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力下降重大突破,哈佛團隊採用重編程神經元法,恢復小鼠一半視力

2020-12-19 MedPeer

衰老是一種機體對環境的生理和心理適應能力進行性降低、逐漸趨向死亡的現象。隨著年齡的增長,形態與主要感覺器官功能等都會發生衰退,視覺更是首當其衝。但是,近日有兩大海外科研團隊相繼宣布,其針對衰老和青光眼造成的視力下降問題的研究,均取得了重大突破,或可有效逆轉衰老的時鐘。

其中,來自哈佛醫學院的科學家戴維辛克萊爾及其同事在國際頂刊 Nature 上在線發表的研究 Reprogramming to recover youthful epigenetic information and restore vision,採用生物學辦法來試圖糾正眼睛和大腦之間信息傳輸中的問題。

研究結果發現,可通過把小鼠眼睛的神經元重編程到一個更年輕的狀態,讓其視力獲得再生和恢復。而來自歐洲的科學家則選擇將猶他電極陣列植入相應神經元,通過控制注入大腦的電流量形成眼內閃光,讓小鼠更快完成識別,從而完全繞開了對眼睛的需求。

眾所周知,我們的視覺系統很複雜,不但有接收入射光的感光器,在這些感光器和大腦之間還存在著至少三種類型的神經元。這些視覺輸入一旦進入大腦,數個專屬區域會將把小塊兒的形狀與動作構建成場景,從而完成闡釋。而這一處理結果可能還會進入處理閱讀或面部識別等其他大腦區域,從而進一步解釋。

圖 | 放射狀切片掃描狀態下的眼睛及視神經

重編程神經元法

在組織修復中,哈佛團隊認識到,僅通過激活四個特定基因就可以將許多細胞類型轉化為幹細胞,這一進展讓他們頗為興奮。但不幸的是,在廣泛激活這些基因的同時會造成小鼠死亡,因為這些基因會促進正常細胞喪失同一性並發生分裂失控。

哈佛大學醫學院科學家們認為這些問題大多是 MYC 基因引起的,因此,轉而專注於處理其餘三個基因。第一組實驗結果佐證了這一猜想:激活老年鼠細胞中的其他三個基因可以使細胞恢復年輕特性的同時,不會喪失正常的細胞功能。

視網膜神經節細胞是眼內的一種神經元,它們能將伸長的部分(稱為軸突)從眼睛連接到大腦。這些軸突如果在發育早期受損,是可以得到再生的,但到了成年以後,這種能力就會很快消失。

因此,研究人員破壞了視神經,然後激活了視網膜神經節細胞中的三個幹細胞基因。這樣有了活躍的基因,即使是成年和患青光眼的小鼠,也能很快恢復大腦和眼睛之間的聯繫。最終的視力測試表明,這種基因治療方案可以恢復近一半的視力。將三個月大的小鼠與一歲左右的小鼠進行比較發現,基本可以確認,這一辦法對衰老帶來的視力減退情況十分適用。

並且這一研究結果也支持了之前的觀點:衰老的背後是表觀遺傳變異的累積,要逆轉某種複雜組織年齡、並恢復其生物學功能是可能的。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所有基因治療過程均未發生新細胞增長。相反,幾乎是依靠現有細胞來修復或替換視神經的受損部分,也就是軸突。而這種修復效果主要取決於甲基化 DNA 化學修飾的變化,這種變化可以改變許多基因的活性。

「繞過眼睛」 的硬體植入法

第二項研究由四名歐洲研究人員完成,主要著眼於眼球下遊的部分。

當光信號進入大腦,與視網膜一對一物理映射的區域將首先進行解碼。換句話說,大腦中這一率先接收視網膜信號的神經元的幾何形狀直接反映了視網膜本身的布局。正是利用這種對應關係,研究人員可以通過一些電子設備來嘗試激活視覺系統,並做到完全不涉及眼睛。

具體做法是將猶他電極陣列連接到該區域中的神經元。由於此次的實驗對象是動物而不是人類,所以研究人員只植入了一組猶他陣列,電極數量也就不多,但這對實驗場景來說,也完全滿足需求了。

