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在科學發明有突出貢獻的人物

2020-12-16 後山人說古今

魯班,春秋時期魯國人,名班,魯班的名字實際上已經成為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象徵。2400多年來,人們把古代勞動人民的集體創造和發明也都集中到他的身上。因此,有關他的發明和創造的故事,實際上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創造的故事。

蔡倫,字敬仲,東漢桂陽郡人。他的造紙術被列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 ,對人類文化的傳播和世界文明的進步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千百年來備受人們的尊崇。被紙工奉為造紙鼻祖、 「紙神」 。

張衡,字平子,東漢時期傑出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文學家。張衡為中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發明了渾天儀、地動儀,是東漢中期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後人譽為「木聖」(科聖)。

黃道婆,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紡織家、技術改革家。對促進長江流域棉紡織業和棉花種植業的迅速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後人譽之為「衣被天下」的「女紡織技術家」。

畢昇,為北宋發明家,創造發明的膠泥活字、木活字排版,是中國印刷術發展中的一個根本性的改革,是對中國勞動人民長期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對中國和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作出偉大貢獻。

諸葛亮,三國時期蜀漢丞相,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改革家。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

沈括,宋代著名文學家和發明家。他寫有《夢溪筆談》一書,裡面記載了各種地理、物理、化學方面的知識。今天我們所用的指南針便是沈括發明的,被馬可波羅傳到歐洲,促進了遠洋航海技術。在世界文化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被稱為「中國科學史上的裡程碑。

郭守敬,元朝著名的天文學家、數學家、水利工程專家,在天文、曆法、水利和數學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制訂出了通行三百六十多年的《授時曆》,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一種曆法。著有《推步》、《立成》等十四種天文曆法著作。

蘇頌,北宋中期官員,傑出的天文學家、天文機械製造家、藥物學家。他領導製造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鐘「水運儀象臺」,開啟近代鐘錶擒縱器的先河。對科學技術,特別是醫藥學和天文學方面的突出貢獻,被稱為「中國古代和中世紀最偉大的博物學家和科學家之一」。

