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路家書:慈悲是最大的智慧

2020-12-19 作家何路

作者:何 路

My dear Tiger:

為什麼有的人缺少智慧?因為他缺少慈悲。智慧可以讓一個人變得慈悲,慈悲卻是智慧的來源。一個人的內心慈悲了,他也就智慧了。

比如一個人由於不忍心傷害眾生,不吃肉類食物,他的血液就變得清亮了,他的身體健康了,大腦也就智慧了。素食多智,這是大自然對慈悲者的饋贈。

窮人因為吃不起肉,因此沒有心腦血管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富人因為天天酒肉穿腸,心腦血管病和糖尿病不斷困擾著他。或許這也是大自然對窮人的無形饋贈。窮人並不知道,吃素讓他變得慈悲,更變得智慧,他的身體也一天比一天好起來。富人卻剛好與此相反。

或許人們無法用因果報應來解釋這一現象。然而,這確實是一種非常及時的因果報應。富人若是有慈悲心,同時也有智慧,不再酒肉穿腸,那麼他獲得的智慧會比窮人更多。

或許有人認為窮人正是因為沒有智慧才成了窮人,富人正是因為有智慧才成了富人。其實不然。真正的窮與富,並非對物質生活條件佔有的多與寡,而是心靈深處的那種美好與和諧。

不信請看,當時還在託缽的釋迦牟尼佛和國王誰更富有?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富與窮不是看一時,而是看一世。釋迦牟尼一次成佛,永生永世都以佛的身份度化眾生。

當然,對於佛來說,這些事情都是舉手之勞,甚至連手都不用舉的事情,並不費什麼吹灰之力。他的富有,是宇宙間最殊勝的。可是有人卻只看到他託缽時的貧窮假象。真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誠如爸爸前面所說,富人由於天天酒肉穿腸,得心腦血管病,英年早逝的很多;窮人卻因為常常吃素,反而長壽。他們離開人世後分別會去了哪兒?這其中又會有許多故事。每一個人都可以根據這些故事,還有自己的智慧程度,去尋找不同的答案。

總而言之,沒有慈悲是絕對不會有智慧的,所謂那些智慧,也不過是一時的聰明而已。世人常常機關算盡太聰明,聰明反被聰明誤。人生應該多一些大智若愚,而不是小聰明。大智若愚者必然是有大慈悲心者。小聰明者常常因為沒有智慧,沒有慈悲心,最容易見錢眼開,沒有是非觀,只有金錢觀。

一個人應該永遠學會放生,而不是殺生。這樣,他心中建立的慈悲自然就會升華為一種無上的智慧。

爸爸淘米打豆漿的時候,發現米豆裡有米蟲,爸爸就輕輕地將它們放出去,讓它們都爬到安全的地方,否則的話,不小心將它們打到豆漿裡,就會有生命危險,米蟲自然也就爬走了。這其實也是一种放生。

爸爸曾在部隊餵豬的時候,豬生病了,爸爸抱著小豬去了幾裡路之外的部隊衛生院求醫。雖然最終沒有救活豬,爸爸也算是盡了一分慈悲心。儘管爸爸那時候並沒有意識到這是一種慈悲心,然而無意識的愛心本身就是一種慈悲心。

你是一個內心充滿慈悲,也非常智慧的孩子。從爸爸媽媽開始吃素的時候,你就已經開始吃素。爸爸相信你成長的路上一定永遠陽光燦爛。

爸爸祝你每天都幸福快樂成長!

