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道、臣道、孝道、師道《周易》中的經國濟世之道

2021-01-13 昊元142857

本書成書於2019年,源於本人的培訓教材,系20餘年研《易》心得之一部分,尚未出版,今將於百家號逐章發表,以期有利於社會,有利於有緣之讀者。

前言

《周易》所述乃天地大道,包羅萬象,廣大悉備,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她是中華文化的發源地,是中華龍文化的究竟起源。

中華民族幾千年來一直尊崇的君道、臣道、孝道、師道,就來自於《周易》上經前四卦,乾卦、坤卦、屯卦、蒙卦。乾講君道,弄通了乾卦,就會知曉中華龍文化的思想內涵,中國龍究竟代表了怎樣的一種精神,從而知曉作為叱吒風雲的政治、商業領袖,內,應該具備什麼樣的道德品質,外,會表現出什麼樣的行為方式;坤講臣道,懂了坤卦,就懂了作為肱骨之臣、賢妻良母、優秀的職業經理人,為人謀為,佐君輔相,成人成己、善始善終之道是什麼;屯卦孝道,孝的行為,貌似付出, 實際有著巨大的收益,中華文化的德育教育始於「孝道」,她是立人之本,是個人最終能夠有所成就的必要條件,正所謂「建德若偷」,無私就是最大的自私,用之於國,民為官本,孝道就是中華文化「孝治天下」思想的發源所在;蒙卦師道,父母給予我們生命,老師給的是慧命,師孝同源,孝為師本,本立而道生,師由孝起,蒙卦以德為先,此本即立,依此而生道,逐步展開一系列的教育規則,選材,育才,從「一」深入,一通而百通,從而造就出如曾國藩,範仲淹一樣的千古名才,造福國家,造福世界。

本書採用依經解經的方法,綜合參用「儒、釋、道」來解讀《周易》,因為儒、釋、道和《周易》其實都是在講宇宙天地的運行大道,不過是講述的角度不同而已,就象描述一部手機,有的人先從正面開始寫,有的人則喜歡從側面開始,也有的願意先從後面描述,不管先從哪裡寫,其實都是在介紹這部手機,當我們全部看完,真的讀通以後就會恍然大悟,原來手機就是那部手機,儒、釋、道和《易》講的都是同一件事情,就是宇宙大道,真理實像,真理只能有一個而且從不改變,儒、釋、道和《易》講的就是這一個真理,不過介紹的角度不同而已。

依經而解經,可以前後印證,清晰明了,一通而百通。

中華文化講的是天人合一,依天道而行人事,本書講詳細闡釋「天人合一」的思想來源,揭示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宇宙觀、世界觀和人生觀,將一直以來被認為玄之又玄的《周易》簡單明了地呈現給讀者,關鍵是要學以致用,明卦中之道用道中之術,術者道之表,道者術之元,讓讀者明白,不可以耍術離道故弄玄虛,如果這樣將害己害人。

《周易》大道, 「窮、變、通、久」,中國人從來沒有「末日」的觀念,即使當年羸弱不堪飽受欺凌之時也能夠隱忍圖變健行不息,這是中華民族的智慧,中華文化千萬年來的的薰習,已經把這種智慧已經深深地銘刻在中華民族每一個個體的心上,一旦睡獅漸醒,全世界將為之震撼。

本書旨在闡明大道,正人之心,使人先誠其意,後修其身,以至於齊家、治國、平定天下,先內聖而後外王,達到人生的至高境界。

讀者如能深悟「君、臣、孝、師」四道之精髓並依之順行,尊時守位、知常達變、崇德向善,就一定會深愛中華,成為真正有思想、有文化的優秀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管理者,並以點及面帶動整個社會向前發展,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本書共分5章:一周易基礎,二君道,三臣道,四孝道,五師道。

