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南師《我讀參同契》,穿越時空的思想,感悟至深!

2020-12-09 身體自我修復研究者

作者:陳全林

讀南師《我說參同契》。南師講得很認真,對於學習道家哲學思想方面,有很多精彩的論述。錄一段:

老子、孔子、釋迦牟尼,這三位都是我們的根本老師,根本的大老師,但是三家的文化各有偏重。佛家是從心理入手,達到形而上道。據我的知識範圍所及,世界上任何宗教哲學沒有跳過如來的手心的。當然我的知識並不一定對的。道家的思想偏重於從物理及生理入手,而進入形而上道。那麼我們也可以說,講物理、生理入手的修持方法,任何一家無法跳過道家的範圍,跳不過太上老君的八卦爐。所以《西遊記》裡描寫孫悟空進了太上老君的八卦爐,一身毛都燒光了,只好躲在爐角裡不動,兩個眼睛被燻得紅紅的變成火眼金睛了。儒家則偏重從倫理、人文、道德入手,而進入形而上道。

……

我說今後的中國文化,要學儒家的品性,我們做人做事不能不學儒家的道理。儒家就等於佛家大乘菩薩道的律宗,講究戒律,所以儒家非常注重行為。

除了學儒家的品性還要參佛家的理性,你要想明心見性,直接領悟成道,非走佛家的路線不可,否則不會有那麼高,不會成就的。同時還要配合道家做工夫的法則,不管密宗、顯教,都跳不出這個範圍。但是道家的學問不止修道這一方面,中國歷史有一個奧秘之處,每逢天下變亂的時候,出來救世,所謂撥亂反正的,一定都是道家的人物。等天下太平了,他們多半走老子的路線,功成身退,天之道也,隱姓埋名,什麼都不要。等到盛平的時候,又都是儒家人物出面。

簡易而深刻。足見南師的博學與善思。

對於當代人的修學,南師此段,可以作為指南。對於修丹道者而言,張伯端說了,「教雖分三,道乃歸一」。一定要以儒家修身齊家之道,做好入世功夫,為人處世,敦倫立品。丹道的功夫,其實比密宗簡易而嚴密、系統而直接。所以,做功夫上,要多關注道家法門,參同禪密等修法,就能獲得修持的大要。不論哪種修持法,總會有共法共性。佛教特別是禪宗的明心見性的教誨,對修煉丹道者最為重要,正如南師所言,「你要想明心見性,直接領悟成道,非走佛家的路線不可,否則不會有那麼高,不會成就的。」縱然有所成就,也不會究竟。這也是張伯端真人要援禪入道的原因。其實,這條路線祖師們已經走過了,安全而完美,實用而究竟。

張伯端是個偉大的丹道大師。在他那個時代,西藏的密宗其實並不興盛,甚至還沒有廣泛地發展起來。那時候,才是阿底峽(982-1054)尊者從印度來西藏傳法、瑪爾巴大師從西藏赴印度取經求法之時。阿底峽尊者在世的時間,跟張紫陽真人(983年-1082年),在同一個時代,要是那時候就有密宗能傳到漢地並有一定影響,我想,以張真人的學識、心量,也一定會把密宗精要「整合」道丹法裡去的。歷代道家真人就要這樣的見識與氣量。

