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八卦的真正涵義

2020-12-17 騰訊網

一提起「八卦」,人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娛樂圈的八卦消息。現在人們說到「八卦」,一般就是指在娛樂圈中,非正式的、沒有根據的、荒誕低俗、不確定的小道消息或者新聞。事實上,八卦是中國文化的一個基本哲學概念,是國學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今天,讓我們脫離低級趣味,正經地聊一聊八卦這個詞。

最早解釋《易經》的著作《易大傳》中講八卦的緣起說:「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易傳·繫辭下》)這就是說,八卦的創作基於觀察,仰觀俯察,近取於自己的身體,遠取於外在的事物,然後畫出八卦。八卦是八種基本事物。從自然發生次序說,八卦生於四象;從人類的認識說,八卦基於觀察。那麼,八卦究竟是什麼呢?

《周易·繫辭》說: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對於這幾句,歷來有不同的解釋,眾說紛紜,迄無定論。簡單說來,有四種不同的解釋:第一,天地起源說,以鄭玄、虞翻為代表。第二,畫卦說,以朱熹為代表。第三,揲蓍(shī)說,以胡渭、李塨為代表。第四,大中說,以焦循為代表。

天地起源說

鄭玄解釋「太極」說:「極中之道、淳和未分之氣也。」虞翻說:「太極,太一也。分為天地,故生兩儀也。四象,四時也。兩儀謂乾坤也。」所謂「淳和未分之氣」,所謂「太一」,指天地未分的統一體。《莊子·天下》篇論關尹老聃之學云:「主之以太一。」太一是太與一。《呂氏春秋·大樂》篇:「音樂本於太一,太一出兩儀,兩儀出陰陽。」《禮記·禮運》篇:「是故禮必本於太一,分而為天地,轉而為陰陽,變而為四時。」

這所謂太一不是兩個觀念,而是一個範疇,指最原始的統一體。這些是「太一」一詞的由來。鄭玄和虞翻的註解即認為這四句是講天地的起源。

畫卦說

朱熹《周易本義》說:「一每生二,自然之理也。易者,陰陽之變。太極者,其理也。兩儀者,始為一畫以分陰陽。四象者,次為二畫以分太少,八卦者,次為三畫,而三才之象始備。此數言者,實聖人作《易》自然之次第,有不假絲亳智力而成者。畫卦揲蓍,其序皆然。」這就是說,作卦次序,先設想一個無形的太極,然後畫一奇一偶為兩儀,一奇一偶之上又各加一奇一偶為四象(即太陽少陰少陽太陰),四象之上又各加一奇一偶為八卦。朱氏雖也提到揲蓍,而以畫卦為主。此說雖然新穎,實不可通。李塨批評畫卦說道:「庖犧始作八卦,是《易》自作卦起,未聞始作太極也。且作卦奇偶畫也,太極圖圈非畫矣。……成象之謂乾,則先畫乾,效法之謂坤,則次畫坤。皆三畫卦,以象三才,未聞有一畫兩畫止而謂之陽儀陰儀太陽少陰少陽太陰者。」(《周易傳注》)這個批評可謂是非常切當的。

揲蓍說

李塨反對畫卦說,認為「易有太極」四句是講揲蓍的次序。何謂揲蓍?《易·繫辭上》說:「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於扐以象閏,五歲再閏,故再仂而後掛。」這是佔筮時數蓍布蓍的方法。唐崔憬曾解釋說:「舍一不用者,以象太極,虛而不用也。」(李鼎祚:《周易集解》引)

崔氏只說舍一不用是象太極,並未說太極即是舍一不用之一。李塨《周易傳注》據崔憬之說又加以引申說:「易,變也,然必有不變者而變者以生。崔憬曰:五十有一不用,太極也,不變者也。有太極之一,乃可用四十九策,分而為二,有奇有偶也。」胡渭《易圖明辯》引李塨《與毛太史訊易書》說:「太極者,大衍之舍一不用者也。兩儀者,分而為二以象兩也。四象者,揲之以四以象四時也。」

胡氏又參酌李氏之說提出自己的解釋,他說:「所謂太極者,一而已矣。命筮之初,奇偶未形,即是太極。」認為大衍之數五十未分奇偶之全體即是太極。李氏答胡氏書說:「拙解雖成,然清夜思之,尚未自信,以舍一分二揲四是相連之事,非相生之物也。今得妙解豁然,真是相生之序矣。」(《易圖明辯》引)按此說實亦難通。誠如李氏所說,以舍一不用為太極,以分而為二為兩儀,以揲之以四為四時,而實際上舍一、分二、揲四隻是「相連之事」,並非「相生之物」。

