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血戰鋼鋸嶺》:我是名士兵,不拿槍一樣可以戰鬥

2020-12-10 遠飄影視匯

故事發生在二戰時期的美國。一個家庭生活富足、情竇初開的年輕男孩,在國家遭受日寇襲擊後,毅然決然地踏上參軍參戰的路。但他和其他人不同的一點是,他拒絕碰槍,更拒絕開槍殺人。從後面的劇情中我們得知,主人公道斯之所以這樣做,一方面是因為他是基督徒,耶穌告訴他不能傷害別人,一方面是在曾經的家庭暴力中,他的父親拿著槍對著他的母親,在他搶過槍之後,父親大吼:"你開槍啊!"

但是在如此殘酷戰爭中,不拿槍無異於把自己和戰友乃至整支隊伍的生死置於兒戲。可是面對戰友的侮辱、群毆和上司蔑視、反感,道斯還是堅持這一條,他甚至為此被告上了軍事法庭。

片子中,稱呼這為"信仰"。道斯的信仰最終還是成功了。他成為了一名醫務兵,奔赴前線——鋼鋸嶺。戰爭的殘酷和血腥超乎我們這些在和平年代生活的人的想像,昨天還生龍活虎你打我鬧的人,轉眼間身體就只剩了一半,或者直接倒下,瞬間就沒有了呼吸。生命的脆弱在此刻展現得淋漓盡致,"救救我,救救我,不要放棄我"成為這些平日裡的硬漢們在這個關頭對道斯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其實他們中的很多人已經很難再救回來了,別人告訴道斯救他們是在浪費救其他希望更大的人的機會,但是醫者仁心,道斯在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救起每一個有可能救過來的人,不管希望是大還是小。

槍林彈雨中的救援工作十分危險,很多次道斯都差點喪命,但是他依然堅持甚至在大部隊準備要撤離的時候,他仍然救出了很多人,把他們用繩子一一運下懸崖。

道斯用他的實際行動贏得了戰友和上司的尊重,不拿槍,並不妨礙他成為一個勇敢的戰士。如果在遍地狼煙中挽救生命不叫勇敢,那什麼叫呢?

這部影片最觸動人心的地方就是真實。道斯並不是虛擬人物,這段故事曾經真真切切地在二戰中發生,而那位原型,如今已是一位安居的白髮老人了。毫不遮掩的負傷與死亡畫面,剛開始沒有完全適應的時候只想捂眼睛。敵人不是手一撕就能變成兩半的東洋麵包,也不是傻不拉幾蠢壞蠢壞的菜鳥,而是真真正正的,一支訓練有素,又兇殘強大的敵人。

我想,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者,弱化醜化敵人也是在弱化我們自己,我們戰勝的是一個真實的,強大的侵略者,這才是我們的力量所在。

普普通通的百姓,很少有人會去渴望戰爭。戰爭這種東西,無論是對侵略者還是被侵略者,造成的傷害都是非常巨大且永遠難以彌補的。有人利用它、控制它去實現自己的野心,腳下踏著的是無數死難者的枯骨。

我們國家和美國同為二戰反法西斯同盟國。到2016年,距離抗戰勝利已經過去了71年。七十多年過去,我們應該以怎樣的態度回顧那段歷史?我想我們更多的文藝作品,應該像《血戰鋼鋸嶺》這部影片一樣,直面犧牲與苦難,我們的先烈不是騎個摩託車飛簷走壁一人殺入敵軍陣中如入無人之境的絕世大俠,敵人也不是只會中圈套出傻招然後驚呼八嘎呀路的蠢貨。是我們訓練有素的戰士用智慧勇氣和血肉之軀,擊退了同樣訓練有素的侵略者。為什麼不能正視他們艱苦卓絕的犧牲和付出呢?他們的勇氣和機智真的是通過一味弱化醜化敵人才能突顯。一味弱化醜化敵人的意義何在呢?

