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四合院:「人老了,還能幹啥?古稀之年,又有了新奔頭!」

2020-12-12 知行合一陽明教育

原創 陪伴你成長的 致良知四合院 今天

來自專輯

一百個真實故事

「外公,爸爸媽媽又吵架啦!」

「哥,咱家老弟的抑鬱你再想想辦法啊!」

「文長,西頭老劉家兒媳又和公婆叫罵上啦,你有空來說叨說叨?」

常言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生於1949年,與共和國同齡的侯文長,就是這樣一位大家都離不開的「老年寶」 。

古稀之年,心有隱憂

老人是一個家族的根,像一口古井最深的源泉,能夠深刻影響到整個家族。

老人走至暮年,歲月重重疊疊積澱下的生命智慧,如同珍珠,卻並未被尊重與開發。

作為子女,應如何讓父母的晚年有尊嚴甚至豐厚有光?

作為長者,又應如何活好自己、福澤子孫?

侯文長,生於1949年,與祖國同齡。18歲開始在村裡教小學,一教就是42年。退休後,又成了另一種「公家人」,張家、王家、李家,趙家……周圍幾個村莊誰家有事,就會看到他忙碌的身影。「退休綜合症」在他身上看不到一點蹤跡。

侯文長

「人到七十古來稀」,老人的身體卻很硬朗。71年的風風雨雨,太多事的經歷,磋磨了他也涵養他,讓他變成一個真正的「長者」。多為別人付出,這是他的人生活法。

但並不是有了德行,人生就沒有了煩惱。

孩子們的家庭出了這樣那樣的問題,他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家族中的親人出現了心理問題,他想盡辦法,還是依然;鄉親們的東家長西家短,更讓他心有餘而力不足。

各人有命,不管他了!可又怎能不管呢?

家族轉變:良知原來是大道

去年10月份,由於大女兒學習中華文化,老人開始學習《文化自信與民族復興》,《致良知是一種偉大的力量》成為他細細的精讀本。

「爸,我們一起在群裡讀誦明心淨心十大要點100天吧?」「好。」

「爸,我們一起參加三天的深度學習會吧?」「好。」

「爸,我們一起加入百日課程做小組長吧?」「好。」

……

「真是一本好書。」老人捧著書,說。

二十多歲的外孫女特別不能理解他這股學習勁頭,皺著臉問:「到底好在哪?」

老人思索了一會兒,莊嚴地說:「這裡頭有大道。」

老人學得特別認真。不會用手機,就一步步把操作背下來。

每天要在群裡分享心得,但他不會用拼音輸入法,每個字都得手寫識別。刪刪改改很久,才能發出去。

家庭共學時的同頻共振,是世間最美的一首旋律。

大女兒始終陪著父親參與學習,陪著父親明心淨心,認真學修,老人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遼闊、喜悅與擔當;

父親又用自己的風雨無阻、水滴石穿般的學習與付出,砥礪大女兒的前行,開啟了兒子與小女兒的中華文化學習踐行的旅程;

老伴兒不自覺間也被他的行動所感染,開始看書,對人言說中華文化的好;漸漸地,姑爺也開始學習,外甥女、侄女、村裡人等等也開始走了進來……

侯文長和家人

不知不覺間,家庭會議也開了起來。家庭會議中,許多平日說不出口的話語都流淌出來,大家一次次含淚彼此溫暖。

有一次,老父親的責善讓小女兒淚流不止,老人疏導她,教她「放寬一顆心」。自此,小女兒也像驟然卸掉了某種滯重,積極認真地學修,育子方式不知不覺地轉變了。

家庭的真實改變,每天睜開眼睛就看得到,生活在這樣的家族中,怎能不被觸動?

