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慢慢來,龍應臺:人生三書之一

2020-12-22 高山流水心自如

優美絕倫文字,簡練生動語言,

細膩入微關懷,傾情奉獻愛心。

一本以母親的視角記錄孩子成長的故事,記錄孩子成長瞬間,成長過程的幾個階段,對事物認知,成長轉折點的過程,字裡行間皆流露出歲月幸福靜好的溫存。故事生動,優美,細膩;滿滿的溫情揉進孩子成長的足跡,感動於這份溫暖的母愛。

書中極盡瑣碎的一樁樁小事,一幕幕片段,都傳達出了一位母親的諄諄教導和殷切期盼,以及那其中飽含的脈脈溫情。作品的字裡行間,無不透露出她作為母親對孩子的精心呵護,萬千寵愛,柔情蜜意,盡職盡責,娓娓道來,中西方教育的差異,對孩子的寬容與尊重,體會到了作為媽媽的不易。

當早晨的太陽慢慢升起,那陽光多麼和煦溫暖,讓冬天的你我感謝每一天那最燦爛的邀約,所以我們踮起腳尖,在陽光的陪伴下,續寫一日中關於責任的輝煌;當生命的氣息漸漸臨近,那感覺多麼奇妙幸福,讓平淡的生活籠罩在新世界的朦朧中,所以我們相擁抱相牽手。

在《初識》的驚奇與責任下,追逐著我們之間那平淡的成長。文中說「一路上,兩個人都很忙碌。是這樣的,媽媽必須做導遊,給安安介紹這個世界,安安是新來的。

而媽媽漏掉的東西,安安得指出來,提醒她。」樸實的話語卻帶著最深情的告白,媽媽必須做導遊,給安安介紹這個世界,陪伴著介紹,成長的點滴,那最長情的告白在體現感動讀者。

孩子,你慢慢來,經歷了你的牙牙學語到踽踽獨行,《終於嫁給了王子》讓讀者心驚肉跳,那曾經最愛的童話故事原來這般黑暗,不勞而獲的觀念在那時就開始迷惑了我們的價值觀,而血腥可怕的暴力在童話中這般直白。

讓像海綿一樣的寶寶們無法自拔,而看到安安被影響,想要嫁給王子,驚覺發現,這種童話的渲染多麼可怕,所以,真的感謝龍應臺的那細膩的發現。

在《觸電的小牛》中發現愛越大,責任越大,「原野上有一群乳牛,成天悠閒自在地吃草,好像整片天空、整片草原都屬於它們,一直到有一天,一隻小牛想闖得更遠,碰到了一條細得幾乎看不見的線——那是界線,線上充了電,小牛觸了電,嚇了一跳,停下腳來——原來這世界上有去不得的地方,做不得的事情。」

每一個人生都是有且僅有的一次旅行。作為母親,總是希望自己能保駕護航到他們足夠獨立強大時,才捨得放手,總希望能儘可能多地給予他們認知上的幫助,令他們成為未來人生中的一個強者。

於是我們各種費心,各種堅韌,甚至有時急功近利,過度焦慮。他們的每一個細微的進步,都令我們如挖到金沙般喜悅,完全不顧旁人各種異樣的眼光,小心翼翼珍藏起來,期待能攢成一座大大的金字塔。

我們變得比童年更愛學習,學習育兒經驗教訓、學習各種生活科學常識、學習用更多耐心去靜待他們的綻放。這就是每一個優秀母親的偉大之處!

「即使我們在過去的歲月裡常常有溝通的困難,我想告訴她:不要忘記這些過去的記憶,因為這些記憶,會跟著我們的人生,一生一世,只不過,它們不再像我們兒時那麼的明顯。你可以說:「孩子你慢慢來」,可是有時候,快快地「放手」或許也是必要的。

我知道,這很難,難極了,但是如果你記得我們兒時的甜蜜時光,如果你知道你在我們心中永遠的位置,或許,它就會容易一點點。」

「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著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孩子你慢慢來》」

孩子,你來到這世界上,你要慢慢認知世界,你要慢慢地走。所有愛你的人,都會耐心等你長大!

幾度感動落淚,看到結尾處安安向媽媽說那幾句話更是碰觸到了一顆老母親的心。總會有個天使因你而來 ,並讓你明白生命全部的意義!有沒有想過,你要孩子是為了什麼?傳宗接代?養兒防老?

