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棚改之下,大部分三四線居民都在當地有了自己的房子,按理來說三四線樓市已經飽和了,而不少人還抱著「買房=坐著賺錢」的心態,想在當地多買一些房子,五年後等著轉賣大賺一筆,事實上是這樣的嗎?
當然不會!
雷軍曾經說:「站在風口上,即便是豬都能飛起來」,但是風口時間一過,即便你是風箏也飛不起來,除非你本來就會飛。
2015-2018年,我國大部分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基本上都翻倍增長了,甚至有的城市房價上浮翻了好幾倍。抓住這個風口的人,因為持有多套房產,一下子魚躍龍門成為了千萬資產的富翁。
這幾年來隨著國家對樓市調控的不斷加緊,全國房價持續大幅上漲的可能性越來越小,尤其是在2020年遭受疫情災害後的樓市,政府也沒有放鬆樓市調控。北師大教授曾潘提出要取消限購,用房地產拉動經濟恢復卻被人民日報用「十惡不赦」回復,可見房地產的風口期早就已經過了。
疫情過後,三四線城市的網友明顯感覺到「降價賣房」的現象非常普遍,甚至有樓盤降價幅度達到了20%,尤其是部分人口持續流出的城市,樓盤降價幅度相當明顯。一季度的開發商現金回流「顆粒無收」,扛過高負債基本靠融資和吃老本,但現在的市場已經開始回暖,開發商為了緩解負債壓力,降價促銷是最快速的方法。
但是現在買三四線的房子,未來會怎麼樣呢?
作為房地產行業的領軍者,恆大和碧桂園早就席捲了三四線城市的房地產,但最後恆大和碧桂園也觸碰到了三四線樓市的天花板,立馬撤出市場,專攻一二線樓市。
恆大老闆許家印就曾經表示三四線的房地產需求已經飽和,當時能夠買得起房子的都已經買上了房子,沒買上房子的基本上都沒有購房能力,加上三四線城市人口入不敷出,空置房也很多。
這也就意味著未來三四線房價將面對很大的回調壓力,三四線城市已經失去了投資價值。
想要在三四線城市買房投資的人可以收收心,如今的三四線城市無論從成交量、成交面積還是房價來說,都不理想,三四線城市土地市場也沒有回暖。這樣的情況下,還要選擇三四線城市投資,未來很有可能會後悔,鶴崗就是個極端例子,現目前的鶴崗大量青年人口流失,房價不足1000元每平。
在這裡呢,小編也希望三四線城市非剛需家庭,能夠意識到今年「現金」>「房產」,如果是剛需購房的家庭今年可以針對性的官方樓盤等待時機下手。
大家認為五年後,縣城房價會降到50萬一套嗎?歡迎大家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