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簡《筮法》中的歸藏丹法:也說《周易參同契》系列之三

2021-01-11 抱雪齋讀易筆記

上回說到,《周易》在古代的方士們看來是一部講「爐火」煉丹的書。

「萬古丹經王」魏伯陽所寫的那部融《周易》、練丹和黃老之術為一爐的著名丹經,也因此被稱為《周易參同契》。

根據魏伯陽的自述,《周易》中的丹法並非是他的發明,而是《周易》中原本就有的內容,這是他的老師親自傳授的。

我們也已經證明了魏伯陽說的是真的:《周易》真的是一部丹經,古時候的方士們,就是以《周易》的卦象符號為進火退符之候來進行修煉的。

沒想到的是,《歸藏》居然也是這樣的一部丹經!!!

一、殷易《歸藏》

根據學者們的普遍看法,《周易》是在《歸藏》之後作的。《周易》的卦名和卦爻辭,很多都是改編自《歸藏》。

《周易》中以卦象來喻煉丹火候的做法,會不會也來自於《歸藏》呢?

正是如此。

我們說過,今天我們見到的《歸藏》裡面有戰國時人編寫的內容,因此絕對不可能是商代的易經。

但它確確實實是殷人之易,而且也絕對有可能如傳中所言,是從商代起就流傳下來的易。按照古人的說法,孔子從殷人的故地宋國那裡得到的《坤乾》,就是《歸藏》。

這部殷易《歸藏》長什麼樣?

有圖有真相:

清華簡《筮法》中的八卦人身圖

上圖來自於清華大學收藏的戰國竹簡《筮法》。學者們基本認同,這是屬於《歸藏》的內容。

裡面八卦之名的寫法,與傳世的《歸藏》寫法完全相同,而與《周易》大不相同。

二、聖人卦位圖

從清華簡《歸藏》中我們可以看到,圖中顯赫的位置畫了一個長得很古怪的人。

人的四周畫著八卦的符號。

令人驚訝的是,這八卦的符號與後天八卦的排列方式是一致的,唯一的區別就在於,坎和離卦的方向顛倒了!

後天八卦中,坎卦在北,離卦在南,而在清華簡《歸藏》中的這幅圖上,變成了離卦在北,坎卦在南!

學者們對此大惑不解,以為是畫錯了。

其實沒錯,作者畫的還是後天八卦,只不過坎和離的位置是故意顛倒過來的。

為什麼要顛倒這兩個卦的位置?只需要往練丹的方向一想就太簡單了。

這就是方士們常說的顛倒坎離,或者說「取坎填離」!

坎卦在上,離卦在下,坎為水,離為水,正是丹家們常用說的水火《既濟》之卦!

聯想到《歸藏》的原名為「坤乾」,也是取顛倒乾坤之意,可見這樣的構思是多麼巧妙!

三、明入地中

更妙的是,清華簡《歸藏》中的這個怪人的腹部,赫然還畫著一個上坤下離的《明夷》卦象。

專家們也有點摸不清頭腦,這是什麼意思呢?

往丹法方面一想也很簡單:

根據《說卦》,八卦之象,對應的是人身的八個部位:

乾為首,坤為腹,震為足,巽為股,坎為耳,離為目,艮為手,兌為口。《說卦》

巧的是,從清華簡《歸藏》中的這幅人身圖上看,確實是這樣的:

人頭頂上畫著一個乾卦,就是《說卦》中的「乾為首」。

人的腹部畫著一個坤卦,就是《說卦》中的「坤為腹」。

人的兩腳下各畫著一個震卦,就是《說卦》中的「震為足」。

人的兩腿之間畫著一個巽卦,就是《說卦》中的「巽為股」。

人的兩耳邊上各畫著一個坎卦,就是《說卦》中的「坎為耳」。

人的嘴巴直接是用一個兌卦代替的,正是《說卦》中的「兌為口」。

唯一的不同,就是《說卦》中表示眼睛的離卦,卻跑到了下腹的位置!!!

作者又畫錯了嗎?

不,明顯也是故意的。

象徵著「目」的離卦畫在腹部的坤卦之下,正是《老子》曾經說過的名言:「聖人為腹不為目」。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

