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伊藤洋華堂的LoFt,能在美羅城活下去嗎?

2021-01-11 騰訊網

微信排版/ 江陵李嘉欣

圖片來源/ LoFt官網

▼ ▼ ▼ ▼ ▼ ▼ ▼ ▼ ▼

都江堰的水,成都的淚,到手的鴨子又飛了。

LoFt,這家令人「一見鍾情」的日雜集合店。糾結數月後,狠心離「大哥」伊藤洋華堂而去,牽手了上海美羅城。

7月底,美羅城二樓,LoFt中國首店、海外首家直營店,開門納客。蜂擁而至的「雜貨控」,在門口自行排成一道弧線。很快,拉長的弧線順著樓梯向三樓伸展而去。

來源/fashionsnap

順著明黃色門頭,望向近1000㎡店內,超2.5萬件商品沿貨架次第擺開,文具、美妝、綜合日雜、生活用品四大分區簇擁團團人潮。

一年前,成都伊藤洋華堂在腦海中亦勾勒過類似熱鬧場景。彼時,勝券在握的它,堅定認為小兄弟LoFt會追隨自己腳步,將中國首店開在天府之國成都。

畢竟,這是LoFt選址的常規操作。在日本,同屬7&I集團的LoFt、伊藤洋華堂總是相伴出現,一如東京LoFt、千葉LoFt、青森LoFt和三島LoFt等。即便出海香港,LoFt依舊選了7&I家的的西武百貨(2011年隨著西武金鐘店的結業而停止運營)。

不料,劇情反轉來得太快,半路殺出個截胡者美羅城。最終,LoFt還是拜倒在魔都的石榴裙之下了。

突然跳脫的劇情,常常內藏著新變化,可變化不一定陽光燦爛。離開伊藤的LoFt,能續寫日式神話嗎?

01

生對了時代,抱對了大腿

1987年11月21日,西武百貨店澀谷店別館首家LoFt開業。當時的日本已開始發展獨特、新型的生活雜貨專賣店。

LoFt澀谷首店 來源/維基百科

文化屋雜貨店,1974年東京開業,不僅售賣文具和零食,還陳列了店主淘來的各類新奇有趣的小玩意,這家店也成為昭和風格雜貨的代名詞。

隨後,東急手工一號店1976年在神奈川成立,這一時期正好是第三消費社會的開端。開出二子玉川店後,真正意義上東急hands1978年現身澀谷街頭。

與文化屋雜貨店相比,東急hands生活方式專賣店的模式日漸成型,其主張通過DIY的方式親手創造生活。「創意生活店」這一理念標籤,頗受年輕人擁躉。

行至80年代,東急百貨的對手西武百貨緊隨大流,祭出了無印良品,日本雜貨熱潮洶湧。嘗到了時代甜頭,西武乘勝追擊,LoFt橫空出世。

來源/fashionsnap

由於客層定位、選品風格幾近雷同,同在澀谷的LoFt與鄰近的東急hands,時常拿出來兩相PK。

90年代,以澀谷店為起點,LoFt開始鋪向日本各地,並於1996年自西武百貨獨立而生,成立了LoFt株式會社,主打生活雜貨,以區分東急手創。

此階段,LoFt的門店擴張主要瞄準都市圈內的高人氣商場,且已經確定「健康雜貨、文具雜貨、有趣多樣的便攜雜貨和家庭用品」四大品類。至2002年被收購時,LoFt共有23家店鋪(直營19家,加盟4家)。

來源/澎湃新聞

2002年,囿於母公司西武百貨經營不善,森信託藉機成了LoFt股權最大股東。而後幾經輾轉,7&I控股併購了西武百貨和崇光的母公司Millennium Retailing,並讓後者買下了森信託手中LoFt的股權。

由此,LoFt從西武過渡到7&I年代,以伊藤洋華堂旗下的購物商場「Ario」為跳板,駛入發展快車道。

據7&I官網數據,截至收購日2007年3月22日,LoFt共擁有店鋪數量36家。也就是說,在其20年的西武發展時期,年均開店速度是1.8家。

而被7&I收入囊中的13年間(截至今年6月),LoFt在日本的門店數增加了95家,年均新增門店約7.3家,是西武時代的4倍左右。

數據來源/7&I財報 製圖/商業地產頭條

以7&I旗下商場為跳板,規模趕超東急hands

在商業地產頭條不完全統計的日本47家門店中,有21家門店落於7&I旗下的西武百貨、伊藤洋華堂(包括Ario業態)及崇光百貨。

不完全統計門店信息 製圖/商業地產頭條

不難看出,7&I業態多元,且分布甚廣的商場組合,降低了LoFt開店的時間、租金等成本,提升了其拓店的效率與速度。

當然,除了自家場子外,以「西武別館」店為樣本的LoFt,為迅速做大規模,亦會優選PARCO、丸之內等其他大型百貨、購物中心、複合商業體。相對而言,開在街邊的獨棟店較少。

