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教授:幼兒數學學習的本質不是記憶的過程,而是理解的過程(建議...

2020-12-12 騰訊網

寫在前面

有不少這樣的家長,他們很重視孩子的數學學習,從孩子上幼兒園起,就開始教他們背數字、寫數字、做加減法,以至於在孩子們還不能理解數字代表什麼時,就已能將一長串數字背得滾瓜爛熟。然而,這種死記硬背的方式能幫助孩子發展數學能力嗎?今天我們來聽一聽來自南京師範大學學前教育系張俊教授的觀點。

數學是知識,更是一種思維方式。數學知識描述的不是具體事物本身的特徵,它是一種抽象的邏輯知識。所以,數學學習的實質是促進思維發展,它本質上不是記憶的過程,而是理解的過程。機械訓練只能讓幼兒記住,卻無法讓幼兒理解。

幼兒是怎樣學習數學的?只有理解這個問題,幼兒數學教育才能有的放矢。

幼兒學習數學的心理準備

幼兒的數概念從萌發到初步形成,經歷了一個複雜而漫長的過程。幼兒需要不斷擺脫其思維水平的局限,才能逐步達到對抽象的數學知識的理解。

1. 幼兒邏輯觀念的發展

對應觀念

幼兒的一一對應觀念形成於小班中期(3歲半以後)。起初,他們可能只是在對應的操作中感受到一種秩序,並沒有將其作為比較兩組物體數目多少的辦法。逐漸地,他們發現僅靠直覺判斷多少是不可靠的:有時候,佔的地方大的物體, 數目卻不一定多,而通過一一對應來比較則更可靠一些。

序列觀念

幼兒對數序的真正認識,並不是靠記憶,而是靠他對數列中數與數之間的相對關係(等差關係和順序關係)的協調:每一個數都比前一個數多一, 都比後一個數少一。這種序列觀念不能通過簡單的比較得到,而有賴於在無數次的比較之間建立一種傳遞性的關係。因此,這是一種邏輯觀念,而不僅僅是一種直覺或感知。

類包含觀念

幼兒在數數時,都要經歷這樣的階段:他能點數物體,卻報不出總數。即使有的幼兒知道最後一個數就是總數(比如數到8就表示有8個物品),也未必真正理解總數的實際意義。如果我們要求他 「拿8個物體給我」,他很可能就把第8個物體拿過來,說明幼兒還沒有形成整體和部分之間的包含關係。幼兒要真正理解數的實際意義,就應該知道數表示的是一個總體,它包含了其中的所有個體。

2. 幼兒思維的抽象性及其發展

在一歲半左右,幼兒能夠藉助於頭腦中的表象對已經不在此時此地的事情進行間接的思考,能夠擺脫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而在頭腦中進行思考,這是幼兒抽象思維發展的開始。從根本上說,表象知識提供了幼兒進行抽象思維的具體材料,幼兒的抽象邏輯思維取決於他們在頭腦中處理事物之間邏輯關係的能力。

幼兒思維抽象性的發展,實際上伴隨著兩個方面的內化過程,一是外部的形象內化成為頭腦中的表象,二是外部動作內化成為頭腦中的思考,而後者才是最根本的。

幼兒數學學習的心理特點

幼兒思維的發展為他們學習數學提供了一定的心理準備。但是,幼兒邏輯思維的發展特點又造成了幼兒在建構抽象數學知識時的困難。

>>>>

幼兒學習數學開始於動作

幼兒在最初學習數數的時候, 要藉助於手的點數動作才能正確地計數。直到他們的計數能力比較熟練,才改為心中默數。

幼兒表現出的這些外部動作,實際上是其協調事物之間關係的過程。這對於他們理解數學中的關係是不可或缺的。在幼兒學習某一數學知識的初期階段,特別需要這種外部的動作。

而對於那些抽象思維有困難的幼兒,幫助其理解加減運算中的數量關係的方法,就是讓他們進行合併和拿取的操作,在實際的操作中理解兩個部分如何合併為一個整體,整體中拿走一部分還剩下另一部分。

>>>>

幼兒數學知識內化需要藉助於表象

幼兒對於數學知識的理解還有賴於內化的過程。如果能在幼兒操作的基礎上,同時引導幼兒觀察實物或圖片及其變化,並鼓勵他們將其轉化為頭腦中的具體表象,不僅能幫助幼兒在頭腦中重建事物之間的邏輯關係,對於幼兒抽象思維能力的發展也是很有幫助的。

