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起源於三皇五帝之首的伏羲,相傳在天水卦臺山始畫八卦,一畫開天。易經有言,陰陽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關於現代,八卦新聞的來歷,認為各種小道消息,其中大多源於男女間的恩怨情仇,好比陰陽衍生出八卦一般。
今天我們分享《周易》中的六十四卦第一卦:乾卦
古人通過八卦闡述宇宙間的規律,在陰陽的變化中,表達出哲學思想。其中,有一些武功秘籍名字也出自八卦,比如,太極八卦掌的威力在江湖中人人皆知。
八卦被道家用作標識,包括,三清觀裡的三位尊者也有說法,玉清元始天尊的原形是開天闢地的盤古。當然,也有一說伏羲即是盤古氏,排名第二的是上清靈寶天尊;另外一位是太清道德天尊,也就是我們熟悉的太上老君,他的原形就是老子,有傳世名作《道德經》。
其中,三清的來歷與意義也是出自《道德經》的三一學說,經文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另外,除了三清觀還有女媧觀,女媧除了造人還有鍊石補天之功,伏羲的妹妹。
下面我們就來分享一下第一卦:
乾卦第一乾卦乾上乾下乾:元,亨,利,貞。
初九:潛龍勿用。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上九:亢龍,有悔。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現代翻譯:
乾卦為64卦第一卦;
乾為卦名,象徵天。
因為,六十四卦圖像是由上下兩個八卦組成,8乘8得64卦,所以有乾上,乾下。
元,亨,利,貞為卦辭,表達的意思即是有著無窮生命力的你排除萬難,到達目的地,自然是大吉大利的。
初九為爻名,其中九表示陽爻。潛龍勿用為爻辭,意思是機會還未成熟時,龍應潛伏在水底,韜光養晦,不可冒進,輕舉妄動。廣存糧,緩稱王就是這個道理。
九二:龍出現在大地上,有利於會見德才兼備的人,或是尊貴的大人賢人。也就是說,當一個人有了一定的學識,但還沒有名氣,應該向他人推銷自己,找貴人引薦指引。
九三:君子整天努力不懈,時時刻刻警惕著,這樣即使遇到艱難困苦,也無兇險。這一爻給出啟示,即使光明正大,勤奮努力,但是依然要小心做事,考慮周全,時時警惕,這樣即使遇到危機,也可轉危為安。
九四:龍在深淵裡,或者躍動,或者靜觀,進退有據,不會有災難,這一爻辭給出的啟示是,君子到了躍躍欲試的階段,只要決策謹慎,就可以做到進退自如,進可攻,退可守。
九五:龍得到天時、地利,飛上天空,騰空而起,應該會見德才兼備的人,有地位的賢人。這一爻給我們的啟示是,機會已經成熟,可以幹一件大事,但只欠賢能之人,就像劉備在看到機遇之時,有關羽,張飛武將,更是三顧茅廬,拜見賢人。
上九:龍飛到一定的高度就達到極點了,若繼續向上飛,可能會招致災禍,到時後悔莫及。因為人們在取得豐功偉績之後,容易驕傲自滿,剛愎自用,企業老大不聽取下屬員工意見,古代皇帝更有開國之後對謀臣幹將棄用的先例,所以這時再去開拓進取容易產生失敗,導致後悔。
用久:群龍聚首在一起,不知道龍頭在哪,是好的吉兆。因為一個領導如果聚集了一幫賢人團隊,這些群龍可以各抒己見,有決策權,有行動權,而領導不獨攬大權,獨斷專行,聽取團隊能人幹將的意見,各自負責自己的領域,下面的人會更願意在這種環境下做事,哪個人都不願意被領導管的太嚴,盯得太緊,不然肯定不爽,也不敢表達真正的觀點,更難做出創新。因此群龍無首是吉卦,可以用來防止亢龍有悔。
我們對周易及乾卦閱讀可以發現,乾卦卦體以天為象,固然是比喻,六爻的爻辭取龍為象,也是比喻象徵的手法。
朱熹曾說:「《易》難看,不比他物,《易》說一個物,非真說一個物體,說龍,非真龍也」,這部假想寓意,貫穿於周易這本書中,也是它的一大特色哲學。
其中,易經中還有古代一些傳詞對卦辭及爻辭解釋,實際上是闡釋《周易》經文的專著,即《彖傳》上下、《象傳》上下、《文言》。其實跟我們今天翻譯與注釋的道理是一樣的,是用來闡述卦辭。
《象》傳中對於乾卦辭的解釋就是我們熟悉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在坤卦中有,「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包括,我們熟悉的蔣介石的名字及字號也是出自周易,豫卦第十六卦中,六二爻辭:「介於石,不終日,貞吉」。《彖》曰:「不終日,貞吉,以中正也。」其中《彖》即是對於爻辭解釋的傳。
這句翻譯過來的意思是,像在石頭縫中間那樣老老實實不動,不到一天就可以走上正軌,去佔卜將得到吉利的預兆。《彖》傳說,不到一天就走上正軌,去佔卜得到吉兆,那是因為能居中守正。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這麼多關於八卦與周易的知識,這是一本非常具有哲學與智慧的書籍,備受古今中外高度評價,歡迎討論交流,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