LoFt選址邏輯背後,一方面是基於相對標準化複製的需求;另一方面,與其提倡「時間之器」消費理念,及高目的性消費客群息息相關。

開在大型連鎖式百貨店、購物中心,無疑可最大限度連結消費群體,以保證門店效益最大化。

提速後的LoFt,門店規模也迅速趕超鐵桿對手東急hands,且二者開店區域高度重合。

數據來源/LoFt、東急hands官網 製圖/商業地產頭條

四大模式組合出擊,門店選址靈活性高

目前,LoFt日本131家門店,按照店鋪規模分為大型店、中型店、標準店和小型店。

來源/LoFt官方PPT

從以上來自LoFt的官方PPT介紹可知,大型、中型及標準店分別對應的門店面積約為:3000-6000㎡、1000-3000㎡及1000㎡以下,門店的SKU數會根據面積大小做相應調整。

以去年4月開業的日本東京銀座LoFt為例,這家其最新旗艦店,屬「大型店」範疇,面積較中型店大了一倍,商品數量則從5萬增至7萬。

來源/LoFt官方PPT

門店增速上,中·標·小店鋪數呈直線上升狀,而大型店在水平線上徘徊。其中,1000㎡左右的標準店最為典型,自從2005年始門店數和銷售額增長了七倍,是LoFt業績主力貢獻者。

出海淘金,「日雜三巨頭」魔都會面

大本營坐穩後,LoFt於1997年邁出了出海第一步,海外首家加盟店選址泰國Siam Discovery。而後,其又在泰國陸續開出了4家加盟店,分別位於天堂公園購物中心、未來公園Zpell、Mega Bangna和iconsiam。

在泰國,LoFt擁有非常忠實的客戶群,一定程度上印證了銀座 LoFt館長名句:「過去,雜貨是配角,但現在,它真正成為了讓生活起來的主角。」

熱捧之下,LoFt終是追著MUJI、niko and …的腳步,來到中國魔都。

02

離開了伊藤,能在魔都「澀谷」活下去?

自伊藤洋華堂手中,自信截下LoFt,今夏的上海美羅城再次火出了圈。為外界津津樂道的,已不只是事件本身戲劇衝突性,還有背後之原因。

坐標徐家匯商圈,時間是2009年。奧運餘韻未散,世博熱潮來襲,徐匯濱江的建設雛形初現,將在世博期間開放,成為徐家匯商圈的延伸。

徐家匯商業聯合會、東方商廈、美羅城和匯金百貨等徐家匯各商家聯合發布迎世博倡議,美羅城第一次轉型契機出現,悄然開始了1997年開業以來最大規模調改升級。

來源/PRTIMES

「一層一風、一品一店」,美羅城要造以商業文化為主題特色的「立體街區式購物中心」,每一層都有特定名字和品牌主題,垂直雜糅著歐式、日式、東南亞等多重風格。

2010年8月,徐家匯商圈第一個「日系地下購物街」——美羅城B1層五番街初步成型,對外開放,網羅了大批日系食品、飾品、雜品品牌。

其後2013-2016年,美羅城門店完成一個大改造項目,包括4樓歐風街、3樓羅薇道、5樓藝文廊,及2樓東來坊和6樓大食代。

美羅城馬不停歇大調改,有時代運氣,亦繞不開商圈同質化競爭帶來的壓力。

據贏商大數據顯示,徐家匯商圈半徑4公裡內,有5個商圈呈包圍之勢,分別為中山公園商圈、新虹橋商圈、閔行商圈、古北商圈和淮海路商圈。

來源/房地產觀察家

而在同一商圈內,其還需要在業態、品牌選擇上,避免與對街相望的港匯恒隆廣場硬剛。內憂外患之下,不在轉型中升階,就在等待中沒落。

一路進擊,一路翻新,美羅城花了近10年。隨著各風情街面世、潮牌集合店入駐,魔都「澀谷」緩緩落成,截胡伊藤底氣尚足。

日式品牌首店扎堆,五番街名聲大噪

早在2008年,美羅城就組織了赴日本招商的團隊,並委託專業公司,進行海外直接招商,籤下了多個日本品牌中國首店。

來源/流通ニュース

公開資料顯示,美羅城五番街的品牌有80%是日本新品牌,其中6成首次進入中國市場,此為徐家匯商圈一枝獨秀。

這其中包括無印良品、優衣庫、卡西歐等日本知名品牌,以及日本大型藥妝公司SEGAMI、銀座美妝集合1號店 -- cocokara fine可開嘉來、日本百年花企 -- 日比谷花壇、日本眼鏡品牌佐芙ZOFF、貝印,還有山崎麵包、博多一幸舍、一風堂、吉野家等。

