者是吃完奶後寶寶因為躺的姿勢的問題而造成的。除了這些情況還有一些原因也會造成寶寶吐奶:1、生病吐奶可能是全身性或胃腸道疾病時的一個症狀。
  • 你的寶寶到底吃飽了沒?四個信號可以看出,母乳寶媽對照自查
    每當寶媽看到孩子哭鬧不適,總覺得孩子沒吃飽。寶寶們到底有沒有吃飽,如何判斷呢?四個信號可以清楚辨別,母乳寶媽們放寬心,對照自查,看看你家娃是否真的吃飽了。你的寶寶到底吃飽了沒?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吃飽母乳寶寶到底是否吃飽了,可不能光憑哭泣來斷定,沒有哪個娃是不哭不鬧的,就算吃到撐,小傢伙一樣會哭鬧。想知道寶寶是否吃飽了,主要得看下面這四個特徵。
  • 寶寶睡覺不「老實」,多半是這4個原因
    文丨十月育兒小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寶媽安安在和朋友們聊天的時候總是哈欠連天的,朋友們對此很是不解,安安很無奈地解釋說「這兩天天氣涼了,我給孩子換了床毛巾被,可是沒想到這小傢伙半夜的時候開始喜歡踢被子
  • 別輕易說孩子多動症,沒有這個症狀就不用擔心
    給大家講個搞笑的事情就明白了:曾有調查表明,在被確診為「多動症」的孩子中,8月出生的娃比9月出生的娃患病率高了60%。這是為啥呢?還有些家長,內心無法接受孩子成績不如別人家的孩子,就甩鍋給「多動症」。而另一些家長呢,說自己孩子有「多動症」其實並不是擔憂,只是想秀一下自己娃有多活潑而已。但這樣隨隨便便給娃貼上疾病標籤,是不利於寶寶身心發展的。
  • 這九類寶寶更聰明,有你的娃嗎?
    爸爸媽媽都希望寶寶聰明伶俐,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九類寶寶智力超群,大家趕緊來看看,有沒有你家的娃?因此,視覺運動可以反映出寶寶的智力發展水平。通常而言,聰明的寶寶會經常轉動眼睛,而智商低的孩子在這方面就比較遲鈍。所以要保護好寶寶的視力,讓他多看多觀察,以提高視覺敏感度,有助於智力發展。
  • 寶寶睡覺不老實,總是扭來扭去,原來是這麼回事
    小寶寶每天的任務就是吃奶、睡覺,中途穿插一點哭鬧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單是一個睡覺,裡面可有很大的學問。有的寶寶睡覺很乖,但是有的寶寶就是睡著了也扭來扭去的亂動。因此,今天小編和大家聊一聊寶寶睡覺不老實,總是扭來扭去是怎麼回事?
  • 幾歲的孩子最難帶?寶媽只要挺過這3個時期,好日子就來了
    養大一個孩子,並不是件簡單的事情,從懷孕開始,父母無時無刻都會有疲憊感。不過,你要想問,幾歲的孩子最難帶,相信大部分的寶媽都會告訴你:剛出的寶寶最難帶。寶媽每次在吐槽孩子太難帶的時候,身邊總會有人在安慰她,再挺幾年就好了,等孩子長大就不用帶了。現實卻發現,情況並不會有任何的好轉,反而孩子每個年齡段,都會有讓家長有苦說不出的事情。就拿輔導孩子作業來說,經常會在網上看到視頻,家長被孩子氣的都想「跳樓」。
  • 母乳餵養,寶寶吃奶總睡著?有這4個信號說明寶寶只是「水兒飽」
    如此反覆好幾次,對此小樂也覺得十分困擾,最重要的是,寶寶的體重一直不理想。這一點也讓小樂非常愧疚。為什麼母乳餵養的寶寶,吃奶的時候總容易睡著?一:寶寶太累等不及寶寶吃奶總睡著,第一個原因就是寶寶們活動量比較大,精力有限,這個時候如果媽媽們的乳汁分泌太少,寶寶也會出現偷懶心理,吃著吃著就不太願意吃了,寶寶就會因為太累選擇了睡醒再吃。畢竟奶水少對於寶寶來說,也會給寶寶的進食產生一些關係。
  • 如果寶寶吃奶後,有這幾個表現,說明寶寶可能被過度餵養了
    文|張女子育兒:當好媽,帶好娃,娃娃愛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寶寶吃奶後,有這幾個表現,說明寶寶可能被過度餵養了新生兒寶寶每天吃多少奶呢?其實寶寶的飯量有大多,看看寶寶的小拳頭就知道了,寶寶胃容量,其實就和寶寶的拳頭大小差不多的。因此,寶媽們可別以為寶寶吃得多就是好事,可能會撐著寶寶,導致寶寶被過度餵養,這樣其實是不利於寶寶健康發育。
  • 孩子聰不聰明在胎兒時就有特徵,父母后天常說3類話,孩子更聰明
    導語:父母是啟迪孩子智慧的啟明星。男寶的智力來自媽媽,女寶的智力父母各佔一半,有關孩子聰明的話題在小區寶媽間也會成為樂此不彼的話題。一般來說,孕媽在懷孕的時候有這3個特徵,生出來的孩子多半很聰明。1、孕媽長期保持健康生活習慣如果孕媽就已經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高度自律,作息規律,不熬夜玩手機、愛好聽音樂、看書,閒暇時間看書充電,處事人情練達、平易近人。
  • 娃以後聰不聰明,從這2種睡覺反應就能看個大概,寶媽要仔細觀察
    如果寶媽們細心留意寶寶睡覺時的樣子,便會發現寶寶有時候睡覺一點都不老實。寶媽小鄧近日發現寶寶睡覺時總喜歡蹬腿, 胡亂蹬幾次後就有可能把被子踢掉,小鄧為了看著寶寶已經好幾天沒有睡過整覺了。後來懷疑是不是寶寶身體出現了問題,於是帶寶寶去醫院做檢查,沒想到卻換來了一個好消息!
