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分析我國文化發展新成就新態勢

2020-12-22 中國社會科學網

 

文化建設藍皮書·中國文化發展報告(2020)》在武漢發布 本網記者明海英/攝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明海英 通訊員吳珊 何奇 廖文科)12月17日,《文化建設藍皮書·中國文化發展報告(2020)》(下文簡稱文化建設藍皮書)在武漢發布。該書由湖北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中華文化發展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湖北文化建設研究院組織編撰,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

  湖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黨組書記喻立平,湖北大學黨委常委、紀委書記檀坤華出席發布會並講話。《文化建設藍皮書》主編、湖北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名譽院長江暢作總結髮言。湖北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長陳榮卓主持發布會。

  為文化強國建設作出湖北貢獻

  《中國文化發展報告(2020)》以2018—2019年國家最新的相關統計數據,和湖北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中華文化發展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組織的問卷調查及其統計結果為實證依據,立足於我國文化發展現狀,從文化事業、文化生產、文化產品、公共文化服務、文化國內和國際傳播與影響等六個方面,對2018-2019年我國文化的新成就、新態勢以及一些問題進行總體上和指數上的描述分析,對中國文化兩年來發展所達到的水平和競爭力作出定性和定量的評估,對2020年及今後一段時間我國文化建設發展進行預測。

  為了助力各級文化類新型智庫建設,配合學術團隊的工作,服務有知識需求的人民群眾,湖北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社會調查中心(以下簡稱高研院調查中心)將向社會各界公開2016至2019年部分社會調查資料庫。為了獲得客觀反映我國文化發展現狀的原始數據和一線調研資源,高研院調查中心在全國建立了14個中國文化發展狀況調研基地,形成了覆蓋全國的調研網絡,連續6年圍繞「中國文化發展現狀」「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主題開展問卷調查和調研訪談。同時藉助網際網路大數據手段,依託 「中華文化發展智庫平臺」建成文化發展大型調研資料庫,並以專區形式,分題目、維度進行展示。目前中華文化發展智庫平臺中可查詢2016至2019年社會調查數據19111條及數據分析資料2182份。

  喻立平對文化建設藍皮書連續7年出版表示祝賀。他說,藍皮書內容全面,結論準確,觀點高度凝練,在當前時代大背景下,文化建設藍皮書的價值意義得到進一步彰顯。他希望,學校進一步提高站位標準,拓展隊伍建設,加強轉化利用,進一步擦亮品牌,為文化強國建設作出湖北貢獻。

  檀坤華介紹,湖北大學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尤其是文化研究方面有著豐厚的歷史積澱和研究傳統。近7年來,湖北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緊緊圍繞「文化發展研究」下工夫、做文章,先後推出文化發展報告系列藍皮書、文化發展論壇、文化發展論叢、思想文化史書系、資政建言、中華文化發展智庫平臺等六大智庫產品,建成湖北省屬高校文科第一個協同創新中心「中華文化發展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和湖北省委新型智庫「湖北文化建設研究院」,成為全國僅有的6家皮書研究院副理事長單位之一。

  公共文化機構應回歸文化服務功能,

  藍皮書指出,公共文化機構對社會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明顯。通過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公共文化機構發展70餘年的時間序列數據的分時期建模比較發現,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後,由於國民經濟體量迅速增大,文化事業費投入的投資比重貢獻替代了投資總額貢獻。這說明財政預算對公共文化事業投資的重視程度越高,其經濟產出效應越好。

  藍皮書指出,基層群眾性文化機構的基本建設仍然是公共文化建設中的短板,公共文化機構的價值定位應回歸文化服務功能,不宜過度「市場化」。建設與發展基層群眾性文化機構要制定更具體的政策和更長遠的規劃,在做實、做好、達標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其文化服務功能,更好地服務於民,促進其產生更好的社會經濟效應。

