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著陳正宏教授,發現不一樣的完整《史記》
復旦大學陳正宏教授如今給我們帶來了不一樣的完整《史記》——《時空:〈史記〉的本紀、表與書》。「不一樣」在哪裡呢?其一,正如書名,陳正宏教授講的是涵蓋全體的《史記》,包括了《表》和《書》,不是《史記》的名篇節選。用陳老師自己的話說:「為什麼連表和書也要講呢?
-
陳正宏:今天的《史記》為什麼丟了14651個字?
本報訊 8月12日,復旦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陳正宏先生攜新作《時空:〈史記〉的本紀、表和書》(中華書局出版)在上海書展與讀者進行交流。 「我講《史記》,關注的問題是:司馬遷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寫作《史記》的?
-
復旦教授陳正宏:30年研究一件事,上課只帶一本沒標點的《史記》
大多數人們會覺得,以一種高度的精力和長期的時間去做一件事,太難了,而且沒有人能夠做到。但是,成功的那部分人是有的,他們都以自己的方式去做到了。有那麼一位教授,他花費了自己30年的時間,去研究了我們耳熟能詳的歷史巨作《史記》。他把自己人生的一半時間和心血都花在了研究《史記》上,去完成他心嚮往之的學術研究。
-
古代漢語零基礎學《史記》之願與君一起讀《史記》②
我選用的《史記》讀本,是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的,帶注釋和譯文,工具書用的是《古代漢語辭典》。閱讀之前,我挑選了一個較厚的筆記本,下載了歷代朝代更替大事記和北大教授高明的《中國歷代王朝興亡四字歌》。別問為什麼要做這些準備工作,相信聰明的你是懂得我的。《項羽本紀》是我閱讀的第一篇文章,也是司馬遷最為得意的作品。
-
宮崎市定:我們曾經怎樣讀《史記》
如果是橫排文字,固有名詞可以用首字母大寫表示,但漢字是不適用這種方法的,所以代之以旁線。句讀上除了用句號「。」代替西式的句點外,逗號和分號完全和西洋相同。這套標點法在民國初年文學革命之際,經過胡適等人的提倡而廣泛運用。這版標點本的《史記》非常易讀。不過雖說不再受到注釋的煩擾,但像這樣完全去除注釋的做法,終究也有不便的地方。
-
讀《史記》,該選啥版本,該如何讀?梁文道:竟都不如這位外國人
她會讓讀者在此後的人生中,經常回憶起所有的一切,回憶起自己當年曾經愛過的一切,回憶起自己曾經認為的所有有價值和神聖的一切。「國民情書」《史記》理應是這樣一本書。《史記》之重要性,它所散發出來的光和熱,凡是有接受過基本教育的中國人,大概都非常明白。它屬於常見書,但是讀《史記》,怎麼選擇好的版本,又如何讀法更為恰當,可能一般朋友都有點茫然的吧。
-
「和平之聲 雲上共讀」,我們一起用聲音守護這座城
,共讀和平 用聲音守護一座城,用聲音表達一個心願 由南京報業傳媒集團周末報社聯合中國南京紅色在線,在南京市委宣傳部指導下,以「和平之夜」為主題,以「銘記歷史,不忘過去,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為思路,以「金陵城殤」「不屈抗爭」「銘記歷史」「警醒後人」「祈願和平」「發奮圖強」「圓夢中華」7個部分為線索片段,通過線上「和平之聲
-
浙大教授與貴州湄潭小學生「再續前緣」,共讀詩詞,共論哲學
孫敏強—— 詩心不分老幼 所讀所感要用一生去領悟 浙江在線12月23日訊 「如同音樂無國界一樣,詩心,也不分老幼。讀一些詩詞,如共對清風明月,我們和孩子們的心是相通的。」讀書會上,大家延展品讀賀知章的「少小離家老大回」,韋莊的「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進一步體會詩作中的情感。 看著孩子們在休息間隙也在翻閱書籍,孫敏強回憶起自己的兒時經歷,在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正值書荒。書、刊、還是畫報,自己逮到什麼就讀。街頭小巷的書攤上,一兩分可租到連環畫,自己常常讀得忘了時間。「那時所讀所感,需要我用一生去領悟。」
-
「都來讀書」走進貴州湄潭,浙大教授與小學生共讀詩詞哲學
5位來自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的教授,與當地25名小學生同堂共讀人文經典,抖音號@浙江大學 全程直播記錄。「唐宋詩詞中的月光世界」、「《論語》故事」、「南宋詞人辛棄疾」、「王陽明在貴州的故事」、「詩人帶著照相機」教授們精心挑選的五個主題,在讀書會上被相繼分享。
-
第221期「齊悅讀—線上共讀」《免疫力是最好的醫生》
襄陽市圖書館「齊悅讀」讀書會第221期[線上共讀]《免疫力是最好的醫生》,每周「齊悅讀」將推出一本圖書電子版書籍進行共讀,請先關注湖北省圖書館微信公眾號,進入後點擊——我的圖書館——長江讀書節——最下方第3項 圖書/視頻——上方圖書——全部——向下滑動閱讀《免疫力是最好的醫生》——閱讀本書(無需下載可直接閱讀
-
「相約鄉讀」走進洪山鎮:讓共讀成為最美親子時光