例如:在學習加減運算時,在幼兒進行了一系列操作的基礎上,我們可以通過讓幼兒觀察一幅圖中物體之間的關係來理解加減,或者通過三幅圖之間的細微變化來表現加減的關係, 這些都有助於幼兒在抽象的水平上進行加減的運算。

>>>>

符號和語言對抽象數學知識的獲得起關鍵作用

在幼兒的數學學習中,外部支持實際上給幼兒提供了一個「支架」, 幫助他們提升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同時也幫助他們的思維水平從具體水平向抽象水平提升。

在這個過程中,符號系統是重要的中介。一旦幼兒掌握了符號系統,他們就能夠更有效地運用邏輯思維。語言在幼兒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也很重要。語言是思維的工具。幼兒用語言表達其數學操作經驗,能夠對他的動作實行有效的監控,有助於動作內化的過程。幫助幼兒用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數量關係,則能幫助幼兒排除具體因素的幹擾,從本質上把握事物之間的數量關係。

>>>>

幼兒數學知識的鞏固有賴於練習和應用活動

幼兒不斷與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是他們不斷嘗試新策略的過程,練習和檢驗新獲得的策略的過程,以及在應用中鞏固新策略的過程。比如,教師即使告訴幼兒,用一一對應比較多少才是一個正確的方法,如果幼兒自己沒有覺得他原來的方法有什麼不好,他是不會輕易接受教師教的新方法。對於幼兒來說,最重要的是要有大量的機會練習和應用。

觀點來源於《幼兒園數學領域教育精要——關鍵經驗與活動指導》封面圖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幼兒數學啟蒙的幾點啟示

張俊教授從專業的角度為我們解析了孩子學習數學的心理準備和心理特點。那麼,作為家長,具體落實到孩子的數學啟蒙上,我們又能獲得什麼啟示呢?

01 在生活中學習數學

數學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孩子們無時不刻不在學習著數學,日常生活中的任何事物也都蘊含著數學教育的契機。因此,家長們要善於挖掘生活中蘊藏的這些契機,隨時隨地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

吃飯時該擺放多少碗筷——讓孩子學習數數,及用一一對應的方法來比較多與少;

家庭中,空調、冰箱、床、桌子等等哪些物品屬於同一類——讓孩子學會統計分類;

帶孩子到公共場合排隊,讓他數數自己是第幾個——讓孩子認識序數的概念;

……

02 在操作和探索中學習數學

兒童數概念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後天學習和建構起來的,這種學習依賴於大量的感性經驗和對自己操作經驗的反思。孩子們在遊戲中反覆「遇到問題——討論問題——驗證問題」的過程,得出經驗。

在玩買賣遊戲時,讓孩子認識人民幣,通過付錢、找錢的遊戲形式讓孩子學習簡單的加減法;

孩子玩積木時,讓他說說所選用的積木是什麼形狀,搭某個物體需要多少塊積木;

讓孩子嘗試用兩個、三個或多個不同數量的水果分給娃娃,看有多少種分法;

……

3—6歲幼兒的抽象思維和邏輯概念能力還在逐漸形成的階段,這讓他們在數學學習中會遇到一些困難,但有的家長急於求成,對孩子期望過高,一旦教不會,家長就會指責甚至打罵孩子。

「不是教過你嗎?怎麼還不會?」「明明昨天還會,今天一問就不會了?」……其實很多時候,不是孩子不努力、不認真,而是這個階段,我們要遵循孩子的認知特點和發展規律,用適合他們的學習方式來支持和引導孩子。

家長要做的是,給孩子學習創造一個寬鬆環境,不論成功還是失敗,他們在探究、操作中,都會獲得與眾不同的經驗,給他些耐心和寬容,孩子就會在不斷的探索學習中,建構新的認知。

