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介紹的攝影師和作品會超出很多同學對攝影認知的範圍,比如在畫面的色彩上,他們不是按照所謂的色彩還原來表現的,在曝光上,不是按照所謂正常的標準正常曝光,很多同學會感覺,他們的作品看起來像是一幅繪畫作品。它們有誇張的色彩,有強烈的明暗對比,有充滿意境的構圖,有各種符號性的隱喻,總而言之就是感覺與照片的距離比較遠,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攝影師和作品安娜·卡布雷拉和安塞爾·阿爾巴蘭(Anna Cabrera & A文ngel Albarrán),一對來自西班牙的創作組合。
什麼是創作組合?正常來說,攝影師創作大部分是個人的行為,在創作中,也有一些夫妻和情侶共同創作的例子,最有名的就是德國的杜塞多夫攝影學派的代表貝歇夫婦。
安娜·卡布雷拉和安塞爾·阿爾巴蘭(Anna Cabrera & Ángel Albarrán)的創作首先給人的印象就是濃濃的畫意感,通過他們的作品,能夠看到日本文化和日本繪畫對他們的創作造成的影響。我們就來詳細分析一下他們的作品。
1.浮世繪攝影與畫意
說到攝影中的畫意,就是說在攝影表現形式上,與繪畫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繫。比如,中國畫在構圖上,講求寫意,講究在位置的經營上的留白與空間。在筆法上,講求不同皴法帶來的顏料、水分與紙張的交融的效果。這都是東方繪畫的方式和靈感。與攝影的聯繫,我們可以回憶參考郎靜山的作品,理解畫意攝影。
同樣是東方繪畫藝術,日本的浮世繪版畫在東方藝術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產生過很多經典作品和藝術大家。正式浮世繪版畫的創作空間和藝術理念在東方美學的大的範疇中,在形式感的追求上,同樣是對意境、空靈、禪意等等思想概念有著比較重的筆墨思考。
這種藝術感覺和藝術理念深刻的影響了安娜·卡布雷拉和安塞爾·阿爾巴蘭,他們用攝影這種現代性的創作方式,將東方美學和日本文化中的美學概念和某些浮世繪和平面二維藝術的創作方式進行融合,就得到了我們看到的影像作品。
這些攝影作品或者說影像作品,我們會發現比較統一的視覺形式。比如,在構圖上,力求簡約,經常利用大量的留白形成意境。在畫面內容上,描述很多的植物,自然環境,山川大海等等風景繪畫的景物。在色彩上,要麼是淡雅的類似紙張的復古色調,要麼是誇張的色彩對比。在構圖上,有些作品直接就使用的繪畫才會使用的非常規的畫幅尺寸。
2.高飽和與互補色的色彩空間
我們進一步說,那這些繪畫感的細節又有哪些表現呢。
最明顯的,就是在色彩上,利用高飽和度的色彩溢出和互補色的使用。比如,在一些表現日本山川的畫面中,天空山川等等細節已經被色彩的過度溶解,對風景中的細節已經放棄,這種處理方式已經走在了攝影和繪畫的灰色地帶。
那麼,這樣的色彩,誇張,戲劇化,甚至是分不清攝影還是繪畫了,這是攝影創作應該接受的麼?很多初學攝影的同學都會這樣問。很多歷史的,技術的或者是創作理念上 內容我們先不說,只說一件事,就是攝影術從發明到今天,之所以能夠在這樣短時間內能夠發生這麼大的變化,發展成為今天人人都可以參與的創作形式,正是因為攝影的包容性和可擴展性,通過建立在技術發展,與繪畫等藝術形式的交融與發展,通過跟對最新的藝術理念的交叉等等才建立起今天的攝影的豐富的面向。所以,在觀看攝影的時候,我們需要以更加寬闊的視角,更多的耐心。
3.山本昌南,寺山修司與海
之所以說在安娜·卡布雷拉和安塞爾·阿爾巴蘭(Anna Cabrera & Ángel Albarra文n)的創作中,我們能見到日本文化對他們創作的影響,我們甚至能夠找片到具體對標的對象。在畫面的形式上,我們可以看見攝影家山本昌南和電影導演寺山修司的畫面。
