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官總是問一些讓人尷尬的問題。
比如說
「你的職業規劃是什麼?」
「你選擇來本公司的理由是什麼?」
或者「接下來有沒有結婚生育的打算(如果還沒有)?」
是不是真的很尷尬?
我們一般人的生活,和日式勵志職場劇的主人公根本不一樣。
也不是漫畫裡什麼燃燒著匠人之魂的技師、畫匠,廚師。
工作就是工作。
無非就是找個地方上班,好好表現,力圖升職加薪而已。
至於第三個問題已經到了侵犯個人隱私的地步,就更不想講了。
不過今天我們暫時都不先講那些。
就說說標題裡提到的這個常見問題:
「這個崗位前期工資不太高,你能接受嗎?」
哦我的老天爺,HR小姐姐,你的小腦瓜到底是怎麼了才能問出這樣的問題?
每次被問到,小編都要抱著腦袋在心中用老式翻譯腔狂叫。
這就好比餓著肚子的你走進了餐廳,想點一份五花肉蓋澆飯。而店員此時拿出一根黃瓜,問你能不能「接受」拿這個將就一下。
荒誕是荒誕,但請各位明白,這句話其實是一個陷阱式提問。
直來直去的回答「能」或者「不能」並不是最優答案。
如果你回答了「能」,那麼多半公司就會給你開個最低檔的工資,把你當做老實的綿羊宰。
公司人力是很高的成本,如果能靠話術就能獲得一些廉價勞動力,那公司的人事部門可是立了大功一件。
而且那也怨不得別人:不是你自己說能接受嗎?
如果你要回答「不,我不接受。」
那麼,在說出口之前,最好先掂量一下自己和對方的斤兩。
如果你對自己有信心,認定自己對這份工作擁有很大的優勢,並且對方也深知這一點的話,那麼自然可以採用這種強硬的立場。
翅膀硬,那麼無需理會對方的這種提問,直接了當的否定掉也沒問題。
對方的確希望你入職的話,那麼剩下的就是價碼多少。
大膽的討價還價就是了。
但如果你只是個學歷一般 ,也沒什麼經驗的普通求職者,那麼最好稍微圓滑一點。
請儘量在面試之前,將工作對自己的價值做一個評估。
不僅僅是薪資高低,除此之外還有很多要素不是嗎?
專業相關度和熟悉程度
日常加班與否
年假等福利待遇
通勤距離
......
這些積極要素如果滿足的比較多,說明這份工作你可能做起來會比較舒適。
沒有加班意味著更多的個人時間。
帶薪年假等於變相獎金。
通勤時間短也約等於時薪提高——畢竟我們走出家門,就等於是把身心交給工作了。
所以,當面試官問及「工資不高,是否接受」時,不要急著回答。
「這個還是根據具體情況......」
而是應該借著這個話題反過來諮詢一下你在乎的相關待遇。
如果面試官當場給了你肯定的答覆,表示你自己在意的那些福利待遇都能提供。
那麼這個時候口風就可以放鬆一點:
「這樣的話,我也是願意積極考慮.......」
如果說的那些福利一概沒有,離家很遠還喜歡讓人義務加班,破事兒賊多的那種公司。
再加上HR還聲稱工還開的低,那還有任何理由去麼?
這時候,請直接告訴對方自己的薪資期望。
畢竟公司也不可能給你一個人開例外優待,所以把所有要求都換成錢就可以了。
「不好意思......我的期望薪資果然還是XXXX元。」
對方可能會顯得很為難,甚至不高興。
接著會拿一下虛無縹緲的東西來忽悠作為面試者的你。
如果你面試經驗豐富,應該已經聽過很多類似的話:
「我事業初期,工資開的不高,但我們是一起奮鬥,現在入職了就是初始老員工。」
「我們公司氣氛好,人人平等,甚至可以穿拖鞋和短褲上班。」
「期權.......(balabala)初始股份......」
這裡明說了吧:
這些都是空洞的廢話,沒有任何實際價值。
打工人上班就是為了賺工資,不是和你老闆當同志。
什麼共同奮鬥.......難道以後公司盈利了,你老闆還能按比例給我分成麼?
能拿到手的還不是那點兒少得可憐的工資?
動不動拿夢想說事的小公司,十有八九連兩年(甚至一年)都撐不下去,所以那些不明不白的廢話只是畫餅充飢,無視即可。
書顏小結
在面試過程中,你還遇到過哪些讓人尷尬又不得不回答的問題?
評論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