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來自太空的太陽能電池

2020-12-22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太平洋兩岸的太陽能研究人員都將眼光投向太空,以尋求更理想的太陽能電池製造方式。在分別發布的兩則消息中,中國組件製造商晶科太陽能和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不約而同地探索在太空當中的光伏生產技術,以便提高地球上的太陽能發電效率。 在NREL,研究人員聲稱在III-V電池技術方面取得了突破,他們表示這種高效但非常昂貴的電池的成本是可以顯著降低的。這個團隊透露,他們已經在氫化物氣相外延反應器中生長出磷化鋁銦(AlInP)和磷化鋁鎵銦(AlGaInP)。

III-V型太陽能電池得名於這些材料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族系位置,通常用於比如為衛星或火星探測器供電等太空應用。它們比地球上使用的基於矽晶片的電池更高效,但價格卻非常昂貴。

外延法的成本問題

生產成本主要來自於每個電池兩小時的金屬有機氣相外延(MOVPE)生產過程。這個過程涉及在單腔室中將幾種化學蒸汽沉積在基板上。

NREL提出了一種藉助動態氫化物氣相外延(D-HVPE)工藝的分部式解決方案,將所需時間縮短到每個電池不到一分鐘。然而由於不能摻入鋁元素層意味著電池效率下降。 通過D-HVPE技術,NREL能夠使用砷化鎵(GaAs)和磷化銦鎵(GaInP)來製造太陽能電池——將後者作為「窗口層」來鈍化正面,同時允許光穿過砷化鎵吸收層。但是,磷化銦鎵層不像可以在MOVPE反應器中輕鬆生長的磷化鋁銦層那樣透明。

採用磷化鋁銦窗口層,用MOVPE方法生長的砷化鎵太陽能電池的世界效率記錄現為29.1%。而採用磷化銦鎵的替代方案,通過HVPE生長的太陽能電池的最大效率估計能達到27%。

各自取得進展

NREL材料應用與性能中心的科學家,重點關注這項新研究的論文主要作者Kevin Schulte表示:「有大量文獻表明,我們永遠無法利用氫化物氣相外延技術生長這些化合物。這是很多III-V企業採用[MOVPE]的原因之一,它才是佔主導地位的III-V生長技術。」Schulte在談到這一最新進展時補充說:「這項創新會改變一切。」 NREL團隊表示,他們一直在通過技術逐步進步來改善砷化鎵電池的經濟性。首先,D-HVPE工藝降低了成本,現在鋁層生長意味著效率的提高。科學家認為,通過將鋁添加到D-HVPE混合物中,他們應該能夠實現與MOVPE太陽能電池同等的效率水平。

去年,這個實驗室採用D-HVPE技術生產出效率達25.3%的砷化鎵電池。NREL戰略能源分析中心技術經濟分析小組的成員Kelsey Horowitz認為,藉助一些調整,大規模製造的D-HVPE電池可以實現0.20-0.80美元/瓦的電力成本。他還表示諸如電動汽車集成、強度不足以支持矽光伏陣列的屋頂系統,以及可攜式或可穿戴式太陽能電池板等應用也可以實現這一成本水平。她表示:「可以容忍更高價格的中間市場是存在的。」

NREL國家光伏中心的高級科學家Aaron Ptak主張:「HVPE技術是一種更便宜的工藝。現在我們已經實現了與其他方法一樣能實現相同效率,但是更便宜的技術。以前我們雖然價格更低,但效率卻無法相比。如今我們終於有可能實現同樣的效率,但造價更低廉。」

晶科太陽能

在整個太平洋地區,晶科太陽能已與上海空間電源研究所籤署了一份理解備忘錄,以便共同開發高效太陽能電池技術。這家太陽能製造商表示,它將使用更堅固的矽晶片作為基層和底層電池。

晶科沒有透露有關這種電池技術的更多細節,但表示其高效太陽能技術將利用廉價的矽片優勢,並很容易轉化為大規模生產。

「這次與上海空間電源研究所的戰略合作意義非凡,」晶科能源副總裁金浩表示,「未來,我們將不斷開拓技術合作外延,繼續以技術創新引領行業革新,為全球客戶提供更高效的組件和更廣泛的選擇。」

