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時期,大別山白羊嶺山區大娘與新四軍的故事

2020-12-18 南北山傳說

黃梅東山五祖寺西南方向,有一個小山村叫白羊嶺,白羊嶺四面環山地勢險要,進往大別山區的門戶,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白羊嶺的後山上矛草縱然深,樹木林立,有一片茂盛的竹林,是一位於姓大娘的私家財產,談起這位大娘與竹林,這裡還有一段捨身救新四軍同志的故事。

抗戰時期新四軍在大別山留影

1941年著名的皖南事變發生了,奉命北移的新四軍軍部及其所屬皖南部隊9000餘人,從雲嶺駐地出發繞道北上。

6日在安徽涇縣茂林地區,突遭國民黨軍隊七個師8萬餘人的包圍襲擊。新四軍部隊英勇奮戰七晝夜,終因寡不敵眾,彈盡糧絕,除約2000餘人突出重圍外,其餘7000餘人全部犧牲遇難。

黃梅縣抗戰時隸屬皖南新四軍,第八大隊獨立第四營,由於前線損失慘重,營長鄒一青帶領餘部進山打遊擊戰,等待上級進一步的指示。

新四軍一連二排三班,班長郭新軍是山東大漢性格豪爽,槍發好為人厚道,帶領全班戰士進駐白羊嶺,於大娘家是戰士們落腳的駐點。

由於國民黨反動派,對突圍的新四軍殘部大勢追剿,一時風聲鶴唳,白羊嶺也在搜剿範圍之內,一天黃梅國民黨縣黨部聞信,白羊嶺有新四軍活動跡象,帶領保安隊搜山。

新四軍在戰鬥中

在撤離途中,郭新軍意外腳扭傷了,情急之中於大娘安慰道:「別太著急,大兄弟,有大娘在,包你平安無事!」

說完拿出家裡柴籃讓郭四軍藏在裡面,上面蓋一切青草掩藏好,叫上自己的男人拿出扁擔,抬著郭新軍朝村外走去。

經過村口保安隊的關卡時,有一位保安隊員是本村人,與於大娘關係大錯,問道:「大娘大叔到哪裡去,柴籃裡裝的啥東西?」

於大娘面帶愁容,苦喪著臉嘆氣道:「哎!大侄子,再莫談,家裡的牲豬病了,愁死了,兩天沒進食,讓張伯伯看看,有沒有法子治,死馬當活馬醫吧!」

新四軍女戰士在大別山留影

此時的保安隊員萬萬沒想到,慈祥的大娘會幹出如此驚天動地的事來,想想大娘平時的為人不會做出格的事,要知道窩藏新四軍是要掉腦袋,擔殺頭罪名的,搬開木槓,揮揮手放行。

他們做夢也沒料想不到大娘膽子這麼大,無意中救了一位共產黨的大人物,青天白日裝沒事一樣大搖大擺地在村口經過。

解放後,郭官至湖北省水利廳廳長,由於於大娘對郭有救命之恩,結拜乾娘當自己的親媽看待,大娘救新四軍的軼事在黃梅上鄉一帶成為佳話。(以上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新四軍在抗戰中犧牲的十大名將:四人有成為開國大將的資歷
    但新四軍的生存環境極為惡劣,因為地理的原因,他們不僅要與日寇浴血廝殺,還要隨時防備頑軍的襲擊,這也讓他們在取得輝煌戰績的同時,也付出了極大的犧牲,尤其是皖南事變中,新四軍一下子失去四位高層將領,元氣大傷。幸好組織上力挽狂瀾,重建新四軍軍部,這才挽救了這支部隊的命運。 筆者整理了新四軍在抗日戰爭時期犧牲的十位高級將領,來緬懷下他們的豐功偉績吧。
  • 試論大別山精神的歷史形成——基於組織建設視角
    (三)大別山精神發展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戰爭時期。全面抗戰爆發後,為更好發動鄂豫皖邊區的抗日遊擊戰爭,整個大別山區形成了豫南的竹溝、鄂東的七裡坪和鄂中的湯池三個戰略支撐點。隨著鄂豫邊抗日根據地的創建,整個鄂豫邊區統一了領導,創建了軍隊——鄂豫挺進縱隊,後來又發展為新四軍五師。
  • 大別山走出的新縣籍開國將軍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曾任紅十五軍團司令部作戰科代科長等職。參加了長徵。抗日戰爭時期,曾任八路軍一一五師三四四旅六八七團政委、新四軍三師八旅兼鹽阜軍分區政治部主任等職。解放戰爭時期,曾任第四野戰軍第四十三軍政委,參加了四保臨江、遼瀋戰役、平津戰役、渡江戰役、湘贛戰役等。新中國成立後,張池明曾任總後勤部參謀長,總後勤部副部長兼後勤學院院長,總後勤部政委等職。1975年,任解放軍炮兵政委。1997年逝世。
  • 新四軍七個師,八位師長,後來的國家主席,國務院副總理,開國大將