胡渭以未分奇偶為太極,從未分奇偶到分為奇偶,也只是相連之事,仍非相生之序。而且《繫辭上》明說「分而為二以象兩」、「揲之以四以象四時」,只是「象兩」、「象四時」而已,並未說這就是兩儀四象的本身。所以,筮蓍說也是不可取的。

大中說

焦循《易章句》說:「易謂變而通之也。太極猶言大中也。民雖不知,變而通之,皆有大中之道。」他認為這四句是講《周易》各卦旁通的道理。此說更是支離不切。焦循在《易話》中引《禮運》「是故夫禮必本於太一」幾句而說「此本《上系傳》」;又引《呂氏春秋·大樂》篇「音樂本於太一」幾句而說「此亦本《易傳》為說」,並且講「晚周人刺取《易》義以著書,尚可跡而求之」。焦氏既承認晚周人所謂太一即是《繫辭上》所謂太極,而又堅持太極即大中,就不能自圓其說了。

歷代注家的解說中,仍以鄭玄、虞翻的解說比較正確,最為可取。太極即是天地未分的原始統一體。《繫辭上》以太極為天地的根源,這是一種樸素的唯物論觀點。也就是說,八卦與天地起源說的關係非常緊密。

關於起源還有兩個名詞不得不提。一是乾坤,一是天地。

乾坤

《彖上》提出「乾元」、「坤元」的學說。《彖上》說:「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又說:「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坤厚載物,德合無疆,含弘光大,品物鹹亨。」所謂元,是始的意思。《子夏易傳》:「元,始也。」據清代學者考證,《子夏易傳》即《漢書·藝文志》所載的《韓氏易傳》。

乾元即乾之始,坤元即坤之始。乾坤是什麼?《繫辭下》說:「乾陽物也,坤陰物也。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說卦》說:「乾健也,坤順也。」乾坤即陽與陰、剛與柔。《鹹》卦的《彖》說:「鹹感也,柔上而剛下,二氣感應以相應。」所謂二氣即指陰陽,這也就是認為陰陽是二氣。乾元可解為陽氣之始,坤元可解為陰氣之始。

《九家易》說:「元者氣之始也。」這是漢儒舊說。

《彖上》以乾元、坤元即陽氣、陰氣為萬物「資始」、「資生」的根源,這也是唯物論的觀點。

天地

《序卦》說:「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又說:「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錯。」這認為天地是萬物的根源,有萬物,然後才有男女的分別,才有夫婦的關係,有了夫婦的關係,才有父子、君臣、上下的關係,然後才有道德規範。父子君臣上下的關係是後起的,不是本來就有的。這也是一種唯物論的觀點。

《繫辭上》講「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彖上》說:「大哉乾元,萬物資始。」「至哉坤元,萬物資生。」《序卦》說:「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三說的不同,是層次的不同,基本是一貫的。應該肯定,《易大傳》中的天地萬物起源論是一種簡單樸素的唯物論。

八卦表示事物自身變化的陰陽系統,用「-」代表陽,用「- -」代表陰,用這兩種符號,按照大自然的陰陽變化平行組合,組成八種不同形式,叫做八卦。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八卦互相搭配又變成六十四卦,用來象徵各種自然現象和人事現象,八卦就這樣把宇宙中萬事萬物都裝進去了。

《周易》六十四卦既然包括了天地人物的一切道理,於是就會有奇妙的作用。《繫辭上》稱讚《周易》的神妙說:「君子將有為也,將有行也,問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響,無有遠近幽深,遂知來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與於此?參伍以變,錯綜其數。通其變,遂成天地之文;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變,其孰能與於此?《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

易卦是「至精」、「至變」、「至神」的,能預知未來,能「定天下之象」,「通天下之故」,是中國國學傳統中燦爛的一章。而現在人們對它的理解,卻停留在「某某歌手戀愛了」、「某某演員離婚了」,未免也太過可惜了。