在這裡,無印良品和優衣庫門店佔地面積均超300㎡,坪效較高。而進駐美羅城的LoFt面積超1000㎡,是其「標準店」的進階版,也是效率最高的店鋪類型。

年輕客群為主,與趕潮流的LoFt不謀而合

據贏商大數據,美羅城周邊3公裡人群中,19~34歲的人口約佔58.35%;35~44歲的人口為8.15萬,佔本區域工作人口的25.14%。

周邊年輕消費者多,美羅城洞察這一趨勢後,其長達七年的內部持續改造,無不對準年輕客群,這也與LoFt年輕白領的消費者定位相符。

來源/LoFt官方微博

縱觀美羅城近年來引進的品牌,均符合年輕消費者的調性,包括喜茶、星巴克、施華洛世奇等。

其中,作為喜茶上海第二家店的選址,美羅城在引進網紅店的道路上如虎添翼,太二、RE 調香室、Refa、肌膚哲理、全家等品牌紛紛入駐。

此外,美羅城在地理位置上毗鄰上海交大,聚攏著大批年輕大學生。這些「好玩、好吃」的年輕人,對有趣的雜貨店LoFt而言,正是不可或缺的消費力量。

來源/fashionsnap

可狠心離成都伊藤而去後,看似「天造地設」的美羅城,能否保證LoFt在中國的順風順水呢?沒人敢打包票。

八年前,東急手創(東急hands)在梅龍鎮伊勢丹百貨6樓開出了中國首店,結果是黯然收場,鎩羽而歸,武漢開店計劃胎死腹中。

敗退的原因,可從豆瓣一則東急hands上海開業話題評論中,窺見一二。

「甚至比MUJI更貴。。。雖然東急手在日本真的很受歡迎 但是他們在中國的定價策略 讓我對他們在中國的發展持保留態度」、「已逛過,表示淘寶更強大╮(╯_╰)╭」、「,總體來說不便宜,基本跟MUJI的定價策略是類同的,就是日元1000到國內是100元人民幣的策略」……

來源/豆瓣

貴,換言之,性價比低,這是多數人對東急hands中國定價策略的直觀感受,也是其折戟最直觀的原因。而另一日雜巨頭MUJI,亦陷入此定價怪圈中,「5年11降」促銷策略效果不如預期,擴張之路越走越窄。

可即便前車之鑑明晃晃,初來乍到的LoFt似乎不為所動,也難怪開業不過2個月,外界質疑聲不斷:目前定價較高,能這樣一直火下去嗎?只靠一個海外旗艦店,暫緩電商布局的它,又要如何躲過淘寶上平價替代品們的碾壓?

