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三文娛」(ID:hi3wyu),作者:KUsari,36氪經授權發布。
早在2018年,日本2.5次元音樂劇市場規就約226億日元了。
近日,Pia總研公布了一份日本演出娛樂市場規模的調查。調查顯示,2019年日本演出娛樂市場規模,同比增長了7.4%,達到了6295億日元。刷新了自2000年該統計以來的最高值。
這6295億日元的市場規模,由線下音樂公演及舞臺演出活動的門票銷售額兩部分組成。
音樂公演方面,同比2018年增長了9.4%,達到4240億日元。其中,4萬人規模以上的大規模會場公演回數增多,牽引著市場。舞臺演出方面,市場規模同比增長3.6%,達到了2058億日元。規模在1000-2000人的公演次數增多,為市場規模的增加做出了貢獻。
受市場提振,演出娛樂市場內的2.5次元音樂劇市場規模,也在上漲。
在日本,以動畫、漫畫和遊戲為原作改編的舞臺劇「2.5次元音樂劇」很受歡迎。近幾年來,這種演出娛樂形式在日本乃至世界掀起了一股亞文化狂潮,無數人為之瘋狂。
日本2.5次元音樂劇最新總況早在2018年,日本第三方機構對2.5次元音樂劇市場規模推測值為226億日元,與前一年的156億日元相比增長了44.9%。
226億日元的市場規模,約等於夏季花火大會的市場規模。每年夏季日本的花火大會吸引許多人參與其中,帶動了旅遊等行業的發展。
2010年的2.5次元音樂劇市場規模只有19億日元,如今不到十年市場規模就已經擴大了遠遠不止10倍。而作品數也從2010年的19部增長到2018年的197部,實現了10倍以上的增長。
2017和2018年的公演場數沒有太大變化,但是觀眾數增加了90萬人。公演數最多的2016年,觀眾人數少。為了提高觀眾人數,2017年開始,日本2.5次元音樂劇多邀請知名藝人、偶像、人氣聲優等參演。
2019年,位於2.5次元音樂劇的頂峰的仍然是老牌IP《網球王子》和新銳IP《刀劍亂舞》。
2019上半年和下半年在niconico上播放的2.5次元音樂劇人氣排名
「2.5次元」是近些年才誕生的名詞,但是「忠實再現動畫和漫畫原作的公演」這一概念很早以前就已經定形了。
寶冢歌劇團長年上演的《凡爾賽玫瑰》(首演:1974年),一般被認為是是2.5次元的鼻祖。1990年代的《美少女戰士》音樂劇,廣受粉絲喜愛,打開了2.5次元歷史嶄新的一頁。2000年代,在摸索狀態下完成的只有男性角色登場的音樂劇《網球王子》獲得巨大成功,在那之後許多少年漫畫都實現了音樂劇化。
《網球王子》音樂劇系列自2003年春季首演,此後每年演出2次,以總計15部的公演,完整詮釋漫畫原著至全國大會決賽最終完結篇。歷經14年的時候,其公演次數突破1400場,《網球王子》音樂劇目前已上映3個系列,累計觀眾210萬人次。隨後2006年網球王子真人版電影推出,2008年音樂劇在中國上演。
(圖:《網球王子》音樂劇)
近年來,《黑子的籃球》、《排球少年》等人氣漫畫·動畫也推出了舞臺劇版,都收穫了極大的人氣。而如今2.5次元最受歡迎的作品當屬《刀劍亂舞》。「刀劍亂舞」一詞也被提名2017年日本「新語·流行語大賞」。參演音樂劇 《刀劍亂舞》的2.5次元演員「刀劍男子」也登上了平成最後的紅白歌會(2018年)的舞臺,作為2.5次元藝術的代表被大眾所了解。
(圖片:《刀劍亂舞》)
2.5次元音樂劇的商業化潛力如今,日本的2.5次元音樂劇已逐漸走出了「冷圈」,受到各大娛樂公司的關注。
例如,2020年5月16日,Avex將公司的動畫和視頻部門進行重組,目的是強化公司的動畫、活動、2.5次元舞臺、聲優藝人的企劃和製作。
又比如,2020年1月Nerke Planning宣布獲得了新一輪投資,投資方為講談社、小學館和集英社。Nerke Planning是一個大型2.5次元舞臺規劃和管理公司,成立於1994年,曾將「 Bishoujo Senshi美少女戰士」和「 NARITO-NARUTO-」等2.5次元音樂劇推向海外市場。
在日本亞文化圈,這次投資背後的意義非凡。日本書籍,漫畫和紙質雜誌的銷量市場呈長期下降的態勢,對運營公司來說,除了跟隨市場發展將業務數位化,還需要通過業務多元化來實現增收。其中的一個方式,就是2.5次元音樂市場。在全球,2.5次元音樂市場是一個快速增長的市場,極具發展潛力。
為什麼這類日本獨有的文化內容,可以在海外市場流行?
