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好風景:品茶馬互市文化,尋唐蕃古道傳說

2020-12-14 湘湘愛旅行

春暖花開的時候馬上就要到來,都說一年四季在於春,相信大家都很喜歡春天,因為天氣不冷不熱,最適合出去走走看看,心情也會很好。這時候就適合出去好好的放鬆一下,痛痛快快的玩一場,恰逢五一假期即將到來。

那麼,你們都計劃好了嗎?

NUMBER

1

丹噶爾古城

湟源悠久的歷史在這片雄渾厚重的文明沃土孕育了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她就是青藏高原上茶馬互市和文化交流的重鎮——丹噶爾。

丹噶爾古城建於明洪武年間,距今有6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西部重要的經濟文化樞紐和軍事重鎮,也是一座古老的歷史文化名城。古城的每一片瓦、每一塊磚、每一扇門、每一合窗,無不承載著厚重的多元文化信息,展示著邊塞古城發展的壯美 。

古城內有鎮海協營署、丹噶爾廳署等軍政機構;城隍廟、關帝廟、文廟、龍王廟等廟宇寺院;拱海門、迎春門及倉門街、九間街、北街、南街、廟巷子、隍廟巷子、西城壕、大巷道、南城壕等街巷,還有義學、牌坊等。建築群落結構獨特,風格迥異,院落街巷經緯交織,主次分明,亭臺樓閣,雕梁畫棟,仍依稀可見當年的繁華與氣派。

(拱海門)

夜幕降臨時,走進古城景區,滿目金黃,一盞盞湟源排燈點亮了整座城,燈帶裝扮錯落有致,宛如一幅華麗的油畫,給前來參觀的遊客帶來了極致夢幻的視覺衝擊。

(演藝廳夜景)

(東門樓夜景)

走在經緯交織的幽幽街巷,結構獨特的民居院落,氣勢恢宏的寺院廟宇中,拂面而來的清風仿佛是從600年前吹來。這座城如同一位歷史文化發展的見證者,她記錄著沉澱著歷史的輝煌,記錄著歲月的變遷,期待到訪的人將其再次翻開。

2

NUMBER

日 月 山

日月山位於青海省東部,西北部與大通山相連,東南部與拉脊山相連,是一條北北西向斷塊山。藏語稱「尼瑪達娃」,蒙古語「納喇薩喇」,即太陽和月亮的意思。因山體紅層出露,古時稱「赤嶺」。

追隨清風遊赤嶺,清晨的日月山被金色陽光的溫暖喚醒,湛藍的天空下是一望無際的綿延山脈,經幡隨微分揚起為前來日月山的八方朋友送去安康祝福。

登上山巔,極目遠眺,山下景色各有不同,青海有句諺語:「過了日月山,又是一重天」這裡是青海農業區與牧野區的天然分界線。西邊天高雲低、牛馬成群;東邊阡陌縱橫,村落點點。日月雙亭壁畫裡記載著「唐蕃古道」的歷史,其中亭裡的「唐蕃赤嶺分界碑」也成為了民族友好的象徵。

(日月雙亭)

(日月雙亭)

(古道煙雲)

(唐蕃赤嶺分界碑)

「悵然唐王寶鏡殘,輕裘把酒,故裡幾時還?蒼穹西去車塵遠,千裡東望長安怨。」這裡是文成公主進藏時遠眺長安的地方,似乎風中還依稀傳來當時迎親的牛角號,那聲音在天空中迴蕩,久久不息。公主早已遠去,但是這些傳說和公主眼淚匯聚的倒淌河都留在了這裡。