於死忠粉們而言,以上問題顯然不是問題。但LoFt要收割的真正買家,是中國幾億中產們,他們熱烈、好奇,卻無比理性。

一旦發現LoFt不過是明亮黃和清新白構築的燦爛又易逝的中產幻影,他們會頭髮甩甩,大步走開,奔向下個更實在的品牌。

相關焦點

  • LOFT中國2號店落地成都雙楠伊藤洋華堂 明年1月開業
    聯商快訊:日前,日本知名雜貨店品牌LOFT官宣了中國第二家店的最新情況,LOFT中國2號店暨西南首店花落成都伊藤洋華堂(雙楠店),將於2021年1月29日開業。
  • 又一日本雜貨品牌入華,新中產們會買帳嗎?
    糾結數月後,狠心離「大哥」伊藤洋華堂而去,牽手了上海美羅城。7月底,美羅城二樓,LoFt中國首店、海外首家直營店,開門納客。蜂擁而至的「雜貨控」,在門口自行排成一道弧線。很快,拉長的弧線順著樓梯向三樓伸展而去。
  • 又一日本雜貨品牌入華,新中產們會買帳嗎?-虎嗅網
    糾結數月後,狠心離「大哥」伊藤洋華堂而去,牽手了上海美羅城。7月底,美羅城二樓,LoFt中國首店、海外首家直營店,開門納客。蜂擁而至的「雜貨控」,在門口自行排成一道弧線。很快,拉長的弧線順著樓梯向三樓伸展而去。
  • 伊藤洋華堂今井誠:伊藤洋華堂暫不發展一線城市
    伊藤洋華堂今井誠:伊藤洋華堂暫不發展一線城市來源:聯商網2017-04-26 08:46北京商報記者獨家對話伊藤洋華堂(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今井誠,今井誠表示,華堂商場北京最後一家門店亞運村店不會關停,中國市場是伊藤洋華堂惟一的海外市場,但未來將集中在成都市場發展,目前沒有在包括北京在內的一線城市繼續拓展的計劃。
  • 北京的華堂業績為何不及成都伊藤洋華堂一半
    銷售額72.66億、下滑2.9%,門店14家、增長7.7%,其中,北京8家門店的銷售業績不足25億,不到成都6家店銷售的一半,這就是伊藤洋華堂2013年在華市場的表現。成都伊藤洋華堂雙楠店有伊藤洋華堂所有門店中的銷售冠軍之稱,其在成都的整體經營業績都不錯,在當地也有較好的口碑。
  • 廣島文化節亮相伊藤洋華堂
    本報訊(成都晚報記者 吳海燕)昨日上午,伊藤洋華堂雙楠店鑼鼓喧天,熱鬧非凡,「廣島文化節」在伊藤洋華堂雙楠店隆重開幕。據了解,本次廣島文化節將持續至本周末(28日)。活動期間,消費者在伊藤洋華堂雙楠店一樓中廳舞臺處可品嘗到地道的廣島美食,目睹壽司現場製作過程,參與日式和服拍照會,現場感受YOSAKOI舞蹈的震撼,愛美的女性還可以感受彩妝的時尚魅力。據了解,廣島縣此次在成都伊藤洋華堂舉辦「廣島文化節」,其目的是為了提高廣島縣的知名度,迎來更多的中國遊客,促進廣島縣產品的出口貿易,擴大中日經濟交流。
  • 伊藤洋華堂三枝富博:店鋪應充滿人情味
    伊藤洋華堂三枝富博:店鋪應充滿人情味來源:聯商網2014-04-12 21:09  聯商網消息:也許最匹配本屆聯商網大會主題「從創造一個顧客開始」的發言嘉賓就是伊藤洋華堂中國總代表三枝富博。早在去年的聯商網大會上,三枝富博的發言主題就是」以顧客為中心的零售變革創新」,2013年零售領袖峰會上聯商網也以「一切從創造1個顧客開始」為主題報導了其現場的報導。
  • 解讀伊藤洋華堂中國打法:從日式賣場到購物中心
    成都伊藤洋華堂在大成都地區開有7家店鋪,2017年銷售規模達到50億,盈虧還差一點點就能達到了平衡,這是否意味著成都伊藤洋華堂在中國要開始發力了呢?2018年1月18日筆者拜訪了成都伊藤洋華堂本部。
  • Loft中國首店落戶上海美羅城
    日前,徐匯區發布「五五購物節」活動方案,包括港匯恒隆廣場、上海環貿廣場、美羅城、綠地繽紛城等13個購物中心及東方商廈、匯金百貨等6大百貨商場均參與購物節主體活動。此外,位於徐匯的宜家、喜盈門、百腦匯等3家專業商場和衡山坊、武康庭、永平裡等6個特色商業街坊也加入購物節特色營銷活動。
  • 評論:寶潔裁員與伊藤洋華堂「歸零」
    近日,伊藤洋華堂中國區總裁三枝富博在成都伊藤雙楠店早會上為15周年再發展定調:「我們要歸零,從新開始」。兩者看似風馬牛不相及,實則緊密關聯:寶潔被動裁員調整,伊藤主動「歸零」建設。  成都伊藤洋華堂老了嗎?  不。
  • 黃亞美:成都伊藤洋華堂如何始終保持高人氣
    在這樣的背景下,成都伊藤洋華堂還能保持良好業績,並一躍成為行業榜樣。請問成都伊藤洋華堂最大的優勢是什麼?黃亞美:為什麼伊藤洋華堂能夠成為大家喜愛的商場?不外乎有三個方面。1、洋華堂從1997年來來到成都就倡導「以顧客為中心」的理念,也是當時在零售業裡一個很新穎的概念。因為傳統零售業以商品為中心,而伊藤的理念是以人為中心,以顧客為第一。