《老子》中的這段話,同樣是講述丹法的。

丹法之中,到處都隱藏著這樣的隱語。

(本文為「也說《周易參同契》」系列之三,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相關焦點

  • 《周易》中的丹法與炎黃之戰
    上回說到,《逍遙遊》和《歸藏》、《周易》中,都隱藏著一種與先天八卦有關的丹法。古代的丹法大多都是以隱語和寓言的方式出現,這一點在《莊子》的很多寓言中體現得尤其明顯。《逍遙遊》中的鯤和鵬的寓言,正是莊周巧妙地《周易》中的《同人》和《比》這兩卦之象,來向我們闡述後天返先天的丹法。
  • 《周易》是一部古老的丹經?也說《參同契》系列之一
    眾所周知,《周易參同契》是一部講煉丹的書。它的作者魏伯陽,被稱為「萬古丹經王」。那麼,為什麼《參同契》這部丹經,前面還加了「周易」兩個字呢?難道說,《周易》也是一部丹經嗎?沒錯!待我們細細說來:一、「參同契」之名《周易》是一部什麼樣的書?
  • 邵雍先天學與《周易》丹法小議
    丹經《周易參同契》之所以冠以「周易」之名,是因為《周易》本身也是一部丹經。《參同契》中的先天八卦納甲之法,就是來源於《周易》的卦序(參見本系列第一篇)。《說卦》邵雍解釋說:「此伏羲八卦之位,乾南坤北,離東坎西,兌居東南,震居東北,巽居西南,艮居西北,於是八卦相交而成六十四卦,所謂先天之學也。」邵雍還說,他的全部學問,只在一張先天圖中,這張圖是上古時代的大神伏羲所畫。
  • 清華簡最新研究發現:一幅上古丹士修真圖像揭開《周易》鼎卦之秘
    河圖洛書,五居正中三、《周易》之《鼎》數《鼎》,在《周易》中是第五十卦五十這個數字,又被稱為大衍之數。「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繫辭》那些修真的門外漢們,往往以為《繫辭》中的這一段說的是筮法,卻不知這是丹家們修煉的隱語。
  • 周易參同契講的是內丹還是外丹
    號稱「萬古丹經王」的《周易參同契》(以下簡稱《參同契》),論述的是內丹還是外丹?本文遴選和歸納了有關論點,試圖對這一眾說紛紜的問題,作一橫向的綜述。過去,國內外一些研究化學史的學者曾認為《參同契》是一部煉製外丹的專著。
  • 從清華簡中,圖解《明夷》卦裡的丹法:「君子以蒞眾,用晦而明」
    顧名思義,當然是治理民眾——這似乎是一個國君才需要做的事情,在《道德經》裡也有同樣的「蒞眾」之法: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源出道家三、「晦其明」的丹功心法我們已經說過,正如《周易參同契》所言,《周易》本身就是一部丹法
  • 《鹹》為什麼能排《周易》下經第一卦?原來《周易》是部丹法!
    三、陰陽交合,丹法之始根據《參同契》所說,《周易》是一部古老的丹經。對於一部丹經來說,男女夫婦,和金公奼女、青龍白虎一樣,只不過是陰陽二氣的隱喻而已。如果要描述丹法,沒有比用男女之事來比喻更容易讓人理解的了。
  • 《西遊記》與道家丹道典籍《周易參同契》具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西遊記》中有大量關於道家丹道理論的口訣以及詩詞,作為道家丹道理論基本框架的《周易參同契》,是理解《西遊記》中有關道家丹道內容的基礎。本文主要講解《西遊記》的情節發展與《周易參同契》的關係,西遊記中取經團隊人物涉及、情節發展與《周易參同契》中還丹流程具有密切的關係。
  • 《周易參同契》:講述一個不一樣的「煉丹」與「修仙」的故事
    因為這本書實在太難了,它還有一個十分響亮的稱號,名為「萬古丹經之王」,其難讀係數之高,絲毫不亞於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直到小明出生的一千多年後,有個名叫朱熹的大學霸,據說此人天文地理,古往今來沒有不知道的,但他面對本書的時候,居然也說「無下手處,不敢輕議」(《周易參同契考異》)。我們不僅好奇,那本名為《周易參同契》的書講了些什麼呢?為什麼可以把人整瘋了?
  • 五代後蜀「真一子」《明鏡圖訣》,註解《周易參同契》
    遇異人得丹訣,常住金堂飛鶴山,潛心研究,將魏伯陽《周易參同契》分成九十章,詳細闡發其義,廣致十年(公元947年》,撰寫成《周易參同契分章通真義》一書,並附《明鏡圖訣》一篇於卷末。本書是《周易參同契》最早的注本。此注本的問世,《周易奏同契》才得以在社會上流傳,原只在少數道家中秘傳,七百多年來,一直鮮為人知,彭曉成為繼承發揚魏伯陽內丹的第一人。其所著《明鏡圖訣》,是他研究《周易參同契》的重要成果。
  • 《周易參同契》裡最常見名詞解析,和內丹術緊密相關