相關焦點

  • 好電影《血戰鋼鋸嶺》
    我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口碑比較很好的戰爭片《血戰鋼鋸嶺》《血戰鋼鋸嶺》是主要講二戰上等兵軍醫戴斯蒙德·道斯拒絕攜帶武器上戰場,並在衝繩戰役中赤手空拳救下75位戰友的傳奇故事。別以為那麼簡單救下戰友那麼簡單,在戰場上炮火連天,日本鬼子瘋狂的行動中救下近80位戰友性命是多麼不容易。影片是2016年上映的,獲得16年美國電影學會十佳電影,並獲得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音響效果獎,這部電影豆瓣上評分8.7分,高達56萬多人評價,電影可謂熱度非凡。
  • 《血戰鋼鋸嶺》——蜘蛛俠不用槍
    大家好,今天與大家一同回憶的電影是《血戰鋼鋸嶺》一把槍的威力有多大?軍迷們會扔出來一堆數據加上一點帶髒字的形容詞來描述它。那炮的威力呢?估計不用加數據了,帶髒字的形容詞就行了。那飛彈……估計就剩髒字了。我來總結一下吧,地球上,不存在人類殺不死的生物個體,即使是人類本身。
  • 《血戰鋼鋸嶺》難以磨滅的人性
    今天小編來介紹一部最近小編剛剛刷完的一部電影——《血戰鋼鋸嶺》。在以前小編刷了三十幾分鐘,就斷了,前幾天剛剛才刷完了這部非常值得刷一刷的電影。當小編刷完之後,不禁感嘆,斷的地方之後,才是真正抓人的時候!不管在哪裡斷,都一樣!
  • 《血戰鋼鋸嶺》:信仰的力量,這次我信了
    作為一個無神論者,以前我從不明白外國人對宗教的推崇與信仰,談不上不屑一顧,但也絕對算不上尊敬,最近看了《血戰鋼鋸嶺》這部電影,我才了解真正的信仰確實是可以升華一個人的。《血戰鋼鋸嶺》男主角不知道大家看這部電影看到這裡的時候是什麼感覺,小編當時是覺得戴斯蒙德太過矯情了。
  • 《血戰鋼鋸嶺》我知道你的信仰有多麼堅定……
    如果《血戰鋼鋸嶺》能做到這個,那就絕對是它的勝利,不僅在票房上還是在內涵上。《血戰鋼鋸嶺》一定能算得上2016年最「猛」的動作戰爭電影。我從電影院出來的第一感覺就是「真實」,太真實了,其電影尺度如此之大,竟然也被引進了。具體原因不再細究,但是我們真的看多了中國式抗日神劇或者各種奇幻武俠作品,在潛意識裡大概已經忘記了真正的戰爭電影應該是怎麼樣的。
  • 「血戰鋼鋸嶺」一位不能拿槍的士兵
    大家好,今天小編就不講動漫的主題了,我想試試戰爭的題材。關於戰爭的題材,從來都是一個熱議的話題。至少愛好和平的我們,一直對戰爭都是很反感的。但這不影響我們今天的議題,因為今天我想說的這部電影太優秀了,至少對於我來說。電影不管是製作還是題材的選擇,都可以說是上上之選。那就是「血戰鋼鋸嶺」。
  • 《血戰鋼鋸嶺》值得每個人都看的好電影
    《血戰鋼鋸嶺》是一部很不一樣的戰爭片,並且由真人真事改編而成。導演為曾因《勇敢的心》獲得過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梅爾·吉勃遜,演員方面,由演過《蜘蛛俠》系列電影的安德魯·加菲爾德、《阿凡達》男主薩姆·沃辛頓、文斯·沃恩等人主演的戰爭題材電影,2016年12月份在大陸影院上映。
  • 《血戰鋼鋸嶺》:一個有信仰的男人是多麼的可怕
