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恭喜恭喜喲……
2019年5月,在老家自己的婚禮上,意外地聽到了一個熟悉的聲音,原來是我的幫扶對象來了。或許是感動,或許是驚訝,當轉頭看到他們的那一刻,眼淚直在眼眶裡打轉。 「聽到姑娘結婚的消息,我們就約起一起來看看你。」代叔叔拉著我的手高興地說。
我叫陳秀秀,今年26歲,2017年3月到桐梓縣官倉鎮楠木村開展脫貧攻堅幫扶工作。
代叔叔名叫代明玖,家住桐梓縣官倉鎮楠木村街上組,今年66歲。他的妻子楊志芬今年57歲,兩人都有殘疾,夫妻倆靠領取低保金為生,2014年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 2017年8月,根據工作安排,我開始對代明玖家開展結對幫扶工作。回想起第一次走訪的情景,至今記憶猶深,狹小的磚房內擺放著一個生鏽的火爐子、簡單破舊的家具,這就是代明玖的家。
入戶走訪
回去後我寢食難安,隨後便與村幹部聯繫怎樣幫助他們改善居住條件。不過,村幹部說根據相關的政策,代明玖家已修建新房,並已兌現危房改造補貼,但二老就是倔,不願搬到新房子居住,村幹部們多次勸說也沒多大效果。 了解情況後,我便三番五次到代明玖家中,勸說夫妻倆搬進乾淨寬敞的新房子。可能是覺得我一個小女孩也不容易,在我苦口婆心勸說下,代明玖一家終於搬到了新家居住。 當我帶上牛奶、水果到家祝賀時,卻看到家裡到處都是垃圾,放下東西,我便拿起掃帚開始打掃、整理房間,在不斷地溝通交流後,夫妻倆也逐漸改變了生活習慣,家裡也變得乾淨、整潔。 2018年7月,得知代明玖生病住院,我立即乘坐汽車趕往桐梓縣協和醫院,把生活起居、住院報銷一一安排妥當後,才乘車返回鎮裡工作,當天回到宿舍已是深夜3點。 平日裡,除了走訪,我每個周都會打電話給他們,聊聊家常,看有沒有需要我幫忙的地方。
工作中的陳秀秀
如今,官倉鎮楠木村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裡發展了水果、花卉苗木、辣椒等等。代明玖家的生活也越來越好了,不僅住上了新房子,通過土地流轉獲得了流轉費,還享受產業分紅、殘疾補貼等政策,夫妻倆掛在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多了。 三年的扶貧之路,我真切地感受到只要用真心,定能換真情,而我早已和代明玖一家成了親人,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繼續不忘初心,盡我所能幫助更多的人。整理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婁勤麗
編輯劉娟利
見習編輯潘曉飛
編審王璐瑤 楊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