而我是為了參與一個生命的成長,他(她)給我們帶來了快樂,帶來了溫暖,帶來生活的氣息,帶給我們努力進取,奮發向上的精神狀態!

相關焦點

  • 來看龍應臺是如何慢慢等孩子長大的,人生三書之《孩子你慢慢來》
    長長的路 慢慢地走。你可以說:「孩子你慢慢來」,可是有的時候,快快地「放手」或許也是必要的。我知道,這很難,難極了,但是如果你記得我們兒時的甜蜜時光……——華安《孩子你慢慢來》是臺灣作家龍應臺所作,34歲的龍應臺初為人母,自稱從此開始上「人生課」,《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和《目送》,是這堂「人生課」中的三本作業。
  • 龍應臺《孩子你慢慢來》:人生是場馬拉松,你不必贏在起跑線上
    導語《孩子你慢慢來》是由龍應臺所著,她以一個母親的視角,寫出了生命體驗性質的生活散文,這本書也是她的「人生三書」之一。該書雖從母親角度所寫,但它不是傳統母愛的歌頌,而是對生命的實景寫生。身為母親的她,在與孩子溝通和教育中,存在著未知與探索;作為母親的龍應臺和作為一個獨立人的龍應臺,有著豐富激烈的內心衝突,這些都與當代父母存在著極大共鳴。父母與子女關係、子女教育問題、父母自身價值等等,這些問題可能在每個家庭都被激烈討論過,也深深困擾著每位父母。今天,就讓我們在《孩子你慢慢來》一書中,試著尋找答案。
  • 《孩子,你慢慢來》龍應臺是一個作家,更是一位母親
    ——龍應臺龍應臺人生三部曲,《孩子,你慢慢來》記錄老大安德烈的兒時,《親愛的安德烈》講述了老大安德烈的青春叛逆期,《目送》寫的是龍應臺遲暮的媽媽。三部小書,一整部人生。而我閱讀的順序,是倒著看的。雖然那裡雜亂無章,永遠都找不到想要借閱的書看。看到卡車送來一層一層的新書,能借到的仍舊是早已面目無存、紙頁泛黃的書籍。然而我總愛在無事時,情緒低落時,去裡面逛逛。看著一架一架的書,滿滿的舊書味,想躺在厚厚的書籍上,心裡靜靜的,有一種無法言語的寧靜和滿足之感。於是,在那個陰雲沉悶的下午,我偶然與《孩子,你慢慢來》相遇在書架的角落裡。
  • 《孩子你慢慢來》:長長的路,慢慢地走
    你是否曾經錯過?《孩子你慢慢來》記錄了安德烈還有弟弟的童年趣事,那些充滿了童真的話語,那些出乎意料的回答,都給人留下了無盡的思考空間。它不是對傳統母職的歌頌,而是對生命的實景寫生。作者龍應臺女士,中國臺灣女作家,畢業於堪薩斯州立大學。
  • 龍應臺:孩子你慢慢來!值得新手媽媽學習!
    看了龍應臺《孩子你慢慢來》,感觸很深,有很多值得我們新手媽媽學習的地方。以一種日記的形式記錄關於孩子的日常,無論事情大小。對於我這個普通的媽媽來說早在孩子出生前就想過要做的事,我想對於作家媽媽來說更是不會放過這個關於「小人」的任何素材,寫成一本書編輯成冊是件多麼有意義的事情呢!關於更大點的孩子體會還不是那麼深,至少關於一兩歲的小孩的一些事情還是特別有感觸的,讀到有些地方在想,這不就是自己帶孩子的日常嗎?
  • 龍應臺《目送》‖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
    「你有感性的一面嗎?」面對自以為是者的詰問,龍應臺曾以一篇《自白》來回應,結尾處說:是的!我是個女的!我很遺憾。當然,作為她真正讀者的人,自然可以見到她身為女人感性的一面。自她34歲第一次做母親後,《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目送》相繼出版,被稱為「人生三書」,是龍應臺「人生課」中的三本「作業」。
  • 點燃野火的女人|龍應臺|龍槐生|雜文|大陸
    那本備受爭議的書,是她的代表作之一,書名叫《大江大海1949》。同時,她也是一位慈祥的母親,給兒子前後寫了幾十萬字的信。這些書信,多年以後也收入了她的文集中,廣為傳頌。她,就是龍應臺。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1952年,龍應臺出生於臺灣高雄大寮鄉眷村。
  • 孩子提出「讀書無用論」,龍應臺的方法很管用
