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有《四庫》佛家有《大藏經》,道家有《道藏》,11個不可不讀

2020-12-05 夜話堂

眾所周知,佛教有《大藏經》,意即「佛教經典總匯」。與之相對應,道教則有《道藏》,是中國道教經典的總集,模仿佛教的大藏經編輯整理而成。 道經從六朝時開始匯集,唐代開元(713-741)中彙輯成「藏」,並編有《三洞瓊綱》目錄。宋初有《大宋天宮寶藏》和《崇寧重校道藏》,其刊印始於宋徽宗政和(1111-1117)中的《政和萬壽道藏》。明代的《正統道藏》正續編,自天字至群字為匯刻舊藏的目錄,自英字至纓字為明人新續的目錄,包括一千四百七十六種書,合計5485卷。1923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復刻北京白雲觀收藏本,耗時四年才得完工,現仍存於白雲觀。

一般人不知道《道藏》記載什麼內容,往往誤以為是畫符念咒,捉妖拿怪的法術,其實大謬也。《道藏》內容包羅萬象,十分廣泛,除道教經書外,還涉及醫學、化學、生物、體育、保健以及天文、地理等其他論著,稱之為世界文化遺產也不過分。

著名國學文化大師南懷瑾先生一直致力於繼承、傳播、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提出《道藏》的十一個方面的「不可不讀」:

舉凡《道藏》中所列諸經,汪洋淵博,只需剝去其宗教神話色彩的外衣,籍可由此了解東方古代文化思想中對於宇宙形而上之形成根源。此則凡研究東西方哲學與宗教之士,不得不讀。

其中有關於天文推演,日月星宿運行之原理與現象,為東方原始天文氣象學之淵源。故凡研究天文學說,以及要了解印度、阿拉伯與中國天文之溝通者,不得不讀。

其中有關於陰陽術數,五行八卦,奇門遁甲等學。故凡研究奇術異能者,此中尤多原始淵府,不得不讀。

其中有關於河瀆名山,神仙洞府,則為中國三千年前對於地球物理之基本觀念。故研究自然科學如地球物理,欲參考先民遠見之資料者,不得不讀。

其中有關於五金八石,燒鉛鍊汞,搗藥凝丹,則為三千年前人類遠祖之化學端緒。故研究藥物化學與礦物學者,不得不讀。

其中有關於靈芝奇卉,本草仙葩,足以治療身心壽命。故研究中國醫藥以及醫學與藥物發展史者,不得不讀。

其中有關於符篆咒術,神通天人之際。故研究三千年前中國音聲瑜伽,與印度梵文,以及埃及符篆之關係,與乎催眠術與心靈學者,不得不讀。

其中有關於修身養性,志存長生不老之仙道,坎離交媾,奼女嬰兒會合,河車旋運,九轉丹成等。故研究神仙丹道者,不得不讀。

其中有關於堪輿風水,奇門擇日,九宮紫白等術。故研究山川地理,與地質學、氣象學者,不得不讀。

其中有關於日月奔璘,飛騰變化。故研究三千年前中國學術思想之追求太空宇宙,與探尋其他星球之理想者,不得不讀。

至若研究周秦以前儒道同根之源頭,與欲了解漢魏以下,佛教思想傳入中國以後,其與固有儒道學術之溝通蹤跡,對於中國文化儒,佛,道三家之匯通者,尤其不可不讀。

南師認為,中國文化是東方學術思想的主流,而中國文化的中堅,則是道家的學術思想。蓋自秦漢以後,儒道與諸子分家,儒家學術,表現其優越成績於中國政治社會間者,較為明顯。道家學術則每每隱伏於幕後,故人但知儒術有利於治國天天下之大計,而不知道術實操持撥亂反正之機樞,所以道家思想文化如神龍見首而不見其尾,附形寄影於宗教外衣之下而依存於道教之中,歷經千年而不墮,雖如長炬明燈,埋光於幽室之間,然終將有燭照天下,展示五千年來智慧結晶之光輝於天下之時也。因此希望天下有心人,共同奮起,藉以保此先民文化,與我國歷史傳統文化之巨帙,使其與《四庫全書》、《大藏經》一般,同輝千古,此乃是每一位炎黃子孫的歷史責任,責無旁貸。

對一般愛好傳統文化,特別是對道家文化感興趣的人來說,沒時間,也沒必要把整部《道藏》都看完,可以看看潘雨廷所著的《道藏書目提要》,是擇取《道藏》286種文獻編寫提要,簡要介紹該文獻的史實和內容,並闡明其意義,對了解道教史和研習道教文獻者提供了有用的線索。

潘雨廷為近代研究傳統文化為數不多的,真正有傳承、有體驗、有創新的人物之一,其學問力求貫通儒釋道、和會中西,至少當得上成一家之言,近年來,他的價值日益為學界所認識和重視。對於想全面了解中國傳統文化者,讀潘雨廷的著作是一個很好的途徑。

