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清明上墳時要注意的這些問題,你都知道嗎?

2020-12-25 今日新農人

清明節是一個與農業生產相關並具有重大意義的春祭節日。在我國千百年來的發展歷史中,清明節兼具了許多不同地域的自然與人文內涵,雖說「十裡不同音,百裡不同俗」,但在清明時節掃墓上墳祭奠先輩的風俗自古以來都不曾改變。

不過對於清明節的春祭禮俗,其中還是有著一些不曉得講究的。對於這些講究,農村的長輩們會反覆地叮囑年輕人,不要去觸犯。今天,筆者就與大家分享一下,清明上墳時要注意的一些問題。

一、祭品提前備好,不可食用

清明節在祭祀之前,要先準備供品,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必須要提前備好。像我們老家會準備三牲,這裡頭大有講究,要新鮮的整隻雞、整條魚、一塊豬肉。另外還要準備三碗「淨飯」,三個酒杯,只要是祭品,一定要保證乾淨。上墳前,一定要確保祭品沒有食用,尤其是要注意好自家的孩子,稍不注意可能因為不懂事貪吃了。

二、切勿穿衣鮮豔、嬉戲打鬧

上墳祭祀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是代表對逝世的人的尊重和懷念。在上墳祭祀時,切勿穿顏色鮮豔的衣服,最忌紅色,一般以黑色或深色的服裝為好。整個祭祀過程中,為了表示對祖宗和先輩的敬意,全程最好保持安靜,更嚴禁嬉笑打鬧的場景出現。

三、培土、割草有講究

往墳頭添新土,要在上墳的左邊或右邊挖土,千萬不能到正面或後面挖土。而且得捲曲起衣服來背土,不可有其他工具,每人只添土三下,添完後不可馬上去拍打衣服上的土壤。割除墓旁的雜草時不可去割墓上面的雜草,如果雜草實在太多,往往是由家族的最長輩的人去。

四、燒紙畫圈要注意

擺上祭品,燃上香燭以後,在燒紙錢之前,要在地上畫一個圈,將紙品劃在圈內,留下一個口對著祖先的墳墓(也有的地方留口對著西南方向),方便先人進去取用,需要注意的是,在畫圈的時候,不要把人划進去。還要在圈外扔幾張散紙錢,給那些沒有後人的孤魂野鬼享用。

以上就是一些清明時上墳要注意的問題了。當然,不同的地區風俗習慣肯定是有差異的,但是都是表達了對於先人的尊重與思念,你還知道哪些上墳要注意的問題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互動。(文/小青牛)