海是日本文化符號之一。島國文化中,海洋成為自己的文化承載空間,再自自然不過,在安娜·卡布雷拉和安塞爾·阿爾巴蘭(Anna Cabrera & Ángel Albarrán)的創作中,很多海洋的畫面。海洋與生活,夕陽的唯美空間。
他的畫面與我們常見的夕陽海景不同,而是在一種曝光不足,過度飽和和高低對比的情況下發生的。這樣的相似的畫面在寺山修司的電影中是非常常見的表現方式。《死生田園祭》中,少年記憶中的海,永遠是這種令人琢磨不透的狀態。
松是浮世繪版畫中常見的形象,也是日本文化中一種高潔的代表。我們經常能夠在他們的照片中看見松柏出現,並且結合了大海的形象。
這些意向符號的使用,畫面特殊效果的融合,其實都確證攝影師在努力營造一種用攝影表現的日本式或者東方美學趣味的視覺,從各種視覺記憶中的日本背景中,有一條涇渭分明的創作路線。
4.鴉與精神符號
說到「符號」,安娜·卡布雷拉和安塞爾·阿爾巴蘭的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莫過於一種鳥。或者可以稱為「鴉」,就是我們中國文化中被躲避的烏鴉。
但是,烏鴉在日本象徵著吉祥,與我們滿族人的信奉的烏鴉是祥瑞之鳥有異曲同工之處。
鴉在日本的文化中是超度亡靈的使者,由於日本文化認為但凡人死都會成佛,但是無法成佛的就會成為在人間徘徊行惡的怨靈,而鴉的工作就是超度這些怨靈,不過說白了就是讓他們魂飛魄散。
與中國的說法不同,在日本,人臨死時有烏鴉在附近的現象,被解釋為作為度亡者的鴉在一旁看守死者,防止他的靈魂變成怨靈。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八咫鴉,也就是說三足烏鴉,這個形象從中國傳到日本後成為了武人賀茂建角身的化身。
此鴉有三隻腳,頸項上掛著八咫勾玉,受天照派遣到人間,解救了因為迷路被困在熊野山中的神武天皇東徵軍,到現在神社裡依舊供奉著他,後來八咫鳥便成為熊野本宮大社的神紋,象徵著「忠實、誠實、大無畏」的精神。
烏和鴉是不同的東西,與鴉相反,烏也是一種類似於怨靈的妖怪,是鴉死後化做的。
總而言之,各種的關於這種鳥的文化象徵意義已經足夠讓它在攝影的畫面中充當絕對的主角,不光是日本人,它證明了在其它文化語境中,烏鴉充滿話題性和神秘色彩,他是東方美學神秘性的一種代表,也是日本文化中,對死亡和吉祥,對生命和「物哀」等文化理念的表現。
5.前景與構圖
在表現日本的文化精神的過程中,自然少不了日本的精神圖騰,富士山。在攝影家的創作中,沒有故意避開經常被提到的富士山。當然,在拍攝的視覺效果和色彩考量上,相同的利用了繪畫效果和畫意質感。
在攝影本體語言的特徵上,基礎構圖的應用沒有脫離開一種構圖中的引導視覺的重要方式,就是利用前景,遮擋形成視覺空間,引導視線觀看。這個方法其實在他們很多的照片上都是同樣使用的。
所以,無論是拍攝的理念和創作的效果是怎樣的創意,基礎的攝影構圖形式和構圖方法,如果能夠結合適當的內容,都是能夠達到精彩的效果的,作者的作品,在構圖這個環節,向我們展示了教科書式的方法論。
當然,這樣色彩絢麗,製作繪畫般精緻的畫面,大量的工作其實是在後期中調整出來的,作者通過暗房技術,數字後期技術等多種製作手段,完成了攝影畫面的上色,著色等古典的工藝手段。呈現出的視覺效果,才能達到一種攝影與繪畫的游離感。下面是作者的展覽現場和作品的裝裱樣式。
關注我不走丟,更多精彩內容絕不讓你失望!喜歡的同學不要忘記關注、轉發、點讚。
如果你認同光影匠上述內容的觀點,可以加個關注,我會分享攝影文化和攝影技巧,可以關注我更多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