祖衝之,南北朝時期傑出的數學家、天文學家。一生鑽研自然科學,其主要貢獻在數學、天文曆法和機械製造三方面。他提出的「祖率」對數學的研究有重大貢獻。直到16世紀,阿拉伯數學家阿爾·卡西才打破了這一紀錄。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裡哪項發明最具貢獻?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和印刷術無疑都是偉大的發明,都是具有重要貢獻的發明,不然也評不上四大發明。當然,這四項發明的貢獻又有所不同,如果非要選出其中最具貢獻的一項,它會是哪一項呢?這個問題可以用比較法來排除。
  • 山東大學這5位教授獲評「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近日,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了2019年度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名單,山東大學數學學院胡錫俊教授、前沿交叉科學青島研究院黃性濤教授、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蔣奇教授、經濟學院解堊教授、齊魯交通學院王琦教授入選。
  • 《奇思妙想一萬年》:中國古代科技發明創造繪本,見證古代發明的...
    這其中,除了「超級團隊」的大力支持,也離不開其他各領域頂尖專家大咖的監督和幫助,這是部分閃亮的名字:全套書共4冊,其中《科學與發現》、《技術與發明》、《工程與創造》三冊,是在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歸納整理的基礎上,遴選出二十四個最具代表性的中國古代科技發明創造,每冊8個板塊。
  • 中國歷史上科學最輝煌的時代:一個科學巨人,三大改變世界的發明
    如果你問我,中國歷史上科學成就最輝煌的是哪個時代?我會樂意的告訴你是宋朝。 宋代,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發展史上最輝煌的歷史時期。10至13世紀的兩宋時期是中國古代科技史的黃金時代,當時的科學水平是西方所望塵莫及。對於兩宋的科學成就,我們可以用兩個數字來說:1個科學巨人,3大改變世界的發明。
  • 中國古代十大發明家
    漢明帝永平末年入宮給事,章和二年,蔡倫因有功於太后而升為中常侍,蔡倫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蔡倫總結以往人們的造紙經驗革新造紙工藝,終於製成了「蔡侯紙」。元興元年奏報朝廷 ,漢和帝下令推廣他的造紙法。蔡倫的造紙術被列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對人類文化的傳播和世界文明的進步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千百年來備受人們的尊崇。被紙工奉為造紙鼻祖、「紙神」。
  • 中國古代發明Top10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越來越容易忽視古人的貢獻。甚至在19世紀,美國專利專員查爾斯·杜爾(Charles Duell)就曾說過,所有能被發明的東西都已經被發明出來了。在今天看來,杜爾的話顯然已經錯了。我們在20世紀和21世紀見證了創造力的巨大繁榮。然而,他所說的話也透露出一切一種似乎已經失去的意思。他知道人類在歷史上經歷過閃光和發現。
  • 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名單公布揚州10人上榜
    近日,江蘇省政府網站公布2020年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名單。記者昨天從市人社部門獲悉,我市新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李俊、亞威工具機股份有限公司冷志斌、華建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吳碧橋、蘇北人民醫院鄭瑞強、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姚義、梅嶺中學魯向陽、瘦西湖旅遊度假投資管理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陳萬慶、意匠軒園林古建築營造股份有限公司梁寶富、江蘇省家禽科學研究所竇新紅、江蘇省江都水利工程管理處陳宇潮等10名專家榮膺2020年「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獲批人數位居全省前列。
  • 中國古代的科技發明你知道多少
    一、李約瑟大作《中國科技史》例舉了26項中國的科技發明1龍骨車2石碾和水力在石碾上的應用3水排4風車和簸揚機(旋轉風扇或揚谷機司南二、中國古代天天文學中國自古以來就研究星象,在研究的過程中也形成了一些天文學方面的科學。
  • 北京市突出貢獻中關村獎獲得者薛其坤:為國家謀科學,為人民謀幸福...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首次增設了人物獎,即突出貢獻中關村獎、傑出青年中關村獎、國際合作中關村獎。其中,突出貢獻中關村獎為北京市科學技術最高獎,是北京科技界的最高榮譽,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榮膺了這一獎項。
  • 古代發明的各種各樣的「奇技淫巧」,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東西
    古代的人說「奇」,就是「不尋常」;古代的人說「淫」,就是「過分」,當然,也有一些「好色」的意思,但這個意思比較薄弱,主要講的,還是「過分」。也許每個人都注意到了一個現象,那就是中國古代並不熱衷發明。古時候,人們喜歡把所有新奇的發明創造,都稱為「奇技淫巧」,所表示的,都是否定的意思。
  • 獲大熊貓保護突出貢獻獎 四川省地方志辦憑什麼
    四川在線記者 袁婧近日,《關於表彰四川省大熊貓保護突出貢獻獎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印發,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省志工作處等單位被評為「四川省大熊貓保護突出貢獻獎先進集體」稱號。該獎項也是自改革開放以來四川省首次表彰在大熊貓保護及生態文明建設中有突出貢獻的團體及個人。
  • 突出貢獻科研人員可破格優先評價!北京暢通科研人員職業發展通道
    北京市將不斷優化社會化職稱評審工作流程,進一步減少申報材料和證明事項,強化大數據應用,突出工作單位推薦意見,推行職稱網上申報、網上審核、網上繳費、網上查詢驗證等便利服務,不斷提高科研人員職稱申報的體驗感和獲得感。
  • 蒸汽機到底是誰發明的,瓦特對蒸汽機的貢獻
    他們的研究啟發了紐科門和詹姆斯·瓦特等發明了實用的蒸汽機。託馬斯·紐科門(1663年2月28日- 1729年8月5日)是英國達特茅斯的一位鐵匠,他組裝了第一臺現代蒸汽機的原型。1712年他發明的大氣式蒸汽機被稱作紐科門蒸汽機。紐科門蒸汽機有一個汽缸和活塞。當蒸汽進入氣缸時,活塞向上運動,活塞到達氣缸頂部時。
  • 非洲黑人對人類文明有哪些貢獻呢?科學家不多,集中在音樂和體育
    世界上有四大種族:歐羅巴人種(白人),蒙古人種(東亞黃種人),尼格羅人種(赤道和澳大利亞黑人)以及棕色人種。每個人種都曾發展出自己的文明,我們中國人自然屬於蒙古人種,我們發展出獨立於西方之外的華夏文明,那麼非洲黑人對人類文明有哪些貢獻呢?
  • 讀《李奧納多·達·文西傳》:繪畫大師對科學創造的貢獻
    此外,達·文西還藉助機械原理,設計了樂器、鬧鐘、自行車、照相機、溫度計、烤肉機、紡織機、起重機、挖掘機……可惜,很多發明設計構想,僅停留在他的筆記草圖中。  對於科學研究,達·文西有獨到理解。他身處宗教佔據統治地位的中世紀步入文藝復興的轉型時代,宗教神學在當時的歐洲具有相當的統攝力和影響力。
  • 廣州市白雲區方正實驗小學喜獲「廣東民辦教育四十周年突出貢獻...
    在廣東省民辦教育協會為展示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廣東民辦教育取得的輝煌成就,記錄廣東民辦教育四十年的發展歷程,總結廣東民辦教育發展的先進經驗,大力宣傳為民辦教育事業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機構和個人,提升廣東民辦教育的社會影響力,所組織開展的廣東民辦教育四十周年「突出貢獻人物·機構」評選活動中,廣東龍濤教育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增濤先生榮獲「廣東民辦教育四十周年突出貢獻人物」榮譽稱號!
  • 那些巧奪天工的古代發明,不服不行!
    提及中國古代,有一樁向來讓國人揚眉吐氣的成就——那就是歷代各種「巧奪天工」的發明。在之前的文章裡,也曾以文物的形式科普過:《不過,比起這些文物,下面的這些發明同樣意義重大——它們有的看似平淡無奇,卻撐起古代中國;有的神秘莫測,至今都無法複製。都有哪些?一起看看,那些至今令國人自豪的輝煌發明!
  • 湖北出土古代「衝鋒鎗」,距今1700多年,專家:是他發明的
    眾所周知,古代社會經常發生戰亂,而打仗無可避免地會用到兵器。事實上,中國的冷兵器發展史很是悠久,在上千年的社會中,他們已經發明了鎧甲、長矛、盾牌或是刀劍等兵器和裝備,並且不同的士兵根據作戰的對策不同,會選擇不同的兵器,這樣的先見能力也讓後人嘆服。三國風雲即使古代社會存在著很多落後的地方,但永遠不要低估他們的智慧。
  • 美術課對孩子到底有什麼用?看看達文西的科學發明就知道了!
    大家知道嗎,著名的大畫家達·文西,在科學領域也有著一些頗為豐厚的成就呢。達·文西曾任軍事工程師,他的筆記中涵蓋了數種軍事機械的設計:機關槍、人力或以馬拉動的武裝坦克車、子母彈、軍用降落傘、含呼吸軟管以豬皮製成的潛水裝等等。
  • 改性粘土治理赤潮,引領國際貢獻突出!中科院海洋所一項目喜獲國家...
    因此,赤潮應急處置成為海洋科學領域中一個國際難題。該項目首創了改性粘土治理赤潮的技術與方法,解決了國際上赤潮治理長期存在二次汙染、效率低、用量大、不能大規模應用的技術難題,實現了海洋環保領域的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