當代修道者,要放下那些宗教家、宗教組織、宗教門派之狹隘局限之見,而能以整合精神,如融合百家以成大道。南師就是這樣的人。

中國北宋那個時代,在西藏,出現了很多大成就者如瑪爾巴、密勒日巴,在漢地,禪宗、道家,都有傑出人物出現,而他們都具有整合精神,也就是兼容並取的求道精神。

相關焦點

  • 《周易參同契》:講述一個不一樣的「煉丹」與「修仙」的故事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他遇到了一位世外高人,傳給他一本名為《周易參同契》的書,並且告訴他說,「若要成仙,先學煉丹,煉丹之秘,即在此書。」說完便消失了。小明熱淚盈眶的對著天空三跪九叩,然後返回家中,懷著激動地心,顫抖的手,打開了這本奇書。三天三夜以後,小明終於........瘋了。其實不怪小明,假若我們穿越時空的隧道,和小明一起研究那本書,沒準也會瘋。
  • 鬼怕《易經》,為何南師卻告誡世人晚上不要讀?
    它作為群經之首,是諸子百家的思想啟蒙,也是對中華文化影響最深的一部巨著。但是在民間,卻有著這樣的說法!《易經》是神的東西,妖魔鬼怪都懼怕它。如果是重症病人,只需在床頭放上一本《易經》即可,這些鬼怪就不敢近身。這樣的說法十分玄幻,並沒有科學依據,畢竟世上到底有沒有鬼還是另一說。
  • 也說《參同契》系列之一
    眾所周知,《周易參同契》是一部講煉丹的書。它的作者魏伯陽,被稱為「萬古丹經王」。那麼,為什麼《參同契》這部丹經,前面還加了「周易」兩個字呢?難道說,《周易》也是一部丹經嗎?沒錯!待我們細細說來:一、「參同契」之名《周易》是一部什麼樣的書?
  • 周易參同契講的是內丹還是外丹
    號稱「萬古丹經王」的《周易參同契》(以下簡稱《參同契》),論述的是內丹還是外丹?本文遴選和歸納了有關論點,試圖對這一眾說紛紜的問題,作一橫向的綜述。過去,國內外一些研究化學史的學者曾認為《參同契》是一部煉製外丹的專著。
  • 五代後蜀「真一子」《明鏡圖訣》,註解《周易參同契》
    遇異人得丹訣,常住金堂飛鶴山,潛心研究,將魏伯陽《周易參同契》分成九十章,詳細闡發其義,廣致十年(公元947年》,撰寫成《周易參同契分章通真義》一書,並附《明鏡圖訣》一篇於卷末。本書是《周易參同契》最早的注本。此注本的問世,《周易奏同契》才得以在社會上流傳,原只在少數道家中秘傳,七百多年來,一直鮮為人知,彭曉成為繼承發揚魏伯陽內丹的第一人。其所著《明鏡圖訣》,是他研究《周易參同契》的重要成果。
  • 《周易參同契》裡最常見名詞解析,和內丹術緊密相關
    自《周易參同契》以來,內丹家以乾坤為爐鼎,坎離為藥物。以乾坤二卦定人身上下南北的總方位,以坎離二卦象徵人身元氣(如同日月)的往來上下升降出入。牝牡四卦指震兌巽艮,其中巽艮為牝,震兌為牡。這四卦表示人身火候的方位和時間。
  • 《西遊記》與道家丹道典籍《周易參同契》具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西遊記》中有大量關於道家丹道理論的口訣以及詩詞,作為道家丹道理論基本框架的《周易參同契》,是理解《西遊記》中有關道家丹道內容的基礎。本文主要講解《西遊記》的情節發展與《周易參同契》的關係,西遊記中取經團隊人物涉及、情節發展與《周易參同契》中還丹流程具有密切的關係。
  • 中國道教的形成和發展有意義的書:《太平經》和《周易參同契》
    對中國道教的形成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的道書是《太平經》和《周易參同契》。 《太平經》是流傳至今的最早的道教經典。在此之前,西漢成帝時「齊人甘忠可詐作《天官曆包元太平經》十二卷,以言「漢家逢天地之大終,當更受命於天,天帝使真人赤精子,下教我此道」」。據此,該書當是具有道教性質的社會改良理論。 東漢時期,民間流行的巫術與黃老學說的某些部分結合起來,逐漸形成了道教。
  • 解讀|《周易參同契》
    《周易參同契》被修真界視為高深的經典著作,是一本求生求壽求發展的書,是世界上現知歷史悠久的,包含著系統的外丹理論的著作,為東漢·魏伯陽所著,所學者須具備精深的易學知識及一定的道學修為才可下手解讀,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解讀其中的一部分!
  • 配樂散文:讀之感悟
    讀之感悟作者:邊紀敏 朗誦:麥琪琳也許與自己從事的職業有關,對 「讀」有著特殊的情感!上學讀書時,極力模仿老師的聲情並茂,抑揚頓挫!在老師的引領下,自由讀,默讀,齊讀,分角色朗讀……感受到讀的無窮魅力。教書時,讀是主線。無論是範讀的情感投入,個讀的引導傳輸,反覆中,讀懂句意,輕重中,知曉字 詞 句 段 篇的喜 怒 哀 樂,遣詞造句的獨具匠心,不落套俗!因為讀,豐富了自己的內心世界;因為讀,即使孤單影只,也覺得溫暖,不覺孤獨。年少,迷戀小人書,因為圖文並茂,所以喜不自禁。
  • 穿越人文時空的工學博士——讀康耀紅先生《弗措記》有感