通過這些植入物,研究人員不僅可以連接到視覺信號首先到達並被解釋的大腦區域,還可以連接到進行下一步解碼處理的大腦區域。這樣以來,研究人員就可較為精準地控制注入大腦的電流量,做到只刺激小鼠的小範圍視野,而不會使其因刺激過於強烈而不知所措。

這些電流會讓小鼠產生所謂的 「光幻視」,就是通常所說的小閃光。而且,根據大腦這一區域的幾何形狀,研究人員還可以控制閃光燈在視野中出現的位置。

事實上,這一方法真的有效。我們知道,通常靈長類動物的眼睛會不自覺地轉向所感知到的閃光源,儘管那個地方實際上並沒有在眼睛中顯示出實質性內容。有研究人員曾訓練猴子,讓其識別兩個點是垂直排列還是水平排列,研究結果發現,當兩個點是由電極產生的光幻視時,猴子們就能分辨出來。儘管這種方法並沒有直觀的物理展示效果好,但肯定會比隨機選擇的效果要好得多。

研究人員又試著訓練猴子來識別字母,結果發現,當用注入電流來呈現字母時,猴子可以完成識別。換句話說,猴子們可以識別眼內閃光呈現出的字母,同樣這種方式並沒有展示真實字母的效果好,但是遠高於其他隨機呈現的方式。

離實際應用還有多遠?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的 Andrew Huberman 探討了研究結果是否能推及到人類的問題。他指出,雖然文中描述的轉錄因子的作用,仍需在人類中進一步驗證。但研究結果提示,它們或能重編程不同物種的大腦神經元。

文中提及的兩大科學發現雖讓人振奮不已,但我們需要明確的一點是,目前為止,這兩大實驗都還處在早期的動物實驗階段,離人類的治療還有很遠的距離。因為在實驗過程中,研究人員無法直接詢問那些動物看到了什麼,而是只能依靠對它們視覺能力的間接測試。

因此,也就很難解釋這兩種技術給視覺帶來的了多大的變化。並且這類實驗還存在很多潛在的安全問題,特別是涉及到改變人類基因的部分。

但這至少意味著,在 「逆生長」 這條道路上,我們再次向前邁出了關鍵性的 「兩步」—— 首先是可以肯定,當對大腦右側區域的電極進行刺激時會產生人為視覺效果,從而能夠實現繞過眼睛恢復視力的目的;

其次是針對衰老或創傷造成的神經功能喪失問題,只需要通過較小的基因幹預就能得到恢復。可以想像,這項研究如果得以繼續推進,未來必將為除視力問題之外更廣闊的層面帶來助益。

