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許多對於美食比較感興趣的朋友,在閒暇時光到來的時候,總是會去到其他城市,品嘗那裡的地方特色美食。尤其是因為工作或學習而忙碌不已的人們,平時幾乎沒有什麼空閒時間。好不容易能夠迎來節假日,自然不願意繼續待在家裡,早已踏上了尋找地方名吃的旅途。不得不說,在習慣了清淡無奇的家常飯之後,那些鮮香四溢的菜餚,更是讓人情不自禁地垂延三尺。幾乎每個城市都有拿得出手的地方名吃,無論是口味還是製作手法,各自都有著與眾不同的地方。
在說到麵食的時候,幾乎每個人的喜好都是各不相同的,有人喜歡嚼勁十足的燴麵,也有人喜歡口感綿軟的掛麵。不過,在各種別有特色的麵食中,我最為偏愛的卻是格拉條。作為一道具有代表性的阜陽傳統小吃,格拉條可以說是深受眾人的喜愛。走在阜陽的大街小巷中,我們幾乎都能跑到一家製作格拉條的麵館。值得一提的是,由於這道面在當地的名氣比較大,還被人們稱之為阜陽人的義大利麵。格拉條的名氣之所以能夠越來越大,自然不是沒有道理的,據說還與歷史名人蘇東坡有關。
在阜陽的方言中,格拉的意思其實是攪拌,從這也能夠看得出來,格拉條其實是一種拌麵。在剛從鍋裡撈出來之後,這種麵條看起來就像是炸醬麵,各種醬料撒在上面,還需要我們用筷子攪拌,拌勻之後才可以,這樣吃起來才更有味道。許多外地人在第一次看到格拉條的時候,都會感到十分驚訝,比起我們平時經常見到的普通麵條來說,格拉條要粗上許多。不過,儘管這種麵條非常粗,吃起來卻並不覺得硬,反而很有嚼勁。對於居住在當地的人們來說,這道面可以說是從小吃到大,也是人們記憶中的味道。
在北方地區,像是山西以及陝北等地方,有一種小吃可以說是非常普遍,那便是餄餎面。單從麵條的製作方法以及形狀來看,這種餄餎面與阜陽的格拉條其實相差不多。在製作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先把擠壓麵條的機子放在大鍋上,鍋裡燒上熱水。在做出麵條之後,便可以直接放入滾開的鍋裡。餄餎面的麵條也是比較粗硬的,吃起來很有嚼勁。不過,與格拉條不同的是,咱們在做餄餎面的時候,往往會將蕎麥麵以及豌豆面等雜糧面作為原料。在吃的時候,在上面澆上一些肉湯便可以。
不過,在做阜陽格拉條的時候,我們往往會將小麥麵作為原料。使用的湯底也有許多不同之處,比如說,在調製格拉條的時候,人們會把芝麻醬作為主料,再撒上一些豆芽以及辣椒油。由此可見,從山西傳出來的餄餎面與阜陽的格拉條的確有許多相似之處,不過在調製味道的時候,使用的食材卻並不相同。去過阜陽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這道面有著濃鬱的當地特色。粗粗的麵條,大口地吃,北方人的豪邁個性,在這道面上更是被體現得淋漓盡致。格拉條的口味比較大眾,無論你的口味如何,基本上都會喜歡。
居住在阜陽當地的人們,在吃格拉條的時候,往往會配上一碗用麵湯衝的雞蛋湯,或者是一碗清爽的豆芽湯。為了讓麵條的味道更加濃鬱,在吃這道面的時候,人們會在裡面放上一些香菜或者是荊芥。荊芥的口味比較清爽,更加適合夏天吃。如果是在天氣比較寒冷的冬季,人們則會在格拉條裡放入一些香菜。坐在麵館中,我們便會發現,人們幾乎不會只吃格拉條,而是會配上一些滷菜。不過,這些都是比較簡單的滷菜,像是鴨頭以及雞爪等,吃起來會更有味道。
在早些時候,其實格拉條的名氣還並不是特別大。這道面的歷史並不悠久,也就是在最近幾年才逐漸火起來的。無論是在阜陽的中心地帶還是邊緣小城,各種格拉條麵館簡直是層出不窮。對於居住在阜陽的人們來說,格拉條早已經是離不開的味道,無論是作為早餐還是晚飯,都是非常合適的。在製作格拉條的麵館中,既有穿著簡練的白領精英,也有樸素的建築工人,人們圍坐在一起享用著當地的特色小吃,看起來也是別有一番趣味。如果你也有機會去阜陽遊玩的話,一定要去品嘗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