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火了,房租高了,實體店倒了,但這兩類店鋪卻越開越多?

2020-12-27 騰訊網

隨著國內網際網路的不斷發展,很多以網際網路為背景的行業迅速興起,在顛覆傳統生活模式的同時,也對國家和社會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其中,打破實體店的線下購物模式,將購物依附於智慧型手機和PC終端的網購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然而,雖然網際網路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網購也已完全融入了人們的生活之中。但是,在網際網路快速發展的背後,也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大量實體店倒閉,越來越多的店鋪掛上了「旺鋪出租」的字樣。

近年來,傳統實體店的確面臨著一定的困境。除了電商所帶來的影響外,租金上漲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如果說是電商搶走了實體店的生意,那麼房租上漲無疑是直接搶走了實體店的利潤。高昂的房租,讓不少實體店店主不得不望而卻步,辛辛苦苦一年下來,賺的錢都交了房租,完全就是在給房東打工,甚至還沒有員工賺得多。

不過,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卻有兩類實體店的數量越來越多——快餐店和藥店。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外賣也可以視為網購的一種,而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外賣行業也開始愈發紅火,外賣商家的數量也是越來越多的。

而另一類,則是藥店。或許在不少人看來,藥店本身的顧客數量並不多,但店員數量卻並不比一般的實體店少,似乎賺不到什麼錢。但實際情況卻是,藥店的客單價非常高,最常見的感冒發燒,也需要購買至少數十元的藥物。據數據顯示,我國非處方藥市場規模約為3000億,而零售藥店約佔65%的市場份額,足以見得藥店的潛力。從藥店的數量上,我們也可以略窺一二。以北京為例,北京約有1200家便利店,但藥店的數量卻超過了5000家。

同時,藥店具有不可替代性。衣服等生活用品可以在網店購買,食品飲料等也可以通過外賣進行購買。而藥店則是不同,雖然藥店同樣開設線上渠道,但並非所有人都懂醫藥知識,知道自己生了什麼病,應該服用什麼藥物。即便是線上諮詢,顯然也沒有線下直觀。因此,對於病情不重,又不願去醫院的人來說,零售藥店顯然是最好的選擇。

除此之外,醫藥零售行業線上線下渠道之間並不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如果站在藥品零售的角度來看,網際網路渠道的確搶走了實體店的一部分份額,應該算是實體藥店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如果站在合作角度,網際網路又推動了藥店銷售的便利性,提升了門店服務質量,雙方相互支持,又可以說是整個行業的助力者。

也正是因為如此,即便是實體生意越來越難做,但藥店的數量卻在不斷增多。據國家藥監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我國藥店總數量約為52萬家,相較於前一年增加了約3萬家。門店數量不斷增加,也足以見得人們對於這一行業的看好。

曾有人問過李嘉誠這樣一個問題:房屋升值的根本因素到底是什麼?李嘉誠回答道:決定房地產價值的第一個因素是地段,第二個是地段,第三個還是地段。是的,決定房產價值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地段,放在商鋪中也同樣適用。商鋪最看重的便是流量和地段,離開了這兩樣,即便裝修在豪華,服務再好,也是無濟於事。如今,隨著線上意識越來越強,人們的實體店意識反而越來越淡薄。你覺得未來的實體店還有投資意義嗎?