明天開始我們將從第一章周易基礎開始分享

相關焦點

  • 君道、臣道、孝道、師道,第一章之八卦起源
    將相,國家的管理者,乃國之大本,其言其行代表的是國家大政方針,影響的是萬億國民之生計,不可失道,失道則寡助,所謂水能載舟亦可覆舟。道,皆隱於《易》中,虞世南有感而發。「道」就是規則、運行規律,《周易》先從天和地運行的規則展開,首卦乾,講的就是天的運行規則所謂天則也就是天道,君道;次卦坤,講的是地的運行規則,地之道,孕育之道,為臣之道;那麼第三卦屯講的就是乾施坤受天地絪縕萬物滋生天下萬物初生之時的那個狀態,那個運行規則,遵循這個規則就能長大長成,否則一定是一事無成甚至半路夭折,然後蒙卦,教育的原則,一路延伸下去世間百態、運行規律盡在其中。
  • 第一章之八卦類象及其基本思想(君道、臣道、孝道、師道)
    君道、臣道、孝道、師道第一章周易基礎三、八卦類像道生一,無極生太極;一生二,太極生兩儀,有天有地;二生三,天地運行而生四象,脫離了極陰極陽的狀態,環境改善,四季分明,生機漸顯;三生萬物,天旋地轉,八卦形成,由陰和陽按照不同的方式組合而成的八種不同性質的場能就出現了,繼而八卦相蕩,氤氳變化,天下百態應運而生。
  • 《鹹》為什麼能排《周易》下經第一卦?原來《周易》是部丹法!
    僅以《鹹》卦為例,為什麼它能夠排在下經的第一位?作者又為什麼把它命名為「鹹」呢?不妨細細讀來。一、夫婦之道,人倫之始《周易》的作者把全書分成上下篇,大有深意。因為它模仿的是《老子》分為「道經」和「德經」兩篇的做法。(《周易》的作者和成書年代討論,詳見本號系列文章)上經以乾卦開頭,代表的是作者對天道(天行)的尊崇。下經以《鹹》卦開頭,表示的是作者對人道的理解。
  • 《周易》:群經之首 大道之源(二)
    從宇宙的構成講,《周易》真可謂大道至簡,認為宇宙萬物都可以歸為陰性物質和陽性物質;從宇宙的演變上講,《周易》則認為宇宙萬物都是在陰陽兩性相因互動中生成和發展的。《周易》的宇宙觀主要體現為整體觀和變化觀。
  • 「好書推薦」《周易》:群經之首 大道之源
    《周易》:群經之首 大道之源好書推薦★★★★★在中國五千年悠久的歷史上,流傳千古的經書可謂汗牛充棟,燦爛奪目,經久不衰。以經書為依託而形成的儒、釋、道、法、諸子百家等各大思想流派在中國歷史這個大花園中可謂萬紫千紅、春光滿園、各有千秋。而其中最矚目、最古老、最根深葉茂的,非《周易》莫屬。《周易》是中華萬千經書的群經之首,是中國諸思想派別的活水源頭,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脈之根。
  • 題解「皇極經世」:《周易》裡的大中之道
    易學大師邵雍的作品,收錄在他的《皇極經世》一書中。顧名思義,這部書中所記載的,是他一生「經世」之學的總結。這問學問,邵雍稱之為「皇極」。這個皇極,就是「中」。二、「中孚」之道我們說過,《周易》中也有五行。
  • 《周易》群經之首,大道之源,中華文化的總源頭
    《易經》,即通常所講的《周易》,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可以說是中華民族最為深邃的經典。《周易》的由來:相傳,上古之時, 黃河中浮出龍馬, 背負「河圖」,伏羲據此開出先天八卦圖,那時還沒有文字,可以說是無字天書。
  • 中國的入世與出世:先跟《周易》學生存,後跟《道德經》學生活
    中國人對於這兩種道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先跟《周易》學生存,後跟《道德經》學生活。為什麼說要跟《易經》學生存?西漢帛書《易經》《周易》是一部彌綸天地之道的奇書,很多人以為易經主要是起卦佔卜,恰恰想法,佔卜只是易經學一個學術末梢的分支,而易經最偉大的地方,在於他對生存、生命的感悟。
  • 《周易》30個成語,30種為人處世之道
    在中國文化史上,《周易》被尊為「群經之首」「六藝之源」。幾千年來,大到治國安邦,小到家務瑣事,人們都習慣於到《周易》中去尋找答案。在漢語中,有200餘條成語源出《周易》。這些成語蘊涵著極其豐富的精神內涵,也為人們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為人處世策略。今日與大家分享《周易》裡的30個成語,我們一起領略古老的處世智慧。
  • 《周易》:八卦之乾卦
    今天我們分享《周易》中的六十四卦第一卦:乾卦八卦被道家用作標識,包括,三清觀裡的三位尊者也有說法,玉清元始天尊的原形是開天闢地的盤古。當然,也有一說伏羲即是盤古氏,排名第二的是上清靈寶天尊;另外一位是太清道德天尊,也就是我們熟悉的太上老君,他的原形就是老子,有傳世名作《道德經》。