相關焦點

  • 張俊教授:幼兒到底是怎麼學習數學的?
    數學是知識,更是一種思維方式。數學知識描述的不是具體事物本身的特徵,它是一種抽象的邏輯知識。所以,數學學習的實質是促進思維發展,它本質上不是記憶的過程,而是理解的過程。機械訓練只能讓幼兒記住,卻無法讓幼兒理解。 幼兒是怎樣學習數學的?
  • 學好數學,需要理解數學的本質
    看大家在討論小學數學和奧數的內容後,她提出了自己的過來人經驗。根據我自己的學習經驗,確實如此。學好奧數,不等於學好數學;學好數學,不等於學好奧數。當然,這兩者可以同時學好,不過本質上不是一個東西。我的奧數水平很差,只在五年級的時候參與過一次奧賽尖子班海選,尖子班第一次培訓完考試就被刷下來了。
  • ...專家助力促提升|第一實驗幼兒園迎接南師大張俊教授來園指導
    「經過南師大團隊一年的引領,我們欣喜得發現兒童本位的意識不斷湧現,但是在實施過程中,『如何真正追隨孩子的興趣和問題』、『如何進行科學的價值識別』成為了我們新的困惑。」第一實驗幼兒園相關負責人介紹,為進一步促進幼兒園理念提升、教師發展,該園近日特邀南京師範大學教授張俊來園指導,各姐妹園的教師也一起參與了活動,齊心解惑。在主題審議中,教師們對預設的集體活動把握得相對較好,但對於生成集體活動卻頗覺困難,主要表現在「為什麼生成」、「生成什麼」等,帶著這些問題,大家觀摩了第一實驗幼兒園3位任教1至2年的青年教師執教的3個集體活動。
  • 海馬體在學習過程中的新作用,不僅僅只是輔助記憶
    就像鈴響時巴甫洛夫的狗流涎一樣,人們通過在周圍環境和發生的事情之間建立聯繫,學會識別有毒植物或防止幼兒疲憊的淚水。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和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分析了人類大腦活動的模式,發現海馬體(這對記憶至關重要的大腦區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聯想方面的作用是未知的。該研究報告將於3月6日在《自然通訊》上發表。
  • 幼兒記憶特點解析,教你鍛鍊幼兒記憶,贏在幼兒成長起跑線
    他能幫助一個人更好地去應對學習。獲得好成績。他能幫助人更好的生活,勇敢地去面對突發情況。而幼兒時期是兒童發展能力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是記憶發展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對幼兒的學會一些鍛鍊幼兒記憶的方法鍛鍊幼兒記憶。。對其一生發展都起著重要意義。
  • 學好數學,真的需要天賦嗎?蒙臺梭利教育如何激發孩子學習興趣
    認識十進位,孩子需要弄明白從1變10,從10變100,從100變1000,理解其中的原理。二、如何激發孩子學習數學興趣?興趣是學習的內部動力,凡是能激發孩子學習興趣,幼兒就能自覺主動地進行學習,因此想要幼兒學好蒙臺梭利數學,就必須激發出孩子的興趣。
  • 腦科學與教育|幼兒也有「數學腦」!發展幼兒數學能力,從這幾方面...
    數學符號知識是以一定的空間結構形式組織在大腦中的,心理數軸就體現了空間策略,例如,依序排列、從左至右。1位數有心理數軸,2位數也有心理數軸。本質上,「數學腦」也是「空間腦」,即數學腦是組裝了數學知識的「空間腦」。
  • 腦科學與教育|幼兒也有「數學腦」!發展幼兒數學能力,從這幾方面入手
    數學符號知識是以一定的空間結構形式組織在大腦中的,心理數軸就體現了空間策略,例如,依序排列、從左至右。1位數有心理數軸,2位數也有心理數軸。本質上,「數學腦」也是「空間腦」,即數學腦是組裝了數學知識的「空間腦」。
  • 專家:學習就是「由厚到薄」的過程,這5點智囊,值得家長們學習
    媛媛拿著數學課本過來問海藍。「不是吧?這又不是哲學課本,是數學課本,你幹嗎去摳什麼定義啊,知道橢圓長什麼樣子不就行了?」海藍還沒說話呢,同桌嘉嘉就把的海藍的話給搶去了。「誰說數學課本就不能摳定義了?它好歹也是一個概念,我要是不弄清楚『橢圓』的概念,接下去我要怎麼計算橢圓方程呢?」媛媛不甘示弱,「海藍,你說我說的對吧?」「死摳半天概念又怎麼樣?
  • 4種不同的記憶及記憶的本質
    事實上大腦中的記憶可能不是一塊塊堆疊在一起的硬碟,你可以想像我們的大腦經其一生要儲備多少硬碟?最新的一些論文指出它可能是一組抽象的信息表示,加上不同的算子組合而成,我們簡稱基於算子或基於過程的記憶理論。為什麼說算子?因為任何一個記憶都不能脫離它被提取使用的過程來研究,不同的過程由不同的算子體現。
  • 玩具讓幼兒更早學會學習?科學家:說法大多無根據