2020.8.24中午12:09分 中國·西安

相關焦點

  • 何路家書:開悟是一種什麼樣的境界
    作者:何 路My dear Tiger:開悟是一種什麼樣的境界?開悟就是《金剛經》所說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開悟的人心地清淨,只生智慧,不生煩惱。學習最大的風險是選錯老師。所有成功者無不是選對了老師。司馬遷的老師是左丘明,韓愈的老師是司馬遷。左丘明在世時間約為公元前502年至約公元前422年前,是魯國之附庸小邾國人。司馬遷出生於公元前145年或公元前135年,去世時間已經無法考證,是西漢史學家。韓愈在世時間為768年至824年12月25日,是唐代中期文學家。
  • 何路家書:看見未來
    作者:何 路My dear Tiger:一個人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煩惱?因為看不見未來,他不知道未來是什麼樣兒的,常常為未來而煩惱。沒有大智慧,不肯盡心盡力做讓世界美好的事情。若此,一個人自然也就沒有自信心了。這個世界上有許多未破解的人類之謎,然而,相信美好的東西,一切自然都是美好的。每個人心靈裡都想著美好的東西,心靈的境界自然好了。每個人的心靈境界都好了,世界自然就好了。一個人的不好,根源是心靈境界不好。若是心靈境界非常好,他的人生沒有不好的可能。
  • 根據佛教的教義,什麼是「智慧」與「慈悲」
    問:我常聽到佛教徒談智慧與慈悲,這兩樣又有什麼意義呢? 答:一些宗教認為慈悲或愛(這兩者是非常相似 的)是最重要的精神素質,卻對智慧置之不理。結果你 可能成為一個好心的傻瓜,一個心地善良卻沒什麼智慧 的人。
  • 沒有智慧和原則的慈悲,就是害人害己的假慈悲!
    凡夫沒有分別執著是不可能的,你沒那個根性,沒那個智慧,就不要拿無分別執著來顛倒是非黑白!帶著一副慈悲為懷的面具說種種非法維護惡人,不過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擺了,喜歡幫什麼樣的人說話,喜歡站在什麼樣的人那一邊,喜歡偏袒什麼樣的人,他自己就是什樣的人。
  • 「慈悲」是什麼意思?該怎麼去培養慈悲之心
    人們在觀看電視劇的時候,經常會發現上面的那些和尚或者道士們動不動就會說一句出家人慈悲為懷,來給自己的行為做一個解釋,又或者說人們在去寺觀裡面燒香拜佛的時候,也常常會情不自禁的說上一句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或者天尊慈悲之類的話語。
  • 洛克菲勒家書有何魅力?讓比爾·蓋茨多次推薦,李嘉誠奉為聖經
    不管是在中國還是在國外,家書都是一種傳統的教育形式,長輩們通過家書把他們人生經歷中所學到和感悟到的道德修養、人格風範、人生感悟、求知體會等傳授給子孫後代,讓後人從中汲取成長成才的豐富營養。在我國,從古至今像這樣著名的家書還有:顏氏家訓、朱氏家訓、曾國藩家書、傅雷家書等等,他們這些家書譬喻其理,箴規子弟,則被後世,其點化、薰陶、規勸、訓誡、引領的作用歷久彌新。
  • 最大的慈悲莫過於勘破宿命!
    那麼它的一生,豈不是註定了無路可走!生活中,通過一個人對人事物的因果關係的分析和處理,便足見此人之智慧的層次。第一層次,當面對一個人或一件事的時候,直接通過對人和事的表層感覺進行簡單的好與壞、是與非的評判,並執行簡單直接甚至粗暴的行為。就像不管長歪的菊花本身有沒有過錯,直接清理掉一樣,根本不會質疑和思考人事物背後更深層次的因果。
  • 任運虛空的智慧與慈悲成就力的加持者——空行母
    空行母是代表智慧和慈悲的女神。佛國與行者之間的聯繫,就是由空行母完成。佛經裡常說:「空行母是女性菩薩,常常擔任凡夫和佛菩薩之間的信差。」通常也泛指修行獲得證悟的女性行者,圓滿具備了覺醒的力量與度化眾生的廣大方便,如益西措嘉空行母、瑪吉拉準空行母、色拉康卓空行母、達熱拉姆空行母、慈玲秋瓏空行母、根桑旺姆空行母等,她們是行走在人間的菩薩。
  • 金剛經二十五:智慧和慈悲,乃是修行人的兩條腿,缺一不可