相關焦點

  • 電商在全球的運用越發普及,更多人在網購,日本電商卻輸給實體店
    文:寒葉 隨著電商行業近幾年的興起,不少網絡店鋪"取而代之"實體店,電商也改變了大多數人的生活習慣和消費習慣,不只是年輕人熱衷於網購,現在也有不少的中年人和老年人開始網購。可以說在中國電商的發展已經逐步的取代了部分實體店的運營,而在日本卻截然相反,這究竟是為何?
  • 實體店倒閉的元兇,到底是昂貴的租金,還是電商的崛起?
    隨著網購越來越深入人們的生活,讓很多實體店的生意受到了巨大的衝擊,尤其是對於很多賣手機,衣服的實體店來說,受到的衝擊更大,甚至很多店鋪老闆受不了巨大的壓力,最終只能選擇關門大吉。對此,有一位資深房東用一句話,解決了這位網友和大家的疑問:「房租便宜是不可能的,二房東不可能降低房租,因為二房東也是打工的,他們也不可能自己不掙錢往外租房子。再加上很多人都是貸款買的鋪面,不可能降低房租虧本出租,所以無論如何,房租的價格都不可能有大範圍的變化。」
  • 開遍路口的五金店,看起來生意慘澹,為何卻越開越多?
    很多人都有一個疑問, 開遍路口的五金店,看起來生意慘澹,為何越開越多?理由很簡單! 人人離不了 五金是金、銀、銅、鐵、錫五項金屬材料之總稱,五金店還分大五金和小五金,大五金指鋼板、鋼筋、扁鐵、萬能角鋼、槽鐵、工字鐵及各類型之鋼鐵材料,多用於大型建築 工地。
  • 實體店生意難做,房東會受影響嗎?「一鋪養三代」能否繼續?
    但問題在於,現在很多人都不再熱衷開實體店,因此避免不了會出現鋪面租不出去也賣不掉的現象。現在的實體店生意不好做,和電商的崛起肯定有關係。但是,如果把全部責任都推卸給電商,也有點說不過去。「一鋪養三代」可能將過去,和以下兩點也有著直接的關係。
  • 社區團購等電商平臺為什麼火?因為它們無視了房價漲跌!
    它們全都是電商平臺或虛擬網絡公司,共同的特點就是無視房價。它們根本不用操心房價是漲還是跌,跟它們的生意有毛關係?比如阿里巴巴、京東等電商平臺,它們怎麼運營?電商電商,就是在電腦上經商,不是在實體店裡經商。如今的房價對普通人來說特別高,實體店要經營,首先就會受到店鋪租金的衝擊。可電商不考慮這個,它們只需要電腦和儲物間或倉庫。
  • 發達國家的實體店,為何「不怕」電商?這種方法,在我國可行嗎?
    也讓自己有了更多「造富」的機會(近年來通過電商,實現「財富自由」的人不在少數)。但對於開實體店的人來說,電商就是來和他們「搶飯碗」的。近幾年,很多實體店鋪接連倒閉,很多人都將原因,都歸咎於電商身上。認為電商是「禍害」,實體經濟的「罪魁禍首」。
  • 今年很多實體店倒閉,到處可見旺鋪轉讓字樣,真實原因到底是什麼
    自從電商崛起以後很多人就把實體店倒閉的原因歸結於電商,認為是電商搶走了實體店的生意。電商的優勢是門檻低、運營成本低,但是把實體店生意不景氣大量倒閉的原因完全歸於電商肯定是不合理的。像深圳這樣全國城市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到處都是店鋪倒閉,「旺鋪轉讓」的字樣,其他的二三線小城市估計情況也不會好到哪去。不能否認電商的崛起確實對實體店的生意有一定的衝擊,但絕對不是致命的也不是主要原因。
  • 電商「搶佔」線下市場,紛紛開大量實體店,馬雲預言成真了?
    其實,雖然國內經濟在持續的增長,但中國市場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尤其是網際網路行業的快速發展,對不少行業都產生了一定的衝擊,線下實體店面還迎來了「倒閉潮」,大量的商家表示經營壓力非常大,高額的房租以及人員工資,都是實體店面經營壓力比較大的原因之一,但現如今電商企業卻在積極地搶佔線下市場,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開實體店想快速賺錢,你一定要做對這件事
    體驗式:電影院、KTV、酒吧、轟趴館、電競館、手工坊等強品牌:蘋果、優衣庫、ZARA、良品鋪子、三隻松鼠這三種屬性並不是相互獨立的,企業擁有的屬性越多,它的品牌核心競爭力會越強。甚至為了讓用戶了解蘋果產品的特點,具體哪裡好、好在哪裡,蘋果零售店會組織講師,講解蘋果產品如何使用:設計圖片、編程等,這無疑拉開了與其他手機零售店的差距。實體店越來越難賺錢了,原因不是電商平臺搶走了你的客戶,而是讓比你更有業務知識、資金更雄厚;產品更有優勢、銷售模式更多元化、供應鏈更穩固的大公司搶走了。
  • 電商的崛起讓實體店何去何從?
    如今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電商這個行業如魚得水,很多電商平臺隨之崛起導致線下實體店的生意大不如前,最直觀的反映是實體店接連倒閉,在高額的店鋪租金的費用之下,開網店的成本相對較低,再加上網購的選擇範圍更廣,有利於比價,實體店的危機可見一斑。