  • 道經道書之太平經
    現在道藏中的《太平經》共為六十七卷;但其中還包括了《太平 經鈔》十卷,所以實存的《太平青領書》殘本只有五十七卷。《太平經》的基本內容,前面《襄楷傳》襄楷疏中說,是「專 以奉天地,順五行為本,亦有興國廣嗣之術。」範曄說,是「以 陰陽五行為家,而多巫覡雜語。」《神仙傳》說,是「專論陰陽、 否泰、災眚之事,有天道,有地道,有人道,雲治國者用之,可 以長生,此其旨也。」
  • 中國道教的形成和發展有意義的書:《太平經》和《周易參同契》
    道教的興起(二)陳壽在《三國志·劉焉傳》中稱:「益州牧劉焉以魯為督義司馬,與別部司馬張修將兵擊漢巾太守蘇固。魯遂襲修殺之,奪其眾。」「確據漢中,以鬼道民,自載,五鬥米道系張修在漢中創建,而後張魯襲殺張修,取教權。以上兩說均師君「根據以上幾條有所本,並志於此據《典略》,張修的五鬥米道,除叩頭思過、符水治病與太平道相同外,又加施靜室,使病者處其中恩過。
  • 郭世文:中國道教協會第十屆玄門講經「一子學道,則九祖生天」
    在《正統道藏》中,有四部專屬孝道類的道經,以四種不同的修持方法,來告誡世人如何「奉道孝親,知恩報本。」按《正統道藏》三洞、四輔、十二類的分類原則:「凡系元始天尊流演之道經」,均收入洞真部,由太玄部輔之;「凡系太上道祖流演之道經」,均收入洞神部,由太清部輔之。
  • 周易必修課之-基礎知識講解大全
    卦爻是一種象,而卦爻辭都是說明這些象所摹擬的規律,是公式;而象猶如代數中的符號、邏輯中的項。李鏡池重考據,認為周易只是卜筮之書,而孔子與周易的緣分很淺。胡樸安著《周易古史觀》與《周易人生觀》,前者是講歷史的,除乾坤既濟未濟外,每個卦都是一個歷史事件。
  • 安徽老師對學生進行跪拜式孝道教育,是孝道還是笑道
    走形式主義還洋洋自得12月17日,安徽省蚌埠市,一名小學老師對學生進行跪拜式孝道教育的視頻火上。這名老師對自己的創意非常自得:「我昨晚接到一家長的電話,說小孩在家很不聽話。老師的言論引發了網友的熱烈討論,大多數對這種所謂的跪拜式孝道教育嗤之以鼻。教學生感恩父母、感恩幫助過自己的人當然理所應該,但這些學生跪拜的並不是父母,而是一堵牆和老師,這完全就是一種形式。習慣和理念的養成需要長期的教育和積累,20秒鐘的跪拜能起到多少作用,這個必須打上問號。
  • 邵雍先天學與《周易》丹法小議
    丹經《周易參同契》之所以冠以「周易」之名,是因為《周易》本身也是一部丹經。《參同契》中的先天八卦納甲之法,就是來源於《周易》的卦序(參見本系列第一篇)。(《齊物論》)巧的是,我們在前文說過,莊子也是一個知易之人。《逍遙遊》中的鯤鵬寓言,正是出自《周易》中的《同人》與《比》二卦。更巧的是,我們還說過,《同人》的變卦《師》,同時也就是《比》的覆卦。
  • 《周易》中的「達文西密碼」:淺談共濟會與《周易》的關係
    《周髀算經》就記載:周公問:「竊聞乎大夫善容數也,請問古者包犧(伏羲)立周天曆度。夫天不可階而升,地不可得尺寸而度,請問數安從出?」商高答:「數之法出於圓方,圓出於方,方出於矩,矩出九九八十一,故折矩以為勾廣三,股修四,徑隅五。既方其外,半之一矩,環而共盤。
  • 中國奇書,3000年前誕生於監獄中,被譽為「群經之首」
    中國的本土文化就是儒、道文化,儒家的「五經」為《周易》、《尚書》、《詩經》、《禮記》和《春秋》,道家的「三玄」即《周易》、《老子》和《莊子》。由此可見,無論是道家還是儒家,皆尊奉《周易》。《周易》亦稱《易經》,可以說是中國文化最為核心的內容,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 周易內容簡要介紹
    伏羲八卦圖(先天八卦)《周易》即《易經》,《三易》之一,相傳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內容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 。《經》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說明(卦辭、爻辭),作為佔卜之用。《周易》沒有提出陰陽與太極等概念,講陰陽與太極的是被道家與陰陽家所影響的《易傳》。《傳》包含解釋卦辭和爻辭的七種文辭共十篇,統稱《十翼》,相傳為孔子所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