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與識別機制

2020-12-14 騰訊網

兩部門出臺《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建立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與識別機制

發布時間:2020-12-11 09:51 星期五

來源:法治日報——法制網

□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芬棉

為防範金融風險,識別出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並對其進行差異化監管,依據《關於完善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人民銀行會同銀保監會日前出臺《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以下簡稱《評估辦法》),完善我國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框架,建立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與識別機制。

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

據銀保監會有關負責人介紹,2018年11月,人民銀行會同銀保監會、證監會制定《指導意見》,為對系統重要性銀行進行有效監管,人民銀行會同銀保監會出臺《評估辦法》。《評估辦法》是《指導意見》系列措施的一個細則。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劉少軍說,無論是《指導意見》還是《評估辦法》,其最終目的和出發點都在於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有效維護金融體系穩健運行。這也是正在修訂的人民銀行法和商業銀行法在立法宗旨中明確提出的。可以說,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是對包括銀行在內所有金融機構監管出臺的規範性文件或規章的最根本的出發點。人民銀行提出宏觀審慎監管,銀保監會對具體業務事項進行微觀監管,無論何種監管,都是立足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實施的監管。

所謂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北京紫華律師事務所銀行刑事業務部主任王帥律師認為,重點在於「系統重要性」。這是指金融機構因規模較大、結構和業務複雜度較高、與其他金融機構關聯性較強,在金融體系中提供難以替代的關鍵服務,一旦發生重大風險事件而無法持續經營,可能對金融體系和實體經濟產生重大不利影響,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具體到系統重要性銀行,也指的是規模大具有重大影響的銀行。

據北京師範大學金融系教授賀力平介紹,相對於規模較大、影響較大的金融機構來說,首先是銀行,其次才是其他金融機構。

銀保監會這位負責人稱,在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之後,尤其是從2011年起,金融穩定理事會每年發布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並已經形成比較明確的監管政策框架。根據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發布的框架指引,各國也結合自身實際建立了國內系統重要性銀行監管政策框架。

「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最先對一些重要國家的大型銀行進行風險評估。早先只有中國銀行被列入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去年,工農中建交五大行,被列入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劉少軍說。

王帥說,根據今年11月國際機構金融穩定委員會(FSB)公布的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我國的四大行均名列其中,而我國的交行、招行、興業銀行、華夏銀行、北京銀行和上海銀行等12家銀行也進入參評範圍。

明確參評機構範圍

《評估辦法》明確,對系統重要性銀行的評估,從明年開始,每年開展一次。

首先是確定參評機構範圍,以表內外資產餘額在所有銀行中排名前三十位的銀行,以及曾於上一年度被評為系統重要性的銀行兩項來確定參評範圍。

劉少軍說,依這樣的要求,基本上前述的12家銀行加國有四大行都是排名前30名的銀行,另外還有3家政策性銀行,以及一些符合資產等要求的金融控股公司等。

其次,在初步確定範圍後,銀保監會確定定量評估指標和評分方法,製作數據收集模板,向參評銀行收集評估所需數據,計算各參評機構系統重要性得分,形成系統重要性銀行的初始名單。

按《評估辦法》要求,得分達到100分的銀行被納入系統重要性銀行初始名單。按系統重要性得分進行分組,實行差異化監管。

各組分界值如下:第一組:100分至299分。第二組:300分至449分。第三組:450分至749分。第四組:750分至1399分。第五組:1400分以上。

按《指導意見》評估指標,主要衡量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經營失敗對金融體系和實體經濟的潛在影響,包括機構規模、關聯度、複雜性、可替代性、資產變現指標。《評估辦法》對所謂的規模、關聯度及可替代性等均有明確的衡量標準。

《評估辦法》明確,銀保監會還將結合其他定量和定性分析作出監管判斷,對系統重要性銀行初始名單作出調整,連同得分低於100分的參評銀行與初始名單,一併交於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經其最終確定後發布30家系統重要性銀行。