【來源:西寧市旅遊局】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留在茶馬古道上的「馬幫菜」 探尋在歲月中沉澱的寧洱美食
    「茶馬古道」起源於古代的「茶馬互市」,可以說是先有「互市」,後有「古道」。「茶馬互市」是中國西部歷史上漢藏民族間一種傳統的以茶易馬或以馬換茶為內容的貿易往來。歷史上雲南寧洱茶馬古道形成後,日行30餘公裡的馬幫,天亮啟程,日薄歇宿於山野路旁,生活風餐露宿,形成了獨特的馬幫文化,不但帶動了當地商貿發展,還帶來了各地的飲食文化。
  • 麗江遊記:走過南方絲綢之路,探尋茶馬古道的前世今生
    在麗江,有一條南方絲綢之路,被稱為「茶馬古道」。而麗江現如今的繁榮,最早都是由這條茶馬古道開始的。初來麗江的人們,攻略上都應該都少不了這個地方,那麼,在千年以前,茶馬古道上又有著怎麼樣的故事呢?小編今天就帶著大家去走一走,一起探尋茶馬古道的前世今生吧!
  • 尋訪火站村茶馬古道遺蹤
    這個寺名也和當地民間流傳下來的,有關這一座佛寺的傳說極為吻合。相傳萬曆十三年(1585年)的一個春天,這條古道由於商貿往來已經趨於繁盛,經當時的火鑽批檢茶引所批驗後,運送給今天水秦州區三十五里舖的物資,除了大量的茶葉還有少量的絲綢、珠寶。
  • 「2020年中國體育彩票嘉年華暨『茶馬古道』雲南地方主題即開型...
    「茶馬古道」帶你走進雲南當然,當天的重磅好戲是雲南地方主題即開票「茶馬古道」的華麗亮相,這是雲南體彩繼2019年推出「七彩雲南」「吉象如玉」之後再推新的地方主題即開票。據悉,面值為20元的「茶馬古道」最高獎金100萬元,以國際商貿通道、文化交流走廊的「茶馬古道」路線作為設計元素,票樣再現馬幫在古道上運輸的場景。
  • 貢嘎山景觀走廊,唐蕃古道的寶石項鍊,雅家埂紅石灘
    四川省甘孜州,素以濃縮青藏高原美景冠絕川西,在甘孜州首府康定通往貢嘎山海螺溝景區的榆(林)磨(西)公路上,還隱藏著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原紅石灘,它便是貢嘎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重要的組成部分——中國紅石公園所在的雅家埂。
  • 「茗邊聚焦」雅茶雙璧,翱翔出川系列報導之八煌煌大觀,茶馬古道
    背夫們永遠不知道他們曾經賴以生存的漫長古道只是成為我們憑弔的遺蹟。那一天,在二郎山腳下,感受到了來自歷史的馬鳴聲,駝鈴聲以及背夫們拐釘重重敲在石板上的厚重的喘息聲。曾經以為雲南的茶馬古道是冠絕天下,殊不知盛名之下遺留的僅是荒草漫天的古道,若真要看古道遺蹟還是得來雅安。陳開義老師說,那必須要到天全。
  • 穿越唐蕃古道黃河源頭洛克線(一):隊伍集結,加急行軍1100公裡
    圖文:走吧網特約攝影師 千尋 前言 有些故事來不及真正開始,就被寫成了昨天;有些風景還沒好好欣賞,就成了圖片;有些人還沒好好相愛,就成了過客。只有當離別了才知道不舍,失去了才知道珍惜。
  • 南方邊境秘藏千年古道,風景佳故事多,與絲綢之路齊名卻鮮有人知
    早在唐朝,統治者們就看到這條「茶馬古道」不僅僅能給大唐帶來源源不斷的優質戰馬,更能促進與西域的民族文化交流,為國家充盈了國庫。而如今,千年已過,茶馬古道又成為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為無數的徒步旅行愛好者圓夢,成為了徒步旅行驢友們的天堂。
  • 穿越唐蕃古道黃河源頭洛克線(十二):收工!此行比西藏還西藏
    上扎尕那後山,穿越洮疊古道,大名鼎鼎甘南洛克線,前往卓尼方向。不走尋常路,自是爛路依舊!一路顛簸前行,從海拔3000的扎尕那村,又躍升上到海拔近4000米的扎尕那後山。海拔高,風景就不一樣了,高山草甸,犛牛低頭吃草,天氣晴好,雲白天藍,愜意依舊。
  • 群山| 白仲才:茶馬古道上的旅途頓號