相關焦點

  • 致道絕學:學習儒家、佛家、道家文化,做一個有修養、有福報的人
    儒家先聖一直強調:有良知,人人皆可成聖。王陽明說: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人出生之時,人心並無善惡,所有善惡都是意念所為,正所謂「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但是人人心裡都有一桿秤——良知,它能辨別善惡。一個人不斷地努力斷惡修善,不斷地格物致知,不斷地意誠心正,久而久之他的修養便能起來,智慧便能顯現。
  • 儒釋道講「孝,」東晉時儒家與佛家一段精彩辯論,哪家更勝一籌?
    儒家認為行孝包含三個階段:生則養,喪則哀,祭則敬。生則養包括物質和精神兩方面。而「孝道」在其道家思想上,以道家的《道德經》為首,談的主要是清靜無為和道法自然思想。他認為孝順父母是一個人的本性,不需要過分強調和特意追求。道家更像是一個純粹的自然主義者,以天為父,以地為母,天地化生世間萬物,皆為兄弟姐妹,不得損傷。
  • 關羽到底有什麼魅力,佛家和道家,都搶著要
    在民間,關羽還被尊為「關公」,並奉為「武聖」,「武聖」是個什麼概念,我們不妨想一想「文聖」是誰,「文聖」自然就是孔子,孔子為「文」,關羽為「武」,這一文一武,並稱「文武」,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關羽原來是和孔老夫子是並列的,看起來,他甚至比諸葛亮還要出名。
  • 精妙的六字訣和八段錦,道家有佛家也有,你有沒有?
    美麗的東西人見人愛,就像六字訣和八段錦,大家都有,你有沒有?愛因斯坦有個信念,大自然的規律,往往都是簡潔優美的。簡潔優美的東西,是值得擁有的。精妙的六字訣和八段錦,都是簡潔而美麗的。所以,我們看到,八段錦有佛門的、道家的、民間的、武術流派的、還有許多民間各家的。以至於魚龍混雜,令人眼花繚亂。同樣的,六字訣,在道家茅山祖師陶弘景開示之後,便攀藤結蔓,開枝散葉了。
  • 道家造句和解釋_道家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2、道家學者常有遺世獨立的思想。3、老子、莊子是道家的始祖。4、他對道家的「盈滿之咎」理解得很透闢。5、道家講究溯本求源,且道法自然,你下去想想,自會有解決之道。6、其散逸書風,頗類道家的寧為狂狷,不為鄉愿。7、他用筆坦然利落,一揮而就,從而顯現出了道家文化的博大精深。8、在道家無為而治政治理念的指導下,與民休息政策的得以實踐。9、山水畫在中國倍受青睞與道家的思想有很大關係。
  • 儒家為何反對佛家的六道輪迴之說?一個小故事說明問題
    主要原因都是皇帝為了維護自身統治,而自漢代獨尊儒術以來,最能維護皇帝統治利益的,一直就是儒家。從這個角度看,「滅佛」運動,不能說不是兩教鬥爭的體現。那麼儒、佛兩教的矛盾到底在哪呢?這個問題比較複雜,體現在方方面面,比較重要的,我認為佛家這一理論,讓二者矛盾不可調和。這個理論就是佛家的六道輪迴。我們可以通過一個小故事說明問題。
  • 讀南師《我讀參同契》,穿越時空的思想,感悟至深!
    作者:陳全林讀南師《我說參同契》。南師講得很認真,對於學習道家哲學思想方面,有很多精彩的論述。錄一段:老子、孔子、釋迦牟尼,這三位都是我們的根本老師,根本的大老師,但是三家的文化各有偏重。儒家則偏重從倫理、人文、道德入手,而進入形而上道。……我說今後的中國文化,要學儒家的品性,我們做人做事不能不學儒家的道理。儒家就等於佛家大乘菩薩道的律宗,講究戒律,所以儒家非常注重行為。
  • 我突然間看破紅塵,要出家修行,選擇道家還是佛家?
    真正的修行不在寺廟在信奉佛家的越南,越南人認為:修行最難的地方是家裡,其次是工作中,再其次是寺廟。看到這裡,是不是有所深思?給大家說個得道高僧:一行禪師。然而就是這樣的一位高人,他主張的不是與世無爭,他力推的是「入世佛家」。如果覺得越南的太遠,那就說說集儒家,道家,佛家一身的王陽明。
  • 「四庫本」為何質量不佳?《四庫全書》有個最核心的問題
    當時我以為「四庫」聲名在外,必然值得信賴;然而導師卻「善意」地提醒我:千萬不要再用這個版本了,它的訛誤並不少。 這件事引起我的疑問與好奇——「四庫本」為何質量不佳呢?直到我讀到美國學者蓋博堅的《皇帝的四庫:乾隆朝晚期的學者與國家》,方知關於「四庫」的來龍去脈。不得不說,作為一項文化工程,《四庫全書》的編著,頗有些意味深長之處,值得「咀嚼」。
  • 儒家與道家相輔相成,都是我們不可或缺的思想
    儒家文化倡導我們仁、義、禮、智、信各個方面的教義。而道家似與其相反追求的是養生之道,遂有曾經的長生不老之說。但實際上兩者各有其宗旨,各有其精華。這二者似乎可以說是相輔相成,互相輔佐使得人們有種相對平衡的做人做事的原則。儒家思想,自古以來也是中國的主導思想。以孔子為主要代表人物的儒家思想更是影響了千秋萬代的華夏子孫。
