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軍全能炮手,一人操作一門105毫米榴彈炮,一天發射炮彈1.6噸

2020-12-22 介甫相公

1951年9月,侵朝美軍又向志願軍發起了秋季攻勢。美騎兵一師、步兵第三師共3個團,在20個炮兵營、70輛坦克、22架飛機的支援下,向志願軍駐守的天德山發起了猛攻。駐守天德山的志願軍141師422團與敵展開了血戰。在這場戰鬥中,我軍炮兵發揮了重要作用,並且誕生了一位「全能炮手」譚朝志。

堅守天德山的422團5連

天德山,位於臨津江東岸,距離漢城直線距離僅20公裡。在站天德山上,即可俯瞰金化鐵原一線的主要交通幹線。如果佔領天德山,美軍的炮兵則可以利用這個節點,控制志願軍大片前沿陣地和縱深目標。天德山的重要性雙方都清楚,圍繞天德山的血戰就此展開。

10月3日清晨,美軍的飛機和火炮就開始對天德山進行炮火準備。隨後,美軍步兵第3師15團的一個營向天德山前沿的345.6高地發起了進攻。駐守天德山的是志願軍第47軍141師442團5連,提供火力支援的是志願軍炮2師29團。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血戰,美軍在付出了800多人傷亡的代價後,佔領了天德山前沿的345.6高地,下一步就將進攻天德山主峰。在美軍的傷亡中,大部分都是由我軍的支援炮火產生的,因此美軍在佔領345.6高地後,集中了10個炮兵營的火力開始壓制我炮兵29團的火力。雖然各炮位都挖有較深的掩體,但在敵人持續不斷的轟擊下,還是出現了不少的傷亡。

譚朝志是炮29團2連的一名班長,他和戰士汪萬泗、高壽南三人操作一門美軍M2式105毫米榴彈炮。這門榴彈炮是從美軍手裡繳獲的,是當時志願軍主要支援火力。在美軍的火力壓制下,汪萬泗和高壽南兩人先後負傷,炮位上只剩下譚朝志一人。這門需要三個人操作的105榴彈炮頓時啞了下來。

正在射擊的美軍步兵第三師的105榴彈炮

美軍的炮彈還在不斷的飛向天德山主峰,飛向炮2連陣地。本就火力不足的志願軍支援炮兵,如果再少一門大口徑榴彈炮的支援,前線步兵的壓力就會增大。想到這裡,譚朝志顧不得那麼多了,決定一個人操炮,來完成原來三個人才能完成的工作。

一枚105毫米榴彈炮炮彈的重量是21.06公斤,譚朝志用右手挾著炮彈,左手打開炮門,把炮彈推上膛。又迅速地坐到瞄準位上瞄準,再擊發。靠著平時苦練的過硬本領,譚朝志一個人熟練的重複著裝彈、閉膛、瞄準、擊發、退膛、再裝彈的動作,炮彈一發發的飛向天德山主峰陣地前沿的美軍進攻隊形,直炸得美軍死傷累累。

美軍見單純的覆蓋射擊未能壓制我方炮兵,又派出了炮兵校射偵察機。這種小飛機肆無忌憚的盤旋在譚朝志的頭頂上,一旦發現他,就會立刻將他的坐標傳給美軍炮兵,炮彈就會呼嘯而來。靠譚朝志一人,也不可能將炮位轉移,如果停止射擊,自己倒是安全了,但前方又失去了支援。

譚朝志經過觀察後很快就找到了解決辦法。一是利用美軍炮彈爆炸同步射擊。在美軍打過來的炮彈爆炸瞬間開炮,炮口的硝煙和火光與敵人炮彈爆炸的煙幕混在了一起,讓敵人無法準確定位他;二是他發現美軍偵察機來回掉頭的時候,就是飛行員的視線盲區,他就在這個時候果斷擊發。

這就是美軍的炮兵校射偵察機

戰鬥一直持續到下午16點,美軍的校射偵察機始終無法準確定位譚朝志,也就談不上修正射擊了。而到此時,譚朝志已經發射了77發炮彈,總重量達到1621公斤。戰鬥一停歇,譚朝志就癱倒在地,整個人近乎虛脫。他雙臂腫脹並顫抖不停,眼睛被硝煙燻得不停流淚,連鼻子裡流出的鼻涕都是黑色的,但他卻創造了奇蹟。

