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在飯店吃飯不算帳,吃完放下銀子就走,為何店小二不去攔著?

2020-11-21 騰訊網

在一些古代小說或者是古裝電視劇中,我們會發現這樣的橋段,那就是很多人在離開酒館之後扔下一些銀子就走了,他們也不著急讓店家找錢,並且店小二也不會去清點客人到底給了多少錢,很多人對此非常好奇,吃完飯就走,萬一客人給的錢不夠呢?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貨幣的國家之一,最早可以追溯到夏朝(約前2070~前1600年),那時候是萌芽階段,起源於殷商,發展於東周,到「千古一帝」秦始皇完成大一統,統一貨幣。從最早的貝幣、貝蚌、銅貝到秦朝的「半兩錢」、漢朝的「五銖」,再到我們非常熟悉的「通寶」、「元寶」,最後是今天的紙幣、硬幣,我們中國貨幣經歷了4000多年的漫長歷史,創造世界70多項記錄。

其實,銀子在古代價值很高,一般時候,普通人吃飯用些銅板就夠了,除非買特別貴重的東西,才會用到碎銀子。當真正使用碎銀子的時候,也不會像電視劇中演的那樣,放嘴裡咬一下或者用手掂量掂量就算了。如果是真正能用到碎銀子的店鋪或者酒樓,他們都會有專門的戥(deng)子,類似於小型的秤,專門用來秤碎銀子。

其實,說起這碎銀子,自然就要說到白銀了,白銀在漢代的時候就有了,只不過那個時期還沒有普遍使用,大多使用的都還是銅幣,在元代進入中原後,才逐漸的開始普遍使用白銀,而店小二收到客人結帳的碎銀,卻不核對帳單的原因呢,就是古代的一些消費場所,有一個用來計量碎銀重量的「戥子」。

如果想要吃一頓好的,犒勞自己的話,很多人出門經常攜帶的是碎銀子。一頓好的飯菜上百個銅板就可以搞定了,要是拿著小元寶來付款的話,還需要店家給自己找上千個銅板,這樣拿著也是不方便的。拿著碎銀子來吃飯,這不僅對自己來說攜帶著很方便,對店家來說也是很省事的。

古代銀子也是相當值錢的。明朝一兩百銀=200元人民幣=1000文錢=1吊(貫),而1錢=0.2元。例如在清朝一兩銀子足可以買150斤高檔大米。宋朝一兩銀子買200多斤大米。《紅樓夢》裡的劉姥姥說:「二十兩銀子夠莊稼人用一年的了」 ,明代一兩半銀子夠一個老百姓用一年了。

看到這個的時候,是不是就知道了當時他們為什麼不阻攔了,更不當面查清了,因為支付的這些銀子,是值得這樣一頓飯錢的,是不是覺得古代人是很有錢的啊!古人吃飯放下銀子就走,為何小二從不阻攔,更不當面查清

