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哥王陽明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傳奇聖人,歷史上很多名人都在學王陽明,比如徐階、曾國藩、蔣介石……太多了就不一一列舉,那麼陽明心學到底有什麼獨到之處,讓那麼多名人紛紛敬仰拜學。
陽明心學粗略一看有點唯心主義又好像佛道儒都有關聯,可越是鑽研越感到博大精深,經天緯地,用白話解說可真是需要謹慎避免曲解!
首先重溫下心學三大經典:把陽明心學比作一把長劍,那「心即理」就是陽明學的劍柄,「知行合一」就是陽明學的劍刃,「致良知」就是這把寶劍那個直指蒼穹的劍鋒,散發寒光凜冽的劍芒直指長空,所向披靡!
簡單歸納下這劍柄、劍刃、劍鋒!
劍柄~心即理
討論的就是我們認定世界觀和人生觀的問題。心外無理心外無物,你可以把人生看成一場修行過程,世間的萬事萬物皆備於我,對個體的「我」而言,與我關聯的世界因「我」而存在,世間發生的一切都與我心產生互動,就像王陽明所講「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你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這就像現在量子物理學中薛丁格的貓原理一樣,所以悟透心即理,你會重新定義世界觀,擁有一個獨立、自尊、崇高的人生。
劍刃~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核心的價值觀。是判斷事物的標準,是把握這個世界的原則。而要做到知行合一就必須做到「事上練」,通俗的講就是當你知道一件事情該怎麼做時你已經是開始行動之初,當你按照你所想去把事情做完就是「知」的結果,所以「知」和「行」是分不開的,是混元一體,仿佛太極圖一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劍鋒~致良知
陽明心學」致良知」心法如一把鑰匙,打開了「儒釋道」玄奧無窮的正眼法門,從而為眾生開啟內心「良知」提供了一條光明大道,致良知還是人的道德意識和道德情感,又是內於人卻又超越萬物的宇宙本原。具有既內在又普遍,既平凡又神聖的特徵。
致良知的功夫給了太多解釋太多方法,用最通俗的話說致良知就是覺察良知和行良知。覺察良知就是致的意思,行良知就是知行合一了。
可以把良知想像成一個無處不在並永恆存在的『』宇宙能量的WiFi『』,而我們每個人都有這個wifi的密碼。致良知,就是輸入密碼的過程,從而與宇宙能量wifi連接,進而生生不息地獲得所需要的宇宙能量!
用簡單的話解釋如何做到致良知。做比如說你在腦海裡想像有一面鏡子,你在做任何事之前都站在鏡子面前看自己,看看自己的初心是不是光明的?有沒有私慾?有問題就把他格掉。當然平時也要多擦擦鏡子,蒙上灰塵就看不清了(心即理)。慢慢養成習慣讓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要符合良知的要求,這樣才能使心中的浩然之氣壯大起來,再遇到其他事情就更能以良知為指導,從而達到「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中庸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