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落地 30家銀行納入參評範圍

2020-12-05 中證網

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落地 30家銀行納入參評範圍

  此次發布的《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是對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的認定規則,從規模、關聯度、可替代性、複雜性4個維度進行綜合評估,與國際慣例保持一致,比單純採用規模評價銀行的系統重要性更為全面。

  12月3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正式發布《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距離該辦法公開徵求意見稿發布剛剛過去一年時間。辦法的正式出臺,標誌著我國在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和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系的道路上前進了一步。

  辦法制定體現了金融監管與國際接軌的原則。央行、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在答記者問中表示,2008年發生國際金融危機後,強化對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的監管、防範「大而不能倒」問題成為全球範圍內金融監管改革的重要內容。

  記者了解到,今年11月,金融穩定理事會(FSB)剛剛更新了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G-SIBs)名單,我國工農中建四大行均名列其中。此外,我國的交行、招行、興業、浦發、中信、光大、民生、平安、廣發、華夏銀行以及北京銀行、上海銀行等12家銀行也進入了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的參評範圍。

  從國際做法來看,歐美國家在深刻反思國際金融危機的教訓後,紛紛在監管改革中強化了央行對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和大型銀行的監管。比如,美國針對資產規模1000億美元以上的銀行控股公司實施更高的審慎監管標準,同時在美聯儲內部設立大型機構監管協調委員會(LISCC),對11家系統重要性銀行實施監管。

  此次發布的《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是對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D-SIBs)的認定規則,從規模、關聯度、可替代性、複雜性4個維度進行綜合評估,與國際慣例保持一致,比單純採用規模評價銀行的系統重要性更為全面。另外,評估辦法聚焦於銀行本身的重要性,衡量的是機構一旦出現風險可能對金融體系產生的影響,與風險高低的評價是不同的維度。

  央行在辦法公開徵求意見的反饋中指出,我國金融體系以間接融資為主,國內銀行規模體量大、跨區域、跨行業的情況比較多,因此將系統重要性銀行的閾值從300分下調到100分,入選的系統重要性銀行數量將擴大。

  根據評估辦法,納入參評範圍的銀行有30家。2019年末,30家銀行資產規模合計超過200萬億元,佔銀行業總資產的比例超過70%。系統重要性銀行的穩定直接關係到我國金融體系的穩定和服務實體經濟的成效。因此,做好系統重要性銀行的評估與監管工作尤為重要。

  本次發布評估辦法只是完善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監管框架的基礎。附加監管規定正在內部徵求意見過程中,成熟後將對外公開徵求意見,後續央行、銀保監會還將發布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

  業內專家向記者表示,系統重要性銀行應當嚴格評估識別,數量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多了容易導致對系統重要性銀行概念的誤讀,太少了達不到相應的政策效果。強化對系統重要性銀行的監管,一個重點是避免產生道德風險,不能形成進入「保險箱」和「榮譽榜」的錯覺。

  在後續附加監管中,將更加注重採取事前的監管措施,要求系統重要性銀行制定恢復與處置計劃,在日常經營過程中建立健全自救機制,提高自救能力,落實自救資源,而不是等到發生重大風險後倒逼公共資源進行救助。鼓勵銀行降低複雜性、提高透明度,降低系統性風險。

  央行表示,將注重採取早期糾正措施,對業務擴展過快、信貸集中度過高、複雜性過高等行為進行風險預警,避免系統重要性銀行承擔不必要的風險,避免被動地依賴資本吸收損失。

中證網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國證券報·中證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未經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以及作者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網註明來源非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更好服務讀者、傳遞信息之需,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