    撥開荒草樹叢,踏著綿延的古道,一塊塊磨得幽清發亮,有著縱橫交錯龜裂的石板,便一點點從我們眼前移過,任憑歲月的無情打磨,當年馬蹄鑿過的痕跡仍清晰可見,我估計從來都沒有人真正去丈量過,這條古道的厚重。古道是歷史的悠久步履,古道是時空的默默凝思。我看到的這條古道更是顯得極其神秘和瑰麗,隱隱透著深沉博大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底蘊。
  • 唐蕃古道旁邊的天空之鏡——瑪多星星海,驚豔、免費、鮮為人知
    「最美的風景在路上」,這話對自駕遊青藏高原的人來說,沒毛病。我自駕遊西藏時,川進青出,用時二十多天。旅途中,我曾無數次的被路邊的風景驚豔到,然後就要不能自主地停車拍照,用我那拙劣的拍照技術,記錄下了高原的別樣風光。
  • 【兩會融媒先鋒】鹽源縣:重拾茶馬古道 傳承摩梭文化
    【兩會融媒先鋒】鹽源縣:重拾茶馬古道  傳承摩梭文化
  • 去嗨皮|雅江,茶馬古道第一渡!
    去嗨皮今天想要帶你們去雅江看看茶馬古道的風景!茶馬古道上的雅江 不僅有豐富的康巴人文景觀 更是一處人少景美的好去處。
  • 都知道麗江來自茶馬古道,但關於它的博物館,全世界僅此一家
    不管雲南的負面新聞出現再多,麗江依然是火爆異常的旅遊之地,八月份麗江創下了連續幾天每日進入古城遊客破二十萬,當真是摩肩接踵,寸步難行,說起麗江的歷史,想必你我都知道其發源於茶馬古道,曾經是茶馬古道上的一個小鎮,逐漸發展為這個地區的政權集中之地,當地最大的政權木府就位於古城之中。
  • 雅安,從茶馬古道的繁盛到成都的後花園,茶賦予了它怎樣的性格?
    很少有人知道,幾千年來,就是在這川滇藏交匯的地帶,茶馬古道猶如一道湧流融匯著中原地區農耕文化與青藏高原畜牧文化兩大體系。 今天雅安街頭的「茶馬古道」雕塑(筆者實拍) 茶馬古道是中原地區農耕文化與青藏高原畜牧文化相互交往的主要通道,也是世界上目前已知的地勢最高且最為艱險的道路
  • 穿越唐蕃古道黃河源頭洛克線(七):雜多線——隱秘刺激的進藏路
    第八天昂賽大峽谷-昂賽鄉-雜多縣-結多鄉-蘇魯鄉-吉尼賽鄉-尼姑寺-懸崖寺廟-達那寺-達那溫泉 260公裡昨日下午大家峽谷美景玩了個夠,晚上大峽谷營地美酒烤肉,圍著篝火歡唱,好不熱鬧。尋哥感慨萬千,在去年暑期的藏東大環線行程,就是這條土路——被稱為進藏第八條線的雜多線,尋哥單車布加冰川和薩普神山探秘回程中走的線路,從川藏北線317國道經江棉鄉貢日鄉的念青唐古拉山東段經這個路口穿越出來,翻越瓦日拉埡口到雜多。青海西藏交界的青海邊緣地段,從國道317線巴青到丁青有好幾條小路,可北上到這個路口前往雜多。
  • 2020開年大戲、國家藝術基金項目《茶馬古道》在蓉首演
    1月10日晚,由四川省歌舞劇院有限責任公司、中共雅安市委宣傳部、雅安市文化體育和旅遊局聯合出品的國家藝術基金項目、民族舞劇《茶馬古道》,在四川大劇院首演。「以前不了解川藏茶道,第一次看到那麼巧妙的舞蹈將它展現出來,蠻震撼。」成都年輕觀眾廖越和朋友看完後走出大劇院忍不住分享著自己的感受。背著背夾子,胸掉汗刮子,手上提拐子,腳穿腳碼子。
  • 探秘小豐村,品豐蒲茶馬古道上仙草之美
    腳下這條小路就是大名鼎鼎的閩贛古道,這裡其中之一的豐蒲茶馬古道。它從江西廣豐到福建浦城穿越了武夷山崇山峻岭,它也是條充滿歷史烽煙的古道。隨著歷史的變遷,閩贛古道或已廢棄,或湮沒在歷史的荒野之中。行走在小豐村,不經意間還可以尋找到幾段殘存的古道,讓我們對於這裡的過往充滿了好奇。
  • 「上裡味·中國年」2020雅安藏茶文化旅遊季暨第十五屆年豬文化...
    「上裡味·中國年」2020雅安藏茶文化旅遊季暨第十五屆年豬文化旅遊節蓉城推介會在錦裡舉行,雨城區誠邀八方遊客,在這個冬季到雨城品藏茶、喝旺湯、吃年豬肉,雨城人民將用滿腔的熱情溫暖這個寒冬。一首《碧峰雅韻》,盡顯小城溫婉;一曲《雨城》,道出多彩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