相關焦點

  • 為何古人吃完飯放下銀子就走,從不問多少錢,店小二也不數銀子?
    我國是一個貴金屬比較貧乏的國度,大多數時間裡使用的都是銅錢甚至鐵錢,很少有人能夠拿著銀子或者金子這樣的貴金屬出去買東西或者吃飯。而且很多時期政府是禁止使用貴金屬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的。 此外,銀子或者金子這樣的貴金屬價值極大,也不適合作為平時消費的貨幣。
  • 為啥古代大俠吃完飯後,丟下錢包扭頭就走,店小二也不仔細數數?
    武松剛剛打完老虎回來,前往一個小店裡面吃飯,然後坐下要了一個醬豬蹄兒,要了兩饅頭,吃完飯之後飯店小二告訴他:一共花費322錢,然後武松從自己的兜裡面掏了一大堆的散碎銀量,掏完一堆又掏一堆。好長時間之後終於把這些錢湊齊了,然後店小二說:不行不行,我得數一數,看看這個錢夠不夠。店小二數完之後說:不好意思,還差1錢。
  • 為何古人吃完飯放下銀子就走,從不問多少錢,店小二也從不數銀子?
    關於武俠小說,印象最深的莫過於那些故事當中的大俠在一餐酒足飯飽之後,隨手拋在桌上一把銀子,而後瀟灑提劍轉身便走,留下一句「不用找了!」店小二匆匆上前看也不看便將銀子一把揣入懷中高聲道,「客官慢走。」
  • 為什麼古人吃完飯不問多少錢,放下銀子就走,店小二卻不阻攔?
    我是雜談胡侃,不繞圈子,直接說答案,大俠吃完飯直接在飯桌上放下一錠銀子就走,是一種藝術加工形式,是為了從側面體現大俠豪氣幹雲、放蕩不羈、胸襟寬廣的非凡品質,但在古代社會中基本不可能發生,一兩銀子,當做一個人一個月的口糧都綽綽有餘,再加上民間錢銀造假行為,直接以白銀交易,過程十分繁瑣,店小二直接放走大俠,萬一出了差錯
  • 淺議「古人吃完飯放下銀子就走,而不問多少錢,」是真還是非真?
    可是無論在小說,還是影視劇中,也無論在哪部影視劇中,都會有這樣一個情節,那些大俠在吃完飯時,有的拿起寶刀,有的提起寶劍,還有的很酷,轉身就走,然後冷冰冰地講,銀子在桌子上,或者乾脆也不講,直接扔在桌子上就走,若店小二看到這種情況,也不數數銀子到底是多少,直接往懷裡一揣,朝外面職業性的喊了幾句客觀或者大爺慢走,有的還講句下次再來.
  • 古人吃完飯,為何從不問飯錢,扔下銀子就走?如果不夠怎麼辦?
    但每一個朝代的物價都不一樣,貨幣的面額也和現在不同面額的人民幣有很大差別。就拿《紅樓夢》來舉例,劉姥姥曾說20兩銀子夠莊稼人一家過一年了。《紅樓夢》的成書年代在清朝,二十兩在清朝屬於什麼概念呢,大家可以想一想一家人用一年的錢,放在現在來說即便是農民家庭也不少了。公元1640年順治年間,一兩銀子大概可以折算成1000文。
  • 一錠銀子是多少錢?一句「小二不用找了」,多給了多少小費
    不像我們今天這樣的用的是僅僅只能代表價值的紙幣。所以經常在電視裡面會看到這樣的一個場景,一位大俠或者有錢人,在客棧裡面或者街頭上吃完東西,隨手就丟下了一錠銀子,說了一句「小二不用找了」很多人會覺得古時候的人怎麼會這麼有錢,這樣大一塊銀子放到現在都能吃好幾頓大餐,怎麼,古時候的人都不用找零錢的嗎?
  • 影視劇中,大俠吃完飯就丟下銀子的情景,歷史上真實存在嗎
    大俠去飯館買酒吃菜,完事兒後會丟下一錠銀子,揚長而去。 那麼,古人吃完飯,是否真如影視劇那樣,不問多少錢,直接放下銀子揚長而去?店小二或老闆也不數數,客人給了多少? 其實並非這樣,影視作品只是人為誇大,屬於特定修辭和寫作方法。在真實歷史上,某些朝代,人們所使用的主要貨幣應該是銅錢,銀兩隻適用於大宗物品交易。
  • 古代那麼多銀子,消失後都去哪了?考古專家說出真相
    我們經常會從關於歷史中的影視劇裡面看到一個場景,這個場景就是古時候的人在飯店吃完飯後,就放下一塊銀子來作為酒菜錢。從這上面我們知道了在古代的時候,我們用來買東西作為支付的物品是銀子。可是我們在劇中看到富貴的人家動不動就是一整箱銀子,那麼多的銀子現在卻基本上很少能見到,這到底是因為什麼緣故呢?
  • 古人吃飯放一錠銀子就走,為何老闆不追出來,也不多說其他的呢?
    在看電視的時候,尤其是在看古裝劇的時候,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客人在飯館裡吃完菜了之後,會將一些碎銀放在桌子上就立馬離開了,而這個時候店主人不但不阻止,反而很開心地送客人離去,壓根不看錢給得夠不夠,那麼這是因為什麼呢?
  • 去飯店吃飯,為何餐前送瓜子?服務員道出3點原因,滿滿的套路
    去飯店吃飯,為何餐前送瓜子?服務員道出3點原因,滿滿的套路。大家好,我是蕾寶的煙味生活,希望大家在12月注重飲食,防寒保暖,謝謝!前幾天,朋友生日,一群人特地聚在一起為壽星慶祝生日,於是去了家附近一家非常受歡迎的餐廳吃飯,一群人剛一落座,服務員就迅速地送上了一盤瓜子。一群人點完菜,便很自然地邊聊天邊嗑起了瓜子。不一會兒,某個朋友就說口渴了,要不要點些喝的,飲料、花茶還是酒?
  • 古人大俠吃完飯,為何從不問飯錢,扔下銀子就走?如果不夠怎麼辦?