制定附加監管要求

賀力平認為,既然是系統重要性銀行,對其要求相較於其他銀行,要更嚴格,同時根據分值不同,分類施策。

根據監管安排,在《評估辦法》發布後,人民銀行將會同銀保監會制定系統重要性銀行附加監管要求。

「對於系統重要性銀行,首先是資本充足率的要求。預計資本充足率最低也要達到10%,甚至11%或12%,而其他銀行,資本充足率只要不低於8%就行。」賀力平說。

在公司治理方面,對系統重要性銀行而言,要在現有治理監管要求基礎上,進一步建立風險覆蓋全面、管理透明有效的治理架構,進一步明確董事會、監事會和高管層的職責權限,並在董事會下設風險管理委員會,負責系統性風險因素,明確係統性風險管理目標,制定風險防控有關措施,督促管理層落實有關工作。

在風險管理方面,要求系統重要性銀行對整體治理、資本、風險和財務等進行全面和持續管控,建立全面風險管理架構,每年制定或更新風險管理計劃並報送人民銀行和銀保監會。而監管機構會定期對系統重要性銀行整體經營情況或個別業務開展風險評估,要求遵守更高的信息披露標準,以及採取其他有助於監測分析機構風險狀況的措施。

監管部門也會採取相應的監管措施,如在日常監管方面,相較其他金融機構要求更多更嚴。銀保監會的日常監管,包括對機構及其業務範圍實行市場準入管理,審查機構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或者任職條件,對機構實施現場檢查和非現場監管,收集機構的相關監管數據,開展風險與合規評估,建立風險監控、評價和預警體系,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等。