    少雲說要送我一本康耀紅先生新著。我喜出望外,翹首以待。接到這本上下兩冊計40餘萬言的新書時,除了沉甸甸的感覺外,更讓我感慨萬千,浮想聯翩。22年前,我和康先生相識,只知道他是搞情報檢索和信息融合研究的。當時,我在政法界工作,對他所搞的這些偏冷而又前衛的高精尖專業,雲裡霧裡只有心存敬佩。
  • 讀經感悟:「約拿的故事」與神的憐憫
    讀經內容:阿摩司書9-米迦書5讀經感悟: 神對約拿說:「你因這棵蓖麻發怒合乎理嗎?」他說:「我發怒以至於死,都合乎理!」那些跟約拿同一隻船的船員們,是很善良的一群人,他們在把約拿拋進大海之前,做了兩件事,第一是,先是用力蕩漿,想要把船靠岸,靠岸後,好讓約拿下船,然後他們就可以躲避風浪之災了。第二是,他們發現無法靠岸,風浪翻騰更加肆虐之後,就禱告,求這樣流人血的罪,不會歸到他們頭上。
  • 穿越時空的訴說|二十世紀人之思想,即愛國思想
    這些家書,不僅是一封封感人至深的書信,也是一段段刻骨銘心的記憶,她穿越時空,向人們述說著人間大愛,傳遞著革命大義,讓我們感受到深沉、濃厚的家國情懷。今天,CQDK全媒體在迎接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推出「傳承紅色基因 ·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紅色家書經典誦讀系列作品——中國故事100部之《穿越時空的述說——紅色家書經典誦讀》二十世紀人之思想,即愛國思想——聞一多寫給父母的信(向上滑動啟閱)父母親大人膝下:近來家內清吉否
  • 深讀「一創五強」路線圖 • 中建一局篇 | 世界讀書日
    深讀「一創五強」路線圖 • 中建一局篇 | 世界讀書日 2020-04-23 16: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品讀·原創|母女倆的同題作文——在時空的無盡長河裡,望向你……
    作者:李昱嬋和她的媽媽來源:《品讀》2020年第8期女兒李昱嬋的「望」每當我走出家門時,總會感受到有一束目光緊緊追隨著我的背影,直到我走遠,再看不到家的模樣。你那麼小,卻是那樣堅強——在校門口你朝我揮著手說「媽媽再見」,就獨自一人走進大大的全新的校園。你不住地回頭看我,就像是要穿越一條無邊無際的時空長河;我一直在看著你,我們的目光在你一次次地回望中交匯。6年之後,你小學畢業,我卻遺憾地錯過了你的畢業典禮。那天,你緊緊地咬著嘴唇,倔強地不讓自己的委屈流露出來。
  • 儒家有《四庫》佛家有《大藏經》,道家有《道藏》,11個不可不讀
    明代的《正統道藏》正續編,自天字至群字為匯刻舊藏的目錄,自英字至纓字為明人新續的目錄,包括一千四百七十六種書,合計5485卷。1923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復刻北京白雲觀收藏本,耗時四年才得完工,現仍存於白雲觀。一般人不知道《道藏》記載什麼內容,往往誤以為是畫符念咒,捉妖拿怪的法術,其實大謬也。
  • 半年來陸續讀了一些書,古今中外都有,深喜者有四部
    作者 | 其樂書店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半年來陸續讀了一些書,古今中外都有,詩歌、小說、文論、時評、思想鹹備,而深喜者有四部:《小國王》、《安息角》、《塞拉耶佛的大提琴手》、《時間的玫瑰》。最近幾年,以及此後若干年都可能是我人生最艱難的日子,壓力象一件罪犯的緊身衣溼漉漉籠罩著身心,甚至,購書和讀書在我都已經墮落成不是對知識純粹的渴慕,而是一種轉嫁壓力的變態形式,這是莫大的悲哀。我清醒知道,無論是對中國當下社會,還是我自己目前處境,雖然這部傑出的小作品有強大的雞湯能量,但實際上讀它有逃避責任的潛意識,甚至有一種虛偽和膽怯。
  • 道德經,讀不懂也要讀
    好在萬變不離其宗,老子的觀點和思想還是在這與原文原意稍有出入的5000言中近乎完美的表達出來。 從現有《道德經》文字中領會老子的思想,才是品讀《道德經》的核心,而不是考證並為老子的原文原意糾偏。即便非要這樣去做,也是專門研究老子的人該做的事。
  • 線上共讀 | 陳正宏教授和你一起讀《史記》
    活動簡介2020年10月23日19:00,陳正宏教授應中華書局和中華書局之友書友會之邀,做客騰訊會議直播間,參加書友會的《史記》共讀活動,同廣大書友在線共讀,點評讀者發言,漫談《史記·秦始皇本紀》。」掃碼加入聚珍讀者群掃碼關注聚珍文化推薦閱讀《時空:〈史記〉的本紀、表與書》著 者:陳正宏中華書局 2019年5月出版定 價:45.00元點擊上方書影
  • 讀《你應該熟讀的中國古文》有感:常讀古詩文,人品自高潔
    讀古文、古詩詞這些濃縮精華,滿含深情、富含哲理的句子,讓人如入月明星稀的夜晚,如被山間清風吹拂,眼前浮現大自然的壯美景觀,內心感受到古人細膩含蓄的豐富情感,寄情於山水之間,縱情於文字之中,讓人忘記時空,忽略古今,感同身受,有一種古今任由穿梭的酣暢自在,跨越歷史時空,古人今人都是一樣的心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