晶科預測,新的電池技術將帶來比現有技術更高的轉化率,但他表示仍需要開展更多研究。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索比光伏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太空太陽能發電站來了
    地球的大氣層也會吸收和反射一些太陽光,因此大氣層上方的太陽能電池會接收更多的陽光,產生更多的能量。 我們正在探索如何在太陽帆結構上嵌入太陽能電池,以創建大型的、無燃料的太陽能發電站。 這些方法將使我們能夠在太空中建造發電站。事實上,有朝一日,在太空中製造和部署國際空間站或未來繞月運行的月球門戶站的裝置是可能的。事實上,這樣的裝置可以幫助在月球上提供電力。 可能性還不止於此。
  • 太空材料升級太陽能電池板,打破世界紀錄,轉化效率接近50%
    對於太陽能的利用,人們可以說從很早之前就開始研究,在日益加劇的資源枯竭的情況下,誰要是能開發出清潔節約的能源就相當於掌握了未來資源的高地,近日,科學家研發出轉化效率接近50%的太陽能電池,讓我們來看看。
  • 美開發出自動除塵太陽能電池板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8月23日(北京時間)報導,科學家在火星空間任務一項技術的基礎上,成功開發出一種可自動除塵的太陽能電池板。  在近日召開的美國化學協會第240屆全國會議上,科研人員描述了這種太陽能電池,其不僅能實現自動清潔,還能提高光能發電效率,降低大型太陽能設備的維護成本。  這種自動清潔技術主要是在玻璃或透明塑料上沉積一層透明的電敏感材料薄層,覆蓋在電池板上。由傳感器監測電池板表面的灰塵水平,當灰塵密度達到一定水平時就會通電,電荷就能在材料表面發出一種灰塵排斥波,將灰塵推到保護屏邊緣。
  • 最近,在太空製造太陽能發電站的研究取得進展,這將「拯救地球」
    空間的好處一種可能的解決方法是在太空中產生太陽能。這樣做有很多好處。一個基於太空的太陽能發電站可以24小時圍繞太陽運行。地球的大氣層也會吸收和反射一部分太陽光線,所以大氣層上方的太陽能電池將會接收到更多的陽光並產生更多的能量。
  • 科學家發明了一種在黑暗中發電的「反太陽能電池板」
    據外媒BGR報導,太陽能技術在幫助人類擺脫對地球更具破壞性的能源方面顯示出了希望。它已經用於各種各樣的應用,從為民用住宅供電到在國際空間站上的太陽能電池板等。然而太陽能電池板有一個很大的局限性:它們無法在黑暗中發電。
  • 太空中的太陽能或許可以滿足地球的能源需求
    所以,大氣層上方的太陽能電池可以接收更多太陽光並產生更多能量。但是問題又來了:我們該如何組裝、發射和部署如此龐大的結構呢?單個太陽能發電站的面積可能至少要達到10平方公裡,相當於1400個足球場那麼大。其次,使用輕型材料也至關重要,因為屆時最大的成本將是用火箭將發電站送入太空。
  • 太空太陽能發電站給我們提供能源需求,這個項目聽起來有點香
    風能和太陽能發電廠只有在風吹或陽光明媚的時候才能產生能量,但我們每天都需要24小時不間斷的供電。最終,我們需要一種大規模儲存能源的方法,然後才能轉向可再生能源。空間的好處一種可能的解決辦法是在太空中產生太陽能。這有很多好處。一個太空太陽能發電站可以一天24小時地繞軌道直面太陽。
  • 德國衛星火箭搭載鈣鈦礦及太陽能電池 動力潛力巨大
    導讀:由慕尼黑技術大學領導的科學家們將各種鈣鈦礦和有機太陽能電池裝入火箭,並將其送入距火星表面240公裡的軌道。他們的結果表明,這類技術在為衛星甚至深空任務提供動力方面具有強大的潛力。如今,宇宙飛船工程師通常會選擇砷化鎵或III-V電池技術,太空旅行等小眾應用領域是少數幾個高效率、高成本技術可行的領域之一。在科學家們努力降低電池成本的同時,其他薄膜光伏技術,尤其是鈣鈦礦,近年來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展。慕尼黑工業大學(TUM)功能材料教授彼得?
  • 英國研究建立太空太陽能發電站,用雷射輸電回地球
    在英國政府資助的一個項目的幫助下,太空中的太陽能發電站能夠將「零排放的電能」傳輸到地球上可能很快成為現實。在地球上空的宇宙空間中,沒有雲霧來阻擋太陽光線——這使得太空太陽能電站成為一個恆定的零碳能源。該研究的團隊將在英國和美國系統發明者的支持下,研究來自美國、英國和中國的三種現有SBSP概念。由英國航天局(UK Space Agency)和商業、能源和工業戰略部(Department for Business, Energy and Industrial Strategy)資助的英國將探索這種技術在未來能否提供一種可復原的和可持續的能源。
