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曉,字秀川,自號真一子,五代後蜀永康(今四川崇慶縣)人,孟昶時明經登第,曾為朝散郎守尚書祠員外郎,踢紫金魚袋。後宰漢州金堂(今四川金堂縣)令。遇異人得丹訣,常住金堂飛鶴山,潛心研究,將魏伯陽《周易參同契》分成九十章,詳細闡發其義,廣致十年(公元947年》,撰寫成《周易參同契分章通真義》一書,並附《明鏡圖訣》一篇於卷末。本書是《周易參同契》最早的注本。此注本的問世,《周易奏同契》才得以在社會上流傳,原只在少數道家中秘傳,七百多年來,一直鮮為人知,彭曉成為繼承發揚魏伯陽內丹的第一人。其所著《明鏡圖訣》,是他研究《周易參同契》的重要成果。
《明鏡圖訣》,先以「明鏡圖」將《周易參同契》論述內丹的梢髓形象顯示,再用「訣加以說明,使人們見圖讀訣,便能洞曉《參同契》的要旨。正如他說:「著成《明鏡圖訣》一篇,列八環而符動靜,明二象以定陰陽,「真契」幽邃,一覽而更無遺矣!」
現將「明鏡圖」複製,並錄其訣,略加闡釋,以供參考。
訣曰:
造化潛施跡莫窮,簇成真訣指童蒙。三篇秘列八環內,萬象門開一鏡中。
離女駕龍為木婿,坎男乘虎作金翁。同人好道宜精究,究得長生道便通。
至道希夷妙且探,曉丹先認大還心。日爻陰偶生真汞,月卦陽奇產正金。
女妊硃砂男孕霜,北藏熒惑丙含壬。兩端指的鉛金祖,莫向諸般取次尋。
此決的大意是。《周易參同契,造化之功無窮,共理隱晦難明,將它的真義編成口訣,以為初學者指示迷津。並將《參同契》上中下三篇的內容畫成八個圓圈的圖表示,這張圖就象一面鏡子,把所有的問題收羅其中。《參同契》的精髓是講坎離相交,龍虎相合,鉛汞相生,而結成內丹。同人們對此要精研細究,精通內丹之道是為了健康長壽。丹道雖然微妙精深,但從煉內丹入手,道理也不難弄明。煉丹結合天時,只須參照第六、七圈(由內向外數)所標日期,與月亮的圓缺陰晴,第四、五圈十二闢卦的陰陽消長,就是一天中煉丹所要結合的時辰,第八圈八卦與二十八宿,是煉丹時定方位需參考的天文,圍繞中心的第二圈,示人練功宜顛倒五行,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第三圈一看就明。在北面是壬癸坎水,內裁真鉛,在南面是丙丁離火,內含真汞,南北兩端水火既濟,坎離相交,就結成最中心一圈渾元一氣,猶如煉成的金丹一輪。
握此『明鏡圖」,再讀《參同契》,煉丹的方法和意義,一照即明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