    但每一個朝代的物價都不一樣,貨幣的面額也和現在不同面額的人民幣有很大差別。 就拿《紅樓夢》來舉例,劉姥姥曾說20兩銀子夠莊稼人一家過一年了。《紅樓夢》的成書年代在清朝,二十兩在清朝屬於什麼概念呢,大家可以想一想一家人用一年的錢,放在現在來說即便是農民家庭也不少了。公元1640年順治年間,一兩銀子大概可以折算成1000文。
  • 古代銀子長啥樣?和古裝劇裡完全不同,全是牙印,掉地上都不認識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古代人最重視的東西就是糧食,不過到了後面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生產分工的發展後面逐漸產生了貴金屬貨幣。甚至古人還在經濟國家的過程當中總結出來了礦石的開採經驗,《管子》當中記載了古人開採金礦、銅礦的一般規律:
  • 秦漢時吃飯居然不付銀子?來聽上博講壇挖掘西漢貨幣的趣味故事吧
    說起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自然也繞不開「孔方兄」。昨晚,由上海博物館與新民晚報社共同推出的公益性文博知識普及講座年末最後一期「上博講壇」《談談西漢貨幣的發展》,由上博研究館員周祥擔任主講。他沿著時間線以西漢為起點,挖掘出中國古錢幣的歷史文化價值背後不為人知的趣味故事。
  • 古代銀子真實面貌:「渾身」牙印,黑不溜秋,掉地上都認不出來
    相信很多朋友都看過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王剛老師飾演的貪官和珅的形象十分深入人心,他每當在酒樓吃完飯之後,都會擺出一副笑眯眯的表情,然後闊氣地甩給店小二一枚白花花的銀錠,其土豪的本質暴露無遺。不過,雖然和大人扔銀子的動作毫不拖泥帶水,但是我們這些電視機前的觀眾卻在暗暗思考:白花花的銀子真招人稀罕,要是我的該有多好。
  • 一出場,魯提轄就做了三件不光彩的事,讓讀者以為是惡霸來了
    魯達要求李忠和他們一起吃飯,李忠讓兩人先去,自己把賣的膏藥錢討回來再找他們,魯達大怒,表示不耐煩等李忠,並且大罵給李忠捧場的這些人。李忠雖然不爽,但是不敢聲張,只好說魯達是個性急的人。魯達確實有些性急,他是提轄官,不知道李忠這個賣膏藥的江湖商人的辛苦,還罵散了人家的客戶。不讓人家李忠討回錢,關鍵後來還張口向李忠借錢,李忠借給二兩銀子,他還嫌少,說李忠不爽快。
  • 義烏這家飯店火了!只要說出「神秘口令」,免費吃飯
    撒勇的店位於原賓王市場附近,「免費吃飯」的牌子掛在店面中間的一根柱子上。店面大概有75㎡,裡面擺著幾張4人桌和2人桌。中午11:20,店內客人不多,偶爾有幾個外賣小哥匆匆進出。六七月份的一天中午,一名50多歲的男子走進店裡,穿著一身保安服,看上去不像乞丐,他怯生生地問:「老闆,能否給點吃的?」撒勇爽快地答應了,做了一碗黃燜雞煲飯,男子大口大口地吃起來。等男子用完餐,撒勇走過去和他聊天,得知他是寧波人,來義烏兩個月,一直沒有找到工作,身上的錢用完了。
  • 去吃飯,店沒了!去理髮,招牌都拆了!這可咋整?
    去理髮,店居然沒了?去吃飯,招牌已經不見了!這可咋辦?最近實在太鬱悶了,前些天看情況穩定飯店恢復堂食也有一段時間了,有一天朋友過來,到了中午孩子鬧騰沒做成飯,就想著請他出去吃個飯,正好今年元旦節的時候在不遠飯店辦了一張儲值卡,因為疫情已經有小半年沒用了,想著這種情況趕緊把裡面的金額消費完,沒想到到地方一看,媽呀店沒了,大門緊閉貼著門市出租,這可咋整
  • 男子去飯店訂桌 一分錢沒花反騙走2500元
    男子去飯店訂桌 一分錢沒花反騙走2500元看看他如何空手套白狼 以後咱得多個心眼  一名男子以訂桌給老人過壽為由,不但一分錢沒交給飯店,反而空手從服務員手裡套走2500元,隨後消失不見。店主和服務員直呼現在騙子都主動出擊上門行騙了,防不勝防。
  • 熊孩子飯店慶生蛋糕滿牆糊,老闆怒斥:這種人給多少錢都不接待!
    現如今生活水平日日都在提高,大家在過生日的時候,為了紀念自己這個特殊的日子,親朋好友都會歡聚一堂,相約在飯店裡要上一大桌子菜,其樂融融地為壽星慶祝。一般來說,作為接待的酒店方,迎來生意應該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但是,商丘的這家飯店老闆在客人走後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我們一起來看看發生了什麼。近日,據網友爆料,商丘一飯店迎來了一群十五六歲的小客人,這群孩子進店後要了一個包間,說是要給朋友過生日。可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等著群小孩子吃完飯離開包間後,進去打掃衛生的服務員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