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接觸很多家長,都不免會和樂學君訴苦:自己孩子的語文怎麼都學不好。
他們喜歡拿數學和英語對比,經常說的一段話是:數學那麼難,多做點題就能學會,英語也比語文難呀,報個培訓班也能有效果,怎麼語文就學不會呢?
聽了這些話,樂學君總結出了兩個意思:
1.數學、語文、英語三個科目中,語文最簡單;
2.語文學不會,是孩子的問題(可能是孩子太笨);
這些家長朋友,也許你還是對語文有些誤解,甚至讓人覺得,你對教育也有誤解!
首先,在所有基礎學科中,語文是看上去最簡單,實際上最難的。
所有的人文社會科學都具有一個共性,就是標準非常難把握。
以閱讀理解來說,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學好語文,最終在於提升孩子的理解力、表達力、思維力、創作力等多維度的綜合能力,從這個角度來看,語文是最難的一門學科。
其次,很多家長覺得,閱讀能力差、表達能力差、作文水平低,這些都是孩子不努力、腦袋不靈光的結果,實則不然。
學習這件事,本來就是「一分靠天賦,九分靠打拼」,語文本身更是一個需要不斷積累、不斷思考、不斷提升的學科,天賦在語文學習中起得作用並不大,畢竟沒有誰生下來就知道《三國演義》是個啥玩意兒?
孩子學不會,學不好,是孩子不夠努力嗎?有可能是。
但努力學習,還是學不好,那只能證明方法笨,而不是孩子笨。
我們始終相信,每個孩子都是最聰明的小天使。
語文學不明白,首先要反思的是教育者,而不是孩子。
最無效的方法就是,買一堆書丟給孩子看,報一堆課外班把孩子丟進去上課,整天丟給孩子一堆「你要努力學習」的教誨......
這些都是「丟」給孩子的,你覺得孩子能接受嗎?
最聰明的方法是,讓孩子被語文吸引,他自己產生興趣,再加上拋磚引玉的好方法,語文成績不提升才怪。
這就好比,孩子喜歡看小豬佩奇,人人都知道這個動畫做的確實非常棒,孩子看一集就停不下來.....
聰明的方法是什麼?答案是:課程有趣,方法有效。
比如說,我們希望孩子從小學習名著《三國演義》,接下來問題就是:怎麼學?
跟孩子一起看電視劇?別開玩笑了,那個電視劇是成年人視角,孩子看不懂的。
給孩子讀書?是個選擇,但家長有時間嗎?家長知道怎麼引導嗎?
我們提倡的做法是:給孩子講故事。
小朋友最喜歡聽故事,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孩子喜歡看動畫片,原因很簡單,動畫片每一集都在講一個故事。
做的差一點的動畫片,可以單純靠動畫形象和無聊的劇情,就能吸引孩子;
做的好一點的,用代入感十足的手法,並且講完故事告訴孩子一個道理,家長追捧,孩子看完也忘不了。
大聖語文啟蒙,歷時三年,集結了各所名校等近百位專家,對部編版語文教材進行了深度的分析和解讀。
對課程進行了無數次的嘗試和升級迭代,成功破解了學好語文的三大秘訣!
孩子喜歡學,就要有趣!
孩子能掌握,就得有效!
語文成績和綜合素養全面提升,就必須系統專業!
有趣,才能走進孩子內心,讓孩子愛上語文。
怎麼才能有趣呢?
用動畫片、廣播劇、知識闖關等孩子喜歡的方式來學習。孩子聽了上癮,主動要學!
8分鐘音視頻,提煉重點、難點、易錯點。掌握一個小技巧,學會一個小知識,學習成果可視化,孩子成長看得見!
大聖語文專家團隊將語文綜合素養歸納為四大能力:
為打破語文教學目標模糊的現狀,我們將教學目標確定為七個一:
為達成這些目標,我們為孩子定製個性化學習方案,讓碎片時間成為提升語文綜合素養的黃金時間!