孩子,就是家庭轉變中最敏銳的小探針。

每天躺在床上玩手機的外孫女轉變了,從嚴重的抗拒和排斥,變成了最贊成家庭學習的人,並認真研讀原文,體證到了何為「心上用功、垂直攀登」。

兩個10歲上下的外孫女也圍著父母嘰嘰喳喳,每天主動督促媽媽學習28分鐘、讀書、做筆記。

4歲的孫女也坐在爸爸身邊,有模有樣地讀著「明心淨心十大要點」與《道德經》;

最逗人的是,才一歲多的小外孫,還在有話學話的階段,也受到了共學氛圍的濡染。問他「dao」是什麼?他會含含糊糊嘟噥著說:「道,道可道……」

每次看到這種情景,老人都忍不住笑得爽朗開懷。

燈下,家族中,親子共學,親子浸染,成了最動人的寫真。

心的延伸:澤及宗族鄉親

沒有老人不深愛自己的子孫。建設幸福家庭、實現圓滿家族,是每位長者不言自明的、紮根內心的渴望。

學習了中華文化以後,老人由衷感嘆:低層面的家庭問題,在高層面的家庭中本不存在,點燃自己的心燈,整個房間全都明亮了——四壁燈火,為一燈所照,紛紛燃起!這樣的家庭,怎能不走向光明?

「作為長者,我們可以做的還有太多。」

「歲月催人老,但心中無盡寶藏不會老。」

走在田壟上,看看滿田野玉米的長勢,望著鬱鬱蔥蔥的大自然,他不禁久久遙望:村支書該去再催催了,村裡鄉親生命品質的提升還需要他來掌舵;自己的那群老同學要再次滲透了,每個同學都需晚年圓滿;家族中孩子們要借百日課程再推進,讓更多的孩子們,懂得以「愛國教子」的境界與格局,來陪伴孫子輩們的生命的建構……

天光明亮,晨風吹拂;長空浩蕩,天地廣闊。

眺望著,老人不禁微笑,仿佛一個光明的世界就在眼前。

侯文長讀書筆記

讀完了這位71歲老人的故事,你心中是否有所觸動?

助力長者成就圓滿晚年,已經不是某個家庭的責任,而已關乎社會、關乎文明、關乎未來。

中國人口老齡化的情況,已經非常嚴重。據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的報告顯示,預測到2050年,中國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將達3.8億,佔總人口比例近30%;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將接近5億,佔總人口比例超三分之一。

請不要以為老齡化離我們很遙遠。我們每個人,終究會老去。

而到衰老時,我們又將以什麼留給子孫?我們拿什麼層面的心靈品質,去助力國家發展,解決社會問題?

《了凡四訓》有言:「人之為善,不論現行而論流弊,不論一時而論久遠,不論一身而論天下。」

以財傳家,子孫以衣食無憂成就富裕家族;

以德傳家,子孫以仁愛智慧成就幸福家族;

以道傳家,子孫以境界格局成就自在家族;

以心傳家,子孫以心靈品質成就圓滿家族。

老驥伏櫪,老當益壯。長者建設自己、圓滿家族、奉獻社會,更高境界,可學而至!

