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即《易經》,是集中國眾多古聖先賢探索宇宙自然奧秘、從事社會實踐的智慧的文化巨著。《周易》作為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代中華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被譽為「大道之源」。《周易》內容極其豐富,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
從《周易》中,我們不只是可以學習古人的處世方式和智慧,了解中華優良傳統思想精華及美德,還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從中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個人的生活實踐中,鍛鍊個人的意志情操,培養良好的生活態度、人生態度和價值取向,來指導個人更好的處理遇到的順境或逆境,使個人的人生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雖然《周易》不能真正的為人算命,但可以根據其中的智慧為人們提供趨吉避兇或指導個人更好地從事社會實踐。
那麼首先就從學習《周易》及太極、八卦、陰陽等概念的含義開始,來了解古人的一些基本思想,逐步構建個人的思想價值觀念,完善個人知識體系,促進個人成長。
無極與太極
《易·繫辭上》:「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在道家哲學思想裡,認為宇宙最原始是混沌的狀態,即無極。所謂太極就是天地未開、混沌未分之前的狀態。關於「無極」與「太極」的關係,「無極」是無,「太極」是有,無中生有,方生萬物。但二者不是相互獨立的,「無極就是太極,太極就是無極」,他們是異名同體、辯證同一的,是同一,不是統一。無極與太極是一體的,有無相生,有是無中之有,無是有中之無。能顯現或主觀感知的稱作有,隱藏或不能感知的稱作無。
無極太極對比
兩儀陰陽
「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這就是說,先是無極,也就是太極,然後才有兩儀,兩儀指相對的陰陽。任何事物都是成對出現的, 在自然世界中,天地、日月、晝夜、寒暑、男女、上下等,無不包含著陰陽的關係。
陰陽表示
陰陽有三個特點:對立、統一、轉換。陰陽是對立統一的,也是相互轉換的。陰陽相衝化萬物,世間萬物,皆有陰陽之道。
四象
四象為少陽、老陽(太陽)、少陰、老陰(太陰)。「象」,就是以「象」類物,是古人的一種分類和分析事物的方法,是一種認識世界的手段和方法。比如春夏秋冬、木火金水、生長老死等。四象可分別代表事物的四個狀態或階段,這四個狀態或階段是相互聯繫轉換的。
四象表示
古人也把東、南、西、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像為四種動物形象,叫做「四象」。即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是四象的代表物。青龍代表木,白虎代表金,朱雀代表火,玄武代表水,它們也分別代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在二十八宿中,四象用來劃分天上的星宿,也稱四神、四靈。
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對應
八卦
八卦是一套用三組陰陽組成的形而上的哲學符號,其深邃的哲理解釋自然、社會現象。傳說是伏羲所發明的,伏羲氏在天水卦臺山始畫八卦,一畫開天。八卦分別為乾()、坤()、震()、艮()、離()、坎()、兌()、巽()。
卦形歌訣
卦形歌訣乾三連,坤六斷,震仰盂,艮覆碗,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
八卦互相搭配又變成六十四卦,用來象徵各種自然現象和人事現象,解釋宇宙萬物相連的規律。從一到二,二到四,四到八……,這種目前計算機使用的二進位演化,從八卦的演化來看,其實是中國古人最早發現的,只不過中國古人用來解釋人生、宇宙萬物罷了。
其實通過《周易》中的一些道理,讓人感覺很模糊,但是怎麼解釋都有道理。這其中應該就是因為它涉及的內容太廣闊了、是概括性的,給了人們去想像的空間,去打造自己更貼近理解世界萬物的方式,讓自己的理解與真實世界相貼近。在學習中塑造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去貼合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