    (新四軍第1師師長粟裕)新四軍第1師師長粟裕粟裕(1907年-1984年),幼名繼業,學名多珍,字裕,以字行,湖南會同人,侗族後代。抗日戰爭時期,任新四軍第1師師長。抗日戰爭時期,歷任新四軍參謀長、新四軍江北指揮部指揮員、新四軍副軍長兼第2師師長、抗日軍政大學第8分校校長。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1974年11月19日病逝於北京。
  • 十大抗日戰爭感人故事英雄人物事跡
    1抗日戰爭英雄故事  1、彭德懷:八路軍副總司令,百團大戰是抗戰時期中共軍隊發動的最大的一次對日作戰行動,消滅敵軍25000餘人,戰果巨大。儘管這次戰役有值得探討的地方,但它打出了八路軍的軍威。這一戰績中共其他將領無法比擬,作為這一戰役的策劃者和總指揮,彭德懷以高票當選第一是理所當然的事。
  • 抗戰勝利時,新四軍第四師有四個旅,旅長都是誰?
    1941年3月,八路軍第四縱隊改編為新四軍第四師,師長兼政治委員彭雪楓,轄第十旅、第十一旅、第十二旅、蕭縣獨立旅共四個旅。1944年9月,彭雪楓於夏邑戰鬥中犧牲後,張愛萍繼任師長兼政治委員,到抗日戰爭勝利時,第四師仍為四個旅,分別為第九旅、第十一旅、第十二旅、蕭縣獨立旅,旅長分別是誰?
  • 大別山精神的深刻內涵
    從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到解放戰爭時期,大別山先後經歷4次主力部隊轉出,每一次主力離開後仍然有武裝力量在大別山堅持鬥爭。他們靠著對理想的執著和革命必勝的信心,愈挫愈勇,一次次從磨難中奮起,革命的紅旗始終在大別山上高高飄揚。 革命戰爭年代,大別山人民堅持革命鬥爭,為新中國的誕生作出了巨大犧牲。
  • 新四軍這個師,兵力多達三萬,後來師長是大將,兩位副師長是上將
    抗日戰爭時期,我黨直接領導的抗日武裝新四軍,全名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一九三七年十月,長徵中留在南方八省參加遊擊戰爭的紅軍和遊擊隊,統一改編為新四軍。就其後期新四軍的發展過程而言,主要分為兩個階段。就新四軍的部隊組成而言,皖南事變前的新四軍,是由長徵中留在南方八省進行遊擊戰爭的紅軍和遊擊隊組成的;而皖南事變後的新四軍,也包括當時在華中地區支援戰場作戰的八路軍,比如以八路軍344旅為主體發展起來的新四軍第三師、新四軍第四師。首先來看一下八路軍344旅的發展歷程。
  • 新四軍第五師成立初有六個旅級單位,為新四軍七個師最多
    新四軍是抗日戰爭時期正面及敵後戰場重要抗日武裝之一,全稱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新四軍組建後堅持於長江兩岸的安徽、江蘇、湖北等日偽軍腹地作戰,1941年1月上中旬國民政府製造「皖南事變」,新四軍軍部及直屬部隊九千餘人在向江北移動時於皖南涇縣遭到國民黨八萬兵力伏擊,僅兩千餘人突圍。
  • 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 1937年至1945年的抗日戰爭及其最後勝利,是...
    這時抗日戰爭已經進行了整整十個月,飽受戰爭之苦的中國人民,無不渴望和平的早日到來。在這種情況下,毛澤東覺得有必要對這10個月的經驗做一個總結性的解釋,給全國人民一個關於抗戰前途的說法和答案。1938年5月至6月,毛澤東在延安抗日戰爭研究會上發表了《論持久戰》的長篇演講,這一論著是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最重要的軍事著作。
  • 山東史料——抗日戰爭時期的山東民兵
    引言抗日戰爭時期的山東民兵,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和毛澤東同志人民戰爭思想的指引下,經過艱苦的鬥爭,從無到有,逐步成長壯大,成為「三結合」武裝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戰勝日本侵略者,作出了重大的貢獻。人民武裝組織的發展過程山東民兵在抗日戰爭時期的發展,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到一九四O年底,為山東民兵的初創時期。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抗日戰爭全面爆發。