相關焦點

  • 防範「大而不能倒」風險,哪30家銀行將參評系統重要性銀行?
    《評估辦法》是我國系統 重要性銀行認定的依據,也是對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提出附加監管要求、恢復與處置計劃要求、實施早期糾正機制的基礎。人民銀行、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評估辦法》發布後,人民銀行將會同銀保監會制定系統重要性銀行附加監管要求。
  • 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出爐!四大定量指標之下,誰將被納入?有何...
    公開徵求意見稿發布一年後,12月3日,央行和銀保監會共同制定的《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下稱《評估辦法》)正式出臺。這是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認定的依據,也是對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提出附加監管要求、恢復與處置計劃要求、實施早期糾正機制的基礎。
  • 建立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與識別機制
    ,識別出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並對其進行差異化監管,依據《關於完善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人民銀行會同銀保監會日前出臺《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以下簡稱《評估辦法》),完善我國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框架,建立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與識別機制。
  • 《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發布 防範金融機構「大而不能倒」
    繼作為實施細則之一的《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徵求意見稿)》落地一年後,近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聯合發布《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以下簡稱《評估辦法》)。據央行相關負責人介紹,《評估辦法》作為《關於完善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的指導意見》的實施細則之一,是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認定的依據,也是對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提出附加監管要求、恢復與處置計劃要求、實施早期糾正機制的基礎。
  • 《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明年正式實施防範「大而不能倒」風險
    繼2019年11月26日發布《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徵求意見稿)》一年後,12月3日,央行、銀保監會正式聯合發布《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以下簡稱《評估辦法》),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央行有關部門負責人進一步指出,考慮到銀行業在我國金融體系佔有重要地位,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等4家銀行均已入選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評估辦法》為後續發布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實施附加監管要求奠定基礎。
  • 央行、銀保監會發布《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 明年1月1日起實施
    採用定量評估指標計算參評銀行的系統重要性得分,再結合其他定量和定性信息作出監管判斷。三是明確評估流程。每年確定參評銀行範圍,收集參評銀行數據進行測算,提出系統重要性銀行初始名單,結合監管判斷,對初始名單進行必要調整,經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確定後發布。
  • 央行、銀保監會聯合發布《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
    為完善我國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框架,建立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與識別機制,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3日聯合發布《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並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評估辦法明確了評估目的、評估方法和評估流程。
  • 明年起我國將每年開展一次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
    新華社北京12月3日電(記者吳雨)為完善我國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框架,建立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與識別機制,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3日聯合發布《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並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評估辦法明確了評估目的、評估方法和評估流程。
  • 平安銀行通過DevOps標準安全及風險管理首批試評估
    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安銀行)參評的項目為平安銀行智能盡調系統,該項目順利通過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簡稱信通院)開展的《研發運營一體化( DevOps )能力成熟度模型》安全及風險管理(DevSecOps標準)安全交付模塊 2 級評估。
  • 瑞信:內地定系統重要性銀行監管要求 料民行及信行面臨壓力
    瑞信發表研究報告,指出人民銀行及銀保監正式發布《系統重大銀行評估辦法》的最終版本,以識別系統重要性銀行(D-SIB),並將於明年1月1日起生效。當中指出D-SIB清單將會每年發布,以作為區別監管的基礎,防止系統性風險。商業銀行、開發銀行及政策性銀行都屬於這一範圍。
  • 宜人金科:宜信榮膺《亞洲銀行家》2020年度兩項大獎
    近日,由國際權威財經雜誌《亞洲銀行家》主辦的2020財富與社會之夜頒獎典禮在上海舉行。》獎項是目前金融服務行業內最受尊重和認可的年度獎項計劃之一,由亞洲銀行家的研究團隊和評審團在公開申報的基礎上對參選材料進行評估調查,歷經3個月評選出最終結果,評選過程嚴格、公正。
  • 12月4日同花順早間必讀:央行、銀保監會發布《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
    指數早盤下探回升,午後震蕩為主,市場呈現分化行情,創業板指漲超1%,滬指、深成指較弱,醫療、疫苗、油氣板塊持續活躍,農業種植、養殖業等板塊午後走高,有色、煤炭板塊領跌,個股漲跌幾近參半,漲停約60家,北向資金淨流入超50億元,市場賺錢效應較好。
  • 貴州銀行宣布採納赤道原則,成為國內第六家「赤道銀行」
    2020年11月30日,貴州銀行正式宣布採納赤道原則,成為國內第六家赤道銀行。2003年6月,荷蘭銀行等10家領先的國際金融機構根據國際金融公司環境和社會績效標準,共同發起了環境和社會管理風險管理框架,即「赤道原則」。
  • 李奇霖:銀行監管體系全解析
    各銀行資本充足率的現狀目前,銀保監會對於資本充足率考核中系統性重要銀行的界定尚不明確,雖然央行和銀保監會在2019年11月發布了《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徵求意見稿)》,但具體的名單尚未出爐,我們暫且以工農中建交五大國有銀行為系統性重要銀行,其餘則為其他銀行。
  • 新版個人徵信報告將上線:以卡還卡將納入失信範圍
    ● 新版個人徵信報告可以查看配偶信息,將還款記錄延長至5年,還將納入電信業務、自來水業務繳費情況、欠稅、民事裁決、強制執行、行政處罰、低保救助、執業資格和行政獎勵等信息● 新版徵信系統擴增信用信息來源後,有利於更加可靠地評估特定主體的信用風險
  • 2天一銀行41罰單罰900萬!另一銀行21罰單超1400萬!
    被罰超1400萬,合作放貸機構近20家6月5日,江蘇銀保監局本級對南京銀行一連開出9張罰單,主要涉及13宗罪,主要是信貸違規和同業投資,包括:未將部分銀行承擔風險的業務納入統一授信管理一項,同業投資資金違規3項,理財業務違規5項,違規為第三方金融機構同業投資業務提供信用擔保,違規向關係人發放信用貸款以及關聯方管理不全面和債券投資操作不規範。
  • 上海農商銀行榮獲2020年度亞洲銀行家 風險管理類大獎
    上海農商銀行榮獲2020年度亞洲銀行家 風險管理類大獎 時間:2020-09-18 12:45:35 來源:金融投資網 近日,2020年度亞洲銀行家(The Asian Banker)國際獎項在深圳揭曉
  • 大銀行是否依然大到不能倒?
    金融危機之後,20國集團設定了很多法規,對包括高盛,滙豐,德意志銀行在內的全球性大銀行進行條條框框的管理,核心就是避免他們重倒覆轍,再度綁架了政府和普通納稅人。在金融危機發生10年後,金融穩定理事會評估了這些系統重要性銀行的改革,並在6月28日發起意見徵詢,集思廣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