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坐飛機外出遊玩,回到家後的第二天開始出現呼吸困難、胸痛,最後甚至暈倒,家人趕緊送往醫院,經CT增強檢查,診斷為肺栓塞。經溶栓、抗凝治療後,李先生平安度過危險期,李先生突然肺栓塞發作,我們稱之為「經濟艙症候群」。
01經濟艙症候群,它名字怎麼來的?
由於飛機上經濟艙座位狹小,乘客經過長途飛行,很少起身活動,再加上機艙中空氣稀薄幹燥,下肢靜脈血液流動緩慢,濃縮,最終形成血栓。當飛機落地時,乘客一起身活動,靜脈中形成的血栓脫落,穿過心臟,阻塞肺的大動脈,最終導致循環崩潰,出現大腦缺血缺氧,醫學上稱為血栓栓塞症。一般此病是飛機經濟艙特有疾病,但是如果長時間坐火車、巴士,甚至辦公室也都可能發生。輕者下肢水腫,重者暈厥、休克,甚至死亡。
02經濟艙症候群,誰最容易中招?
1.老年人、高脂血症患者、肥胖、6周內產婦或孕婦等。
2.下肢靜脈曲張、糖尿病、激素治療或口服避孕藥的患者。
3.既往有腦梗塞、心肌梗死或靜脈血栓病史的患者。
4.惡性腫瘤、慢性心力衰竭、腎病症候群患者。
5.近期有重大外傷或手術、下肢癱瘓患者。
03經濟艙症候群,該怎麼提防?
1.不要穿緊身的衣褲,要穿寬鬆衣服,以免出現血流不暢的情況。
2.多活動,翹腳尖、踮腳跟、常抬腿,甚至光明正大的在機艙內走動,都可以促進小腿的血液循環,尤其是抬腿更有助於小腿肚的靜脈血液回流。切忌不要全程睡覺,坐著睡覺會導致有意識的肌肉活動暫時停止,無意識的肌肉收縮也降低,這都容易引起血栓的形成。
3.穿醫用彈力襪,血液高凝患者,穿彈力襪能起到預防作用,但是明確的易栓體質以及存在血栓危險因素的患者則不建議穿彈力襪。
4.多喝水,喝水有助於減少血液黏稠度,從而減少血栓的發生。
所謂的「經濟艙症候群」並不是沒錢惹的禍,一些搭乘頭等艙、商務艙的乘客也有可能得此疾病,前美國總統尼克森因連續在空中飛行,進行奧地利、中東等多國外交引起左腿深靜脈血栓。
因此,可以看出長時間不活動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不管你是長時間乘坐飛機、火車,還是坐辦公室,一定要適當活動,才能降低血栓發生的危險,尤其是老年人,更需要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