相關焦點

  • 哈佛大學醫學院David Sinclair團隊實現逆轉視神經衰老恢復視力
    來源:臨床細胞治療近日,哈佛大學醫學院David Sinclair團隊的中國籍博士研究生呂垣澄與哈佛醫學院及附屬波士頓兒童醫院何志剛及麻省眼耳醫院Bruce Ksander等團隊通力合作在Nature上發表了題為「Reprogramming
  • 眼球神經細胞再生或能恢復視力 老齡小鼠已顯示...
    哈佛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的科學家們成功地恢復了老鼠的視力,成為最新的一項重磅衰老研究突破。他們將小鼠眼睛的神經元,重編程到一個更年輕的狀態,視網膜上老化的眼睛細胞時鐘「逆轉」,從而讓它們的視力獲得再生和功能恢復。
  • 復旦校友恢復了老年小鼠視力
    這就是最新登上Nature封面的研究:來自哈佛、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細胞「重新編程」技術,成功恢復了老年老鼠的視力。此舉首次證明了可以安全地將複雜組織(視覺神經組織)「返老還童」。讓小鼠視神經「逆生長」這項研究建立在諾貝爾獎得主山中伸彌的研究基礎上。山中伸彌團隊發現成熟細胞可以「重新編程」,成為多功能性細胞,並由此獲得了2012年諾貝爾生理學獎或醫學獎。
  • Nature封面:逆轉視神經衰老恢復視力,醫學治療領域將產生重大轉變
    具體而言,研究人員對老年小鼠的視網膜細胞重新編程,使其重新獲得年輕細胞的基因功能,讓小鼠由衰老導致的受損視力重獲新生,該研究還成功地逆轉了青光眼所致的小鼠視神經損傷,並恢復它們受損的視力。一時間,人們對通過對成體細胞重編程產生誘導多能幹細胞(iPSCs),從而實現衰老組織或器官的再生,充滿了無限想像。但是,雖然理論上基因重編程能夠使成熟體細胞細胞重回年輕狀態,或發展成其它類型的細胞,但想要在複雜組織或器官中實現重編程過程,仍然是困難重重。
  • 生物鐘逆轉可恢復年老小鼠視力—新聞—科學網
    視網膜神經受損的小鼠可以通過細胞重新編程恢復視力。圖片來源:Qilai Shen/Bloomberg/Getty 研究人員通過重置DNA上隨細胞老化而積累的數千種化學標記,恢復了老年小鼠、視網膜神經受損小鼠的視力。12月3日,美國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等機構在《自然》發表的最新研究提出了一種逆轉動物視覺衰老時鐘的新方法,即通過表觀遺傳重編程,讓一些細胞處於「年輕」狀態,使其能夠更好地修復或替換受損組織。
  • Nature 封面:科學家用「重編程」逆轉生命之鐘,恢復小鼠喪失的視覺
    重新改變細胞的命運這篇論文題為 Reprogramming to recover youthful epigenetic information and restore vision(通過重編程技術恢復年輕的表觀遺傳信息及視力
  • 科學家成功恢復與年齡有關的視覺喪失
    近日,由美國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等機構進行的一項最新研究,通過表觀遺傳重編程(epigenetic reprogramming)技術,成功將動物的視覺衰老時鐘逆轉,該研究的成功也標誌著首次證明可以安全地將複雜的組織(如視神經細胞)「返老還童」,即重新編程為更加年輕的狀態。
  • 哈佛大學科學家使用實驗性基因療法來有效逆轉小鼠的衰老過程
    哈佛大學的科學家使用一種實驗性基因療法來有效逆轉小鼠細胞的衰老過程,並成功地恢復了青光眼小鼠的視力。儘管仍處於早期階段,研究小組說這項研究是使用表觀遺傳學來減緩衰老症狀的概念證明。研究人員將三個關鍵基因發送到了幾組患有不同眼病的小鼠的視網膜中。在視神經受損的小鼠中,該療法有助於神經再生。該療法還有助於逆轉患有類似青光眼的小鼠以及與年齡相關的損傷的小鼠的視力喪失。
  • 視力還好嗎?科學家:觀看深紅色的光,可以拯救你下降的視力!
    天天看手機看電腦,你的視力還好嗎?已知線粒體的密度在感光器中最大,它有著高能量的需求並介導色覺的視錐細胞。因此,雖然看似我們是在慢慢變老,但實際上視網膜的衰老速度比其他器官要快得多。有沒有什麼辦法減緩這一過程呢?可能真的有!
  • 兒童近視眼怎麼恢復視力 七歲兒童近視眼怎麼恢復視力