  • 珍貴史料:新四軍七個主力師的師長及所屬兵力
    抗日戰爭爆發後,任新四軍第二支隊副司令員、江南指揮部和蘇北指揮部副總指揮。1941年起任新四軍第一師師長(後兼第六師師長)。第一師是以蘇北的新四軍主力部隊編成的,政委劉炎(因病未到職,實際由粟裕兼),全師約11000餘人。
  • 新四軍四師成立時四個旅,旅長一上將一中將一少將,一位成了教師
    我們知道,抗日戰爭時期的新四軍,全稱是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皖南事變後,新四軍進行了重建,由隴海鐵路以南的新四軍、八路軍部隊整編而成,共轄七個師,總兵力達到九萬多人。建國後,新四軍七個師的師長粟裕、張雲逸、黃克誠3人授予開國大將,有三個師的師長李先念、譚震林、張鼎丞未授軍銜,都成為開國元勳,後來擔任重要領導職務。唯獨第四師的師長彭雪楓壯烈犧牲。
  • 記江蘇省道德模範、濱海縣新四軍研究會會長徐振理的事跡
    >題記:2020年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活動,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隆重舉行,總書記緩步走到序廳,深情地向抗戰英烈敬獻花籃!圖為:2015年9月11日,徐振理捐贈新四軍阜東獨立團郝濟民團長家信儀式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序廳隆重舉行,2016年9月3日正式展覽。左一為徐振理。
  • 人民武裝的歷史作用——抗日戰爭時期
    引言山東民兵在抗日戰爭時期的作用,與民兵組織的發展一樣,也有一個由小到大的過程。總的看來,一九四二年山東軍區的《八一訓令》實行主力地方化和一九四三年省首屆人民武裝代表大會的召開是個轉折。在此以前和以後,民兵的數量、質量、活動範圍、擔負的任務和發揮的作用都有了很大的變化。
  • 原新四軍炮兵一營長,請戰入朝時為何還會被拒?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這天,十四年之久的抗日戰爭終於告一段落,並以中華民族的勝利而告終。可以被侵華日軍高舉的白旗,並沒有讓中華大地瞬間變成和平的樣子。第二年六月起,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爆發了,這是一場國家命運的決戰,每一項決定都是至關重要的。
  • 抗日戰爭中感動過我們的九大英雄人物「為了勝利,向我開炮!」
    經典電影:《董存瑞》 上映時間:1955年故事梗概:講述抗日英雄董存瑞從見習小八路經歷抗日戰爭、內戰的槍火洗禮,逐漸由魯莽、衝動的孩子蛻變成為真正的革命戰士的成長曆程。人物原型:董存瑞1929年,董存瑞出生於河北懷來縣一戶貧苦農民家庭。13歲時曾因機智地幫助區委書記躲過侵華日軍大追捕,被當地群眾稱為「抗日小英雄」。
  • 抗戰時期,八路軍和新四軍的軍服顏色,為何做不到統一?
    在一些比較正統的影視劇中,八路軍和新四軍也都穿著灰色軍服。其實,八路軍和新四軍的軍服顏色,分為好幾種,各個根據地的軍服顏色,存在很大的差異。那麼,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首先,我們需要聊聊紅軍的軍服顏色,因為這與後來的八路軍、新四軍有連續性。1927年,紅軍建立以後,在全國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根據地,例如江西根據地。川北根據地等等。
  • 新四軍軍部首批女機要員毛維青逝世,曾親歷皖南事變激戰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新四軍研究會以及毛維青同志親友處獲悉,中國共產黨黨員,新四軍老戰士、雲嶺新四軍軍部首批女機要員、杭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離休幹部毛維青同志(地專級),因病醫治無效,於2021年1月3日16時15分在浙江杭州逝世,享年9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