另外,還將對其進行壓力測試,根據測試結果,對系統重要性銀行提出額外的監管要求或採取相應監管措施。

責任編輯:方芳

8380143

相關焦點

  • 央行、銀保監會聯合發布《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
    為完善我國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框架,建立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與識別機制,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3日聯合發布《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並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評估辦法明確了評估目的、評估方法和評估流程。
  • 明年起我國將每年開展一次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
    新華社北京12月3日電(記者吳雨)為完善我國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框架,建立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與識別機制,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3日聯合發布《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並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評估辦法明確了評估目的、評估方法和評估流程。
  • 央行、銀保監會發布《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 明年1月1日起實施
    財經網金融訊 12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 為完善我國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框架,建立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與識別機制,人民銀行會同銀保監會制定了《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銀髮〔2020〕289號,以下簡稱《評估辦法》),現正式發布。
  • 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落地 30家銀行納入參評範圍
    》,是對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的認定規則,從規模、關聯度、可替代性、複雜性4個維度進行綜合評估,與國際慣例保持一致,比單純採用規模評價銀行的系統重要性更為全面。  此次發布的《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是對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D-SIBs)的認定規則,從規模、關聯度、可替代性、複雜性4個維度進行綜合評估,與國際慣例保持一致,比單純採用規模評價銀行的系統重要性更為全面。另外,評估辦法聚焦於銀行本身的重要性,衡量的是機構一旦出現風險可能對金融體系產生的影響,與風險高低的評價是不同的維度。
  • 《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明年正式實施防範「大而不能倒」風險
    央行表示,《評估辦法》作為《關於完善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的指導意見》(銀髮〔2018〕301號)的實施細則之一,是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認定的依據,也是對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提出附加監管要求、恢復與處置計劃要求、實施早期糾正機制的基礎。
  • 《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發布 防範金融機構「大而不能倒」
    繼作為實施細則之一的《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徵求意見稿)》落地一年後,近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聯合發布《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以下簡稱《評估辦法》)。據央行相關負責人介紹,《評估辦法》作為《關於完善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的指導意見》的實施細則之一,是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認定的依據,也是對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提出附加監管要求、恢復與處置計劃要求、實施早期糾正機制的基礎。
  • 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出爐!四大定量指標之下,誰將被納入?有何...
    原創 曹韻儀 天下銀保12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聯合發布《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標誌著我國對系統重要性銀行的監管邁出關鍵一步。評估辦法發布後,中國人民銀行將會同銀保監會制定系統重要性銀行附加監管要求,防範「大而不能倒」風險。
  • 防範「大而不能倒」風險,哪30家銀行將參評系統重要性銀行?
    《評估辦法》是我國系統 重要性銀行認定的依據,也是對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提出附加監管要求、恢復與處置計劃要求、實施早期糾正機制的基礎。人民銀行、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評估辦法》發布後,人民銀行將會同銀保監會制定系統重要性銀行附加監管要求。
  • 瑞信:內地定系統重要性銀行監管要求 料民行及信行面臨壓力
    瑞信發表研究報告,指出人民銀行及銀保監正式發布《系統重大銀行評估辦法》的最終版本,以識別系統重要性銀行(D-SIB),並將於明年1月1日起生效。當中指出D-SIB清單將會每年發布,以作為區別監管的基礎,防止系統性風險。商業銀行、開發銀行及政策性銀行都屬於這一範圍。
  • 12月4日同花順早間必讀:央行、銀保監會發布《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
    6、《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正式發布為完善我國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框架,建立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與識別機制,《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正式發布,防範「大而不能倒」風險。【機構觀點】和信投顧:建議布局大金融板塊優質標的和信投顧認為,金融股的全面爆發為市場添加了新的引擎,給年末行情添了一把油,主力資金布局性建倉演變為衝擊新高的攻堅戰,權重搭臺題材唱戲的輪動看似穩健,但仔細深挖近期領漲大金融板塊的個股不難發現無論是青島銀行還是國盛金控都屬於小型金融股
  • 精準識別遊戲內容 鬥魚應用AI技術建立智能推薦機制
    播你所愛,AI智能推薦精彩直播內容利用AI算法對直播內容的理解,鬥魚建立了「千人千面」智能推薦機制,精準地向用戶推薦內容和主播。比如,系統能夠自動識別出直播間正在進行的遊戲內容,判斷出主播使用的英雄後自動進行歸類,讓觀眾們可以迅速找到自己喜愛的直播內容。
  • 平安銀行通過DevOps標準安全及風險管理首批試評估
    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安銀行)參評的項目為平安銀行智能盡調系統,該項目順利通過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簡稱信通院)開展的《研發運營一體化( DevOps )能力成熟度模型》安全及風險管理(DevSecOps標準)安全交付模塊 2 級評估。
  • 甘肅銀行王文永:利用數字資源全面驅動銀行業務發展
    如何建立起依託銀行業務發展所積累的高效數字資源,並利用這些數字資源全面驅動銀行業務發展的良性循環機制,是商業銀行數位化轉型中面臨的共同挑戰。甘肅銀行行長王文永以下為專訪的詳細內容。記者:您如何看待金融科技在銀行中的應用?
  • 得助智能:監管推動「非接觸式服務」 銀行加速建立視頻客服
    第二,要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的機制體制,提升科技水平、增強金融普惠性。第三,金融科技的核心,還是人工智慧和區塊鏈。第四,金融發展不僅要提升服務水平,更要解決安全問題,防範風險。十四五規劃提出,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各產業深度融合,推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相融合。金融行業的智能化,要和整個社會數字經濟的發展,和各行各業數位化需求同步甚至比它要高。
  • 00 後攻破廈門銀行人臉識別系統,獲利兩萬被判三年,他或許有另一條...
    00後攻破廈門銀行人臉識別系統,偽造76個帳戶,獲利2萬餘元儘管田世紀只有初中文化,張宇男只有小學文化,但兩個人幹的卻是黑客的活。2019年1月5日至1月15日期間,田世紀通過軟體抓包、PS身份證等非法手段,在廈門銀行手機銀行APP內使用虛假身份信息註冊銀行Ⅱ、Ⅲ類帳戶。
  • 三湘銀行行長夏博輝:打造數字產業銀行,讓銀行服務隨時可得
    建立智慧旗艦網點,通過投放引導機器人、布設全套智能自助設備、VR設備,帶給客戶不一樣的業務辦理體驗。而不同應用系統採取的數據格式、數據規範、數據標準均不統一,這就導致銀行的數據往往只在物理存儲上做到統一,在數據運用維度上是有一些割裂的,難以綜合加以關聯利用,或者運用的數據治理成本過高。
  • 建立老年人長期照護需求綜合評估體系
    多層次、模塊化的長期照護評估工具隨著長期照護制度的發展,失能老年人的照護需求評估由單一的軀體失能評估發展為多維度的綜合健康評估,評估的目標由對失能人群的識別演變為對照護支持需求的評估。在中國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存在明顯地區差異的背景下,可以建立全國統一的多層次失能評估體系,而各地區可根據自身條件,動態調整失能評估的標準,既兼顧了各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也滿足了未來全國統籌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