  • 中國太陽能電池板老化隱憂:回收利用面臨挑戰
    但太陽能發電板相對較為短壽,中國政府還沒有為它們制訂好「退休」計劃。  根據美國能源部的統計,太陽能電池板的使用壽命為20年至30年,具體取決於使用環境。高溫可能加速太陽能電池板的老化過程,而其他負面因素(如雪或沙塵暴的重量等)可能會導致太陽能電池板表面和內部電路的材料老損,逐漸降低電池板的功率輸出。  江蘇省南京芳潤物質回收有限公司回收廢棄的太陽能電池板。
  • 東方日升15GW高效太陽能電池組件一期高效太陽能電池組件生產項目...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近日,東方日升15GW高效太陽能電池組件一期高效太陽能電池組件生產項目(F+EPC)工程總承包招標公告。詳情如下:一、招標條件東方日升15GW高效太陽能電池組件一期高效太陽能電池生組件生產項目已批准建設。
  • 矽或鈣鈦礦串聯太陽能電池創造新的世界效率記錄
    打開APP 矽或鈣鈦礦串聯太陽能電池創造新的世界效率記錄 光伏子 發表於 2020-12-17 15:14:36 長期以來,矽一直是太陽能電池的黃金標準,但隨著現在它逐漸開始達到極限。
  • 藍光光碟造太陽能電池 轉化效率一下提高22%
    離子加農炮  造太陽能電池  致力研發太陽能及半導體超薄矽片技術的美國Twin Creeks公司透露,他們已經研發出一種太陽能電池,價格比當今世上最便宜產品的還低一半,更妙的是,太陽能電池是用粒子加速器製造出來的。
  • 太陽能電池的原理是什麼?它是如何進行工作的?
    以光電效應工作的晶矽太陽能電池為主流,而以光化學效應工作的薄膜電池實施太陽能電池則還處於萌芽階段。 太陽能電池發電是根據愛因斯坦的光電效應而運用於日常生活。黑體(太陽)輻射出不同波長(頻率)的電磁波, 如紅、紫外線,可見光等等。當這些射線照射在不同導體或半導體上,光子與導體或半導體中的自由電子作用產生電流。射線的波長越短,頻率越高,所具有的能量就越高 ,例如紫外線所具有的能量要遠遠高於紅外線。
  • 4·26特別策劃|除塵,還太陽能電池板健康體魄
    不僅是地球上的太陽能電池板,在浩瀚宇宙中的衛星、探測器的太陽能電池板,都深受灰塵的困擾。灰塵落到太陽能電池板表面後,光線就會被灰塵遮擋,從而導致光電轉換效率降低。有研究表明,在多塵的環境中太陽能電池板的效率最多可降低10%[1]。
  • 無需電池的GB仿製掌機:只靠太陽能和按鍵回收電量
    懂球帝首頁>足球新聞> 無需電池的GB仿製掌機:只靠太陽能和按鍵回收電量 無需電池的GB仿製掌機:只靠太陽能和按鍵回收電量 一枚默默無聞的電晶體 09-08 07:10 【無需電池的 GB 仿製掌機:只靠太陽能和按鍵回收電量】近日
  • 基於獨立式矽基微線陣列的高效、高柔性透明太陽能電池
    近日,韓國蔚山國立科學技術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的Kyoung Jin Choi教授與韓國大邱慶北科技大學新興材料科學系的Chil-Min Kim教授合作,在國際頂尖光學學術期刊《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 陳根:30%太陽能電池效率裡程碑,不日將至
    文/陳根 長期以來,矽一直是太陽能電池的黃金標準,但現在它正開始達到極限。同時,鈣鈦礦已成為下一個具有潛力的太陽能材料。事實上,自從大約十年前鈣鈦礦突然出現在太陽能電池領域以來,它就以驚人的速度打破了太陽能電池的效率記錄。其中,矽或鈣鈦礦的效率通常達到20%左右。
  • 韓國開發透明太陽能電池 利用不可見光
    蓋世汽車訊 作為一種清潔能源,太陽能顯示出巨大的潛力。據外媒報導,韓國科學家創新設計高功率透明太陽能電池,推動實現離網生活,構建可持續綠色未來。
  • 太陽能電池行業兩大新突破:新材料可利用「不可見光」發電
    太陽能技術行業剛剛見證了兩項突破,它們有望改變我們從太陽獲取電力的方式。專家們描述了如何提高能源效率,同時降低太陽能電池的成本。以前,在沒有新技術的情況下,這種少量的太陽能不能點亮燈泡,但現在不一樣了。 來自RMIT大學,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和美國肯塔基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發現,他們可以利用氧氣將低能量的光轉化為分子,然後將其轉化為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