在炮火的支援下,主峰陣地共打退美軍的進攻10次,殲敵2000餘人,譚朝志立下了大功。戰後他榮立一等功,獲「二級戰鬥英雄」稱號,並獲「全能炮手」榮譽稱號。

相關焦點

  • 美軍一門155毫米榴彈炮落,被志願軍拖著打遊擊,又幹掉自己48門炮!
    為期43天的上甘嶺戰役,志願軍不但殲滅了聯軍25000餘人,還摧毀了聯軍112門火炮、28輛坦克。其中有48門火炮和7輛坦克是被志願軍一門榴彈炮幹掉的,這堪稱是一門神炮。這就是美制M1A1 155毫米榴彈炮。
  • 美制M2A1式105毫米榴彈炮:長盛不衰的老兵,志願軍手中的利器
    安裝在M1型炮架上的M2A1型榴彈炮在進行測試在這一方針指導下,師屬105毫米榴彈炮成為美軍新炮兵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美軍要求,新型105毫米榴彈炮的射程不低於11千米,高低射界範圍為負5度至65度,炮身能360度迴旋,炮架要與當時正在研製的75毫米榴彈炮(之前介紹的MIA1式榴彈炮)通用。
  • 德國RCH 155自行榴彈炮,模塊化炮塔加全自動遙控操作
    炮塔內安裝一門155毫米榴彈炮,該炮和炮塔是從PzH 2000自行榴彈炮的技術演變而來,技術成熟,炮塔可遠程控制,實現無人化作戰,緊急情況下也可用人力操作。 這門火炮可以發射北約標準155彈藥,使用常規標準炮彈最大射程為30千米,不過發射火箭增程彈時最大射程達到了56千米,不過這性能在目前算不上特別,它真正的優勢是快速反應能力,藉助於最新的智能技術和作戰系統
  • 志願軍的武器:美制155毫米榴彈炮,直接從敵人手裡繳獲
    軍博陳列的美制M1式155毫米榴彈炮這次我們來講講當時志願軍炮兵口徑最大的火炮——美制M1式155毫米榴彈炮。必須說明的是,這款火炮是在朝鮮繳獲的。在此之前,美國在二戰時期曾援助中國國民黨軍隊一批M1918式155毫米榴彈炮,該炮為仿製法制施耐德M1917榴彈炮而來,國民黨軍隊只得到了36門,在遼瀋戰役中全部被解放軍繳獲。不過M1918沒有參加抗美援朝。
  • 志願軍的武器:蘇聯152毫米榴彈炮,火炮太重需要用拖拉機牽引
    為紀念偉大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抗美援朝戰爭,我們不定期推出系列文章,介紹有關於志願軍和抗美援朝的方方面面。志願軍炮兵使用過的口徑超過150毫米(含150毫米)的重型火炮,除了美制155毫米榴彈炮和日制150毫米榴彈炮外,就是本期我們要講的蘇制152毫米榴彈炮(大家熟悉的「152神教」)了。
  • M1式155榴彈炮:美式重炮的開山之作,志願軍取之於敵,用之於敵
    前言前面我們先後講了二戰中美軍裝備使用的M1A1式75毫米榴彈炮和M2A1式105毫米榴彈炮,本篇將給大家介紹一下它們的大哥,M1式155毫米榴彈炮。M1式155毫米榴彈炮,彈簧式平衡機清晰可見二戰徵途由於1941年才完成研製,M1式155毫米榴彈炮一開始並未大量生產裝備美軍,1942年全年僅生產了19門,大規模的生產在1943年才開始。二戰期間,美國共生產M1式155毫米榴彈炮4035門,在美軍所有口徑105毫米以上的支援火炮中,產量位居首位。
  • 俄羅斯製造北約標準155毫米自行榴彈炮,實力不輸西方最先進同類
    該炮是俄羅斯自用的152毫米2S19M1自行榴彈炮的出口型號,使用了北約標準的155毫米火炮,可以發射北約標準的155毫米炮彈,主要是瞄準了出口市場。2S19M1-155「姆斯塔」自行榴彈炮測試2S19M1自行榴彈炮作為俄羅斯最新的152毫米榴彈炮,是俄羅斯軍、師一級的火力支援利器,該炮具有射速高、機動性好、攜彈量大的優點,但是因為缺乏自動火控系統和自動定位定向系統
  • 二戰中,日軍105毫米榴彈炮火力強大,為何僅僅生產了1000門
    二戰中,日本陸軍裝備的91式105毫米榴彈炮大約1100門,隨著日軍的侵略的步伐,這種榴彈炮的身影遍布中國和東南亞的戰場,但是對於91式榴彈炮的記錄卻不多,通過對全網的搜索,本文對日軍91式榴彈炮的情況進行整理。
  • 繳獲的法國最強坦克 配備105毫米榴彈炮 德軍B2自行炮到底有多皮實
    得益於德國強悍的軍事工業,出名於國際的不光光是虎式、豹式這些外形霸氣的主戰坦克們,這種看起來賊頭賊腦怪裡怪氣的105 leFH18B2t自行火炮也因為B1重型坦克和105毫米口徑榴彈炮的特殊組合,而吸引了無數軍事愛好者的目光。
  • 800毫米口徑的世界第一火炮,一發炮彈重7噸,炸出足球場大小深坑
