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 路
My dear Tiger:
為什麼有的人缺少智慧?因為他缺少慈悲。智慧可以讓一個人變得慈悲,慈悲卻是智慧的來源。一個人的內心慈悲了,他也就智慧了。
比如一個人由於不忍心傷害眾生,不吃肉類食物,他的血液就變得清亮了,他的身體健康了,大腦也就智慧了。素食多智,這是大自然對慈悲者的饋贈。
窮人因為吃不起肉,因此沒有心腦血管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富人因為天天酒肉穿腸,心腦血管病和糖尿病不斷困擾著他。或許這也是大自然對窮人的無形饋贈。窮人並不知道,吃素讓他變得慈悲,更變得智慧,他的身體也一天比一天好起來。富人卻剛好與此相反。
或許人們無法用因果報應來解釋這一現象。然而,這確實是一種非常及時的因果報應。富人若是有慈悲心,同時也有智慧,不再酒肉穿腸,那麼他獲得的智慧會比窮人更多。
或許有人認為窮人正是因為沒有智慧才成了窮人,富人正是因為有智慧才成了富人。其實不然。真正的窮與富,並非對物質生活條件佔有的多與寡,而是心靈深處的那種美好與和諧。
不信請看,當時還在託缽的釋迦牟尼佛和國王誰更富有?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富與窮不是看一時,而是看一世。釋迦牟尼一次成佛,永生永世都以佛的身份度化眾生。
當然,對於佛來說,這些事情都是舉手之勞,甚至連手都不用舉的事情,並不費什麼吹灰之力。他的富有,是宇宙間最殊勝的。可是有人卻只看到他託缽時的貧窮假象。真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誠如爸爸前面所說,富人由於天天酒肉穿腸,得心腦血管病,英年早逝的很多;窮人卻因為常常吃素,反而長壽。他們離開人世後分別會去了哪兒?這其中又會有許多故事。每一個人都可以根據這些故事,還有自己的智慧程度,去尋找不同的答案。
總而言之,沒有慈悲是絕對不會有智慧的,所謂那些智慧,也不過是一時的聰明而已。世人常常機關算盡太聰明,聰明反被聰明誤。人生應該多一些大智若愚,而不是小聰明。大智若愚者必然是有大慈悲心者。小聰明者常常因為沒有智慧,沒有慈悲心,最容易見錢眼開,沒有是非觀,只有金錢觀。
一個人應該永遠學會放生,而不是殺生。這樣,他心中建立的慈悲自然就會升華為一種無上的智慧。
爸爸淘米打豆漿的時候,發現米豆裡有米蟲,爸爸就輕輕地將它們放出去,讓它們都爬到安全的地方,否則的話,不小心將它們打到豆漿裡,就會有生命危險,米蟲自然也就爬走了。這其實也是一种放生。
爸爸曾在部隊餵豬的時候,豬生病了,爸爸抱著小豬去了幾裡路之外的部隊衛生院求醫。雖然最終沒有救活豬,爸爸也算是盡了一分慈悲心。儘管爸爸那時候並沒有意識到這是一種慈悲心,然而無意識的愛心本身就是一種慈悲心。
你是一個內心充滿慈悲,也非常智慧的孩子。從爸爸媽媽開始吃素的時候,你就已經開始吃素。爸爸相信你成長的路上一定永遠陽光燦爛。
爸爸祝你每天都幸福快樂成長!
2020.8.24中午12:09分 中國·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