  • 為什麼在日本是實體店幹掉電商,在中國卻是電商幹掉實體
    國內實體店頻倒閉現狀堪憂 1、一月賣2580個包才夠交房租,高房租攆走店老闆 最近,一份全球實體店陣亡名單在朋友圈廣泛流傳,零售業蕭條、百貨關店、各大曾經風光無限的零售巨頭退敗……在電商、房租、消費者習慣改變的多重作用下,實體店大洗牌的危機又一次被推到臺前
  • 實體經濟的下滑,根本原因不止是電商,還有這4大原因
    毫無疑問,電商的確對於他們有一定的影響,但是如果說到核心因素,並不能完全歸到電商的身上,這幾個原因也是不可忽略的。 一、房租成本上升 現在房價越來越高,買房成為了很多人非常困擾的問題,同時租房價格也在不斷的上調之中,尤其是像這種門面房,相對來說更成為了香餑餑
  • 電商飛速發展,網上店鋪衝擊實體店鋪,這到底是好是壞?
    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電商的不斷壯大,網上店鋪的出現已經嚴重打擊到了實體店鋪,就連餐飲行業也收到了打擊快要堅持不下去了。那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呢?我們可以說是網際網路改變了我們,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把現金社會變成了無現金社會,把實體買賣變成了網上買賣,這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 日本實體店「擊敗」電商,中國實體店卻因電商「倒閉」,因為啥?
    對於電商來說,有一個比較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手機普及之後,電商行業更是猶錦上添花,發展速度飛漲,之後導致各種實體店難以生存,甚至不少店鋪因為電商的出現,直接關門倒閉。但是我們的鄰國日本卻大大相反,日本電商行業發展多年,卻一直很難打開市場,反觀實體店生意經常火熱。日本實體店"擊敗"電商,中國實體店卻因電商"倒閉",是何原因?
  • 現在開實體店難賺錢?記住這5點,什麼時候開都賺錢
    大家好,我是贏銷參謀-大贏~有粉絲問:關於開實體店,有哪些比較好的建議可以分享?關於這一點,其實我們已經分享了很多了,今天再分享五點,但每個人遇到的主要問題都不一樣,可以私信交流!第一、選擇新建的社區新建的社區有很多剛需,比如藥店、超市、餐廳、美發等,新社區客源穩定,客流量集中,商家入駐又少,可以挑到比較好的店鋪位置!
  • 日本的電商為什麼幹不過實體店?
    如今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電商的發展大家有目共睹,特別是國內,各種電商平臺發展的都特別的給力,對中國實體店的衝擊非常的大,很多實體店都因為電商的衝擊而紛紛倒閉。
  • 線下實體PK網際網路:為何說電商完勝的背後,贏得卻並不光彩?
    據調查數據顯示,2020年雙「十一」銷售額再創新高,其中天貓銷售額突破4900億元,京東銷售額突破2700億元;2020年「雙十二」當天,全國包裹籤收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達20%,銷售總量突破千億並非難事。相比之下,實體店卻陷入了行業危機。銷售業績直線下滑,大量店鋪正在面臨虧損甚至轉讓的局面。
  • 實體店又遇寒冬期,旺鋪老闆紛紛轉讓,馬云為實體店指明未來
    文:百川自從電商行業的蓬勃發展之後,實體店的老闆越來越感覺到處境艱難。如今實體店的生意實在太難做了,房租、水電費和人工成本都在漲,唯獨生意不見起色。而在上個世紀末,還有「一鋪養三代」的說法,但是現在所謂的「旺鋪」更新迭代的速度卻異常快。
  • 線下實體店和線上電商優劣對比
    現在走在大街上,一眼望去,基本上所有的實體店鋪,都是非常冷清,每個店鋪一天也進不了幾個消費者。並且各店鋪的老闆,在店裡坐著不是玩手機就是玩電腦。因此,實體店鋪為了生存,必然會加大產品的零售價格。第二:電商產品價格比實體店更便宜。線下實體店鋪面臨房租、員工成本、進貨投資。
  • 巨頭紛紛回歸線下,那麼實體店到底該怎麼運營?
    實體店是網絡購物後出現的名詞,相對於類似淘寶這類虛擬店鋪而言,存在於現實中的店就稱之為實體店,通俗點說逛街逛的就是實體店 ,包括現實中市場、商業區、學校、夜市、車站碼頭、遊樂場的店面及固定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