  因此,藍皮書建議:一是要完善投入機制,加大中央財政對公共文化事業的投入,以激勵地方財政投資的積極性。二是公共文化機構發展的價值定位應回歸到公共性的價值層面,回歸其公共文化服務的功能,為基層營造文化自信的良好氛圍,進而為地方經濟服務。三是基層公共文化發展的社會政策導向要從基層民眾生存發展的長期利益出發,促使民眾更充分地享用公共文化資源、提升文化素質。同時,在政策和理論研究層面上,研究者需要更多地關注和研究公共文化機構發展與國家治理層面相適等重大課題。

  「送文化」與「種文化」相結合

  藍皮書指出,我國對基層文化建設逐年加大投入,但基層文化投入的利用率不高。要改變這一狀況,從根本上提高基層文化建設的成效,就必須做到「送文化」與「種文化」相結合。

  作為我國文化建設的基礎性部分,基層文化建設首先是「送文化」,是在黨和政府相關文化政策的指導下啟動的,需要專業的基層文化工作團隊落實相應的文化目標,由此要精心設計群眾文化活動的各個環節,指導活動的順利開展,以引導群眾形成中國新時代的文化價值觀,培育積極健康的群眾文化生活方式。但是,基層文化建設的根本目的在於充分滿足群眾的文化需要,應該在了解群眾文化心理的基礎上予以適當引導,激發群眾文化參與的自覺性和積極性,讓我們要「送」的文化在群眾心中生根發芽,得到內心的認同,群眾就會自覺地參與,發揮其主動性和創造性,讓這個種子生根發芽、茁壯成長。而我們的基層文化建設也就能夠真正活躍基層民眾文化生活、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多樣化文化需求。

  培育和引導網際網路時代閱讀意願

  藍皮書指出,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快速發展、智能化設備的普及,上網已經成為人們文化消費和娛樂的主要途徑,人們上網以交友聊天、閱讀新聞、看視頻聽歌、網上購物為主,具有明顯的娛樂化、碎片化特徵。當前人們的閱讀意願、閱讀時間、閱讀數量等方面都有待增強或增加。這就需要為人們提供良好閱讀空間和更多優質閱讀內容,同時培育和引導人們的閱讀意願,提升人們的閱讀質量和能力。

  針對這一問題,藍皮書建議:第一,加大公共閱讀的軟硬體設施建設,提供良好的閱讀空間。優化公共圖書館、社區圖書室、農家書屋、自助圖書服務點等傳統公共閱讀空間的閱讀環境;加強數字圖書館、閱讀數字資源平臺建設,推進數位化閱讀服務;引導社會力量共同參與閱讀公共設施建設,提供閱讀服務,對實體書店實施補貼政策和扶持政策,鼓勵建設24小時書店、特色書店,打造能夠滿足閱讀需求的現代化閱讀空間。第二,加強優秀文化作品的創作和推出,提供豐富優質的閱讀內容。激勵和扶持出版單位多出精品力作,多出版適應人們購買能力的圖書報刊。加大出版數位化轉型升級的力度,創新數字出版產品的內容和形式,推進傳統閱讀與數字閱讀相結合。第三,提供更多的閱讀專業指導,提高人們的閱讀能力。針對不同人群的閱讀需求,開展優秀作品推薦活動。尤其要加強對青少年的閱讀指導,完善中小學圖書館等校園閱讀設施,加大公共圖書館中少兒館和獨立的少兒圖書館的建設,為培養青少年兒童的閱讀興趣、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提供條件和支持。第四,營造良好的社會閱讀氛圍,激發人們閱讀的興趣。圍繞世界讀書日、中華傳統節日、重要節假日和重大節慶活動,深入開展系列閱讀推廣活動,營造良好的書香社會氛圍。通過電視、廣播、網站、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傳播平臺大力宣傳閱讀在獲取知識、提高自身文化素養、指導人生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從而激發人們的閱讀興趣,進而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湖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黨組書記喻立平出席發布會並講話 本網記者明海英攝

湖北大學黨委常委、紀委書記檀坤華出席發布會並講話 本網記者明海英攝

文化建設藍皮書》主編、湖北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名譽院長江暢作總結髮言 本網記者明海英攝