    老規矩先來破題,福德和智慧,這是我們老生常談的話題,光是在金剛經中就不知道說過多少次了,但是沒辦法,因為這個太重要,是我們學佛路上的兩大資糧。而「化無所化」,其實背後也就是有相和無相兩種狀態的轉化,所謂的「化」其實就是有相,比如氣溫高了冰可以化成水,水又可以化成氣,而氣溫低了氣又凝結成水,水又可以結成冰。
  • 家書抵萬金
    家書,千百年來總是在細碎的嘮叨中傳遞著最溫暖的親情,閃爍著書寫者的智慧和思想光輝。無論是曾國藩家書的「慎獨、主敬、求仁、習勞」,還是梁啓超寫給孩子們的「莫問收穫,但問耕耘」,在今日仍然具有積極意義。
  • 慈悲是一種巨大的能量 但很多人錯解了
    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慈愛眾生並給與其快樂,稱為慈;同感其苦,憐憫眾生,並拔除其痛苦,稱為悲;救度他人的靈魂使其不致墮落就是對眾生的最大的慈悲。慈悲心與因果律內心單純的人是受到祝福的,可能因單純被騙,但卻會收穫智慧。因為被騙的事情發生一次,就讓你打了預防針,下次就有覺知了,因此感謝這次的經驗讓你有了成長,有了建設性,以後遇到相同的事情,加上智慧去考量,不會盲目的慈悲,而是智慧加慈悲。你已經有了免疫力,下一次在幫人的時候,會更有覺知的助人。
  • 何路家書:讓心靈像陽光一樣明亮
    作者:何 路
  • 第五人格約瑟夫生日家書彩蛋是什麼 《無法寄出的家書》什麼意思
    第五人格約瑟夫生日家書彩蛋是什麼 《無法寄出的家書》什麼意思 2020-03-11 16:54  52pk遊戲網
  • 2020第六屆觀音文化節香港儒釋道三教共同呼籲成立「世界慈悲日」
    由儒釋道三位宗教領袖共同讀誦《2020第六屆觀音文化節宣言》:今年因受新冠肺炎疫情之影響,是屆觀音文化節以「眾生命運共同體」為主題,論壇改為「儒釋道三教文化講座」,期以三教傳統文化傳遞正面信息,喚起世人對人類及一切眾生命運的深刻反思,用慈悲智慧引導世人在「疫」境中自強息,熱愛生命,並積極傳播正能量,關懷眾生。
  • 百億融資後不驕不躁,一封威馬家書,看出了沈暉的大局觀
    不久前,它剛剛完成了100億D輪融資,這筆堪稱是造車新勢力史上最大數目的單輪融資,再一次讓威馬成為焦點,仿佛在告訴眾人:威馬並沒有掉隊。對於威馬董事長沈輝來說,獲得百億融資是件大好事兒,它既體現了資本市場對威馬的認可,也讓威馬有大展身手的空間。同時,百億融資也是一副沉重的擔子,如果沒有把握住機會的話,那就是真的要掉隊了。
  • 肅北:誦讀紅色家書 傳承信仰力量
    ——肅北縣委直屬機關工委舉辦紅色家書誦讀活動為大力弘揚革命傳統,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文化,牢記使命擔當,激勵黨員幹部不斷增強黨性修養,激發黨員幹部的責任擔當,慶祝建黨99周年和肅北縣成立70周年獻禮,6月24日,肅北縣委直屬機關工委舉辦了
  • 【最美家庭展播】雙手開啟幸福路 越闖路越寬 ——何葉 逯光龍家庭...
    【最美家庭展播】雙手開啟幸福路 越闖路越寬 ——何葉 逯光龍家庭事跡 2020-05-16 03: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見:無慈悲心,談何修行?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願樂欲聞。」【譯文】這時,長老須菩提領悟如來不時在乞食、穿衣、洗足等平常生活中所示現的佛法。
  • 路內:以《慈悲》書寫父輩50年的苦難歷史
    一個月的思考、三個月的閉關寫作,路內最終完成了這部僅以12萬字橫跨中國50年歷史的現實主義小說《慈悲》。作為70後作家代表,路內曾以《少年巴比倫》(英文版)獲得美國亞馬遜銷量榜亞洲文學排行榜第一、嚴肅文學最受關注作家前十的地位。
  • 高校新生家長手寫家書「寄」濃情
    楚天都市報11月24日訊(記者鄒浩 通訊員婁新雅 馮佩瑤 黃宣瑋)「這是你的家書,請查收。」近日,湖北大學商學院2020級大數據經濟創新人才實驗班學生的QQ對話框裡,彈出了一條特殊的消息,班委以Word文檔的形式將家書交到學生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