  • 從日式大賣場到中型購物中心 解讀伊藤洋華堂中國打法
    至今為止,世界零售巨頭的前三甲都沒有完成最高管理層的本地化,日資的永旺(中國)已經實現了最高管理者的本地化,伊藤洋華堂是否能在這方面緊跟呢?這是判斷其能否在中國快速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對日資大賣場來說,它真正的實力和特色是體現在它的食品超市部分的,相比較它的百貨商場部分更能進行標準化的複製快速開店,應該說伊藤洋華堂總算找到了可以快速開店的業態了。
  • 伊藤洋華堂社長三枝富博:20年見證中國西部消費升級
    時任株式會社伊藤洋華堂中國總代表、成都伊藤洋華堂董事長的三枝富博,手書「承蒙厚愛」。他說,這四個字總結了他對成都和成都人民的感情。即便在2017年調回伊藤洋華堂日本總部工作後,他也經常來成都出差,光2019年就來了6次——目前伊藤洋華堂在華的10家門店中,有9家都位於成都市及周邊。「儘管伊藤洋華堂中國門店的銷售收入不到日本門店的二十分之一,但中國事務佔我本人近五分之一工作量。」同時也是伊藤洋華堂中國事業最高決策人的三枝富博說,他看重中國市場的長遠發展。
  • 「老友」伊藤洋華堂:堅持投資 對成都充滿信心
    伊藤洋華堂是較早進入中國的日本零售企業,至今已有20多年歷史。如今,這位日本「老友」還有新突破。5月20日,伊藤洋華堂在成都舉行的中日產業合作線上推介會上,宣布了該公司將在中國推進BPO(商務流程外包)中國區總部的消息。
  • 伊藤洋華堂:日本零售業繁榮秘密的捍衛者
    伊藤洋華堂經營之道為什麼看起來古老? 日本零售業與中國零售數位化有無關係? 2017年三枝富博從伊藤洋華堂中國區,調任日本總部社長(董事長)的「升職」條件,完全得益於他在伊藤中國區的業績,以及他在四川成都20年的中國通背景。坊間傳聞7-ELEVEn中國區董事長內田慎治,也將有望調回日本總部,接任總部社長一職。
  • 成都伊藤洋華堂高新店試營業 面積達5萬平
    三最:  成都伊藤營業面積最大  代表成都伊藤最高水準  天府新區第一個營業的綜合類店鋪  三新:  各時尚品牌每個產品線商品均能找到  場內大型產品陳列都由日本專業人員布置  店內員工集體換裝  昨日,伊藤洋華堂高新店正式試營業
  • 伊藤洋華堂「坪效提升」方法論:生鮮精細化的這兩點能甩其他超市幾條街
    ,代表著日式精細化經營的最高水平,但很少有同行能零距離交流、學到伊藤洋華堂生鮮精細化管理精髓的落地方法——價值營銷和場景營造。對應變化、貫徹基本,這不就是日式精細化經營的鮮活具象體現嗎?這也是,為什麼日式超市精細化經營,會讓國內眾多大大小小的超市企業紛紛效仿,為何幾乎可以代表國內零售企業最高精細化經營水平的胖東來,也對日式超市精細化管理推崇有加的原因。遺憾的是,國內的超市企業能達到日式精細化經營水平的,寥寥無幾。
  • 伊藤洋華堂BPO中國區總部落戶成都!網友:成都人對伊藤是真愛
    攝影 鄭毅▲伊藤洋華堂BPO(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中國區總部落戶成都視頻據@看透成都伊藤洋華堂在中國只布局了兩座城市,一座是在北京,一座是在成都,成都人的伊藤情結,比任何一個地方都重。
  • 植愛植物肉西南市場高歌猛進,入駐成都伊藤洋華堂
    12月7日,植愛正式入駐了成都伊藤洋華堂。旗下植物肉水餃、春卷、意面、黃金雞塊在成都九家伊藤洋華堂上架銷售,其中水餃和春卷除了大眾喜愛的香菇口味,還有成都人最愛的麻辣口味,確保廣大消費者可以吃到巴適!藉助此次上線伊藤洋華堂,植愛又一次搶佔了成都市民消費的高頻線下流量入口。要問成都人常去哪裡採購?伊藤洋華堂一定在名單之列。作為創立百年的日本零售品牌,伊藤洋華堂在國內只布局了兩座城市,一座是在北京,另一座就是在成都。定位於高端商超,伊藤洋華堂在二十多年的本地化經營中,以貼心服務和高品質商品獲得了成都市民的普遍認同, 成為人們日常生活消費、休閒購物的重要場所。
  • 伊藤洋華堂成都落第8子 入駐藍潤ISC服務中產階級
    如果要論起在成都最深得人心的日用品生活超市,或許大多數成都人腦子裡蹦出的第一個詞就是「伊藤」。2003年,伊藤洋華堂以272億美元的銷售額名列世界500強。為滿足顧客的需求,伊藤洋華堂對商品的選擇十分細緻。比方說,在吃、穿、用商品經營面積的比例是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