    信仰對一個人來說有多重要,在你走投無路時,可以指明你前進的方向,在你擔驚受怕時,會成為你家的港灣,在你遇到困難時,還能夠給予你面對的勇氣,所以一個人萬萬不能沒有信仰!而就在小編最近看的一部電影《血戰鋼鋸嶺》中,男主道斯的經歷讓我真正明白了什麼才是信仰。
  • 另類英雄養成記,電影《血戰鋼鋸嶺》的史實和劇情賞析
    2016年執導《血戰鋼鋸嶺》時,礙於年齡原因以及分身乏術,吉布森並未在《血戰鋼鋸嶺》中出場和露面,但整部電影的風格卻徹底的貫徹了吉布森的「簡單風」,只不過在這份簡單粗暴的風格下
  • 二戰電影《血戰鋼鋸嶺》,多斯拒絕拿起武器值得效仿嗎?
    小編是從邊防線上退役回來的,所以對戰爭老電影特別鍾情,尤其是二戰的片子。這幾天在觀看一些二戰經典戰爭電影時,看了好幾遍《血戰鋼鋸嶺》,感到這裡面有些東西值得探討一下。首先,這部電影裡關於男主人公戴斯蒙德多斯的軍人價值觀問題,一個不願意拿槍的士兵如何在戰場上戰勝敵人呢?恐怕這是觀看電影的老鐵們都在思考的問題。
  • 這部電影是我今年最喜歡的電影之一《血戰鋼鋸嶺》
    上周六去看了電影《血戰鋼鋸嶺》。這部電影是我今年最喜歡的電影之一。它先讓我看到了生命的無常。人實在是太脆弱了。就像我發現,最近朋友圈裡的疾病眾籌越來越多了。好像每一家每一戶都有人在生病。所以我做了個決定,每個月抽出兩百元的生活費,看到有需要眾籌治療疾病的朋友就會捐出十元到五十元,獻上自己的微薄之力。而男主角道斯也意識到了生命的脆弱。當他舉起石頭砸向他的兄弟,或是舉起槍差點打死他的父親時,他的靈魂受到了洗禮。他向上帝立下了不拿槍的誓言。他也決定從醫,不用武器卻能保衛自己的國家。於是我又看到了道斯的堅持。
  • 《血戰鋼鋸嶺》主題解析:多斯堅守的既是信仰,又是人性的善良
    但是,在爭奪衝繩島鋼鋸嶺的戰役中,多斯雖然不拿槍,卻在槍林彈雨中創造了奇蹟:救下75名負傷的戰友。作為謳歌英雄的戰爭電影,《血戰鋼鋸嶺》的獨特之處在於,主人公不是武力值爆表的殺敵硬漢,也不是以一己之力拯救地球的孤膽英雄,而只是一名不拿槍殺人的普通醫務兵。
  • 信仰的力量——影片《血戰鋼鋸嶺》
    從《勇敢的心》、《耶穌受難記》到《啟示》美國導演梅爾吉布森導演的每部電影,都直面人性、死亡、宗教和救贖,《血戰鋼鋸嶺》也不例外。衝繩島戰役是美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最後一次登陸戰役,也是太平洋戰爭的最後一戰,還是二戰歷史上最為慘烈、最為血腥、傷亡最大的戰役。
  • 《血戰鋼鋸嶺》觀後感
    借用《血戰鋼鋸嶺》電影中的一句話開篇:和平年代子葬父,戰爭年代父葬子。電影開場就是轟炸炮雷聲開場,士兵們痛苦的慘叫混雜,伴隨著各種嘈雜音,電影的背景音樂恢弘氣勢,讓人一下子就能代入到那個戰爭的年代中。戰場的殘酷是非常人可以理解的,沒有經歷過的也無權去評論。一天的轟鳴終於得以消停,然而鋼鋸嶺上的慘叫聲卻並沒有停止,作為軍醫的Desmond,用盡全身的力氣救了一個又一個受傷無法走動的戰士,我印象深刻的兩位士兵,一個是滿臉黑土,他的眼睛也是烏黑烏黑的,Desmond跑到他的身邊,問他傷到哪裡,他大叫說,我看不到了。
  • 《血戰鋼鋸嶺》讓人震撼內心的真正戰爭片,一個不想殺人的士兵