    面對孩子的「讀書無用論」,家長不妨學習龍應臺的方法龍應臺曾經對孩子說過,並不是要求孩子讀書有用功,也不是希望孩子成為別人攀比的對象,讀書可以讓一個人有足夠的競爭力,沒有讀過書的孩子,在社會始終會顯得低人一等,他們的素養會被別人貶低得不可翻身,儘管有同等的技能,社會也會優先選擇讀過書的人。
  • 龍應臺《目送》:21世紀的《背影》,感人至深的「生死筆記」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目送》可能是年紀大了,現在對於親情更加渴望也更加需要了,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種感受。
  • 龍應臺:引導孩子向善,鋪就溫暖的人生底色,是最好的目送
    目送最近在讀龍應臺的「人生三書」,十分喜歡。那些細碎的小小往事,用輕緩的調子和平靜的語言講述出來,讓人覺得親切又細緻。鈴聲一響,頓時人影錯雜,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麼多穿梭紛亂的人群裡,我無比清楚地看著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個嬰兒同時哭聲大作時,你仍舊能夠準確聽出自己那一個的位置。
  • 嫌孩子在家裡太調皮,或許你該看看這些能改善親子關係的書
    如果你覺得和孩子越來越難溝通,或者已經發覺自己正在用語言和情緒傷害孩子,那不妨看看這些書,學習與孩子溝通的技巧,調整狀態享受當下。《孩子把你的手給我》(美)吉諾特/著 大多數父母沒有意識到語言的破壞力量。
  • 優秀父母如何教育孩子?龍應臺:孩子,努力讀書,並非一比高下
    託班老師被毆打,「小霸王」母親的教養方式,你怎麼看在一個託班內,發生了一起女老師被打的事件,發動者是託班小孩的家長,而且是好幾個人過來的。因為這同樣也是一種教養方式,這世界不可能誰都是優秀的,可是至少成成目前的狀況,會有些讓人擔憂,或許你也是這麼認為的。
  • 龍應臺,你真的有文化嗎?
    這篇毫無創意,其實就是模仿朱自清《父親》而已例:人生由淡淡的悲傷和淡淡的幸福組成,在小小的期待、偶爾的興奮和沉默的失望中度過每一天,然後帶著一種想說卻又說不出來的『懂』,做最後的轉身離開。其實龍應臺讀的大學很好,而且學歷很高。當然臺灣的教學質量不敢恭維,從龍應臺和蔡英文這些人身上可以看出。蔡英文連英文、漢字都寫錯,不知道學歷怎麼來的。而這個龍應臺呢,頂著文人的名號橫行天下,竟然文化程度很差。一個文學上的博士對於自己祖國竟然沒有熱愛之心,這是人類起碼素質的欠缺。
  • 當孩子問「為什麼要讀書」?不妨引用龍應臺《目送》中的這段話
    可以說現在教育對於一個人的發展來說是很重要的,是能夠去影響一個人的未來走向,能夠去讓一個人有更好的發展,古話有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兩句話從古至今就做出了一個真理接受教育以及能過去讀書的孩子,將會擁有一個很好的人生。
  • (龍應臺)
    不是第一次看龍應臺的《目送》,卻是第一次從書中品出人生的味道。初讀不知書中意,讀懂似是斷腸人。一個人的孤單可能會寂寞,兩個人的同居就一定不寂寞嗎?一個人的生活可能會孤單,兩個人在一起的生活就一定是成雙成對嗎?
  • 龍應臺《目送》:我想親情於我而言,更多的是一份責任而不是溫情
    ——龍應臺 《目送》第一次讀龍應臺先生的《目送》是在16年離職那會,同事送的書。書封面看上去就很舒服,是那種我會喜歡的風格。翻開扉頁,第一篇便是《目送》。說起來有點不好意思,我好像是那種天生帶些涼薄的人。親情於我而言,更多的是一種責任而不是溫情。
  • 龍應臺與父母兒女的故事,有心痛,也有欣慰
    最近,重溫了龍應臺的《天長地久》一書。龍應臺是一支獨立的筆一一可以燒灼如野火,狂放如江海,也可以溫潤如目送。二O一七年八月,辭去社會任職與相關事務,移居屏東潮州鎮,照顧母親,開始鄉居寫作,創作了《天長地久》一書。
  • 【花開疫散 書聲朗朗】④願你慢慢長大
    【花開疫散 書聲朗朗】④願你慢慢長大 2020-04-21 16: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