  • 食物語道家佛家齊出動翻江越海各顯神通題庫答案大全
    食物語道家佛家齊出動翻江越海各顯神通答案是什麼?「道家佛家齊出動,翻江越海,各顯神通」是食物語華燈盛會猜燈謎活動中的一個燈謎,很多玩家都不知道這個燈謎的謎底是什麼。接下來就讓優遊網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這道題的答案吧!
  • 【1126】周四讀心:老子:抱一的學問
    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容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八個字:「諸子百家、三教九流」。 諸子百家原是對春秋、戰國、秦漢時期各種學術派別的總稱。據《漢書·藝文志》的記載,數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其後的《隋書·經籍志》、《四庫全書總目》等書則記載了「諸子百家」有上千家之多。
  • 淺談佛經總集大藏經的歷史
    如同《道藏》是道教書籍的總稱一樣,《大藏經》就是佛教經典的總集,簡稱為《藏經》,又稱《一切經》、《契經》和《三藏》。《大藏經》有多種版本,比如《乾隆大藏經》和《嘉興大藏經》。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種類分可分為七大系統,即漢文、藏文、蒙文、滿文、西夏文、日文和巴利語。
  • 為何說儒家進取而道家無為?一文看懂儒道人生哲學的不同
    哲學上有三個著名的追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這三個追問,構成了人生哲學的總框架。相較於西方追問宇宙起源和物的問題,中國哲學更重視人的問題,無論儒家道家還是墨家,無不把人的價值的問題放在首位,所以,一部中國哲學史其實就是關於人生的哲學史。
  • 儒家多在幕前 道家拉開幕後
    孔子好象有神通似的早已經看到了,等於以火去救火,火越燒越大,用水去救水,水越流得厲害。拿現代話來說,顏回你太多事了。孔子說我告訴你,上面形容的大家對你而目將熒之,而色將平之,眼睛斜看看你,表面上的顏色好象還客氧,嘴裡評論你,心裡產生成見,最後形成一個很不好的書面,這對你有什麼好處呢?沒有好處。
  • 《金剛經》的智慧 天眼是神通還是功能 佛家與道家的不同解釋
    佛家儀軌上文大概意思為,天眼是超越我們凡人肉眼的存在,無論地上地下,六道眾生,種種物質,無論大小粗細,遠近都可照見,是天人才具備的功能,我們凡人也可通過修佛家石像在道家對於天眼有不同的見解,有一些道家的觀點認為天眼是修煉而來的,並且有相應的功夫,譬如:盤坐或站樁,全身放鬆,雙眼凝視太陽,一動不動,並且配有呼吸和冥想之法。
  • 向儒家、道家、法家學習管理之道:明理念
    向儒家、道家、法家學習管理之道:明理念 道家是中國春秋時期戰國時期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學派。道家提倡「無為而治」,無為乃是「有所為,有所不為」。以道家思想開展工作,考慮的應該是企業的發展方向和創造「充滿樂趣的工作平臺」,而不是介入運營細節。
  • 道家的幾個修行層次
    後人根據他們的學說和師承進行分類,道家,儒家,墨家,兵家,名家,縱橫家,法家,陰陽家,雜家,農家。佛家是舶來品,在中國肥沃的文化土壤裡生了根。學的多了,慢慢會發現列子思考的規律,理解起來也會慢慢清晰起來。原文:陳大夫聘魯,私見叔孫氏。叔孫氏曰:「吾國有聖人。」曰:「非孔丘邪?」
  • 為什麼「女生不可不讀周國平」?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冒出這樣一句偏激的話:男生不可不讀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讀周國平。所謂「不可不讀」即「非讀不可」之意,發此言論者著實應該重新組織語言。讀書為什麼要分性別?就算男女各有偏愛,但凡事沒有絕對之說。
  • 世人皆認為「內聖外王」是出自儒家經典,其實,很多人都有個誤區
    實際上,這種思維是有誤區的,「內聖外王」絕非出自儒家思想。「內聖」幾乎是每一位儒生都在追求的精神目標,而「外王」卻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被儒門視作僭越。 顯然,「內聖外王」的思想另有出處,並非儒家先行提出的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