湖北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長陳榮卓主持發布會 本網記者明海英攝

相關焦點

  • 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這個「新」究竟指什麼?
    深刻理解新發展階段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上的重要意義,精準把握新發展階段的新特點,是全面把握新發展階段的新任務新要求,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取得新成就、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認知前提和實踐依據。
  • 全球生物科技發展態勢及對我國的啟示
    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加速發展,新技術的發展正在改變科學發現的方式,促進生物科學領域產生更多重要突破。自1953年DNA雙螺旋結構的解析以來,生物技術發展迅猛,從「人造生命」、基因組編輯研究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再到腦-機接口、神經晶片等交叉融合應用的出現,多年來生物技術一直佔據著年度科技突破主流。
  • 新時代新階段推進文化發展的新部署新要求——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
    摘要:面對當今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關於新時代新階段文化發展的戰略部署,是我國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文化領域改革發展的根本遵循。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高度評價了「十三五」時期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取得的重大成就,其中在肯定以往五年「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的同時,也對我國未來五年乃至十五年文化建設展開頂層設計,為新時代新階段推進文化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行動綱領。我們必須深入學習領會全會公報關於文化發展的新部署新要求,努力增強貫徹落實的自覺性、主動性和堅定性。
  • 深刻領會 「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的時代要義
    □謝曉娟  編者按  十九屆五中全會深入分析了我國發展環境面臨的深刻複雜變化,對「十四五」總體發展規劃作出重大戰略部署。全會提出的三個「新發展」——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引發了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如何深刻認識新發展階段、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構建新發展格局?圍繞這些問題,本報邀請了相關專家學者,對此進行解讀。
  • 國內外晶片產業發展態勢分析研判 |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
    我國晶片產業和技術發展分析  ★★★★★  從產業鏈視角分析,我國集成電路封測業與國際先進水平技術差距最小,接近「並跑」。這些研究聚焦黨中央、國務院關注的重大科技問題,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把握世界科技發展態勢,從科學技術影響和作用的視角研究國際國內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問題,形成了一批科技前沿動態、科技決策參考和科技智庫報告。本書所集結的文章中,既有科技創新戰略與政策方面的研究與建議,也有對經濟社會發展與變革的調研與思考,還有對全球科技創新進展、主要國家科技戰略部署的掃描與分析。
  • 《中國文化發展報告(2020)》出爐,知識付費用戶規模4年來增長近5倍
    《中國文化發展報告(2020)》出爐,知識付費用戶規模4年來增長近5倍.mp32:42會議現場今天(17日),湖北大學、中華文化發展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湖北文化建設研究院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文化建設藍皮書《中國文化發展報告
  • 2019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背景及趨勢分析
    隨著消費升級、以及全民文化意識的提升,大眾生活品質的提升,對於娛樂休閒活動的追求也隨之上升,我國的文化創意產業也發展得如火如荼。政策、經濟、社會、科技共同推動文創產業發展十八大以來中國文創產業發展態勢向好2017年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34722億元,佔GDP比重4.2%,繼續向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邁進。文化產業總體融資規模不斷擴大。
  • 2020年中國動漫產業發展現狀與趨勢分析 2019年我國動漫產業總產值...
    我國動漫產業已進入快速發展期,較政府補貼使其更加追求質量與效益。2018年我國動漫產業產值為1712億元,電視動畫生產數量為241部,時長為8.63萬分鐘。隨著動漫文化的不斷發展,初步估計2019年我國動漫產業總產值達1941億元。
  • 我國電影業發展及影響因素分析
    《少年的你》《地久天長》……題材多樣、風格各異的影片,勾勒出我國電影創作的日益多樣化,而且用票房證實了國產電影的新實力。2002年電影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新的《電影管理條例》頒布,民營機構也具有了獨立拍片的資格,民營電影公司重新回到公眾視野,國內電影企業競爭加劇。另外,隨著我國電影市場的空前發展,除傳統影業公司積極投入外,也吸引了各大網際網路巨頭的投資。截止2017年,我國電影製片廠為38個,其中電影故事片廠31個。
  • 2020年星級酒店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高星級酒店態勢較好...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旅遊業的不斷發展,我國星級酒店市場規模總體呈逐年增長但增速放緩態勢,2019年星級酒店市場規模為1305億元。我國星級酒店較密集地區主要為廣東、浙江、山東、雲南和北京地區,通過審核的星級飯店主要以三星級和四星級飯店為主,累計比重達77%。我國星級酒店每間夜價格呈階梯式增長,星級較高酒店每間夜價格同比有所增長。
