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羅數君 羅博深數學
翻譯 & 編輯 | 羅數君
文 2955字 閱讀時間約 9分鐘
導語
轉眼就到3月啦,在過去的2月裡,羅教授為大家帶來了五場精彩的YouTube數學直播,除了講解趣味數學題目以外,羅教授專門為家長和小朋友們提供了自由問答環節!很多奇思妙想的小朋友們提出了各種有趣的問題,來看看有沒有你感興趣的問題吧!
學校的數學課太簡單怎麼辦?
每個孩子都應該尊重老師,與同學友好相處。所以,即便學校的數學課對你來說很簡單,也要保持謙虛的學習態度。
如果你覺得某個知識點對你來說很簡單,可以嘗試去思考如何向別人講解它。我也一直在這樣做:當別人對我講解一件事的時候(無論是數學主題還是其他),我都會在心裡想,如果讓我來講這件事,我會怎麼講。解釋實際上是一門藝術,也是世界上最難做的事情之一,當你在解釋一個東西的時候,不僅是在解釋給別人聽,也是在解釋給自己聽,這個過程可以讓你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內涵。所以無論何時,當有人教給我一個東西的時候,無論我之前了解與否,我都會保持興趣去傾聽,一方面是想去了解別人的理解方式和理解角度,另一方面是因為傾聽的過程中總是會得到一些意外收穫。就好比,有的人可能是籃球高手,但是他/她還是很喜歡看籃球比賽,因為總是能從中學到一些東西的。
我讀書的時候,我通常會保證速度保證質量地先完成簡單的作業,然後再去保持謙虛地幫助身邊的同學,老師也非常讚賞我的這種做法。既能幫助他人、又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何樂而不為呢?在其他的空閒時間,比如放學回家後,我會找一些更難的題目來進行思考。所以永遠不要覺得學習環境不適合你,即便學校的數學很簡單,你也可以利用這個機會來充分提升自己。
為什麼有些數學計算「無意義」
我在給我的博士生講組合課的時候告訴他們:在數學的世界裡,你有權利自己定義一切,按照你自己下的定義,你的任何計算都可能變得合理,但當然,這個定義也很可能別人來說毫無用處。
我認為定義的價值不在於它本身是否有意義,因為那只是一個稱呼,代表的是數學家們認為賦予一個知識的名字。定義的價值在於它是否有用。說到為什麼有些數學計算「無意義」,我舉個例子:0 ÷ 0,我來給你們解釋一下它為什麼沒有意義,通過代入一些實際的數字,矛盾就會出現。現在我讓 0 ÷ 0 =5,這完全沒有問題,因為除法的本質是乘法的逆向計算,5 x 0 = 0 那麼0 ÷ 0 =5 「理應」成立,那同樣道理,0 ÷ 0 似乎還可以等於-2。看到矛盾的地方了嗎?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我們為其立下一個嚴格的定義,那麼便無法保證數學整體體系的一致性。一致性存在的意義在於,在計算中,我們永遠無需與任何數學規則相悖,永遠可以放心地加減乘除,也總是會得到一個有意義的答案。正因為此,部分數學計算至今仍「無意義」。
你在考試中是怎麼檢查錯誤的?
如果沒有時間重做錯題怎麼辦?
你可以把每次考試都當場一次挑戰,試著去提升速度。對我來說,速度取決於專注程度, 如果我想快速完成一件事,我會首先讓自己保持高度注意力,這也是我從過去參加MATHCOUNTS等其他數學競賽中得出的經驗。只要你保持專注,那麼速度自然能夠得到提升。當然,除了思考、計算的速度,我還會追求行走的速度、做事的速度!我可能是卡耐基梅隆大學裡唯一一個每天在學院裡跑來跑去的教授!
你也可以的,你的做題速度完全可能超乎想像,你完全可能有機會重新做一道題目。當然,在MATHCOUNTS國家級競賽這樣的情況下,你可能確實沒有時間重複做一道題目。這個時候,你需要做的就是——認真仔細。我在做任何事的時候都會在腦海裡同步「檢測」,估量自己有幾分把握可以成功,一旦發現不對勁的地方,立即回到可能出錯的地方。在這一點上,賽車司機可能是最有經驗的,因為他們稍有不慎就偏離正常跑道。所以,只要有了這個意識,你在數學考試中的準確率就會自然而然地得到提升,即便沒有時間做兩次題目,你也完全有信心得到的答案一定是正確的。
如何提升孩子的數學創造力?