為幫助廣大師生做好心理防護,適應和回歸常規學習狀態,湖北省圖書館「相約鄉讀」閱讀季活動的班車也正式啟航,通過線上線下活動,為洪山鎮各學校量身定製了複課開學「書香大禮包」。幸福療愈:做孩子的智慧領路人9月5日下午,全體老師及學生家庭代表共同來到龍泉小學、洪山鎮第一中學及雙河學校參加相約鄉讀·幸福療愈的講座。
-
緬懷孫立群教授丨重溫先生主講《史記貨殖列傳》
孫立群教授長期從事中國古代史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在南開大學歷史學院講授中國古代史30餘年,其主持的「中國古代前期史」課程,曾入選天津市精品課程。2006年起,孫立群教授開始與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節目合作並擔任多期主講,先後主講「呂不韋」「李斯」「範蠡」「我讀經典之解析《韓非子》」「千古中醫故事之扁鵲」「從司馬到司馬」等題目,深入淺出、客觀公正,譽滿海內外。
-
第215期「齊悅讀—線上共讀」《美國銀行家:摩根傳》
襄陽市圖書館「齊悅讀」讀書會第215期[線上共讀]《美國銀行家:摩根傳》,每周「齊悅讀」將推出一本圖書電子版書籍進行共讀,請先關注湖北省圖書館微信公眾號,進入後點擊——我的圖書館——長江讀書節——最下方第3項 圖書/視頻——上方圖書——全部——向下滑動閱讀《美國銀行家:摩根傳》——
-
新教育螢火蟲親子共讀漢濱站線下活動走進西關小學
編輯/曹加蘭|責編/文娟|編審/謝坤12月4日下午,新教育螢火蟲親子共讀漢濱站走進漢濱區西關小學開展線下活動。李如斌校長首先介紹了學校近年來在推進新教育「6+X」行動中的具體做法和開展以讀促寫活動方面的收穫,號召學生家長積極行動,成為螢火蟲親子共讀的實踐者和帶動者,用點點微光,匯聚無限力量。展示活動中,一年級師生帶來了《古詩新韻》,師生們通過誦經典、唱經典、演經典,將《明日歌》《相思》《苔》《遊子吟》等經典詩文進行了全新而精彩的演繹,獲得了陣陣掌聲。
-
讀歷史書的孩子和不讀歷史書孩子的差別,對三觀的形成有什麼不同
為啥喜歡讀歷史書的孩子更明辨是非,思維更有邏輯,三觀都很正呢?讀歷史書帶給孩子的那些好處你可能想像不到?教育學家長期跟蹤研究發現,和父母從小讓孩子看歷史書記有關係,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嘗試閱讀歷史書,對於培養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非常有幫助。舉列子:如果一個學生不喜歡歷史課,或者不讀歷史課外書籍,那以後就會有大問題。
-
《黑天鵝》共讀計劃來了,教你如何應對黑天鵝!
今天,班主任給大家帶來了共讀計劃,將為大家領讀課程「共讀《黑天鵝》,教你應對不可預知的未來」,帶你探尋世界的運行方式,學會應對黑天鵝的方法。掃碼查看課程詳情:不了解共讀計劃的財蜜先來簡單了解下~陪讀的好處是:1,陪讀人每天發帖,帶著大家一起讀並布置思考題,帶著大家思考和交流;2,陪讀人每天評選出優質跟帖/讀後感,更好地監督和鼓勵大家完成打卡
-
讀罷《史記 項羽本紀》第一感覺:項羽不敗、天理不容!
但是,當我第一次完整地讀完《史記》中司馬遷老先生特意給他作得這篇本紀時,卻幾次三番的想笑,這是一個霸王嗎?真的他的失敗只能歸咎到上天嗎?首先,項羽給我的感覺就是一個好高騖遠、毫無耐心的人。在他年幼時,其季父(年紀最小的叔叔)教授其念書,他不學;讓他學劍,他沒學多久就又失去興趣,並且還信誓旦旦的說,這些不過是微末之計,念書不過是記個名字而已,學劍不過是能與一兩個人作戰而已。 「不足學,學萬人敵」。於是,又教授他兵法,初時尚還頗有興趣,但是沒過多久就又不了了之了。但凡能成大事者,總有一方面有著別人難以企及的過人之能,但是項羽卻沒有給我這種感覺。
-
讀書的2個步驟:讀什麼、怎麼讀?
從此滋味,有如大汗淋漓之後的酣暢、有如久別以後的重逢、有如千裡之行後的擁被入眠、有如破執後的頓悟……經過這幾年的所讀 亦使我對讀書的三重境界有了更深的體悟。也更想把自己的親身體會與心得分享出來,讓有緣人一起品茗,一起進步。第一、讀什麼書?
-
專家解讀早期閱讀與親子共讀對兒童英語學習的重要性
其中,國家英語課程標準專家、教育部教師教育資源專家委員會專家魯子問教授以及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教育集團首席學術官曹文教授分別發表了「早期閱讀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及「親子共讀對孩子英語學習的重要意義」的重要觀點。
-
十二部香港讀戲劇場線上線下『不日上演』
這是一系列象徵著香港戲劇界和其他支持戲劇的港人在疫情期間共同抗疫的公益演出,收入所得將會全部用以回饋參與演出的演員、工作人員和其他業界同仁。 參與演出的劇目也匯集了香港戲劇界的很多精英,演出將採取現場和線上同時進行的雙核模式,如果無法去到現場,你也可以選擇線上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