    其中一個因素是,兒童接觸電子產品的時間越來越長,難免會引發近視,今天我們就為大家講解近視眼怎麼恢復視力,孩子恢復視力的小竅門指南。近視眼怎麼恢復視力——注意工作環境電腦室內光線要適宜,不可過亮或過暗,避免光線直接照射在螢光屏上而產生幹擾光線。定期清除室內的粉塵及微生物,清理衛生時最好用溼布或溫拖把,對空氣過濾器進行消毒處理,合理調節風量,變換新鮮空氣。
  • 上網課三個月了天天看手機,眼睛視力下降了好多,有辦法恢復嗎?
    最近有朋友來言提到說:我上網課三個月了天天看手機,眼睛視力下降了好多, 我感覺得近視100°左右了,有辦法恢復嗎?青少年近視的發生率隨時間不同會有高低之間的差異,從一些統計學上的數據來看,寒假和暑假一般是青少年近視高發的時段。
  • 近視眼手術的利弊分析 近視手術後視力下降怎麼辦?
    視眼是生活中一種非常常見的現象,很多近視眼患者想要去做近視眼手術來矯正視力。做近視眼手術的利是可以阻止眼睛視力的進一步惡化、讓生活更加方便,但是手術具有一定風險。今天我們來了解近視眼手術的利弊分析以及近視手術後視力下降怎麼辦?
  • 視力突然下降?可能是這個掉了!
    眼前黑影在飄、視力突然下降、看東西歪歪扭扭......如果你的眼睛突然有了這些變化!一定要小心,可能是你的視網膜要掉了! 03-視力下降 不少視網膜脫離沒有先兆,視力下降是初期表現。 04-視野改變 視網膜脫離後,有的患者察覺到黑影自一方向如幕布狀逐漸擴展,有時不易察覺,常在一眼被遮蓋時會被發現。
  • 這種眼病是青少年視力殺手!單眼基因治療,就能改善雙眼視力…
    在一項關鍵性3期臨床試驗中,劍橋大學、匹茲堡大學及巴黎視覺研究所聯合研究小組成功治療了37名LHON患者,78%接受治療的患者雙眼視力得到顯著改善。這種療法有望幫助全球成千上萬的LHON患者恢復部分視力。
  • 特定波長的紅光能恢復中老年人視力
    特定波長的紅光能恢復中老年人視力 2020-07-03 21: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晶睬視訓視力自然療愈課程如何幫孩子提升視力
    課程採用信念的植入、能量的增強、意念療愈、想像力的提升,安全、高效、快捷的療愈近視、遠視、散光、弱視等眼部視力問題,還孩子一雙明亮、清晰的眼睛,去觀察、去探索、去揚升這個絢麗多彩的世界! 2:晶睬視訓視力自然療愈練科學依據是什麼? 人體自愈系統及自愈能力理論。自愈力既是天生的,又是可以被激發出來的。
  • 視力差不要怕!只需3分鐘,用「紅光」照射一下眼睛就能解決
    人上了年紀後視力就開始下降,因此一直以來有不少科學家致力於尋找緩解該問題的方法。據報導,英國倫敦大學眼部研究團隊近期發現了一種能夠改善人體衰老過程出現的視力下降問題,該方法成本和技術含量並不高,但是效果比較明顯,就是用特製的深紅色燈照射眼睛三分鐘左右。該研究團隊通過實驗驗證了他們的理論,那麼為什麼紅光能夠提高視力?這其中的原理是什麼?
  • 為什麼加入視力自然療愈?視力自然療愈行業發展前景如何?
    雷射手術創始人蔡瑞芳在2012年就已經宣布封刀,不再做雷射手術,就是因為最開始做雷射手術的一批人在十多年後陸續出現併發症如:視力急劇下降,眼疾頻發,甚至是失明,原因可能就是因為多年前的動刀後對眼角膜的傷害造成的。
  • 單眼視力下降被忽視,男子一年後被查出網脫
    楚天都市報9月10日訊(記者廖仕祺 通訊員敖盼盼)單眼出現視力問題時難以讓人察覺,對雙眼近視又不戴眼鏡的人來說,就更難發現。25歲的張先生視力下降1年後,到醫院檢查才得知患上「左眼陳舊性視網膜脫離」。經檢查發現,左眼視力只有手動,視網膜大部分灰白色隆起累及黃斑區,網膜表面可見大片白色增殖膜。該院眼底科主任程建宏耐心追問病史,了解到張先生1年前就感覺視物變模糊,誤以為是不戴眼鏡的正常視覺效果。「左眼網脫時間很長了,只是網脫徵兆被忽視了而已。再不動手術,可能會造成永久性失明。」
  • 宅,才是中國大學生視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澳大利亞團隊的一項研究則顯示,到2050年,全世界將近一半的人都將是近視眼。是什麼原因導致近幾十年來近視率的激增?傳統觀點認為,近視人數上升的原因是人們閱讀時間太長,或長時間盯著電腦屏幕,但實際上,一些研究認為,導致近視的主要原因可能並非長時間看書引起的視疲勞,而是室內光線不足。因此,要預防近視也很簡單,多帶孩子到戶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