其一,是演員效應2.5次元音樂劇吸引觀眾的原因,除了動畫、漫畫、遊戲的原作之外,參演的演員也是一大看點。
現在,大劇場的音樂劇主角,基本上都由有名的藝人、偶像、人氣聲優扮演。這些演員會在電視等媒體上為音樂劇做宣傳,他們所參演的音樂劇作品也會逐漸為大眾所知,這些演員的粉絲們也會因此開始消費音樂劇。2.5次元音樂劇演員的粉絲因而成為市場擴大的要因。2.5次元音樂劇演員深深吸引的粉絲,會作為回頭客去觀看音樂舞臺劇,並且購買相關產品及周邊,通過這種消費模式,2.5次元音樂劇的市場不斷成長。
而另一方面,漫畫、遊戲和動畫的粉絲在觀看2.5次元音樂劇時,會愛屋及烏加深對音樂劇演員的喜愛,繼而成為他們的粉絲。之後,自己粉的演員再出演其他2.5次元音樂劇時,粉絲們會追著這些演員看更多種類的音樂劇。除舞臺觀劇外,粉絲們還會參加粉絲活動、購買演員的寫真和周邊。這樣一來,2.5次元音樂劇演員就會收穫一批固定的粉絲,這類「熟客」的增加是推動2.5次元音樂劇市場擴大的重要因素。
提到2.5次元音樂劇演員,許多人的第一印象都會是美型的男演員,但是現在隨著許多各具魅力的女性角色的登場,2.5次元音樂劇的女演員們也受到了矚目。例如老牌音樂劇《美少女戰士》,原作漫畫·動畫帶給了少女讀者許多夢想。而新版的音樂劇請到了乃木坂46的成員來飾演,人氣少女偶像和人氣少女漫畫音樂劇的夢幻聯動,讓粉絲觀眾們都有了跨越次元壁的實感。由此可見,演員這一要素對於2.5次元音樂劇人氣的重要性。
其二,是2.5次元音樂劇的銷售並不局限於線下演出音樂劇的觀劇形式主要是去劇場內看公演。但是2.5次元音樂劇的觀劇形式遠遠不止於此。在電影院觀看現場直播、購買收錄了舞臺劇的DVD/Blu-ray等,2.5次元音樂劇的衍生出了許多和傳統觀劇方法不同的觀劇形式。
除此舞臺觀劇之外之外還有關聯周邊、與原作漫畫·動畫合作的商品等等,許許多多激起激起粉絲購買慾的商品從不同角度吸引著粉絲購買。這在經營學上被稱作「媒體組合」,利用一部作品,從各類媒體上獲得利潤。這種商業模式不僅充實了粉絲服務的形式,也擴大了相關產品的銷路。
當下的2020年,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擴大的影響,2.5次元音樂劇也收到了極大的衝擊。但在疫情蔓延條件下衍生出的線上Live等觀劇形式,作為應對疫情的新形式為今後的發展提供了思路。例如,音樂劇《KING OF PRISM》的第二彈,將於8月1日在電視媒體播放。
(圖:音樂劇《KING OF PRISM》)
其三,是2.5次元音樂劇已不再屬於日本亞文化範疇早在十年前,日本就已將2.5次元音樂劇向中國輸出了。
2008年,音樂劇《網球王子》第一季登陸韓國和中國臺灣。而音樂劇《網球王子》第三季於2015年2月在中國臺灣和香港上演。2015年5月,《Live Spectacle〈NARUTO-火影忍者-〉》在中國澳門上演。
在2014年日本2.5次元音樂劇《美少女戰士》登陸中國大陸舞臺後,《黑執事》、《火影忍者》、《刀劍亂舞》等音樂劇陸續登陸中國大陸。據統計,截止至2020年7月,至少有10部日本音樂劇來過大陸演出。
也是在2014年,日本2.5次元音樂劇協會正式成立,並在海外成立分會。其目的,就是將日本這一文化內容,推向海外市場。
受日本市場的啟發,中國本土也陸續有不少2.5次元舞臺劇和音樂劇開演。
比如,2019年,音樂劇《陰陽師之大江山之章》在大陸開演,歷經上海、鄭州、成都、重慶、長沙等9座城市64場演出。據運營方介紹,純音樂劇的觀眾與遊戲玩家的比例大約為3:7,單場票房銷售額約在70萬元,周邊商品銷售額也在10萬元左右。這場音樂劇不僅收穫了票房收入和人氣,也拉動了遊戲內的活動運營和周邊銷售。
也是在2019年,基於遊戲改編的舞臺劇《劍網3·曲雲傳》也在國內12個城市演出了32場。這些線下演出,也和和遊戲線上運營做了聯動。比如,購買388元、188元門票的觀眾,可隨演出票獲得《劍網3》遊戲【舞雲飛·有效期90天】掛件一個。
如今,國內二次元IP改編的舞臺劇和音樂劇也有越來越多的案例。這些線下的娛樂形式,特別是基於遊戲改編的舞臺劇和音樂劇,往往都會伴隨遊戲內的活動運營。從目前的一些案例來看,無論是線下演出的售票還是遊戲內的運營活動都獲得了極高的人氣。
但這種內容形式,並不適用於市場上的大部分漫畫、動畫及遊戲作品。且不論線下演出需要投入的成本,不亞於明星演唱會的1280元、980元、680元、380元和180元票價,就要求原作擁有一批核心且有高付費能力的粉絲群。而這些受眾群體終究是小部分,貿然拓展2.5次元音樂劇可能無法盈利。特別是在疫情影響下的2020年,線下娛樂經濟受到了極大的打擊。
比如,雖然2019年日本演出娛樂市場達到最大規模並呈現較好的發展勢頭,但日本在2020年市場規模預測的結果卻不甚樂觀。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擴大的影響,自今年2月起,眾多公演的舉辦都中止或者延期,現場演唱會·娛樂市場大幅縮小成為不爭的事實。據Pia總研預計,2020年日本現場演唱會·娛樂市場規模約在1836億日元,不及2019年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