    開始說話,大概是寶寶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裡程碑,它與工作記憶和較晚出現的認知功能息息相關。研究表明,對嬰幼兒來說,這些能力的萌發有一個特定的窗口期。一些證據顯示,根據嬰幼兒學習新詞的速度,可以預測他們日後的學習傾向;話多的孩子在童年後期也會更愛說話。  但是更早說話就一定更好嗎?幾十年來,科學家一直試圖證明說話早晚和智力有關。
  • TED演講道出數學學習本質 瓜瓜龍思維讓孩子在應用中激發靈感
    近日,TED演講中一個觀點引發網友熱議:「數學是訓練邏輯思維能力、思辨能力和創造力的,但我們目前的數學教學中花費太多時間在計算和應用中,而忽略了激發靈感的版塊」。在演講中,分享的教授用「斐波那契數列」帶領大家一起感受了無處不在的數學,也讓大家領略到用數學思維思考問題的樂趣所在。
  • 幼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時刻關注每個幼兒的想法
    目前,很多幼兒教師還秉持著傳統的教育觀念,認為幼兒在心理和智商方面還沒有成熟,教師仍然是課堂學習和遊戲的主導者,過於強調紀律,使幼兒在學習和遊戲活動中處在被動地位,受到各種限制,無法體驗到遊戲的樂趣,這樣的遊戲教學根本達不到教學的目的。受到遊戲場地和遊戲時間的限制。遊戲場地和遊戲時間也是影響幼兒園遊戲化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
  • 怎樣深入理解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的「四基」
    與傳統的「雙基」不同,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是一種隱性的東西,不言而喻,恰恰是這種隱性的東西體現了數學素養。史寧中教授認為:數學素養的培養、特別是創新人才的培養是「悟」出來的而不是「教」出來的;數學的結果是「看」出來的而不是「證」出來的。
  • 如何鼓勵孩子下西洋棋學數學? | 羅教授二月數學教育問答集錦(下)
    解釋實際上是一門藝術,也是世界上最難做的事情之一,當你在解釋一個東西的時候,不僅是在解釋給別人聽,也是在解釋給自己聽,這個過程可以讓你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內涵。所以無論何時,當有人教給我一個東西的時候,無論我之前了解與否,我都會保持興趣去傾聽,一方面是想去了解別人的理解方式和理解角度,另一方面是因為傾聽的過程中總是會得到一些意外收穫。
  • 數學家華羅庚談數學學習法,助你數學拿高分,不要再盲目學習了!
    每當人們提起中國有哪些的數學家時,總會毫不猶豫地說出華羅庚這個名字,在中國人民的眼中,他就是中國的數學之神。從初中學歷「鹹魚」翻身成為清華大學教授,再被封為現代數學之父。大數學家華羅庚是自學成才的最高典範,那在他眼中的數學學習方法怎樣了呢?希望能對同學們有所幫助。(以下內容是作為數學系出身的小編,對華羅庚教授說辭的一些總結、理解。若有更好地理解,歡迎評論指出。)
  • 數學的啟蒙要從寶寶抓起,培養數學思維邏輯,學習事半功倍
    文/小萱媽媽育兒經德摩說過:數學發明創造的動力不是推理,而是想像力的發揮。由此可見,數學的學習不僅是培養孩子的考試和計算能力,更是多孩子思維的一種訓練和培養。陳女士的女兒最近剛剛上小學一年級,在數學學習方面就非常的吃力,每次做數學作業都需要一個多小時。
  • 數學啟蒙,不是教孩子背口訣,而是要讓孩子「玩」數字
    數學是孩子整個學習過程當中,最重要的學科之一,所以家長也是非常的重視,希望孩子能夠在啟蒙階段能夠對數學有很好的了解,這樣好在將來學習數學的時候更輕鬆。家長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很多家長卻「好心辦了壞事」,反倒是讓孩子對數學提不起興趣,讓孩子以後學習數學更困難。數學啟蒙究竟要啟蒙什麼?
  • 楊教授您好。請問您會怎樣理解或闡釋記憶這個概念?有這樣的問題是...
    楊教授您好。請問您會怎樣理解或闡釋記憶這個概念?有這樣的問題是因為我覺得在回憶的過程中,被「重複」的經驗,很難被驗證到底是即時地創造還是重複所謂真實的經驗。
  • 福建教師招聘高頻考點-記憶過程
    福建教師招聘高頻考點-記憶過程 http://fujian.hteacher.net 2020-03-23 09:44 福建教師招聘 [您的教師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