載自東方玄學文化圈,版權歸原作者

相關焦點

  • 《周易》:八卦之乾卦
    八卦起源於三皇五帝之首的伏羲,相傳在天水卦臺山始畫八卦,一畫開天。易經有言,陰陽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今天我們分享《周易》中的六十四卦第一卦:乾卦因為一個領導如果聚集了一幫賢人團隊,這些群龍可以各抒己見,有決策權,有行動權,而領導不獨攬大權,獨斷專行,聽取團隊能人幹將的意見,各自負責自己的領域,下面的人會更願意在這種環境下做事,哪個人都不願意被領導管的太嚴,盯得太緊,不然肯定不爽,也不敢表達真正的觀點,更難做出創新。因此群龍無首是吉卦,可以用來防止亢龍有悔。
  • 《周易》太極陰陽八卦理解人生世界觀
    《周易》即《易經》,是集中國眾多古聖先賢探索宇宙自然奧秘、從事社會實踐的智慧的文化巨著。《周易》作為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代中華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被譽為「大道之源」。《周易》內容極其豐富,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
  • 淺學周易:太極陰陽八卦理解人生世界觀
    《周易》即《易經》,是集中國眾多古聖先賢探索宇宙自然奧秘、從事社會實踐的智慧的文化巨著。《周易》作為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代中華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被譽為「大道之源」。《周易》內容極其豐富,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
  • 漢字解析:「爻」怎麼讀,此字我國古代有何涵義?
    出處「爻」讀yao,出自《周易》,此字是《周易》中組成「卦」的符號,也就是說「爻」在《周易》裡只是用來區分符合的一個字。比如「—」為陽爻,「——」代表陰爻。而陽爻與陰爻又不同屬性,也有不同的象徵意義。因此「爻」代表周易的符號,只有在這個符號中,才能賦予此字的不同內涵。涵義那麼陽爻與陰爻有什麼樣的涵義呢?在《周易》裡,第三爻合成一卦,共有八卦,其中兩卦相重的叫「六爻」。
  • 周易必修課之-基礎知識講解大全
    郭沫若認為,周易是一座神秘的殿堂。八卦得著二重的秘密性:一重是生殖器的秘密;一重是數學的秘密。馮友蘭認為,周易哲學可以成為宇宙代數學,他反對對周易穿鑿附會,所謂郢書燕說。八卦中隱含唯物主義世界觀的胚胎,亦有辯證法思想。但易傳屬於唯心主義體系。
  • 周易八卦之乾兌離三卦
    周易八卦——離卦的解讀周易八卦歷來讓人覺得神秘,感覺非常的玄妙,近些年來,周易成為了似乎能解決一切問題的妙法,商業,官場,人生,婚姻,家庭等等方面,似乎都可以用周易進行指導。但是很少有人研究和講解周易八卦最基本的道理,今天在此寫一篇小文章,來講解一下從乾卦到離卦基本變化過程,希望給一些喜歡周易的朋友帶來點啟示。八卦最基本的變化排序是:由乾卦一開始變化,變為兌二卦,變為離三卦,變為震四卦,變為巽五卦,再變為坎六卦,變為艮七卦,最後變為坤八卦。
  • 奇門遁甲:與《周易》的關係
    他們都用的是八卦。八卦有單卦(三爻卦)復卦(六爻卦)之分。分為八經卦和64重卦。而八卦在沒有出現卦卦相重之前,所有的八卦,都只指一種卦,三爻的卦就是八卦。八卦就是三爻的八個卦,從上古就在用,直到周朝出現了重卦才有了單卦與復卦的區別,周易學術用的卦與奇門用的卦,易理上是沒有任何分別的。只是模式上對八卦的運用手法不同而己。奇門遁甲與周易又很不一樣。奇門,把卦分成四個層次。
  • 每天五分鐘一起學周易,何為卦象?八卦入門必須掌握的知識
    繫辭上還講道;八卦成列,象在其中。我們知道八經卦,也就是八單卦每個卦象都有不同的含義;乾為天,坤為地,巽為風,離為火,坎為水,兌為澤,艮為山,震為雷。隨著時代的發展,根據它們各自的屬性,就又給它們在不同類象裡添加很多的內容,下面會著重介紹。
  • 封神演義:司馬遷說『文王拘而演周易』,難道周易不是伏羲所創?
    在這個過程中,姬昌沒有閒著,寫下了一步千古奇書,也就是司馬遷所說的:文王拘而演周易。但在這裡出現了一個問題。說起周易,人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三皇之一的伏羲。而且,還能聯想到諸多詞條,比如:佔卜、八卦、陰陽、太極、道家等等。實際上,這些聯想有一部分是錯誤的。從某種意義上說,《周易》的作者,不是西伯侯姬昌、也不是伏羲。
  • 《周易》數理之——後天八卦對應人體部位與器官
    《周易》象數之 後天八卦後對應人體部位與器官一、河圖洛書與後天八卦和人體部位及五行屬性《易傳·繫辭》中的「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河圖、洛書是後天八卦之數的體與用。河圖是地支物態四象(辰、戌、醜、未)的分野工具,直接決定了後天八卦的排布及洛書的解讀。而洛書提供的方法論卻把大千世界、萬事萬物、八卦五行分門別類,又有序運作。洛書配上八卦之後,由易而衍生的各種術數便生動起來了。其中就有有關人體部位與器官的各種應用。彼為神奇實用。