    爐鼎「爐」指人身的「首」部,內涵「心性」,通常所謂「精神」,它好比是「爐中之火」。「鼎」有內外之分。「外鼎」指「丹田」之形而言;「內鼎指丹田中的「氣穴」而言,《周易參同契》稱為「規中」,即後世所謂「精室」。標誌「爐鼎」的符號有:乾坤、天地、陰陽、雄雌、魂魄、君臣、父母、夫妻、男女。藥物「藥物」指人身的「元氣」。
  • 中國道教的形成和發展有意義的書:《太平經》和《周易參同契》
    請禱之法,書病人姓名,說服罪之意。…使病者家出米五鬥以為常,故號曰五鬥米師」教權轉入張魯手中後,五鬥米道的活動更加充實完備。 《典略》說:「教使作義舍以米肉置其中以止行人;又教使自隱,有小過者,當治道百步,則罪除:又依月令,春夏禁殺;又禁酒。流移寄在其地者,不敢不奉。」《三國志·張魯傳》亦謂:「魯遂據漢中,以鬼道教民,自號師君。其來學道者,皆名「鬼率,受本道已信,號「祭酒。
  • 解讀|《周易參同契》
    《周易參同契》被修真界視為高深的經典著作,是一本求生求壽求發展的書,是世界上現知歷史悠久的,包含著系統的外丹理論的著作,為東漢·魏伯陽所著,所學者須具備精深的易學知識及一定的道學修為才可下手解讀,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解讀其中的一部分!
  • 周易佔卜之源流逐個說
    而後出現了 法,筮法較殷卜法不僅簡便易行,而且更具理性和操作性,筮用草演算,但在當時,人們認為「卜」更重要,鄭玄《表記》注中說,「大事則卜,小事則窟」,《左傳》信公四年傳載:「晉獻公欲以驪姬為夫人,卜之不吉,然之吉,公從蔥卜人曰:「筮短龜長,不如從筮」」。
  • 這些神話中的玄機,讀了《周易》才明白
    一、那些踩了神仙腳印的聖人之母們在我國古代的傳說中,伏羲、炎帝和后稷,這三位聖人王者,都是處女感生的。軒轅廟前的黃帝腳印三、十月懷胎的聖人事實上,如果我們知道《周易》卦本身就是一部丹法,而《(有關《鹹》卦的丹法解讀,詳見本號系列文章)原來,這些都是丹法裡的隱喻。丹法之中,「奼女」本身就是處女的隱喻,它的另一個名稱是「真汞」。
  • 史書記載此人精通《周易》,能預知未來,如何做到的?
    歷代都稱他精通《周易》,擅長預測。宋人張耒便說,邵雍「其學得諸易數,謂今五行之外復有先天五行,其說皆有條理,而雍用之,可以逆知來事,其言屢驗。」(《續明道雜誌》)宋人王炎也說:「邵氏之學,長於佔筮。」《周易》真的是一本佔筮之書嗎?不妨細細讀來。
  • 丹經道書的鼻祖火龍真人
    可是魏伯陽,卻是走的「隱士」路線,結果只有給人以「不知所終」的疑猜而已,他贈予後人唯一的禮物,就是他的一部千古名著《參同契》一書。魏伯陽著作這本書的目的,是為了說明修煉丹道的原理與方法,證明人與天地宇宙有同體同功而異用的法則和原理,為了整理自古以來的傳承,證明人為的修煉,可以升華而成神仙的傳統學術,他以《周易》的理、象、數三部分,和周秦到兩漢,用在天文物理學上的原理與原則的五行,幹支之學,以及道家老子傳統的形上、形下的玄學原理,一齊融會貫通,為丹道的修煉程序,做了一套完整的說明。
  • 外丹、內丹、雷法、和術數的聯繫
    此派源頭可以追溯至東漢魏伯陽,以其《周易參同契》為經典,尊稱為「萬古丹經王」。後世蘇元朗就十分推崇《周易參同契》。此派鉛汞視為至寶大藥,參同契也說「胡粉投火中,色壞還為鉛」並且認為鉛汞「合天地之元紀,包日月之精華,上冠於乾,下順於地,總七十二石,統天地之精光,修煉成丹,服之延駐」。至於硫汞派,唐代才開始興起。主張用硫黃與水銀合煉,方可獲得仙丹。
  • 讀南師《我讀參同契》,穿越時空的思想,感悟至深!
    作者:陳全林讀南師《我說參同契》。南師講得很認真,對於學習道家哲學思想方面,有很多精彩的論述。錄一段:老子、孔子、釋迦牟尼,這三位都是我們的根本老師,根本的大老師,但是三家的文化各有偏重。……我說今後的中國文化,要學儒家的品性,我們做人做事不能不學儒家的道理。儒家就等於佛家大乘菩薩道的律宗,講究戒律,所以儒家非常注重行為。除了學儒家的品性還要參佛家的理性,你要想明心見性,直接領悟成道,非走佛家的路線不可,否則不會有那麼高,不會成就的。
  • 丹經《悟真篇》作者及其時代背景
    《悟真篇》作者及其時代《悟真篇》是道教內丹丹法主要經典,著錄於《文獻通考》、《宋史·藝文志》及《四庫全書》之中,著者為北宋張伯端,是繼《周易參同契》之後的丹經。書中以詩詞形式總結了宋代以前內丹的正統法,繼往開來,在道教史中為承前啟後的一部名著。《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說「是書專明金丹之要,與伯陽《參同契》,道家並推為正宗。」張伯端,字平叔,浙江天台人。生於宋太宗雍熙四年(987),羽化於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住世九十六年。少年博學,屢試不第,乃雲遊四方,孜孜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