  • 寶寶不願做「伏地魔」,三個月還一趴就哭,寶媽學會引導很重要
    寶寶不做「伏地魔」一趴哭,引起婆媳大戰婷婷的寶寶都快四個月了,但還不會自己抬頭,她心理比較著急,擔心寶寶會有發育遲緩的問題,影響到以後的發育。婆婆一聽見孩子哭,就趕緊過來查看。看見兒媳婦任由孩子爬在床上哭也不管,急忙衝上去想要把孫子抱起來哄。「媽,你別動,這樣趴著是讓寶寶鍛鍊。」婷婷伸手攔住了婆婆。「孩子哭成這樣,你不哄,還不讓我哄,你到底想幹什麼?」
  • 母乳寶寶喜歡「含奶而睡」,是出於這幾個原因,真相很暖心!
    面對孩子的這種奶睡行為,寶媽們有很多的擔憂,擔心有沒有吃飽?奶睡會不會形成習慣?作息受到影響……為什麼寶寶會喜歡「含奶而睡」?避免奶睡的危害,寶媽又該如何引導呢?孩子每次都含奶而睡,寶媽擔心他養成習慣,今後不好哄睡最近跟佐佐媽媽聊天,她提到了自家的寶寶每次吃著奶吃著奶就睡著了,問了身邊的朋友寶媽之後,她們都說最好及時的讓孩子改掉奶睡,不然養成習慣之後,以後哄睡比較難。
  • 寶寶睡覺時這4個表現,說明孩子智力發育好,寶媽偷著樂吧!
    通過這篇文章,靖媽想給大家介紹一下,小孩子在睡覺的時候有的這些小動作,究竟透露著些什麼信息給我們。孩子在三到六歲之前睡覺的時間不規律,會導致他們在智商測驗中得分偏低,這就表明三到六歲是兒童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孩子睡覺的4個反應,是大腦發育快的信號。
  • 為什麼寶寶總愛使勁「蹬腿」?基本是這3個原因,寶媽要學會分辨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有很多細心的寶媽發現,在護理寶寶的時候,小寶寶總愛使勁蹬腿。有些媽媽就開始焦慮了,思考是什麼原因導致寶寶總愛蹬腿。秦女士就非常擔心寶寶愛蹬腿的情況,於是決定帶著寶寶去看兒科醫生,醫生了解情況後說:「這是正常現象不用擔心。」後來經過檢查,發現寶寶是腸絞痛。不僅是秦女士去詢問了醫生,還有一位寶媽抱著孩子,驚慌失措的樣子,向醫生詢問寶寶是不是得了什麼大病。醫生說沒什麼大礙,事情完了之後醫生建議媽媽們多去學習幼兒知識,能夠及時的了解寶寶的各種情況 。
  • 寶寶吐奶老不好,試試嬰兒排氣操!五套動作簡單易學,寶媽收藏
    ★ 腹部按摩讓寶寶平躺,寶媽用手掌在寶寶腹部順時針打圈按摩,力度輕柔,避免壓迫到寶寶的胃部加重吐奶問題,每次按摩的時間以1~5分鐘為主,看寶寶的具體表現。★ 胸口按摩寶媽雙手交替,依次從寶寶胸口向下撫摸,一直到大腿根部。這個動作可以左右各做8次,幫助寶寶順氣理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