    要論在戰場上可以發揮出超強殺傷力的武器其實有很多,如有著「陸戰之王」一稱的坦克、「海上霸主」航母、「空中利器」五代戰機等,而有這樣一種武器同樣會爆發出強大威力,那就是火炮,口徑大、威力強悍,如英國的25磅榴彈炮、美國的155毫米榴彈炮等,正因為如此,人們將其稱為「戰場鐵錘」。
  • 11門最強火炮被志願軍繳獲,轉頭用來打美軍
    很少有人知道,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志願軍裝備的性能最好的、口徑最大的、最先進的火炮,其實是從美軍手中繳獲的M1A1型155毫米榴彈炮。 M1A1型榴彈炮是美軍在1944年才剛剛研製成功裝備部隊的,在當時是非常先進的大口徑火炮。美國從來沒有出口給中國過,朝鮮戰場上我軍也是第一次見到這種新型火炮。
  • 一炮炸平足球場:155毫米炮彈的威力有多大?
    首先看看155毫米炮彈的外形大小,這張照片就很直觀,可以看出當今各國炮兵的主流遠程火炮口徑——155毫米榴彈的尺寸大小。手持炮彈的是一位英國女兵,正在為AS-90式155毫米自行榴彈炮搬運炮彈,這是炮彈的真實對比。155毫米口徑榴彈炮配備的最常用炮彈有兩種:全膛榴彈和全膛底排榴彈。除了彈丸,155毫米炮彈還配備有6個發射藥包,採用白色絲綢包裹的發射藥。
  • 盤點抗美援朝志願軍經典武器
    「四一式」山炮的主要參數:口徑:75毫米總重:540千克炮管長:1.3米炮彈初速:360米∕秒發射速率:10發∕分最大射程:6300米美制105毫米榴彈炮美制M2A1式105毫米榴彈炮,是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大量使用的一種輕型野戰壓制火炮,以威力和準確性著稱。
  • 盤點抗美援朝志願軍經典武器
    美制105毫米榴彈炮  美制M2A1式105毫米榴彈炮,是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大量使用的一種輕型野戰壓制火炮,以威力和準確性著稱。到1951年底,志願軍全軍共有蘇制122毫米榴彈炮249門。在1952年10月14日上甘嶺戰役第一天的戰鬥中,志願軍炮兵某團9連就用這門目前收藏於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的122毫米火炮,在不到4分鐘的時間裡,發射了96發炮彈,把集結了敵人2個營兵力的一條數百米長大山溝炸成一片火海,粉碎了敵人的進攻。9連因戰績輝煌,先後榮立集體一等功、二等功各一次。
  • 打蛇打七寸,志願軍榴彈炮打坦克,專轟坦剋薄弱處
    戰防炮主要通過直射炮彈毀傷目標。 志願軍入朝前期,裝備的反坦克炮數量少、型號雜,包括有美制37毫米戰防炮、日制37毫米戰防炮、加拿大制戰防炮等。這些火炮射程短,威力小,只能對付美軍的輕型坦克。以美制37毫米戰防炮為例,最遠射程6900米,破甲厚度為915米距離上25.4毫米。25.4毫米正是美軍霞飛輕型坦克前下裝甲板和兩側裝甲板的厚度。
  • 火炮發射第一顆炮彈時,為何炮手需要拉繩擊發?老兵告訴你答案
    前者是利用內置於炮膛內的電打火裝置引爆發射藥,這種方式發射快效率高,主要用於火箭炮等發射速度快的裝備上。後者則是利用彈簧力使擊針撞擊底火,從而引爆發射藥。這種方式用途最廣、可靠性最高,被廣泛的用於榴彈炮、坦克炮、艦炮等。拉繩式擊發正是屬於擊針擊發的一種,也是現代火炮發射最為常見的擊發方式。
  • 美國成功使用自行榴彈炮發射超高速反導炮彈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美國福布斯新聞網當地時間9月6日報導,近日在美國新墨西哥州一處飛彈靶場內,美國陸軍首次使用裝配超高速炮彈
  • 把朝鮮當新武器試驗場,美軍一巨炮威力極大,但被志願軍完全摧毀
    例如在火炮方面,美軍就把剛研製出來不久,為數不多的203毫米重型榴彈炮就很快運送到朝鮮用於實戰。203毫米重型榴彈炮與當時美國及其他國家軍隊的火炮相比,具有口徑大、射程遠和殺傷破壞威力大的特點,被美軍稱之為「志願軍對付不了的『王牌炮」。
  • 2分鐘射30000顆炮彈,滿身機炮的「空天戰列艦」,火力有多猛?
    AC-130最大起飛重量為60噸,機身長30米,翼展為40米,配備了四臺渦輪螺旋槳發動機。在武器系統方面,AC-130初期型號就裝備了從7.62毫米到20毫米的多款機炮,熱焰彈發射裝置,還攜帶有重型炸彈。後期較為成熟的AC-130 H更是裝備了一門直徑105毫米的榴彈炮,一門博福斯40毫米機關炮,兩門20毫米M61火神六管轉膛機炮,有時還會加裝一些機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