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呂高見
「老舊小區改造,為何凸凹不平的地面不改造?」12月13日,有鄭州市民向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反映,他們小區有老人和孩童,經常出入小區,這樣太不方便了。
當天上午,記者來到了管城區塔灣路和硝灘街附近的一處小區探訪,記者在該小區看到,電線私拉亂扯嚴重,電動車到處停放,尤其是地面不平,有的已經凹陷。
對此,小區多名業主表示,老舊小區改造,就要把好事辦好,不僅僅是讓小區好看,還要居民居住起來舒適,改哪裡?怎麼改?要先徵求業主意見,而不是統一行動的改造。
據了解,管城區共有老舊小區數量佔到全市的1/3,總面積502萬平方米,涉及6.5萬戶居民,大部分樓院存在建築時間長、基礎設施破舊、配套設施缺失、衛生環境差、髒亂現象突出和消防安全隱患大等問題。管城區項目提升改造面積為204942平方米,估算投資總額約9729.93萬元,工期5個月。
對此,硝灘社區一名工作人員在受訪時說,小區外立面及雨水管道都改造了,路面不改造是因為小區沒有啥綠化,路面比較窄,並非不改是沒法改,「之前讓人實地去看過,窨井蓋也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