相關焦點

  • 致良知四合院:忙,不是問題。失去觀照,才是問題
    陪伴你成長的 致良知四合院 今天陽明先生不僅是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也是立下赫赫戰功的大軍事家。陽明先生百戰百勝,秘訣在哪裡?是神機妙算?還是智力超常?平時,人難免會有放逸之心,如果心神散亂,那麼心靈本有的智慧會被蒙蔽,就不能應對千變萬化的環境。因而,越是忙碌,越是要錘鍊心性。如此,一旦遇到萬分危急時刻,才能在片刻之間,冷靜地做出決策。
  • 此心安處,即是吾鄉-致良知四合院
    此心安處,即是吾鄉 原創 吾鄉 致良知四合院 今天 蘇軾的詞中有一句:此身如傳舍,何處是吾鄉。
  • 致良知四合院:「小而高」個體工商戶學習會,9.13在潤澤園開啟
    原創 陪伴你成長的 致良知四合院 今天收錄於話題#潤澤園學習會十六大亮點2個本文字數:2416字預計閱讀時間:8分鐘「今年的餐飲行業非常艱難四部曲潤澤園(前身是致良知四合院)舉辦本次學習會,正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也是其自成立以來一直踐行企業社會責任的又一次行動彰顯。作為一個科技教育公司,四部曲潤澤園旨在弘揚中華文化,幫助更多人建設自己的心靈品質,提升格局與境界,從而推動社會進步。個體工商戶雖然是小店,但也可以踐行大道!
  • 致良知四合院:《面紗》背後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陪伴你成長的 致良知四合院上個世紀英國著名作家毛姆,曾經寫過一部優秀小說《面紗》,至今讀來發人深省。雖然是一部外國作品,但是卻讓我們從中領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的深刻含義。這句話也讓人費解。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其實,這句話來源於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善良的人救了一隻狗,最後狗因為一己私慾咬傷了善人,所有人都譴責這隻狗瘋了,並認為善人會因為瘋狗而死,但最後善人痊癒了,而狗死了。沃爾特一直都認為自己是那個善人,而他的妻子出軌背叛了自己,因而妻子應當是那隻咬傷善人的瘋狗。
  • 王陽明心學:「致良知」被指精神邪教,如何看待弘揚國學文化?
    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做人做事從內心深處的良知出發。近些年,弘揚傳統文化這一理念在國內非常盛行,國家也大力宣傳這點。可很多東西,往往就容易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比如市場上就出現不少宣揚傳統文化的機構,這些機構有真有假,讓人很難辨認,甚至一些機構還有類似邪教的意思。
  • 致良知四合院:你也曾經是個孩子
    陪伴你成長的 致良知四合院 今天有這樣一間神秘的教室:如果你是孩子,它可能就是你的渴望;如果你已成年,它可能就是你曾經的幻想。這間教室,就是56號教室。這是一間誕生奇蹟的教室。一位執教25年的班主任,總結了對孩子「拔苗助長」式的錯誤教育,並提出了目前值得關注和改善的地方。
  • 第六課:品德修為「致良知」
    王陽明曾寫過多首良知詩,比如「爾身個個自天真,不用求人更問人。但致良知成德業,謾從故紙費精神」,等等。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個故事,是「盜賊也有良知」。據說王陽明在廬陵擔任知縣時,抓到一個罪惡滔天的大盜。大盜冥頑不靈,面對各種訊問強烈頑抗。
  • 致良知四合院:宅心仁厚、厚德載物。「厚」字何以如此重要?
    陪伴你成長的 致良知四合院 今天黃碧蓉,是一位來自深圳的校長。曾經是留守兒童的經歷,讓她的內心藏著一份對父母很深的怨恨,也從此把自卑烙在了心上。一個企業家若能真正能夠紮根大地、紮根客戶,肩負使命,就會有一份厚重感,便能克制心中的輕浮,比如對於名利的一些貪求、一些小我。若有一份深沉厚重作為底蘊的話,企業的根基就比較穩,面對風雨的時候就能夠行穩致遠。「靜為躁君」即面對各種事情要心靜如水,心靜如水才不至於急功近利,才能腳踏實地,杜絕一些比較膨脹的想法。
  • 致良知四合院:回歸本質,大道至簡
    回歸本質,大道至簡原創 陪伴你成長的 致良知四合院 今天收錄於話題#【格局與境界】企業家百日課堂52個陽明先生在《寄楊邃庵閣老書》中說:「(圖二)一分鐘過去,現在我們來進行測試:請您憑藉剛才一分鐘的記憶內容,按照新的編碼體系,填出以下10組阿拉伯數字所對應的圖形:(圖三)想必我們會倍感為難。
