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志願軍趕往朝鮮半島參與作戰,史稱抗美援朝。在此期間,發生了大大小小無數戰爭,其中上甘嶺戰役可以說是名氣頗大的一場,戰鬥的激烈程度以及殘酷程度遠超其餘戰役。美軍出動了大批飛機以及坦克、大炮,鋪天蓋地的炮彈傾瀉而下,在如此猛烈的進攻下,我軍是如何堅持下來的,上甘嶺戰役又為什麼能贏呢?這場戰役的主要指揮官之一秦基偉回憶道:我們需要什麼,上級就給什麼。
我們都知道,在戰況如此激烈的戰役裡,每天的彈藥以及物資消耗都是非常恐怖的,所以對後勤保障能力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如果後續的支援跟不上的話,就會極大的削弱戰士們的戰鬥力。美軍的後勤隊伍非常強大,這也是人盡皆知的一件事情,所以我方軍隊又是怎麼撐下去的呢?
其實也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前線需要物資,那就必須要有人去送物資,不管冒著怎樣的槍林彈雨,都必須把彈藥送到前線戰士們的手裡,無數負責運輸的戰士們都倒在了這條路上,但是還有更多的戰士義無反顧的踏上了這條路。當時為了讓前線戰士們吃到蘋果,上級親自下令,只要能把蘋果送進坑道,就可以記二等功。但是這個任務是非常艱巨的,短短的五百米距離,卻顯得那麼長,因為沒有絲毫掩體,所有去送蘋果的人都得冒著生命危險。在這種背景下,只有一個蘋果被送了進去。這個蘋果就顯得尤為珍貴,大家輪流著吃,每人啃一點,就這一個蘋果,在坑道裡轉了兩圈兒才被吃完。
敵人抱著想把我軍困死在坑道裡的想法,對我軍實施了密集的封鎖,但是儘管如此,我軍還是憑藉著堅強的意志力撐了下去。後勤部門全力以赴,想盡一切辦法為戰士們進行補給,還有不少當地群眾自發組織起來,幫助我們運送物資,在所有人的努力下,在前線戰鬥的戰士們才有彈藥能用,才有機會吃得上一口飯。上甘嶺之所以能夠取得勝利,後勤部隊起了很大作用,同時也告訴了我們,在建設軍隊的時候,必須要重視後勤,進一步提高後勤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