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在抗日戰爭勝利前夕,美國分別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扔下了兩顆原子彈,加速了日本二戰的失敗,提前結束了這場戰爭。美國為了擴大在東亞戰場結束後的得益,搶先在蘇聯前出兵前迫使日本投降,就用近9萬人的生命使日本天皇裕仁在9天後發布了投降詔書宣布投降。
隨著美國在日本投下的兩顆原子彈,世界各國都真正見識到了核彈的威力,在這種超級殺傷力武器的面前,生命是脆弱的,人類也逐漸認識到,核武器應該被謹慎使用,甚至有人擔心,人類文明有可能毀滅在核武器上。
在二戰結束後的不久,以胡志明為領導的越南獨立聯盟向法國宣布獨立,1945年9月2日在河內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國」(也稱北越)。在此之後的幾年,流亡中的前越南皇帝保大在法國的支持下在西貢建立了越南臨時政府(也稱南越)並就任國家元首。
終於在這場越南內戰中,美國為了保住在越南的利益,防止南越政府被北越政府消滅,在1965年3月,美國發起了代號為「滾雷行動」的計劃,至此,越南戰爭正式爆發。
在剛開始的時候,美國憑藉著空中力量優勢,很快就穩住了南越快崩潰的局勢,對逐漸開始對北越進行反攻,可惜好景不長,北越在中蘇的支援下,開始將軍隊化整為零全躲入了叢林之中,使得美國的空中優勢不再起作用。
而且美國迫於國內反戰群體的壓力,開始逐漸撤出對南越軍隊的支持,最終,北越贏得這場戰爭。那麼為什麼美國在當時不用核彈呢?在日本兩顆核彈直接結束戰爭,為什麼不在越南戰爭中投放呢?
其實,原因也很簡單,首先就是在當時,越南戰爭背後有著中美蘇三國的身影,如果美國一旦使用核彈,那麼中國和蘇聯必定會使用核彈進行反擊,這不僅會使戰爭失去可控性,也會讓美國深陷泥潭,這不符合美國的利益準則。
其次,美國國內反戰運動達到高潮,美國當局不可能跳過這些美國民眾呼聲,直接投放原子彈,也不值得尼克森政府去冒險。
最後就是,早在美國在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後,世界各國對原子彈持負面的看法,都認為這個武器殺傷力太大,決不能再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