  • 周易八卦中,卦德和卦象的關係是怎麼確定的
    1、卦有大小辭有險易首先我們要清楚什麼是「卦」,其實「卦」就是「掛」(這種同音通假字,大家不要覺得奇怪,在周易裡面大量的存在這種想像),就是用繩子把一個東西掛起來。那掛起來的是什麼呢?是一個事物,或者說是一個現象。
  • 《周易》講的是什麼?《易經》的魅力在哪裡?
    周易,儒教經典。史傳周文王被紂王囚羑裡時演繹伏羲所作八卦為六十四卦,故名《周易》,又稱《易經》,簡稱《易》。《周易》的元語言「—」與「--」,即陽和陰,類似二進位中的1和0。陰陽是相反相成的事物或性質的抽象,例如天地、男女、夫婦、剛柔等等,「--」與「—」疊加又組合成八個基本圖像,象徵天、地、雷、風、水、火、山、澤等八種自然現象。這八個圖像就是八卦,分別命名為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八卦再兩兩相重,就組合成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有卦象、卦名和卦辭。
  • 周易內容簡要介紹
    伏羲八卦圖(先天八卦)《周易》即《易經》,《三易》之一,相傳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內容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 。《周易》沒有提出陰陽與太極等概念,講陰陽與太極的是被道家與陰陽家所影響的《易傳》。《傳》包含解釋卦辭和爻辭的七種文辭共十篇,統稱《十翼》,相傳為孔子所撰。相傳,大約距今7000年前,我們的老祖宗(伏羲氏)仰則觀法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創作了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 邵雍先天學與《周易》丹法小議
    丹經《周易參同契》之所以冠以「周易」之名,是因為《周易》本身也是一部丹經。《參同契》中的先天八卦納甲之法,就是來源於《周易》的卦序(參見本系列第一篇)。一、邵雍與先天圖先天八卦雖然起源很早,但是它的出名,是在千年之後的宋代。邵雍,一度被認為是先天易學的創始人。
  • 《周易》是一部古老的丹經?也說《參同契》系列之一
    二、《周易》卦序中的先天八卦認真閱讀《周易》的卦序和卦爻辭,會發現魏伯陽的說法是真的。《參同契》中與《周易》關係最深的,莫過於其中的八卦月相納甲法。八卦與月相和天幹相匹配,被用來比喻丹法中的火候。過去有的學者以為,《參同契》中的這種月相納甲法,是魏伯陽或是虞翻的首創,是對《周易》卦序的創新使用。
  • 為什麼讀書越多的人,越喜歡讀《周易》?
    揭開卦爻的奧秘——《周易》第二講2020年1月4日,新年的第一個周末,萃辰天心書院國學研修班進行了《周易》第二課的學習。關於伏羲演八卦的規律,陳老師總結了十六個字:一畫歸天,三定乾坤,乾坤之動,乃成八卦。三條長橫是乾卦,三條短橫是坤卦,乾與坤之間的轉化,就成了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八卦。後來,文王演八卦為六十四卦,變得更複雜,怎麼記呢?「用創造漢字的會意法。」陳老師說。
  • 《周易》入門解讀
    據稱《周易》為伏羲、文王、周公、孔子四聖合著,即伏羲畫八卦,文王作卦辭,周公著爻辭,孔子撰《易傳》。 5、問:為什麼叫《周易》? 答:(1)因為《周易》完成的時間在周代,所以,周字應該解釋為周代。
  • 公平的真正涵義,是以待己之心待人
    公平的真正涵義是:以待己之心待人。
  • 周文王被困推演《周易》,六十四卦蘊含天地間一切變化,無上智慧
    《周易》是「三易」之一,其他兩易分別是《連山易》和《歸藏易》,不過這「兩易」已經失傳了,只有周文王的《周易》流傳了下來,而中國文化的源頭正是從《周易》開始的。本土文化裡的「三教九流」哪一家的思想裡沒有《周易》的影子,《周易》是在解釋「道」,而中國這片土地上的所有思想無不在解釋「道」,最終的目標就是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這樣才會「頓悟」,才能夠真正的明白。那麼關於《周易》是怎麼產生的,你知道嗎?傳說這是「周文王」創作出來的。
  • 周易是怎麼解釋偶然和必然的?
    周易並沒有直接的對偶然性和必然性做出解釋,是通過間接的方式做出的解釋。從河圖、洛書到八卦的出現,接著又是六十四重卦,這些是偶然還是必然呢?這些東西是中國所獨有的,如不過是伏羲靈光一閃做出了八卦,那將不會這些東西的存在,從這方面來看貌似是偶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