相關焦點

  • 農村清明上墳「前三後四,左五右六」是什麼意思?
    除此以外,我國有一些地方還有七月、九月、冬至、春節上墳祭掃的習俗,其中有此地方在這些時間上墳祭掃比清明節要隆重得多,有的地方則只有春分前或清明節一次。民間為了否定過去上墳過於頻繁,且每逢去逝之人的忌日都要停工休息,耽誤生產,有的地方形成了一種新的風俗,認為上墳過於頻繁對家庭不好,成為一種禁忌。
  • 農村上墳為什麼講究「早清明,晚十月一」?老農給出了答案
    在我們這裡,每年有兩個上墳的月份。第一個月份是在農曆的二月份,也就是清明節的時候;第二個月份就是農曆的九月份,最遲的一天是農曆十月初一。在我們這裡,上墳所需要的「規矩」不是太多,但有一個「規矩」必須遵守,那就是「早清明,晚十月一」。
  • 清明上墳有講究沒得?該上午去好,還是下午去好點呢?
    問:清明上墳該上午去,還是整天都可去?又不是大年初一拜年,所以整天都可以。點擊右上角紅色按鈕關注【刺楸】,了解農村那些奇聞趣事。因此,要根據自家實際情況而合理安排時間,選擇大家都能抽空的時間去上墳。如此一來,上墳不僅日期不固定,就連是上午去還是下午也難說了。
  • 男子上墳時抽菸,丟棄菸頭處理不當致百畝山林火災,260餘人撲救
    最近森林火災頻發,每個人都要保持高度的防火自覺。清明節臨近,祭祖、上墳等千萬不要在森林附近進行,這個時候是比較乾燥的時期,就算去上墳,應該也要多多注意吧,抽菸了還亂丟,這種自私的行為,能給你帶來什麼?否則,誰也不會護佑你,一旦失火,是要被判刑的。還有的人因失火,把自己命也丟了。
  • 民間故事:清明上墳,女子「引火燒身」,大爺:說,做啥虧心事了
    難道還真有所謂的「鬼」來找你嗎?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只要是「心裡有鬼」我想就算是這種「巧合」也夠你喝一壺了。就像今天所講的這位女子,清明上墳紙沒點著,卻點著了衣服,「引火燒身」難道只是巧合?她叫萍萍,一個來自大山裡的姑娘。也是村裡唯一一個,靠讀書走出來的姑娘。
  • 河洛七月十五上墳風俗
    在河洛地區,上墳的習俗也有些不同,以孟津為例,縣城以東和縣城西普的上墳風俗就不太一樣,縣城東部的鄉鎮,在古時候應該屬於是真正的孟津縣,那時的現場就在如今的會盟鎮,上墳每年一次,在正月十五前後,而縣城以西的地區,屬於之前的洛陽縣,生活習慣和風俗俗習慣,與東部略有不同。西部地區,上墳每年兩次,分別是二月15和7月15,清明節一般是不用上墳的。
  • 在瀋陽上墳祭祀時燒香幾根有何講究嗎?
    大部分瀋陽市民上墳祭祀時一定得燒香,且燒香更是一件不能忽略的重要事情,若是燒香不當,很可能會引起祖先的不安,嚴重就會影響著家族的運勢,可見對於燒香的講究,我們是要認真對待的,而燒香除了講究正確的方法以外,也需要講究燒香的數量,燒香究竟燒多少根合適呢,相信這也是很多瀋陽市民的疑問,下面瀋陽陵園網小編為您解答
  • 清明節啥時候上墳好?是上午還是下午?聽民俗專家說,答案來了
    大家好,歡迎關注「談談侃三農」文章,每天從不同角度分享農村和農民新鮮事,探討農村種植和養殖項目。如果想了解更多三農之事,請點擊上方兩字「關注」,謝謝!今天分享的主題:清明節啥時候上墳好?是上午還是下午?聽民俗專家說,答案來了!
  • 老話說,清明節上墳要「前三後四,左五右六」,是什麼意思?
    清明節既有祭祖掃墓時緬懷先人的悲酸,也有踏青、拔河、蕩鞦韆、鬥雞等等民俗活動。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清明既是節氣又是節日。作為節氣它是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誌,而作為節日它又承載著中國人民的精神信仰和家庭人倫等節俗禮儀。 清明節發展到今天,其中融入了我們文章開頭提到的寒食節,寒食節起源於春秋時期介子推「割股啖君」的故事,在此期間人們不能生火,吃冷飯。據《後漢書》記載,寒食節最初的時間很長,最長的有105天,最短也要1個月。
  • 你知道為什麼七月十五要祭祖,為什麼要燒紙錢嗎
    春秋兩祭,民間有句話,叫「清明時節人找鬼,中元時節鬼找人」。 所以每年的清明時節時,人人為了讓逝去的親人不孤獨,也讓他(她)們的安息之所安全,便紛紛上墳掃墓,焚黃掛白,也就燒紙錢,掛紙錢,藉以紀念先靈,證明此地安息者還有後人牽掛,旁人就不敢在墳頭動土、欺負;而中元時候,人們勤勞兩季之後,不管什麼作物的新鮮產品都要出市了,,有好東西自然先讓先輩品嘗,所以就請先輩的靈魂回來品嘗鮮品,所以就有了秋祭。