我始終不提倡死記硬背和題海戰術。數學其實是一門無需老師演示、學生自己就可以琢磨出解題方法的學科。我小時候也是從處理毫無頭緒的題目開始學數學的,我一直習慣於自己發明方法。久而久之,你面對數學的恐懼心理就會漸漸消失。你總覺得:就算不會做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我總是可以自己發明解法。我的YouTube直播也是這樣一點一點做起的,直到直播開始前10分鐘,我還在研究裡面的設置。只要你敢於發明自己的方法,總有一天你會擁有強大的創造力。
如果你不理解老師教給你的方法,你完全可以自己參照定義來推理計算。我在讀初中的時候,會特地去找那些難題來做,通過鑽研來想出自己的解法,然後舉一反三,同類的題目都會迎刃而解。直到現在,我也在用這個方法來教學生,我從來不會告訴學生按照固定的步驟來尋找答案,因為解題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讓他們養成思考的習慣,那麼總有一天他們可以解決一切問題。
你是怎樣教自己的孩子數學的?
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我從來都不教自己的孩子數學。這並不是因為我不在乎他們的數學學習,而是因為我鼓勵他們自己去發現、探索數學。而當他們取得了成績時,他們就可以說:我的數學很好,但並不是因為爸爸是奧數隊總教練。這會給孩子們帶來很大的成就感。
在家裡,我的太太負責教孩子數學。但其實她在上學的時候從來沒有參與過數學競賽,所以你看,每個人的潛能都是無限的。而我則更注重是讓他們學會如何與人相處。有的時候,我會帶著他們去做線下公益活動,他們會從中看到爸爸是如何與別人談話、交流,如何為他人帶來幫助的,而這些東西,也是可以讓孩子終身受益的。
下象棋對培養創造力有用嗎?
下西洋棋需要思考、推理,而思考和推理又能夠塑造創造力,所以學會下象棋對孩子來說肯定是件好事。但我不鼓勵家長強制孩子學下象棋,雖然我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學會思考,但思考的提升並不一定只能依賴於一件事或一項技能。如果孩子有真正喜歡的事情,家長都應該鼓勵他們就去做,到達一定深度時,孩子的思考能力自然就會得到提升。
如何在數學競賽中不緊張?
在數學比賽開始之前,我會告訴即將參賽的學生:我們在一起學習了這麼久,我一直覺得你很聰明!無論比賽結果如何,它只是一次普通的考試,都不會改變我對你的印象!不要覺得自己的能力不行,儘可能發揮到最好,參加比賽不是達到別人的要求,而是為了自己,讓自己知道:這次比上次進步了一些,這才最重要的。當你這樣來看待競賽,便不會再害怕讓人失望,反而會覺得在考場上做數學題很有趣。而當你緊張時,記得深呼吸,在頭腦中想,緊張的情緒只能給人增添壓力,除此以外沒有任何作用,這樣很快就可以把它擺脫掉了。
學幾何最好的方法是什麼?
幾何學習不需要依賴太多定理,是一個非常有創造力的數學分支。有的人會按照成套的知識體系來學習幾何。但是我學幾何的辦法是從數學競賽中隨機選一些題目來做,開始的時候,選一些簡單的題目。通過鑽研,你完全可以自己發現邊-角-邊證明三角形全等之類的方法,這樣不僅比死記硬背更加印象深刻,而且也更能發現圖形中的奇妙和樂趣。
* 本文內容屬羅博深數學及其母公司Expii, Inc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繫羅博深數學團隊,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轉發本文與全世界的朋友分享數學、教育的樂趣。
相關推薦
» 羅教授在數學競賽之前會吃什麼? | 羅教授二月在線問答集錦(上)
» 關於北美競賽,你真的了解嗎?
» 中國學生也能參加的數學競賽,你了解嗎?
» 哈佛麻省理工聯合數學競賽的出題者竟然是...
- 點擊海報了解課程詳情 -
150分鐘免費體驗課程火熱放送中
原標題:《如何鼓勵孩子下西洋棋學數學? | 羅教授二月數學教育問答集錦(下)》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