  • 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筆談⑩|加快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贏得...
    與此同時,中國在抗疫方面的成功以及在復工復產方面取得的成就則形成了全球最亮麗的風景線。可以肯定地說,中國經濟仍將是今年全球唯一保持增長業績最好的國家。外部環境變化導致的結果是,一方面對我國外向型經濟的正常發展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另一方面也導致我國同主要國家的矛盾進一步複雜化,需要未雨綢繆,做好戰略應對準備。
  • 進入新發展階段,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大跨越 ——認識和把握新發展...
    「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如何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的新特徵新要求?怎樣應對新發展階段的新矛盾新挑戰?本版推出系列評論,與讀者一起學習領會新發展階段的內涵與意義。
  • 李拯:深刻認識「十四五」時期我國新發展階段新發展命題 接續奮鬥...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由此開始,我國將踏上新的發展徵程。  編制和實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重要方式。「十三五」規劃實施以來,我國取得了巨大的發展成就。
  • 新發展階段 新發展理念 新發展格局
    比如,2016年到2019年,中國經濟年均經濟增長率達到6.7%,預計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將突破100萬億元;5575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超過13億人,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近10億人;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社會保持和諧穩定,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今年,中國不僅沒有被疫情擊倒,反而迸發出更加強大的發展勢能。
  •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軍擴: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關鍵要靠...
    基本特點有三點概括,一是總體呈現持續穩定恢復的態勢,二是經濟運行已然存在不少薄弱環節,三是發展環境面臨多重複雜調整。」他介紹道,「我們在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兩個方面都走在世界前列,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同時他指出,「經濟運行已然存在不少薄弱環節。首先經濟恢復是不平衡,有效需求不足問題比較突出。」
  • 2020年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市場競爭格局分析集群化趨勢明顯
    伴隨「文化強國」戰略提出我國文化創意產業迎來新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具有高附加值、可持續發展性、大容量的就業機會和高於國民經濟的增速等特徵,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重視並提到了戰略性高度。我國自2011年正式提出「文化強國」戰略以來,文化產業對國民經濟貢獻率不斷增長。十九大以來,隨著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成了文化建設的主旋律,我國文化創意產業也迎來了新的發展。2012-2018年中國文化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呈現逐年增加趨勢。
  • 「魯言開講」宣講時間|深刻認識和把握新發展階段新特徵新要求
    新發展階段的判斷,有深刻的歷史脈絡和現實背景、深邃的國內形勢和國際環境審視、深厚的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豐富的思想內涵和戰略考量。可從3個方面加深理解。首先,從「十三五」時期取得輝煌成就看:我們躍上大臺階。「十三五」時期的5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我們取得了決定性成就,無論是經濟實力、科技實力,還是綜合國力,都躍上新的大臺階。
  • 在新發展階段力求新突破 頂起溫州高等教育一片天
    在新發展階段力求新突破 頂起溫州高等教育一片天 2020/12/11 08:28 來源:溫州日報甌網 編輯:王一川 瀏覽:785
  • 深刻認識新發展階段,開啟現代化建設新徵程 | 十二月份示範團課
    02深刻認識新發展階段的有利條件: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創造了有利條件「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取得決定性成就,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的大臺階,規劃《建議》從10個方面對決定性成就進行了盤點和總結。
  • 「中國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指數(2020)」在海南博鰲正式發布
    「中國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指數(2020)」延續了2019年基於「投入-產出」模型的指數框架體系,對部分指標的數據統計範圍和標準進行了優化,以期能夠更加科學完善地評估和反映我國文化產業高質量的發展進程。總體來看,全國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呈現如下特徵:第一,從總體得分看,我國文化產業發展水平仍然偏低,但發展態勢穩中有進,省市總分均值為53.23分,相較去年增長0.67分,半數省份指數總分相較去年都有所提升,總分增幅前五位的省份依次為山西、新疆、海南、青海、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