  • 上墳抽菸引起雲南麗江,楚雄上百畝森林火災
    隨著天氣的慢慢變熱,最近很多地方都發生了火災,特別是四川西昌由於一個菸頭引起的森林火災,讓我們不得不恐懼火災的力量,尊重大自然,保護環境,森林防火,人人有責。編輯由於這幾天清明的到來,部分地方引發裡森林大火,其中屬於雲南楚雄的大火最為嚴重,火災原因是因為楚雄一男子李某在3月29日,回家上墳引發山林火災,火災到來楚雄市委政府迅速調集6支專業隊伍和應急人員,幹部群眾260餘人前往撲救,經10餘小時將火撲滅。
  • 農村建房要限制面積?農民要注意這些問題,這些人將會遭處罰
    而在土地改革工作中,國家明確提出要提高農村土地使用效率,確保農村宅基地公平性。土地資源是農村農業發展的重要保障,如果人人都在建房過程中,超佔、多佔宅基地,必然會嚴重影響到農村土地改革工作的開展,並影響到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村居民的切身利益,所以隨著農村土地改革工作的開展,國家明確提出要限制農村建房面積,保障宅基地能夠得到合理有效的使用!
  • 農村土葬時,棺材埋在地下,為什麼還要堆「小土堆」?有何說法?看完...
    否則,不好確定確切墓穴位置,孫子輩分的,埋到爺爺前頭了,那不亂套了嗎? 農村土葬時,棺材埋在地下,為什麼還要堆個小土堆呢?這是古時的經驗教訓,使得葬墳時這樣做的。一、棺材為什麼要埋在地下 怕野狗扒棺
  •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明日清明,清明為題的古詩欣賞
    他是因清明時節的這些現象,而得出了人生不論賢愚都要一律歸於荒冢這樣一個虛無的結論,這與他在貶謫生活中的消極思想是一致的。這首詩的景物的描寫、感情的抒發,無不得力於對比。不但桃花與荒冢有對比、齊人與介子推有賢愚之比,而且自然界的蓬勃春景與人生的無味黯淡也是一組鮮明的對比。
  • 在農村,人去世為什麼要燒七個七?看完這個你就知道了!
    在農村親人去世後,有很多的講究,不僅要燒七個七,七七遍以後,還要燒百日,完了以後還要燒生日。其實不管是燒七個七,還是百日或生日,都只是寄託對親人的一種緬懷和思念的方式而已。我們都知道人有三魂七魄,所以活著的人都會為已故的親人,燒三年和七七。
  • 注意:2020年,農村將實行「三清兩改」,執行力度加大,你知道嗎
    農村發展離不開大家共同努力,農村安全秩序同樣也需要大家共同遵守,隨著這些年農村步伐逐漸加快,農民生活水平提高一大截,有人高興,也有人擔憂,高興的是農村會越來越好,擔憂的是農村依然有一些問題需要改進,然而2020年,農村將實行「三清兩改」,執行力度加大,你知道嗎?
  • 燒香三炷,墳頭壓紙,這些清明的掃墓習俗你真的懂了嗎?
    清明時節雨紛紛,今年的清明全國舉行了默哀三分鐘的悼念儀式,為那些已經亡故的人們表示哀悼。現國內的新型病毒疫情已得到有效的控制,很多地方也一如往常地進行清明掃墓的習俗。在這裡為大家補充兩個冷知識,你知道燒香的三炷香是什麼意思嗎?你知道掃墓時為什麼要在墳頭壓幾張紙嗎?
  • 改造農村老房子在裝修時要注意,以下錯誤一定要避免!
    對於許多農村的老房子來說,改造是唯一的出路。所以大家在裝修時要注意,以下錯誤一定要避免!在農村改造老房子的時候,要避免這些誤解!別把舊家具扔掉!據估計,許多老房子都配備了一些傳統的器具。通常,這些傳統器皿使用的木材都是很好的材料。把它們扔掉太可惜了。
  • 冬至大過年,快來看看,那些你不知道的冬至習俗~
    今天是冬至,大家吃水餃了嗎?大家都知道冬至應該吃餃子,吃湯圓,那麼大家知道為什麼要吃這些東西嗎?冬至還有什麼其他的風俗?冬至為什麼這麼重要?下面小編就帶大家進入冬至,看看那些你不知道的冬至。冬至,是中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
  • 清明挖野菜,農村坡上這種清明時節非常適合採摘,遇到了別錯過
    清明挖野菜,農村坡上這種清明時節非常適合採摘,遇到了別錯過說到農村的野菜,很多農民都不陌生,但是城裡人相對於來說卻知道的很少.在城裡蔬菜,在超市,在農貿市場非常常見,消費者能夠買到的蔬菜種類也是花樣繁多,幾十種甚至上百種,相應的消費者也挑花了眼不知道自己想吃些什麼,日子是一天天過了,但是實際上,消費者的胃口卻漸漸的寡淡起來,總想吃點新鮮的,總想吃點稀罕的,總想吃點自己以前沒吃過的。開春的這個時節野菜就成為城裡消費者首要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