    《血戰鋼鋸嶺》的開篇就是火焰噴射器掃射的火龍,這段閃回剛好結束於道斯受傷被抬上擔架,一前一後形成的受難到升華、弱者到英雄的封閉圓環,《勇敢的心》中的冷兵器、《耶穌受難記》中的木釘和十字架、《啟示》中的毒箭,是自由、博愛與尊嚴在支撐著華萊士、耶穌和瑪雅戰士戰勝這一切。《血戰鋼鋸嶺》中的道斯選擇不拿槍,他的雙手只能救贖不能殺戮,對信仰的堅守讓他超越了戰爭本身的殘酷性。
  • 血戰鋼鋸嶺:看一個從不拿槍的士兵,是怎樣成為所有人的守護神的
    大家好,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部由真實事件改編的戰爭電影《血戰鋼鋸嶺》,影片故事發生在二戰時期的美國,男主的父親是從戰場上退下來的老兵,父親有著暴躁的脾氣,所以男主從小就見慣了父親對母親實行家暴的場面,男主和哥哥小的時候也經常打架,一次男主由磚頭拍了哥哥的腦袋,但是拍完後就立馬後悔了,因為他已經開始意識到暴力的罪惡了
  • 豆瓣高分電影好萊塢大片血戰鋼鋸嶺免費領
    各位看官姥爺大家好,我是影視先聲。今天給各位看官推薦的是豆瓣高分電影好萊塢大片《血戰鋼鋸嶺》一個不肯攜帶武器上戰場的士兵,手無寸鐵卻拯救了七十五名戰友和敵人的性命,相信不少人和筆者一樣,對這樣一部電影在心中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 《血戰鋼鋸嶺》並不是一部電影,它更像是一部紀錄片
    #影綜娛跨體裁創作者招募令# 《鋼鋸嶺》不是一部給心虛的人看的電影。開篇的場景立刻描繪了戰爭的恐怖,而情感的旅程才剛剛開始,因為觀眾是通過戰爭英雄德斯蒙德·多斯的故事。《黑客山脊》絕對不是一部周日下午的爆米花電影,它是一次旅行。《血戰鋼鋸嶺》是臭名昭著的梅爾·吉勃遜的最新一部電影,它讓人如痴如醉。講述了德斯蒙德·多斯(Desmond Doss)的故事,他是一名陸軍醫務人員,在二戰最激烈的衝繩戰爭中拒絕攜帶武器。多斯的不為人知的故事是任何人都能講的更精彩的戰爭英雄故事之一。
  • 《血戰鋼鋸嶺》:他赤手空拳救回75人,卻曾被戰友嘲諷為「軟蛋」
    《血戰鋼鋸嶺》是美國梅爾·吉勃遜導演的作品之一,影片主要講述了二戰時期,不願拿槍的醫務兵戴斯蒙德·道斯(由安德魯·加菲爾德飾演)自願投身戰場,在血肉橫飛的鋼鋸嶺上,他克服重重困難,赤手空拳地救下75條生命的故事。
  • 《血戰鋼鋸嶺》「別人都在殺人,我在救人,這才是我參軍的目的」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一部真實故事改編而成的二戰電影《血戰鋼鋸嶺》,這部電影為我們描述了在那個充滿戰爭的烽火歲月裡,一個拒絕拿槍的士兵,卻依靠自身的力量拯救了75條生命的故事。因為自身的信仰和來自於童年的陰影使道斯堅決拒絕在戰場上拿起武器,因為在道斯的眼裡自己參軍入伍,不是拿起槍來傷害生命的,而是拯救生命的。正是因為道斯堅守的信仰與與原則使他在軍營中不得不忍受戰友的排擠和嘲笑,甚至為此上了軍事法庭。但他最終說服了軍隊讓他可以不用攜帶任何武器,並被召入美軍第77步兵師醫療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