  • 致良知四合院:透過「3個蘋果10元錢」看「等值交換」的商業本質
    陪伴你成長的 致良知四合院 今天來自專輯《道德經》與企業經營商業的本質是什麼?等值交換!人人心中有桿秤,這桿秤,就是良知。消費者心中會升起感激與感恩。下次如果需要,他還會來到這裡購買;即便不需要,他也會回饋以善良和感恩的眼神。這就是等值交換,一個自然而然產生的過程。他人對我們的好,我們自然知道,會通過實際行動回饋他人。
  • 致良知四合院:好的愛情:為了你,我願意熱愛整個世界 好書推薦
    原創 陪伴你成長的 致良知四合院 今天來自專輯好書推薦你知道嗎?愛是人與人之間的創造力。我通過你而愛整個世界,同時也更愛我自己。今天推薦的這本書,叫《愛的藝術》,是德裔美籍心理學家和哲學家、法蘭克福學派重要成員艾裡希·弗洛姆最著名的作品。
  • 白話解說王陽明心學,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陽明心學粗略一看有點唯心主義又好像佛道儒都有關聯,可越是鑽研越感到博大精深,經天緯地,用白話解說可真是需要謹慎避免曲解!首先重溫下心學三大經典:把陽明心學比作一把長劍,那「心即理」就是陽明學的劍柄,「知行合一」就是陽明學的劍刃,「致良知」就是這把寶劍那個直指蒼穹的劍鋒,散發寒光凜冽的劍芒直指長空,所向披靡!
  • 神木小寨村:產業繪美景 生活有奔頭
    神木小寨村:產業繪美景 生活有奔頭 2020-11-23 12: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致良知四合院:7歲孩發群公告:「進了這群,你們就不吵架了!」
    原創 陪伴你成長的 致良知四合院 今天來自專輯婚姻「這是中華文化學習群,我知道每家都有吵架的。」「進了這個群,你們就不吵架了鴨!」她對丈夫說:「只要人在,就能創造奇蹟!任何問題,我們一起面對,共同承擔。」金玉婚姻,幸福卻如紙薄青雲今年36歲,是個警察;丈夫是個外科大夫,業餘還會搞些金融。在親戚和同事看來,這對夫妻真是金玉良緣,佳偶天成,別提多讓人羨慕了。
  • 研討現代社會中的「致良知」與法治
    與會者結合最近發生的熱點事件,從不同角度對現代社會中「致良知」與法治的關係提出了看法,進行了深入交流。與會者普遍認為,「現代社會中的『致良知』與法治」是一個既有學術性又有現實性的重大課題,建議市王陽明文化研究促進會繼續組織社會各界人士圍繞案例進行廣泛深入研討,這既是弘揚陽明文化的有效路徑,也能為開展課題研究打下基礎。
  • 王陽明:事上煉,誰說日常工作中不可以「致良知」?
    王陽明先生作為明朝最傑出的大儒,其所提出的「致良知」說便是這樣一門專門對治煩惱的大學問。致良知,致的是「吾心之良知」,良知散發之後,人所感受到的便是通達與愉悅。其實很好理解,因為煩惱妄想是黑暗面的,是負能量;而良知良能則是光明面的,是正能量。一次先生的學生向老師抱怨說:「老師,(做)功夫太難了!」
  • 不怕做狂者,只怕致良知
    傳不習乎 明世宗嘉靖二年,鄒守益等諸弟子近侍身旁,概說時人或因其官位、學說、講學而謗議,王陽明聽後說,不管別人怎麼議論,他仍舊要按照良知的指示行動。
  • 假如艾莎不當女王還能幹啥?變身女僕萌萌噠,還能化身歌手和廚師
    不過,假如艾莎女王不當女王了,她還能幹啥呢?國外的同人大佬們就曾經為此大開腦洞,假如艾莎女王不是以女王的身份活躍在世間,她還能幹啥呢?變身女僕萌萌噠, 還能化身歌手和廚師呢!歌手《冰雪奇緣》裡那首好聽的主題歌曾經打動過無數人,配合著那悠揚的歌聲,艾莎女王翩翩起舞,那一刻真的感覺整個人都被感染了。如果艾莎女王來到現代社會,我想她一定可以成為一個感染無數人的歌手,當她的歌聲響起的那一刻,她就是音樂場中霸氣無比的女王。
  • 北京四合院為什麼那麼貴 四合院的價值在哪裡
    相信人們對於北京四合院的印象就是貴,即使對於北京四合院的存在,大家要了解的清楚,而且要知道四合院的價值,當然在很多的時候也要更了解北京四合院,在了解的過程中要很好的認識這些。四合院兒的價值很高甚至有的達到了上億元那麼北京四合院為什麼那麼貴和四合院的價值在哪裡?
  • 這家貧困戶,搬出大山有奔頭
    地處貴州畢節的納雍、威寧、赫章3縣,群山連綿,溝壑縱橫,裡面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進不來,一直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但現在,這個說法要過時了。住進新樓房,就業有門路,上學不用愁……苗族貧困戶龍忠英未曾想到,搬出大山,生活竟然這麼有奔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